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最后的栖身地之谜

王明刚老师

  内容提要

  历年来有关秦观迁葬地的史料和文章多有讹误之处,辄谓其灵柩“迁葬于无锡惠山西三里之璨山”。考秦观灵柩迁葬地,也即最终葬址,实位于无锡惠山二茅峰间,而非无锡璨山。

  北宋著名词家秦观(1049-1100)在后期生涯中,与恩师苏轼一起成为残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自北宋绍圣元年(1094)坐元祐党籍,连遭贬斥。出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除名,移雷州;哲宗元符三年(1100)徽宗立时放还,八月至藤州(今广西藤县),中暑卧华光亭,为客道梦中长短句,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实八月十二日病逝。其灵柩先后暂厝于潭州(长沙)、故乡高邮,再归葬广陵,其后又迁葬无锡惠山。然据徐培均先生《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秦观词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及周义敢、程自信、周雷《秦观集编年校注·附录·新编秦观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记载,误为“迁葬于无锡惠山西三里之璨山”,或“迁葬少游于无锡璨山,与徐夫人合墓”(高邮市文游台景区内陈列室录秦观生卒资料据徐《年表》)。笔者多次专访秦观后裔,并查阅有关资料,反复核实,其事实真相是:秦观灵柩迁葬地不在无锡惠山西三里的璨山,而在惠山二茅峰间。

  无锡惠山

  是秦观生前独钟的隐居宝地

  秦观与苏轼等去过无锡,时在北宋元丰二年(1079)。值“乌台诗案”发生前两个月,秦观将去会稽(今浙江绍兴)探视祖父及叔父,适逢苏轼从徐州迁任湖州知府途中经过扬州高邮看望他,遂与偕行,渡大江,登金山,过无锡,游惠山,与苏轼、参寥子作和唐人韵诗;后又经松江,至吴兴,泊西观音院,遍游诸寺,直到五月端午节后,才与苏轼分手,赴会稽。

  在与苏轼等游惠山时,秦观为此山景色迷恋,曾吟有唱和诗五古《同子瞻赋游惠山》(另题《同苏子瞻、僧参寥游惠山》)三首(其一王武陵韵,其二宝群韵,其三朱宿韵)。如之一:“辍棹纵幽讨,篮舆入青苍。圆顶相邀迓,旃檀燎深堂。层峦淡如洗,杰阁森欲翔。林芳含雨滋,岫日隔林光。涓涓续清溜,靡靡传幽香。俯仰佳览眺,悠哉身世忘。”之二:“史君厌机械,所与惟散人。顾惭蒹葭陋,缪倚琼枝新。上干青磝磝,下属白磷磷。洞天不知老,金界无栖尘。缅彼人间世,乌蟾阅青旻。讵得踵三隐,山阿相与邻。”又之三:“楼观相复重,邈然閟深樾。九龙吐清泠,??曾未绝。罂缶驰千里,真珠犹不减。况复从茶仙,兹焉试葵月。岸巾尘想消,散策佳兴发。何以慰遨嬉,操觚继前辙。”诗中表达了向往这别具洞天福地的'世外桃源,至欲追随古代高士隐居此山的愿望。

  元符三年八月十二日,秦观卒于藤州。其子湛(字处度)闻噩耗自旅次来奔丧,扶榇北还;次年(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因党争又起,奉灵柩暂停殡于潭州;崇宁四年乙酉(1105)诏除党人父兄子弟之禁,又五年丙戌,宋因星变,诏毁元祐党人碑,叙复元祐党籍刘挚、曾布、苏轼等152人,此际秦湛奉父奔丧归葬于广陵西山蜀冈(今属仪征市境内,其间先厝于高邮);徽宗政和六年丙申(1116)秦湛任常州通判(康熙《常州府志·秩官三》,其卸任后,卜居武进新塘乡),值其母徐氏卒,复迁秦观之柩合葬于无锡惠山二茅峰间。其时词人李之仪所作《祭少游文》是唯一谈到秦观灵柩改葬的资料:“于是子之孤,羸然衰服,执徐夫人之丧,来讣于予,曰:‘将迁子之柩,合葬于惠山之阴……’”李之仪的生年,经时贤考证,已确定为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卒年可定为徽宗政和八年(1118)(见王星、王兆鹏《李之仪卒年考实》,载《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第146-147页),故其资料是可信的。又有明代邵宝《秦淮海先生祠记》云:“……先生在建中靖国间(按此为公元1101年,属误记,应为绍圣元年即1094年),以国史编修坐党籍谪外,(元符三年八月)卒于藤,归葬高邮。政和间,其子湛倅(指副职,通判)常州。遂迁葬于惠山……”

  迁葬原因有二:一是前述惠山为乃父秦观与苏轼等同游共赏之地,且秦观尤喜爱惠山美景,生前遂有隐身此山之愿,而秦湛任现职时无锡县属常州府管辖,故将先父灵柩移葬惠山之巅。据《锡山秦氏宗谱》载,秦湛之子秦南翁一支即繁衍于常州府无锡县。二是秦观曾在《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中流露祖先本是江南人(会稽),后方迁居高邮:“我宗本江南,为将门列戟。中叶徙淮海,不仕但潜德。先祖实起家,先君始缝掖。议郎为名士,余亦忝词客。风流以及汝,三通桂堂籍……”秦湛移榇应有让父魂归江南的意图。

