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筝课件小学

马振华老师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全文,领会文章主旨。

  2、 、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富有深味的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浓浓兄弟之情。

  3、 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全文,领会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联系语境,探究疑难语句。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构思:

  按“诵读——赏读——悟读”的层次设计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确立为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初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重点定位在对文章的“赏读”和“悟读”。“赏读”重点是在组织引导学生揣摩优美语句或精要语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并进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悟读”重点是在引导学生对文章隐含的人生哲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虑这篇文章对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有什么积极意义。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导语: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围绕着风筝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2、 作家作品简介。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 给加点字注音。

  丫杈 蟹 蜈蚣 憔悴 点缀 缠绕

  瑟缩 虐杀 堕 宽恕 苦心孤诣

  2、 理解下列词语的词义。

  憔悴 肃杀 点缀 诀别

  瑟缩 笑柄 虐杀 苦心孤诣

  三、 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文意。

  1、 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生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听完后用一句话回答。

  明确:要表达鲁迅先生内心深处的悔意。表现了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

  2、 生默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意

  思考:①本文回忆了童年生活中一件什么事情?鲁迅先生对这件事有什么感受?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明确:①文章主要写鲁迅小时候不让小兄弟放风筝,并进行干预的过程,以及成人后鲁迅先生明白了游戏之于儿童的重要意义之后的自我反省。

  ②文章以“风筝”为线索,可以分成三大部分:

  (1—2自然段)“我”看到风筝,触发我的感概,惊异与悲哀。

  (3—8自然段)“我”回忆风筝,反映出我的后悔与自责及内心沉沉的悲哀。

  (12自然段)“我”由风筝触发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四、 赏读第一部分

  1、 齐读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从文中找出能表达“我”思想感情的语句。

  明确;此部分描写了北京的春天放风筝的情况,也描写了自己家乡放风筝的情景。看到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 探究:

  为什么看到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惊异”的是什么?“我”“悲哀”的又是什么?

  明确:故乡放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从结构上看,用这句话引出下文。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是“久经诀别的久经逝去的”?为什么又说“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明确: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作者离开了故乡多年,依然怀念着小时后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温和的春天,而北京此时却是肃杀的严冬,竟然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五、 小结

  六、 作业

  以“童年”为题,写一件童年趣事。要求:叙述清楚,描写生动,写出童趣。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全文,学习了文章第一部分,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风筝》。

  二、赏读第二部分

  1、 此部分的事情并不是发生在一个时间,前半截是同年的事情,后半截是成年的事情。若将该段分为两层,如何划分?

  明确:3—4自然段写童年的事情;

  5—11自然段写成年的事情。

  2、学习第一层

  思考:①童年时两兄弟发生了什么矛盾?矛盾冲突的过程是什么?结果如何?

  ②为什么小兄弟最喜欢风筝的神态动作,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你认为作者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我”扯坏了小兄弟的风筝,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①童年时两兄弟因风筝而发生矛盾。鲁迅小时候坚决反对放风筝,弟弟却非常喜欢放风筝,背着哥哥偷偷地做了一个风筝,却被哥哥发现并折断了。弟弟“绝望”而哥哥似乎“大获全胜”。

  ②因为“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是极其幼稚可笑的,令人鄙视的。作者这种想法做法都是不对的。(原因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 学习第二层

  童年时的鲁迅这样专横、冷酷无情,成年后的他是怎样看待此事的呢?

  速看此部分后思考:

  ①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什么?鲁迅把这件事说成是“精神虐杀”是不是说严重了,是夸大其辞?这反映了鲁迅的什么思想境界?

  明确:“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把风筝抓断踏扁一事。“虐杀”一词本来是虐待人而致死,作者用这个感情色彩非常强烈的词语,是想表达自己强烈的自责。这反映出鲁迅先生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② 此事既然已过了二十年,而鲁迅先生又有一种负疚感,觉得对不起弟弟,他想什么办法来弥补?结果呢?

  明确:他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劝弟弟与他一起去放风筝;二是旧事重提,希望得到弟弟原谅。结果弟弟早已忘了这件事,我也因此而无法得到弟弟的宽恕。

  ③“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作者想弥补却又无法弥补的痛苦而遗憾的心情。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

  2、再次体会作者那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四、悟读课文

  鲁迅其实也可以原谅自己,因为小时候并不知道玩具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不知者无罪,如果他要原谅自己也能找到理由,但他却没有原谅自己,而是对自己进行一种精神拷问,这是最令人感动的。鲁迅的这种“自省”精神,你读后有什么体会呢?最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五、拓展阅读

  结合课后练习三,让学生把课文与《满天的风筝》进行比较阅读,思考此文与课文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什么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