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材理解分析

黄飞老师

《木兰诗》教材理解分析

  【题解】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是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句注释中的一段。先以自三峡七百里中点明地点和范围,接用二十六字概写巍峨绵亘、隔江对峙的三峡总貌,重点在山。然后分用三小节描写夏季、冬春和秋季的景色,刻意写水。既能纵览乾坤从大处落墨,又能别具只眼而洞察幽微,缓急相间,动静相生,笔依物转,情随景迁,于寥寥一百五十余字中,历历如绘地再现了三峡(主要是巫峡)的险峻奇秀。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ú)塘峡、巫(wū)峡和西陵峡。

  【作者】郦(lì)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zhuō)州)人。

  【原文】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一点没有,完全没有]阙[quē,断缺。现在写作缺]处。重岩(yán)叠嶂[zhàng,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隐[遮蔽]天蔽(bì)日。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不见曦(xī)月[日月。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涨上山陵。襄,上。陵,大的土山],沿[yán,顺流而下]溯[sù,逆流而上]阻绝。或王命急宣[如有君王的命令急于传达。宣,宣布,传达],有时朝(zhāo)发白帝[即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东],暮到江陵[地名,在今湖北荆州],其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风。奔,这里指奔驰的快马],不以[如此,这么]疾[快]也。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素,白色。湍,急流的水。潭,深水],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巘,山峰]多生怪柏,悬泉[从山崖流下的像是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shù,冲荡]其间,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峻、草茂。意思是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良[确实,实在]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林寒涧(jiàn)肃[山涧显得寂静。肃,寂静],常有高猿[高处的猿]长啸(xiào),属(zhǔ)引[连续不断。属,连缀(zhuì),连续。引,延长]凄异,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响,回声],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断绝,消失]。故渔者歌曰:巴东[地名,在今重庆东部]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缺口。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到了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有时遇到皇帝命令急需传达,早上从四川的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湖北的荆州。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乘御快马疾风,也没有这样迅疾。在春冬季节,则有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之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更显出水清山峻,草木茂盛。(这情景)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每逢到了天气放晴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静寂的涧谷中,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鸣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所以,打鱼的人往往唱道:巴东三峡哦,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叫声哦,不禁泪湿衣裳。

  【内容】这篇课文是郦道元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文章先写山势。在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描写其连绵不断,概无断阙。虽然有些夸张的意味,但确实写出了三峡山势的特点。再写其高耸,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以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不仅极尽映衬,而且极尽夸张之妙。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

  继写水势。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之盛;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之速。不仅如此,作者还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来烘托,更加写出水之盛与水之速。这样的描写,生动而神妙,以至触动了大诗人李白的灵感,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篇。

  春冬之景,则既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写悬泉瀑布良多趣味。相对于夏季而言,春冬较为平静。作者笔到之处,不仅写出独特的景色,还写出独特的趣味;虽在纸上,而跃然心问。足见作者的匠心独运,笔力可透纸背了。

  课文最后一段写晴初霜旦的气氛,那是三峡所独有的。若非三峡,岂有林寒涧肃之景?若非三峡,岂有高猿长啸的哀转久绝?作者萦绕襟怀的情愫,溶注在自然之美中;自然之美又与作者的情愫和谐一致,从而写出情景交融的一笔。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确乎如此。

  【主题】课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写法】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最主要的写作特点。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因此突出其山水,是不言而喻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

  【作业】一、课文写出了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试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此题意在使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能领悟作者描述的三峡景物的特点。

  先写山高峡深,连绵不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连绵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写山高峡深。

  次写江水大而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水漫上大山,波浪大而阻隔上下交通。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迫不得已要复王命,顺流而下,一千二百里的路程一天就到了,那速度即使骑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这种对比烘托,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那速度是多么快。

  再写春冬之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素湍绿潭是春冬江流的影态,不像夏日奔腾浑浊,自然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虽是春冬之时,也一派生机,所以良多趣味。

  最后是写晴初霜旦的特殊景观,其时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从山水到猿啼,写出了三峡特有的风貌,文字准确而简约。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溯:逆流向上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速度快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白色

  4.每至晴初霜旦旦:早晨

  5.哀转久绝绝:消失

  三、用行楷抄写课文并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