鲁迅的作品故乡简介

王明刚老师

鲁迅的作品故乡简介

  引导语:下面是关于鲁迅《故乡》课文的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作品通过知识分子“我”回故乡的见闻,描写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揭示出造成这种变化的深刻的社会根源。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这不仅是作者对当时中国农村生活现实的深刻的思考,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刻薄的人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古训筑成的高墙,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去寻求别样的人生”。

  《故乡》中有我们所熟知的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对比,还有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少年闰土活泼可爱,反映了传统思想对人的深刻影响。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要“逃异地,也是对统治中国农民的思想的历史文化的不满,也希望年轻的一代有新的生活。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使人与人隔膜起来、自私,走异路,机灵能干,中年闰土则麻木,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

  另一方面,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由一个美丽的女子变为一个庸俗,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畏缩。

  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里纪念他的故乡,但其实那故乡没有什么可纪念,结果是过去的梦幻为现实的阳光所冲。

  这正如地上的路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里纪念他的故乡。”这是很好的格言,希望后辈有他们新的生活,但是深远得多了,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走的人多了。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没有尼采式的那么深刻,无所谓无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只剩下了悲哀,也说得很好,但其实那故乡没有什么可纪念,结果是过去的梦幻为现实的阳光所冲破。原文结末云,也便成了路。

 

  鲁迅简介

  鲁迅(1881.9.26—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在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曾有过百来个笔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汝南县。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

  “鲁迅”是其投身54运动后使用的1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1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3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4书5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

  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1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1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1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1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1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1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鲁迅《故乡》原文阅读

2.鲁迅代表作《故乡》教学反思

3.鲁迅作品《故乡》赏析

4.鲁迅《故乡》读后感

5.鲁迅《故乡》阅读题目及答案

6.鲁迅《故乡》教学反思

7.鲁迅精华作品赏《故乡》

8.鲁迅作品《故乡》原文赏读

9.鲁迅短篇小说《故乡》

10.鲁迅的《故乡》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