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药》教学设计及反思

秦风学老师

鲁迅《药》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的】

  1、认识本文以明暗两线结构内容、组织推动情节的方式,并理解这种结构方式在表述内容、突出主题上的积极作用;

  2、学习以人物的言行、心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手法;

  3、辨析以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以及表现主题的作用;

  4、理解本文人物的典型意义,通过人物认识作品深刻而重大的主题

  【教学重点】

  领悟双重主题,把握双线结构、品味凝练含蓄的语言

  【教学难点】

  标题的含义,花环和乌鸦的作用

  【教学设想】《药》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但教读本课有很大的困难,因为鲁迅的作品本身比较难读,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或者对鲁迅不感兴趣,或者对这篇《药》不感兴趣因而,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讲授本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单纯的教授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学效果不一定很好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加强班宜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通过质疑、解疑、讨论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可以适当向课文细节品味方面延伸(参考韩军的《我教鲁迅的〈药〉》)平行班可以适当讲授,围绕情节、人物和主题三个重点,突出描写技法和语言品味,尽量让学生多活动,课堂教学重在引导课后“思考和练习”要有机地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本教学设计以平行班为例

  【教学方法】

  1、点拨法

  《药》是一篇思想深刻、意蕴丰富的小说,为了在教学中避免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本课教学不但在教材的处理上要采取了避重就轻、主次分明的教学原则,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要借鉴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比如,小说情节的交织物——人血馒头、交织的人物——康大叔,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典型人物的性格分析等,要“点”;而夏瑜作为革命者的可敬及作为失败者的可悲、小说结尾处的“曲笔”等,要“拨”

  2、多媒体辅助法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制作教学幻灯片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

  由《呐喊自序》导入,小说背景暂可以不交代,等到讨论主题时再补充,从而节约时间让学生读文本或者只交代两点:

  ①小说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后来又收在《呐喊》文集中。

  ②它是以秋瑾的被杀为背景的秋瑾死于1907年。

  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呐喊自序》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呐喊自序》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初读课文时,学生对阅读疑难点进行标记可以进行字词梳理,也可以在第二课时以检测的形式进行)

  ⑴请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此教学任务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完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文本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从而能更好地赏析作品)

  教师巡堂点拨,逐步缩小范围(尤其是暗示社会环境方面的),引导学生画出以下几句即可。

  ①“……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

  提示:“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是清朝士兵衣饰的特点,作者通过衣饰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清末

  ②“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提示:通过人物语言交代社会背景,说明这是清朝末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③“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提示: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坟地环境,层层叠叠的坟冢,表现了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和阶级压迫

  ⑵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反映的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

  2、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学生第二遍阅读课文时要求准备:

  (1)讲述《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与结局交待清楚,要给小说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2)讨论:《药》的情节包括几个部分;比较两个故事叙述方法上的区别

  (3)讨论:小说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在以上讲述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订正、筛选学生的语言,板书作品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图,同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二板书依次出现的顺序应是:1.华家的故事情节;2.夏家的故事情节;3.两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明、暗线;5.两条线索的连接、交织、融合的地点

  提示:

  ①小说主要写了华、夏两家的事(华夏就是中国);

  ②资产阶级革命者――夏瑜

  人民群众――华老栓、华大妈、夏四奶奶、驼背五少爷等

  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康大叔

  ●《药》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家故事,暗线是夏家故事

  ●双线连接、交织的事物是“药”,即“人血馒头”

  ●双线连接、交织的的人物是刽子手“康大叔”

  板书:

  情节明线(华家)时间地点暗线(夏家)

  开端老栓买“药”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刑场(连接)夏瑜就义

  发展小栓吃“药”当天早上茶馆(交织)夏瑜血被吃

  高潮茶客谈“药”当天上午茶馆(交织)茶客谈夏瑜

  结局华大妈上坟第二年清明坟场(融合)夏四奶奶上坟

  三、小结及作业

  小说的文体特征是: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其鉴赏方法是: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所描述的环境、情节和人物;填补小说虚构世界的空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进行理性思考分析,作出审美判断本节课我们主要是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请结合课后练习三,细读课文,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鉴赏小说的技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鉴赏主要人物(讨论、点拨)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人物性格讨论,并品味凝练含蓄的语言,完成课后练习三)

  华老栓

  1.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提示: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2.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提示:愚昧、落后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如,对他“……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感到“幸福”(如,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见“……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见:高潮部分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开端部分有关对老栓的动作描写;如,“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这些都联系着他内心活动显现着性格;再如,“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及其矛盾心情),应当说这些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提示: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夏瑜

  (分析之前,教师可介绍一些夏瑜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补充秋瑾和徐锡麟的事例,并适当讲解一些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关系分析夏瑜时应紧扣课文进行分析)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夏瑜的身分、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提示: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

  2.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提示: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但他的牺牲并非毫无影响(参见高潮和结局部分)

  康大叔

  1.他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提示: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其间可联系人们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适时完成“思考和练习”)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

  提示: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可用关于对他的语言、装束、动作描写,尤其是那些动词的使用来分析,如: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表现了他的凶狠、贪婪;闯、披、散、捆、嚷——表现了他的蛮横、凶暴并通过对作者选词的.推敲,同时完成了“思考和练习”)

