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7篇

李盛老师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背诵本段。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并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2.鉴赏高超的音乐描写

  (二)过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学生沉醉其中)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那么哪位同学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呢?(学生们各抒已见,有的说轻快、流畅;有的说悲伤、忧郁;有的说激扬动听等等,很多同学觉得难以表达出来)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表达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事,大家知道音乐并不是实实在在,可感的、可触摸到的实物,它是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的。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白居易是怎样描写乐曲的。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出示多媒体投影:内容为白居易简介,新乐府运动,“行”体介绍及创作背景介绍(略)。

  二.整体感知,纠正字音,学生朗读全诗。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

  1.《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即板书设计(附在后文)。

  2.请学生认真读诗歌的“序”部分,理出“序”与正文的关系。

  本诗的序文交代了写作原因,内容上与正文前后照应。例如:序文的第二句与诗的第一段呼应;第三四五句与诗的第二三段呼应;第六七句与诗的第四段呼应。

  四.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琵琶女总共有三次演奏,重点欣赏第二次演奏)。

  1.请学生找出诗歌中详细描绘琵琶曲的段落(学生能够很快找出第二段)。

  2.请学生集体朗读第二段,再请一位同学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感情无甚变化)。

  教师点拨:乐曲是有节奏感的,是起伏变化的,大家刚才没有读出乐曲的起伏变化,可能是大家还没有体会到乐曲的情感变化,接下来我们仔细地来品读这段琵琶曲的描写。课前我们探讨过,音乐是无形的抽象的,用文字来表达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发现白居易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使大家感受到音乐的美?(学生顿时领悟是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3.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粗重繁密”、“细幽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也体味到人物情感的变化。

  4.师生合作探究:是否能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从诗中找出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琵琶声欢快明朗,清脆悦耳,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春时代。“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年轻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银瓶乍破水浆迸”至“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高涨,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轻别离”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也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的愤怒控诉!

  5.学生通过琵琶女身世情感的变化再次朗读,感情有了起伏变化。

  6.教师播放名家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

  7.学生探讨: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成于咏叹。”(《与元九书》)这首诗就是因事兴感之作。阅读诗序,说说琵琶女的琴声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教师点拨:诗人是通过琵琶女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了解琵琶女的经历的。诗人借助琵琶曲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感觉到她心中的“无限事”,听其诉说则更是直接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从序中可读出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诗人对琵琶曲的描绘正是自身身世的倾诉。

  8.学生再次朗读,并尝试背诵,结束全课。

  【附】诵读指导:“大弦”以下四句应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9.作业布置:

  (1)延伸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多媒体显示)。

  (2)让学生课后试着去找一些琵琶曲来听,加深体会乐曲节奏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 复习音乐描写艺术

  2. 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二) 过程设计

  1.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听过的琵琶曲,当然很少学生会熟悉,教师可以把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播放给学生听,并结合课文的乐曲部分一齐感受。

  2.请学生根据乐曲节奏变化填图(多媒体展示),附在后文,也可让学生自己绘制出来。

  3.请学生评析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4.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大多数可以找出这些句子,此时教师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位学生把它丰富为:“秋风瑟瑟,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无语凝噎,木然注视着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沉重的心绪如枫叶荻花飘转在寒风中一样”。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情感)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诗中写景的句子还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悄无言,秋月白”等关键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当然以我校学生的素质都能象前面那位同学描绘得如此有文采,是很少的,但至少他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就相当不错了。

  5.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1)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

  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具体地描摹她的美貌,还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琵琶女形象的语句,加以揣摩,想象。

  例如:“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名句,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如“千、万、始、半遮面”来揣摩,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琵琶女害羞的神态及复杂沉重的心理。

  学生还会通过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且在上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的心境,以及她如何在乐曲中倾注自己的感情。

  (2)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

  诗人在“序”里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

  6.学生再次朗读全诗(此时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7.课文总结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然而诗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将乐曲的美妙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诗人使用双线结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难怪“文章已满行人耳”,胡儿能唱《琵琶篇》。

  8.作业布置:

  (1)听一首你喜欢的乐曲,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2)背诵全诗。

  教学反思

  1.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本设计旨在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本设计由鉴赏琵琶曲入手,在分析音乐描写技巧的同时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和人物身世的再现。

  2.教学上能针对学情,挖掘教材的课程资源,形象再创造,调动想象与情感的审美方法的运用;美文诵读技巧的学习获得审美体验。

  3.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合作探究,个体表现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合作的愉快。

