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精神不会过时

莉落老师

鲁迅精神不会过时

  【核心提示】受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影响,文化的庸俗化和教育的媚俗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文化快餐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教育观念。这让严肃乃至稍显晦涩的经典文学作品缺少流行的社会性基础,倍受冷落。鲁迅那种独特的白话文文章不但“看上去不美”,还偶尔露峥嵘,硬邦邦的缺乏情调,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文化快餐消费中,实在难入时人的法眼,因此,“请出”鲁迅,迎合时俗,当是鲁迅文章不断被“微调”出教材的一个宏观文化背景。

  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一直被人关注。与他有关的话题,也很容易激起社会舆论的波澜。近些年,围绕中学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这事,争议不断。今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再次删除鲁迅的散文《风筝》,激辩随即腾起,探究的焦点问题仍然是:为什么要删除鲁迅的文章?

  坊间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不外两种:一是“过时”说,认为鲁迅的文章富于战斗和批判精神,带着“投枪和匕首”的.冷气以及尖酸刻薄的语气,流露出一种黑暗、悲伤甚至阴森的气氛,渗透着破坏性的思想因子,已不适合现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二是“难懂”说,认为鲁迅文章遣词冷僻、行文滞涩、思想高深、文意隐晦、缺乏审美意蕴,既难学又难教,学生常生畏难心理。这两种说法,前者是从政治性、社会性的原因来观察鲁迅的“过时”,后者是从文学性、教育性的原因来审视鲁迅的“出局”,似乎都有些理直气壮。

  但所谓鲁迅作品“过时”和“难懂”的说法,恐怕只是表象,伟大的作品没有“过去时”,更不会因为“难懂”而遭受冷遇;我们不能用浅薄的、极端的实用主义去认识鲁迅的作品。在我看来,鲁迅作品频频退出中学语文教材,当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背景。受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影响,文化的庸俗化和教育的媚俗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文化快餐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教育观念。这让严肃乃至稍显晦涩的经典文学作品缺少流行的社会性基础,倍受冷落。鲁迅那种独特的白话文文章不但“看上去不美”,还偶尔露峥嵘,硬邦邦的缺乏情调,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文化快餐消费中,实在难入时人的法眼,因此,“请出”鲁迅,迎合时俗,当是鲁迅文章不断被“微调”出教材的一个宏观文化背景。

  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不会局限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之所以伟大,乃在于他用犀利、冷峻的文笔形塑了一个震撼人心的精神世界。鲁迅一以贯之的思想主张,便是其著于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中所倡导的,要用恶魔派文学来打破传统文学的“污浊之平和”,呼唤自由的“恶声”;要敢于获罪于群体而抨击不公,肩负忧国忧民、正视现实与直面人生的使命。他的作品、思想和人格,在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奋斗、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近代中国任何别的作家都难以比拟的。这点毛泽东看得很准确。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是在鲁迅精神三个特点(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基础上的高度概括,认识不到这点,就没有认识真正的鲁迅。

  新华网曾做过“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是否应减少”的调查,83%的人认为我们这个时代仍需要鲁迅精神。学习和吸收鲁迅精神当然要熟悉鲁迅的经典作品,我们总不能把鲁迅作品也改编成文化快餐端给学生吧?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让学生从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既吸收向善的力量,也汲取批判的精神,那种一味迎合世俗口味而“去鲁迅化”的做法,是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古人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让学生在各种观念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多接触些冰冷的提醒,有助于他们在保暖的成长环境中保持一种清醒的“内自省”。郁达夫在1936年《怀鲁迅》一文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句话,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