  小结: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板书:

  人物人物特点作者态度表现手法

  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麻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夏瑜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赞其精神深感悲哀侧面描写

  康大叔蛮横凶残贪婪无耻批判痛恨动作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二、分析文中的其他人物(通过朗读进行鉴赏)

  1、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包好,包好!”至“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思考:这段对话描写体现了茶客们怎样的性格特征和对革命者夏瑜怎样的态度

  提示:这段对话描写,用个性话的语言写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康大叔的凶残、盛气凌人、极端仇视革命;驼背五少爷趋炎附势、幸灾乐祸、反对革命;花白胡子低声下气,不理解革命;二十岁的人麻木无知,不理解革命

  2、至于阿义、夏三爷、华大妈、华小栓、夏四奶奶等人,他们精神麻木、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的结果,可简要分析,或者在以上人物分析中顺带提及即可

  三、小结及作业

  作者以爱憎分明的感情,塑造了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那么,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呢?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些形象?思考课后练习一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归纳《药》的主题和标题作用,自然环境的作用

  2、讨论几个疑难问题,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鉴赏

  教学过程:

  一、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两节课的授课内容后,布置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药》的主题是什么?(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一)

  在学生分析小说主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指出:“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其次,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在讨论时学生可能提出多种见解,教师补充资料,以引起学生讨论

  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

  《药》的主题可作以下概括: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药》的标题有什么作用?(板书要点)

  ①概括情节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后的结果②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③揭示主题落后、麻木的群众享用的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革命,不能疗救中国社会;要医治群众的痛苦,疗救中国社会,必须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这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

  二、景物描写分析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物生存的空间,人物活动都离不开特定情境找出小说中的有关自然环境描写的段落,说说它的作用

  (1)“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提示:用“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沉寂、凄清,带有几分恐怖,渲染了夏瑜就义时冷峭、肃杀、悲凉的气氛,也暗示了清末这一极其黑暗的时代特征

  (2)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提示:整段文字,突出写了一个“静”字,先写微风和青草,从侧面烘托,再用心里的感觉“一丝发抖的声音”以反衬这个字,最后写乌鸦“铁铸一般站着”,以“静止”单调的画面烘托这个字,以突出夏瑜母亲迫切期待乌鸦会飞上坟顶以释心头之疑(显灵)的一种心情她越希望乌鸦动,越会感到周围静得难受;同时,不仅增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气氛,而且也与全篇的背景、环境以及表现的主题协调一致

  三、探究性阅读

  1、鲁迅在夏瑜的坟上加了一个“花环”,怎样理解?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作者写到夏瑜的坟头有一个花圈从小说所塑造的人物看,似乎找不到一个会送花圈的人;从当时的习俗看,送花圈之俗还未兴起作者突出地写了这“凭空”添上去的花圈,是寓了一种寄托,表示革命后继有人,尽管黑夜漫漫,革命仍后继有人,革命者仍在怀念他,革命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革命的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这就点明了唤起民众的主题再者华大妈看到儿子坟上没有花圈,心里便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她自然不会深一层地想,为什么夏瑜死后会得到这样一种非常的礼遇而夏四奶奶并不认识花圈,她根本也不知道花圈所蕴的深意,反而以为这是屈死的儿子要显冤,这就使夏瑜的悲剧意义显得更为深刻

  2、如何理解“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的“乌鸦”的寓意?

  提示:①在全篇的色调上,再添一层阴冷;②用“乌鸦”的描写来否定“显灵说”,说明夏四奶奶不理解儿子的悲哀,揭示其在梦幻中的追求终于破灭了

  四、全文小结

  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够告诉我们那个年代的故事,又能引领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思索,因此经典性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历史性与恒久性《药》带着我们,走近了1919,走近了鲁迅,走进了一个曾经那么落后愚昧的华夏民族今天,当我们找到了医治民族的那剂良药,那是何等的幸福与自豪,但是,历史的残毒依然存在,年轻的朋友们只有奋发,我们的民族才会永远的健康,才会充满生机

  五、作业

  1、完成基础训练反复阅读课文

  教学反思:

  教学这一课,我自己也确实感觉到了难度它离我们的生活有距离,而且这些学生初中根本没有学习历史,所以现在的历史课,他们也叫苦连天但我还是想看看大家的反应和初读的所得。上课后,我给了充分的时间大家阅读,再让他们小组讨论,再聆听他们读后的收获和体会。

  两个班的学生,体会最深的是认为:迷信这是明线中的最突出的地方,容易把握说明学生把握住了表层的知识,这是个好的开端当然说没看懂的,说到离题万里的也有,但又有什么问题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自己才能更全面地领略到课文的深度和难度。

  有个学生就问:全文的主人公有多少个,夏瑜算不算一个,我作了适当点拨之后,他立刻明白了课文的思想远远超越了迷信这一主题。还有张毅能结合背景谈自己所读的收获,这是会读书的一种类型。

  就在大家畅所欲言,似懂非懂的时候,我对背景作了全面的介绍,说明了夏瑜是在影射秋瑾,华夏两家的悲剧也暗示了华夏民族的悲剧至此,许多学生才晃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