  4.教学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重难点突出,通过图表形象再现抽象的音乐感受,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有利于学生抽象与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5.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诵读配乐,既形象可感又启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2. 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3.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语言知识。

  教学重、难点:

  鉴赏音乐描写,实现与诗中人物的情感沟通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的方法应来源于对诗歌本质的理解。从创作的角度说,诗歌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读者来说,感受到的却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因此我在教学中着重抓住诗歌中的感情,按照先“知人”而后“察情”的线索,先让学生了解人物经历,进入某种情境,再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完成读者和诗中人物感情的“对接”后,注重启发学生抒发个人感受。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但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到位。我采用重点段落进行突破,指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

  为了能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能更集中地进行“诗中之情”的研读,我将对内容的梳理布置为课前预习作业,堂上检查。将文学常识、语言分析等放在第二个课时。

  课前预习题:

  1. 读“序”,然后请概括:诗人因何事有感而写《琵琶行》?

  2. 读第四段,请用几个四字成语分别概括诗人“从前”和“现在”的生活状况,注意两个阶段在同一方面的相对比较。

  3. 读第一段,了解诗人此时的心情。若琵琶女弹奏的是江南小调,对诗人能否有同样的吸引力?为何?

  4. 读第三段,请用几个四字成语分别概括琵琶女“从前”和“现在”的生活状况,注意两个阶段在同一方面的相对比较。

  5. 读第二段,请展开合理的想象,揣摩一下琵琶女为何会独自一人在舟中弹奏?当她听到有人询问并邀她出来演奏时,为何会“欲语迟”?为何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她内心在想些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入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李忱)

  ·这是为一位诗人写的悼词,请问这位诗人是谁?他的名作有哪些?流传范围如何?

  二、 点明学习目标——体味诗中之情

  1. 全班朗读“序”

  2. 概括:诗人因何事有感而写《琵琶行》?

  琵琶女因情而弹曲,诗人听曲而动情,又因情而写诗。一切皆因“情”而起。

  三、 知人(该环节的前两个内容共四个点,分别交给四个小组讨论完成,同步进行)

  要“察情”,得先“知人”。情不是无源之水,它来自对人生的体会。只有了解了诗中人物的经历之后,我们对他们的“情”的认识才能更深刻。

  (一) 了解诗人

  1.根据第四段,概括诗人的经历。

  以前:高居朝堂 兼济天下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

  现在:谪居僻壤 独善其身 有酒无乐,不闻丝竹

  “序”中点明内心的句子: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2.根据第一段,了解白居易此时的心情

  ·若琵琶女弹奏的是江南小调,对诗人能否有同样的吸引力?为何?

  (二) 了解琵琶女

  1. 根据第三段,概括琵琶女的经历

  以前:色艺双绝 众星捧月

  现在:年老色衰 独守空闺

  2. 琵琶女为何会独自一人在舟中弹奏?当她听到有人询问并邀她出来演奏时,为何会“欲语迟”?为何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她内心在想些什么?

  (三) 两人此刻境遇的共同点

  ·同是天涯沦落人。

  四、 体验曲中之情(第二段)

  (一) 整体感知

  播放孙道临配乐朗诵的《琵琶行》片断(描写琵琶曲的部分)

  (二) 把握节奏变化,梳理情感脉络

  ·请大家根据乐曲的起伏变化,对它进行相应的划分。

  调弦校音——珠落玉盘——幽咽冷涩——凝绝暂歇——银瓶乍破——曲终裂帛

  ·琵琶女是带着满腔幽怨在弹奏的,诗人是带着失意的耳朵来听的,这音乐的曲折回环,其实也是琵琶女和诗人内心感情的跌宕起伏。

  (三) 体验曲中之情

  请大家根据人物的经历,乐曲的变化和自己的理解,揣测一下乐曲背后琵琶女复杂的感情变化。可任选一句自己有感触的来分析。

  (四) 根据刚才的感情分析,重新朗诵。注意情感酝酿,体现其变化、起伏。

  (先单个学生读,老师指导,再全班集体朗诵)

  五、 情的升华——高超的结尾艺术

  1. 全班朗诵最后一段。

  2. 如果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诗的结尾似乎太仓促,是否应该修改或在添加一些什么?若不,请说明原因。

  六、 深化感受,全班再次朗诵全文

  第二课时

  1)介绍关于诗人白居易的生平

  2)简介“新乐府运动”。

  3)介绍关于“行”的文体常识

  4)学生提问,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解决字词的问题。

  5)分析诗中的修辞等语言现象。

  6)简单拓展一首白居易的其它作品。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段。

  2.欣赏诗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

  3.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主旨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段。

  2.品味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激发兴趣:(课前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音乐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它通过七个音符对称与非对称的排列,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因此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

  刚刚老师给大家听的这首曲子大家觉得怎么样?

