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送别,异样的情怀——浅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留别对象的特殊性
高三复习回归课本时,我让学生将《唐诗宋词选读》上的诗歌按照题材进行归类,学生提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好归类,不知道归在哪一类诗歌中。
我的回答是:这首诗应该归在送别诗。
只是学生不信服:判定诗歌的类型,我们可以参考诗歌的题目,送别诗的特点往往题目上有“送”、“别”等字样,如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李白的《送友人》等均在标题上有“送”、“别”字样,本诗题目中有“留别”字样,似可据此初步判定为送别诗。但是从题材和情怀的角度来分析,似乎又经不起推敲——送别诗主要是三种类别:最常见的类别是抒发离别的忧伤、怅惘,依依惜别的深情,比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送别诗的第二种情怀是对友人的安慰、劝勉、鼓励。如高适《别董大》。送别诗的第三种情怀是综合型,既有离别之情、又有诗人自己身世命运之感、抑或对朋友的劝慰、期盼之情。比如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
《梦游天姥吟留别》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又算是哪一类的送别诗呢?从内容上来看,其大部分表达的都是对天姥山仙境的瑰丽想象及对其的无限神往,更像是一首山水游记诗。
学生们的分析似乎不无道理。那么,他们何以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这应该和此诗的内容及写作背景有关,他们没有注意到此诗中“送别”的特殊性——“送别”对象的特殊和表达情怀的特别——这决定了本诗是抒发情怀比较特别的送别诗。
纵观李白的诗歌风格,大抵是积极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范例,诗人往往出于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表现出对于现实的强烈批判,并在此情感基础上抒写对心目中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对于寄情山水、云游天下的李白来说,他的送别诗当然也概莫能外,他诗歌中的“送别”,自有特殊的内涵和与众不同的情怀,因而自会产生非同凡响的震撼——《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其中最具说服力的一首。
送别之诗,有送有别。《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该是侧重于“别”——既是对即将分别的友人之别,更是对悖离于他的理想追求的惨痛现实之别。送别诗一般都弥漫依依不舍、缠绵凄恻的伤感情绪,但本诗情感却与一般的`送别诗大相径庭,表现出的是无所牵挂的义然决然——这显然不是因为对友人的寡意绝情,而是对现实的深深失望甚至绝望,是豪情旷达外衣包裹下的悲壮诀别,是不愿苟且宁愿浪迹天涯的壮士宣言——这里送别的,乃是曾经寄寓他宏大理想的世俗社会。
那么,我们又如何理解“梦游天姥”和“留别”的关系?此诗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篇游记,但实际上是借梦游之名,表告别现实之实。根据情感发展和内容变化,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篇先从梦前海客谈瀛洲的难求起笔,以瀛洲的虚无缥缈陪衬天姥的实际可求,给天姥山蒙上神秘色彩,又用以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这更引发了作者对天姥的仰慕之情,为神游天姥做好准备,这是梦游天姥的原因。这里所涉及的瀛洲,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是诗人曾经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示自身才华、实现自己理想的人生大舞台,只是在冷酷惨痛的现实面前显得虚无缥缈,于是才不得不仗剑远游,寄情天姥山这样的山水仙境——对天姥山的神往之情,正是几经挣扎之后的对“烟涛微茫信难求”的现实世界的无奈、苦涩的离别。
诗歌的第二个阶段写梦中月夜飞度镜湖,来到天姥山,神游天姥山,欣赏着美丽的天姥山山景,即使在“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天气骤变的情况下,“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一个光辉灿烂、壮丽非凡、美丽光明的神仙世界出现了。比之现实之中理想、抱负的始终难以实现,在梦境之中却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天姥山这样的仙境是如此轻易地可以到达,这里的情景是如此地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全然没有尘世间的污浊与灰暗——这样的仙境,与其说是梦中的魔幻想象,不如说是诗人理想的寄托和折射,是他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的诗意呈现——可以说,这里的世界越是美妙迷离,越是反衬出诗人对现实尘世的失望与不屑,这里的世界越是清澈纯净,他对现实尘世的的离别也越坚定。
在诗歌的最后阶段,诗人“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梦醒后不得不回到现实,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差,这时的作者再也做不到含蓄隐忍,于是终于勃发出这样的呼号:“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呼号中,既有诗人对人生的失望、感伤和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也有对命运的不甘屈服、不愿阿谀奉承同流合污的孤傲清高,更有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是对一切世俗的无所留恋的告别。
由此可见,本诗通过记梦游仙,描绘了天姥山的奇景,赞美了仙界的光明美好,正是从侧面表现了诗人鄙弃黑暗现实、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理想。这样一篇记游抒慨的文章,标题却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其实是诗人借“留别”来表示自己不事权贵、挥别尘世的人生态度。在这首特殊的留别诗中,他想告诉朋友的是,他南下吴越,为的是不事权贵,远离权贵;他梦游天姥,为的是彻底远离令他神伤、痛苦的现实。他无所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理想,好让朋友们理解自己的心愿。这实际上是送别诗中的一种类型:借送别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志向,而对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并不浓墨重彩书写。这个异样的情怀,是由特别的“送别”对象和背景决定的。
当然,相似类型的送别诗,不仅李白诗歌中独有,在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也同样体现。这首诗前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借景抒情,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后两句诗意思是如若家乡的亲朋好友问起我,就说我虽然为官,却没有被官场污染,依然冰清玉洁。这首诗在内容的取舍上显然是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而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是借送别之机向友人表达自己的节操追求的送别诗。
附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 一作:一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度 通:渡)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文
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
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注释
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
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
明灭:忽明忽暗。
向天横:直插天空。横,直插。
”势拔“句: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huà)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和下文的“天台(tāi)”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北部。
一万八千丈:一作“四万八千丈”。
”对此“句: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倒向它的东南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显得低多了。
因:依据。之:指代前边越人的话。
镜湖:又名鉴湖,在浙江绍兴南面。
剡(shàn)溪:水名,在浙江嵊(shèng)州南面。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游天姥山时,他曾在剡溪这个地方住宿。
渌(lù):清。
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
谢公屐(jī):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半壁见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叫桃都,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
”迷花“句:迷恋着花,依靠着石,不觉天色已经很晚了。暝(míng),日落,天黑。
”熊咆“句: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殷岩泉”即“岩泉殷”。殷,这里用作动词,震响。
”栗深林“句: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栗、惊,使动用法。
青青:黑沉沉的。
澹澹:波浪起伏的样子。
列缺:指闪电。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门扇。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青冥浩荡:青冥,指天空。浩荡,广阔远大的样子。
金银台:金银铸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云之君:云里的神仙。
鸾回车:鸾鸟驾着车。鸾,传说中的如凤凰一类的神鸟。回,旋转,运转。
恍:恍然,猛然。
觉时:醒时。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向来,原来。烟霞,指前面所写的仙境。
东流水: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且放“二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白鹿,传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须,等待。
摧眉折腰:低头弯腰。摧眉,即低眉。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514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92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梦游天姥吟留别字词句知识点归纳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文言知识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字词句知识点归纳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文言知识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常考
梦游天姥吟留别-高二语文教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解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美学价值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