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

黄飞老师

《平凡的世界》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

  学习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

  1、知识目标:(含考点要求)了解作家路遥,了解小说背景及思想内容 。

  2、能力目标: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3、德育目标:探讨小说的内容。

  重点难点: 1、把握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

  知识链接:1.回顾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2.介绍作者

  方法指导:讲读法,问答法

  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预习)

  一、简介路遥及《平凡的世界》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在此

  期间,他在劳动、工作、学习之余,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名著。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

  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中篇小说《人生》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

  什么是平凡?

  没有辉煌灿烂的人生;没有一般人所渴望的成功;平凡就是碗里的咸菜,平凡就是一杯白开水,平凡就是一张只有五十分的分数。总之平凡,就是能想到的一切最一般的东西。如黄土高原的贫瘠,窑洞、矿井,贫苦孩子艰苦的学习环境等等。“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

  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平凡人孙少平是这样来理解他所受的苦难。

  反思自己——

  缺少实际行动,缺少足够的信仰;物质充裕,却失掉了意气风发的激情;不懂得珍惜却总是一味的去抱怨社会的不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有不平凡的经历,有不平凡的生活与未来。实,

  身处平凡世界而能创造出令人震撼的生活、精神,才是最最令人敬佩的,路遥做到了,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也同样做到了!

  《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路遥先生手迹“有耕种才会有收获”《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 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二、整体感知

  1、请从课文中找出生词,并解释

  2、请在自读的基础上,用一组四字短语,概括出小说情节。

  合作探究:(应用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

  达标检测:【巩固基础知识学习、灵活应用(试题分A类、B类,其中A类相对简单)】

  (一)、分析孙少平心理、及通过心理展示出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是一定环境中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小说塑造形象、刻画性格的重要手段。它直入心灵,揭示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学生找出孙少平心理描写的句子和语段。

  1、学生在课文中做好标记,然后交流。

  2、找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3、学生讨论这些心理描写的句子刻画了孙少平的什么心理状态。

  明确:

  ①接到邀请:

  ②做客中:

  ③做客之后:

  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二)、体会课文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刻画的作用

  (一)开篇(1—4段)

  (二)做客中对革委会大院的描绘

  (三)做客后

  二、人物形象分析

  1、田润叶

  2、孙少平

  3、田晓霞

  三、主题思想

  《平凡的世界》导学案答案:

  (一)、学生找出孙少平心理描写的句子和语段。

  接到邀请:惶恐不安——润叶二爸是人物,很害怕矛盾——对润叶的尊敬与感激为难——身穿破衣服,由贫穷带来的自卑与自尊决定:不去,到润叶学校找润叶

  ②做客中:不好意思、心慌意乱、心咚咚跳、感到脸像炭火一般、像一个叫化子、紧张得火烧火燎(拘束、满脸通红、无言对答、抠着手指、揩汗)回答润叶二爸的提问答非所问,还是紧张,揩汗水,紧张地冒汗

  ③做客之后:景物描绘

  经历一下午地紧张,让人喘不过气来,终于可以舒一口气,所以哪怕是平常地景物此时也异常的美好!

  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自卑:润生他二爸是县委副主任,是个大人物。自己穿一身破烂衣服,感到太丢人,感到脸像炭火一般、像一个叫化子。

  自尊:自尊心极强,怕被人看不起。

  善良:如果不去,对不起润叶姐,说不定还会误了润叶姐什么事。

  识礼:不去做客,直接到小学去找润叶姐。

  总结:好的作品可以让我们自己融入书中,与主人公的命运一起起伏,正如《平凡的世界》。因为路遥把每一个人物的心理世界精确而细致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正如我们自己所想、所作的那样。

  (二)、体会课文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刻画的作用

  (二)开篇(1—4段) 作者描绘了一幅黄土高原特有的冬去春来、季节转换的典型的生态环境。“连绵的黄土高原”、“枯黑的草木”、“铺天盖地的大风”、“天空弥漫着尘埃”,充满了浓郁的黄土气息,暗示了主人公孙少平最初入校时灰蒙蒙的`心境。但黄风过后,天气转暖,天地一派“桃红柳绿”:柳树抽出了细丝,桃杏树缀满了粉红的花蕾,“树木的枝条开始泛出鲜亮的活色,鼓起了青春的苞蕾”。一切都预示着即将好转,青春的活力即将回到年轻的孙少平的身上。孙少安此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在第六段中写道:“他的心情开朗了许多。”

  (二)做客中对革委会大院的描绘

  “扫视着这个神圣的地方”,“给人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像一座宏伟的大厦”,文章对大院及窑洞的描绘神圣、壮观、宏伟,这是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农家子弟最真实的感受,无形之中给他造成一种威压感,更增加了他的紧张。(心咚咚跳)

  (三)做客后

  “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多么好呀,春夜。”

  通过孙少平的主观观察,预示着一个下午紧张的心情这时已经开始舒缓,因此,这种司空见惯的夜晚和泥土、青草的味道才会让人感到如此的美好,表现了孙少平在润叶姐的亲切关心下心情舒畅的感觉。

  总结: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我们就应该像孙少平那样,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最难战胜的就是自我,如果超越了自我的束缚,克服人类最懦弱的本性,那么自卑也坚强。

  二、人物形象分析

  1、田润叶

  侧面描写:对润叶家庭情况的介绍以及村里人对润叶的评价

  对比衬托:润叶和村里人对户族傻瓜叔叔的行为态度的对比

  神态描写:润叶等少平回来时,坐在他宿舍的炕边沿上,望着他发笑。

  细节描写:少平吃猪肉粉条时,润叶借故出去,让少平没有心理压力吃好饭。

  2、孙少平

  孙少平是位有知识的现代农民,属于奋斗型的人物。他有着可爱的执拗和顽强的蓬勃精神。

  生活的种种炼狱般的考验锻造出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刻苦的精神。

  生活中,他不但主动承受苦难,而且勇于反抗和超越苦难,以高贵的人格和操守获得自豪与崇高的心理感受,在对于掌握思想的不断剖析中逐渐画出生活的蓝图,挖掘人生价值,体现自我。

  3、田晓霞

  田晓霞出身于一个干部家庭,殷实的家境使她不必像孙少平那样为温饱所困,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的熏陶下,她的思想境界和内在品质都远胜于同龄人。

  看孙田两人初次见面的片段,会得出这样一个印象:此时的田晓霞自信、热情、主动,而孙少平在这样一个“又洋又俊、穿戴漂亮的女同学”面前,变得像“农民一样笨拙”。孙少平此时的智力和眼界均未完全开发,而使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绽放夺目光芒的,正是田晓霞。田晓霞在高中时期已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此时的孙少平“每次和她交谈,都能使自己的头脑多开一扇窗户”,孙少平已开始自觉接受田晓霞的指教,而田晓霞则慧眼独具地发现孙少平与众不同的“气质”,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三、主题思想

  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岭孙、田、金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既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对历史、对生活、对人生富有哲理性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学习小结:(总结归纳学到的知识)

  学后反思:(对知识、方法与技能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