  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曲中的音乐技法或者自己的感受吗?可能这对大家来说并非易事,因为音乐不像高耸入云的山峰,也不像奔腾不息的河流,苍翠蓊郁的森林那样形象可感,它有声无形,飘渺难以捕捉。中国自古就有诗乐结合的传统,但是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却是不多,堪称精品的更是少之又少,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是描写音乐的极品,他究竟是怎样写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导入新课。

  播放琵琶曲《汉宫秋月》,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利用知音传说,引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2.猜读标题,明确重点:

  学生通过标题来猜想本诗重点是写什么?表达什么?进而明确诗歌写了哪几个方面。

  3.自读课文,养成读书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强调圈点勾画批注的读书方法,梳理疑难字词,理解诗歌大意,最后交流重点字词。

  4.听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听录音,思考两个问题:

  (1) 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2) 概括每段内容,并且找出序文和全诗的对应部分。

  5.抽读课文,赏析音乐描写:

  (1)抽学生朗读第二段,插入朗读指导和评价(学生互评与师评相结合)。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描写音乐的句子进行赏析。

  这一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要注意及时引导学生探讨下面几个问题:

  ①琵琶女演奏之前,作者先描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以来可以说明琵琶女的技艺高超,二来来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

  ②理清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发展变化过程和高潮所在。

  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语”)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

  第二乐段以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的轻快流畅;接着如同“冰泉冷涩弦凝绝”,乐曲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

  第三乐段一开始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的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高潮时“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又紧张的场面;

  第四乐段是乐曲的终止或尾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声终止时的特点。急速的收尾,让人一时还不能走出乐曲,仍然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③本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有什么作用?

  (3)归纳总结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

  6.齐读第二段,力争背诵。

  再次突出方法指导:大弦以下四句要快读,情调轻快;间关两句速度放慢,但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稍微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的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析琵琶女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2.朗读全诗,入情入境:

  抽六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回顾诗歌内容,进入情境。

  3.小组合作,问题研讨:

  ① 用自己的话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思考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揭示了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并提出了强烈控诉。

  ② 从全文看,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能够反映?这种心情又是如何引发的呢?

  明确:作者的心情:孤寂伤感,凄凉落寞。

  “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等诗句可以看出。

  这种心情表面上源自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饯别宴上的气氛,以及琵琶声的凄苦和琵琶女的遭遇,但实质上还是源自诗人自己因坎坷遭遇,宦海沉浮而带来的心灵触动。

  ③ 作者在这样的心境下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④ 诗人为什么说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明确:因为白居易和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从琵琶曲中听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泪湿青衫,发出感慨。具体说来:

  出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华出众:名满京都女艺人——才华横溢大诗人

  落魄失意:年老色衰嫁商人——直言相谏贬江州

  4.总结归纳,把握主题:

  学生继续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老师总结归纳。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特别是古今异义词;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赏析诗中描写音乐的方法,并学以致用;发展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究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琵琶曲《汉宫秋月》,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利用知音传说,引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点评:之所以播放《汉宫秋月》,是由于这个曲子渲染了一种凄清、哀怨的感情,与本诗所抒发的感情异曲同工,有利于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语故意设置得较为典雅,引入知音的传说,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意,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诱思导学》中“预习导学”部分习题。

  2、补充检查:(多媒体展示)

  (1)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2)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出官:京官外调

  (3)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迁谪:贬官,降职

  (4)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明年:第二年

  (5)铁骑突出刀枪鸣 突出:突然出现,爆发出

  (6)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年纪大了

  (7)凄凄不似向前声 向前:先前,刚才

  (8)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于是作

  (9)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命:命名

  (10)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随便地

  (11)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一下子

  (12)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后退

  (点评:这个环节是为下一步分析赏析、主动探究服务的。因为计划用一课时讲授完毕,故而设置预习检查,以扫清语言障碍。)

  三、整体感知课文,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自己最感兴趣或最欣赏的句子或段落。

  (点评:诱思探究理论认为,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在设计此环节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打破了原来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思考回答的惯例,而由学生自主选择。这种“自助餐”也许正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集体讨论学生认为最好的句子或段落。

