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夜归鹿门歌》的教学设计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
[教材分析]
《夜归鹿门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中的一首自主赏析诗歌。它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别的代表人物之一王维的著作。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学情分析]
在我们的常规模式中,诗歌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一是背诵;二是把握诗人情感;三是分析艺术手法。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冻结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动情读书的欲望,把诗歌变成了公式,把思考变成了形式,把书本变成了枷锁,把课堂变成了囚笼,从而导致学生只能初步感知到诗歌的内容,却讷于对其意象、情感、意境等的理性分析和深度表达。而本单元的赏析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也就是通过反复阅读,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读者放入诗歌的意境,缘景明情。高二学生已有了一定诗歌鉴赏知识的积累,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思维比较活跃。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自由地涵咏,自主地探究,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孟浩然及诗歌创作背景。
2、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置身诗境。
2、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3、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孟浩然寄情山水“隐逸超脱”的情感。
2、感悟诗歌宁静清幽的艺术境界和诗人追求隐逸的情趣志向。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
[教学难点]“缘景明情”欣赏方法的把握。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导读法问答法
[学法指导]反复诵读――抓住意象――联想、想象――进入意境――缘景明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记忆中储存下的第一首诗歌是什么?《春晓》“春眠不觉晓……!” 有谁不是从小就背诵这首诗的呢?它的作者是谁?――孟浩然。就是这样一位悄悄走进你的童年的诗人,甚至于是终生与你相伴的唐代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相约在他的《夜归鹿门歌》,聆听他心中的声音吧!
一、作者生平
你认识孟浩然吗?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填写他的名片:
二、诗题解读
为什么叫“夜归鹿门歌”呢?
我们来看看这个题目:夜:夜晚,时间。归:回归。 鹿门:襄阳鹿门山。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
郊外,岘山附近,汉江对岸,名曰“南园”,鹿门山在汉江东岸。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三、品读诗歌
(一)音读、意读,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诗,把握诗意。
2、找学生范读诗,谈整体感受。
基调:欣喜、沉醉、悠然自得
3、齐读诗。
(二)情读、美读,鉴赏品味。
读诗,寻找出诗句的意象。(复习:什么是意象?)。
山寺钟鸣、渔梁渡头、江村、舟、鹿门、月、烟树、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幽人等。
2、这些意象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构成了那两幅画面?这些画面又承载着作者怎样的情思呢?
(1)黄昏江景图:山寺钟鸣我 鹿门 我闲望沉思
渔梁渡头世人江村 世人归心似箭
我:潇洒超脱
(2)月夜山景图:烟树树影朦胧 夜月皎洁清冷
岩扉幽深僻静 松径清幽寂寥
我:怡然自得
(三)悟读探究。
1、感悟诗境,思考这首诗写“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指的是从哪归回到哪?
诗中所写:
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
实质上是:
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2、结合全诗,试赏析本诗的对比艺术。
①前四句中,“山寺”句以钟鸣 衬托 隐居地环境的清幽,而这又与争渡的喧嚣 形成鲜明的对比;三四句人“向江村”,而我却“归鹿门”,更是表现了诗人与世人的相异之处。
②后四句中,静态的环境描写与动态的人物描摹形成对比,比出了诗人与前贤的相通之处,表现了诗人对于先贤的仰慕之情,从而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四、诵读诗歌。
1、再次齐读诗歌。
2、限时背诵。
五、课堂练习。
1、“渔梁渡头争渡喧”中的“争”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争”字写得好。“争”为“争夺”之意。
“争”字描写了诗人听到山寺传来黄昏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场面。
表达了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
2、“惟有幽人自来去”中的”惟“字可否换成”还“字?请简述理由。
“惟”字不能换成“还”字。“惟”为“单单;只”之意。
用“惟”字突出描绘了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周围只有山林,一个人孤独地来来去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隐逸超脱的情趣,还感受到这种情趣的下面,藏着诗人仕进无望所引发的一点愤郁不平之气。
用“还”字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作者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抒写了归隐的情怀志趣,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士形象,构成了一种独到的意境。 特别是此诗后四句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即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
[作业设置] 把本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板书设计]
[能力拓展]
比较《夜归鹿门歌》和《归嵩山作》在意境上的异同。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同:意境优美恬淡,表达了对归隐的向往和闲适自得的心情。
异:《夜归鹿门歌》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等景物,构成了诗境的平淡自然,优美恬淡,脱尽尘世烟火,但“惟”句也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归嵩山作》诗寓情于景,意境充满变化。清川,离归的车马,结伴而返的暮禽,这些景象构成了自然恬淡的意境,反映了归山之始的悠然自得;归隐途中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景物,又使得诗歌意境带上黯淡凄凉色彩,从而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淡泊。
[教学反思]
教师的作用就是引路人。教是为了不教,越俎代庖的后果一定是费力不讨好。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给学生印发“导学案”,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初步感知(初读)――寻找意象(反复咏读)――进入意境(品读、联想)――缘景明情。一步步把学生导入了诗境,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就把握了诗歌意蕴,背诵自然就不在话下。在此同时,我也在板书中一步步地完成了由意象到意境,流露情感、穿插手法、突出主旨的完美框架图。
通过《夜归鹿门歌》一诗的学习,学生就学到了“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再趁热打铁的对比阅读王维的《归嵩山作》,这样就容易多了。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514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92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赠孟浩然及解闷十二首(其六)阅读赏析
送杜十四之江南全诗赏析
李白写给孟浩然的古诗
李白赠孟浩然诗歌鉴赏
赠孟浩然及解闷十二首(其六)阅读赏析
送杜十四之江南全诗赏析
李白写给孟浩然的古诗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李白赠孟浩然诗歌鉴赏
文章:面试毁了孟浩然
孟浩然春晓教案两篇
春晓教学设计
孟浩然诗水平如何
孟浩然最著名的诗句
李白的赠孟浩然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鉴赏
李白与孟浩然的诗
关于孟浩然的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