  方法:学生提出句子或段落,并说明理由。若无法说明,则交由全体同学讨论解决。

  (点评:因为本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十余首古典诗词,已初步具备了鉴赏诗歌的能力,但能力发展水平各异。再者,“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看法不同,观点不同,所以就有让观点碰撞的必要,也许会激出耀眼的火花。这也是对以往讲授式课堂的一种突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例:(说明:以下示例并非给学生举例分析,而是预计学生会谈到的诸多问题。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争议性的、难解决的、欠深度的问题。而此时,教师必须能够敏锐地把握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地、适度地予以点拨,这样也是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的一个途径。)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赏析:这句话不仅点出了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而且作了环境的渲染,写出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正因其萧瑟落寞,才有“举酒欲饮无管弦”之说。而“无管弦”则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

  (点评:这个问题,是需要对课文反复诵读才能发现的。它属于意境的创造,而一般鉴赏能力稍弱的学生,很难朝这方面想。所以,当学生发现这个问题时,我感到较为欣慰。)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赏析:琵琶女之所以“千呼万唤始出来”,是由于她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惟其如此,诗人才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

  (点评:这是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可见这组名句在诗中的重要地位。)

  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赏析:这些诗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音乐化为形象的事物,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都加强了形象性。最后两句又以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点评:这是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为了诱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这段描写的好处,在学生赏析后,又特意将原句改写,通过比较让学生体悟描写音乐的技巧。)

  试比较这段话与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大弦浊杂又粗重,小弦轻细又润圆。时畅时涩至无声,突爆强音情迸溅。曲终收拨当心画,掌声顿起尽美赞。

  很显然,这样表达一点也不形象,因为它是仅就音乐来写音乐,仅就抽象来写抽象,无法给人一种具体的美感。

  在我国广袤的文学天地中,类似的作品很多,下面试举一例——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中的一段,大家思考与上面一段话有何相同点:(多媒体展示)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讨论后明确:这段话也是既用了比喻,也用了侧面烘托。比喻即是上文中划线的句子,划波浪线的句子即是侧面烘托。

  (点评:只是改写原诗的语言,已使学生较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笔法。而上面联想到《明湖居听书》一节,则是使学生再次加深认识,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有助于他们触类旁通。)

  再举一例——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思考其描写音乐的手法与《琵琶行》有何异同。(多媒体展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讨论后明确:相同点:都运用了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使音乐这种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了。

  不同点:《琵琶行》主要运用了比喻和侧面烘托的手法,而《李凭箜篌引》则尽夸张想像之能事,尽写听众的感觉和音乐的艺术效果,这也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正是由于听众的感觉和艺术效果,才让人觉得李凭之演技高超绝伦。

  (点评:举完《明湖居听书》一例后,本可就此结束对描写技巧的赏析。但由于这是个难点,而描写音乐的技巧也不只此一招,故而为使学生更深入地、更透彻地理解写作技巧,又举一例,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赏析能力。而经过一步一步地引导、探究之后,对课文的重点、难点的突破才算告一段落。由此感到,对于授课过程中出现的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把握好深浅程度,使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又不至于使学生陷入到死抠字眼之中。)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赏析:这句话可视为本诗的诗眼。因为全诗的感情全灌注到了这句话里。作者左迁浔阳,谪居卧病,又于秋夜送客,心中之悲凄自不待言。而琵琶女却也是天涯沦落,孤苦无依。她过去曾经令善才服,秋娘妒,也曾经“一曲红绡不知数”。但如今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年老色衰,嫁与商人,却不能享受家和爱的温暖,“江口守空船”,“忽梦少年事”,这也不由得她不“梦啼妆泪红阑干”了。作者和琵琶女有着相似的经历——一个是被侮辱、被损害、命运悲惨,一个是满腹的天涯沦落之怨恨、谪居卧病之凄凉,自然就心与心相通,情与情相染,发出这种感慨也就自然而然了。

  (点评:这个问题是全诗的“肯綮”。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就等于第一个教学重点得到了解决。由于学生对白居易的经历较为熟悉,所以结合琵琶女的自述身世,学生较容易地分析出了作者感慨的缘由。而涉世未深的学生能够较深入地理解这两句话,也说明了本节课诱导的成功,学生主动探究的成功。)

  5、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赏析:为什么诗人流泪最多?当然是因为其与琵琶女心心相通,同病相怜。如此的天涯沦落之恨也只有他这样有切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得更深切。

  (点评:在上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后,这个问题已不是太难的问题,所以学生较轻松地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6、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赏析:在曲终之后,作者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这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这也使得女主人公的形象更生动真实,更具有典型性。

  (点评:此问题仍属于对第一个重点的研讨和探究。学生已具备了赏析之的能力。)

  五、小结,布置作业。(多媒体展示)

  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我们平时写作常用的写作方法。有些话题很抽象,难状难摹,但我们若能化抽象为具体,事情也就变得容易了。

  请认真欣赏歌曲《青藏高原》,写一段话,要求用上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可仿照本节课所举的三种对音乐的描写手段。字数不少于200字。

  (点评:此作业意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其能力得到迁移。事后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的写作出乎意料地好。比如一个学生就有如此描写:“那声音粗犷豪放,有如天籁之音。起初便拔地而起,高入天际,如一枚火箭直冲云霄,打了一个回旋,略微低落后,再一次冲上了更高的天际。接着一声脆响,仿佛礼炮在轰鸣,又好像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光芒四射。只觉得自己站在珠穆朗玛峰上仰天长啸,浑身畅快无比。接着那声音渐渐低回,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如青藏高原上的雪浪滚滚向前,延伸到天边;又仿佛雅鲁藏布江翻卷着波浪奔涌着向前,流到一片古老的土地,带去了一片庄严,一片神秘,一片苍凉,带给那里远古的呼唤,留下了千年的期盼。人的心潮在翻滚,血液在奔涌,激情在奔流,如雪浪滚滚,如海浪涛涛。涛声之后,声音忽又扬起,眼前出现了一座高山,又一座高山,一座胜似一座,紧紧相连,冰雪闪亮,苍鹰翱翔,古老神秘的青藏高原就在眼前。接着又是乐曲的低回,把我们带入一个庄严神秘的世界。歌唱的声音渐渐向上回环,如雪浪翻滚,直延伸到云端,与蓝天融为一体,天地合一,云雪合一,人也融合在其中。突然,又一次节节高起,如一架云梯,有数十个台阶,直升到云层上面;又如一只苍鹰拍动着双翅,飞到一个山巅又一个山巅,最后直冲云霄,飞到那蓝天白云之上……”应该说,这也是学生能力得到发展的体现。)

  课后反思:本节课应该是一堂较为成功的语文课,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究的主动性、拓展的有效性、迁移的科学性。内容充实,教学目标也得到了顺利得实现。当然,也有不足。由于内容较多,时间较紧张,学生朗读得有点少,而古诗词的学习又是很重视诵读的。另外,本节课发言的学生较多,但也有部分同学一直都沉默,这也提醒我们,应该多注意那些内向的学生,多予他们以鼓励,使他们也敢于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风采,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通过这节课,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深刻内涵,体会到了教师适当点拨的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我感到:只要你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可低估的!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贡献。

  2.理解《琵琶行》的内容和诗人深沉的感情。

  3.了解和掌握描摹音乐的手法。

  教学设计:

  1.两课时。

  2.借助诵读和音乐,感受诗情。

  3.借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深沉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2.《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 六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 “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现存诗近三千首。

  《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元和三年(808),白居易任“谏官”(即左拾遗);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

  三、简析诗前小序:

  1、注意几个字词: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贬官。

  明年:第二年。今指今年下一年。

  委身:托身。嫁的意思。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命,叫;酒,名词作动词。

  因:于是;为:作,写。

  命:命名,取名。

  2、小序有何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②概述琵琶女身世;

  ③点明写作动机;

  ④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四、听诵读录音,感受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要求:1.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感情。

  2.分别从诗人和琵琶女的角度用一句七言诗句概括各个诗节的主要内容。

  五、简析诗歌的内容

  师生互动,依次简析各节诗歌内容。

  1.第一节:诗 人:浔江送客闻琵琶

  琵琶女:孤寂月夜弹琵琶

  其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为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主人下马客在船”为互文。

  2.第二节:琵琶女:月夜弹奏琵琶曲

  诗 人:江心聆听琵琶曲

  3.第三节:琵琶女:江心自叙身世苦

  少年:本居京城色艺绝 老大:门前冷落守空船

  4.第四节:昔日:才高位显居京城 如今:谪居浔阳处境艰

  诗人:同病相怜感慨多

  5.第五节:诗 人:重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

  感情在“满座皆泣”中达到高潮。

  6.小结:

  诗人 琵琶女

  浔江送客闻琵琶 孤寂月夜弹琵琶

  江心聆听琵琶曲 月夜弹奏琵琶曲

  同病相怜感慨多 江心自叙身世苦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重闻琵琶皆掩泣

  同情歌女遭遇 感伤身世时局

  双线结构 虚实相生 对比衬托 深化主题

  六、扩展练习:

  读下面白居易的《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联系《琵琶行》,选出说法错误的项:( D )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语。

  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歌女,诗人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B、两诗都用秋江月夜之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都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C、《琵琶行》在表现手法上正面描述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叙述、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并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而《夜闻歌者》则基本上采用白描手法。

  D、《夜闻歌者》以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的少妇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并掌握诗歌描摹音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注意名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本课目标:理解并掌握诗歌描摹音乐的方法。

  三、欣赏诵读表演录像,进一步品味感情,后有感情齐读第二节

  四、分组讨论: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五、师生共同品读、分析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前分析)

  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4、曲中带情:

  师:当然,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

  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意。

  琵琶女以情演曲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

  --a、诗人是音乐大家。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5、小结:

  描写特色: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分析鉴赏诗文的技巧:咀嚼语言,分析手法

  整体感知,品味感情

  五、比较阅读: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耳鬓厮磨,窃窃私语)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由刚转柔起伏回荡,如浮云柳絮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被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翩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

  以上是正面描写,多用比喻,且带感情。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简析:

  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难怪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被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翩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湿衣”句与《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显豁罢了。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

  六、课后作业:

  欣赏《青藏高原》这首歌,然后写一个300字左右的语段来描摹这首歌。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6

  一、设计意图:

  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2、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3、背诵全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设计提要:

  1、描写琵琶乐时,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产生共鸣,点明题旨。

  三、设计实施:

  1、先让学生欣赏一段琵琶曲,然后依势将学生引入《琵琶行》。

  点拨: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有一句流行语“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就是指他的名作《长恨歌》和《琵琶行》。“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

  2、让学生自由地诵读全诗,读出其中的感情来。

  3、配乐示范背诵全诗。

  4、赏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提问:第一段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点拨:“浔阳江头夜送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再用“枫叶获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诉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主人”四句,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最后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5、赏析诗人是如何将“仙乐”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的。

  点拨: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等,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此外,还用“嘈嘈”“切切”等象声和“间关”“幽咽”等双声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6、诗人与琵琶女的感情是怎样产生共鸣的?

  点拨:诗人听完琵琶曲,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后,不由自主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看来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有相通之处。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有类似的地方。

  7、赏析最后一段。

  点拨:“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过来又激动了“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

  8、在前面赏析时,一边赏析,一边引导学生背诵。最后在音乐声中,全班齐诵课文,再次体味诗的韵味。

  四、课外扩展:赏析苏轼的一首写琵琶声的词《水调歌头》。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2.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3.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重难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学生分析:

  1、学习特点: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较低,但富有朝气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

  2、学习习惯:知识面仍较为狭隘,对琵琶的了解不多,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且想象和联想能力不强。

  学法指导:

  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本诗是唐诗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尤其是对琵琶声的音乐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品味语言的艺术魅力,感悟意境,特别是集中描写音乐的第二部分更要细心玩味。诵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加强了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一箭双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以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解到诗歌中一共描写了三次音乐的演奏,你发现哪一次的音乐写得最为精彩的吗?

  明确:是第2自然段

  二、朗读感知

  1、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2、教师正音,朗读指导

  3、个别学生朗读

  三、具体研读

  1、找出第二段中描写音乐的八个比喻句(边提问边板书)

  音乐特征情感

  转轴拨弦和缓低沉(序曲)先有情

  低眉信手声声思

  轻拢慢捻抹复挑(过渡)无限事

  如急雨粗重急骤

  如私语轻微委婉

  珠玉落盘清脆圆润

  莺语花底宛转流畅

  冰泉冷涩阻塞压抑幽愁暗恨

  银瓶乍破激越奔涌(高潮)

  铁骑突出高亢雄壮

  如裂帛短促急迫(曲终)、余韵悠悠

  2、八个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1)、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为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视觉、听觉融通——通感)

  (2)、以形摹声(视觉角度)

  (3)、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

  (4)、景特描写烘托气氛

  四、拓展训练

  听蜀僧睿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要求:学生先在课堂上用练习本,独立自主完成,再给时间让学生交换答案,互相讨论和交流,教师提问和总结放最后。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明确:“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明确: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五、指导背诵

  六、课堂小结

  全班再读课文精彩部分第二自然段收束全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重创设情景,意在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高超,体会人物以曲传情的情怀。对诗中运用的比喻句很形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充分调动起了他们的想象力。在拓展训练中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