  秦观灵柩

  迁葬地在惠山二茅峰间

  无锡惠山有三峰,按其高度递增,分别为头茅峰、二茅峰、三茅峰。二茅峰海拔300余米,峰间秦观墓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墓周围有石砌罗城(无锡语,意“围墙”)。墓后耸立多株松柏,上有紫藤缠绕,覆盖成林。墓前有清嘉庆十年(1805)后裔秦瀛修墓时重立的青石墓碑。碑约高1.4米,宽七八十厘米,厚二三十厘米;正面镌刻着依稀可辨的楷书“秦龙图墓”四个大字(按: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即公元1130年,秦观被追赠直龙图阁学士)。

  原有墓园,其中建有祠堂和碑亭,碑上刻有追赠的诏书。亭中立有诗石,上刻黄庭坚《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赞秦观诗句:“东南淮海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欲攀天关守九虎,但有笔力回万牛。”墓前原有甬道、翁仲等,惜与祠堂、碑亭、诗石皆久已不存;墓后一泓直径近2米的清泉,汇聚山间泉水,据史料载,一年四季未曾干涸。墓区近太湖,原可眺望万顷烟波。

  秦观墓已经无锡市人民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初修缮。1982年,秦观34代裔孙美籍华人秦家聪(时任亚洲《华尔街日报》驻北京记者)陪同其姐秦家德去无锡寻根。《无锡日报》于次年春转载了他同年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文章《登无锡惠山寻祖终偿宿愿》。据有关资料,1984年无锡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为坟堆修葺砌石,复重建墓园,园墙东西相距20米,呈椭圆形;无锡市人民政府于1986年在园中建立了“秦观墓”的文物保护标示碑,在山林中开辟了墓道,与爬山大道相通(见吴新雷《游“秦园”访秦观墓》,载《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五期)。

  二茅峰顶有无锡市20世纪60年代修建、80年代重建的一座电视发射塔,1987年后从峰顶到山脚又修建了索道缆车。秦观第34代裔孙无锡籍人士秦绍樛(原先后任仪征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总务处主任,工会主席,现已退休)曾于1985年8月随父秦志汾(时年72岁,1994年谢世)从惠山二茅峰北端拾级而上,登上峰顶,然后向南沿小道而下,约行200米山路即找到先祖秦观墓地。

  墓地在现缆车道(沿山下方向行)的左侧。而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淮海集笺注》(2000年重印),笺注者徐培均先生在该书第1752页写到,1985年清明后其访秦观墓,“于惠山二茅峰南麓得之,距主峰电视塔200余公尺,有碑题作‘秦龙图墓’,久经风雨剥蚀,字迹漫漶,依稀可辨。墓地隐于荒山蔓草中,现已由无锡市以不等边石块砌成馒头形坟墓,围以缭墙。”(按:不知何故,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的《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秦观词年表》中,撰者徐培均先生却未能对秦观“迁葬于无锡惠山西三里之璨山”之误予以更正。)上世纪90年代后期,经秦观33代裔孙、著名书法家、学者秦子卿先生建议,无锡市政府已在惠山二茅峰南麓修筑盘山公路直达峰间秦观墓。秦子卿先生曾与秦绍樛先父秦志汾先生共同倡修《秦氏家谱》(1985年成,秦子卿作序)。另据《无锡史志》载,2002年10月10日,无锡秦氏后裔秦乐山、秦文淦、秦琴珍、秦基、秦志豪等十余人,与无锡市史志办公室《无锡史志》执行主编吴佳佳等登上惠山二茅峰,并在秦观墓地合影留念。2005年8月初,安家仪征的秦绍樛同志返无锡,复登二茅峰,由盘山公路沿石级至峰间瞻仰先祖秦观墓。于墓碑约20米处已竖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秦观事迹简介”两块标牌。

  二茅峰下,惠山东麓,有明代秦观后裔所建著名园林寄畅园,为今锡惠公园内一座历史悠久、别具风格的古典园林。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观第17代裔孙秦金,于正德年间(1506——1521),始购元惠山寺的“南隐房”、“沤寓房”两所僧舍,改建成别墅园林,取名“凤谷行窝”。后其族侄孙、官至湖广按察使的秦梁整修此园,改名“凤谷山庄”。秦梁侄、秦观20代孙秦燿,官至湖广巡抚,万历十九年(1591)因开仓赈济灾民蒙冤革职。

  去官家居时,对园林全面改造,历七年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竣工,全园造景点嘉树堂,清响斋、锦汇漪、知鱼槛、涵碧亭等20处,并效古人追求隐逸之趣,聊抒抑郁,取王羲之“寄畅山水之情”句,而改“凤谷山庄”为“寄畅园”,遂延称至今。斯园又在清初顺治、中期乾隆年间先后改扩建、全面整修。顺治十四年(1657),秦观第23代和第24代孙、秦燿的曾孙秦德藻、玄孙秦松龄父子,慕名造园艺术家张涟(陈从周主编《中国园林鉴赏辞典》等误为“张链”)的技艺,特聘请其全面设计,且由其侄张鉽施工改建寄畅园,将原有布局重新作了安排,存精删芜,全面改造;巧叠山石,引二泉之流曲注其中,增添了八音涧、七星桥、美人石等若干景点,使园景更趋幽美。康熙、乾隆祖孙二帝六次南巡均驻跸或游览该园,写下不少翰墨诗章,先后题留“山色溪光”、“玉戛金枞”匾额。

  乾隆帝还“喜其幽致,携图以归”,在颐和园内万寿山东麓仿建一园命名为“惠山园”,后于嘉庆帝时改名为“谐趣园”,至今两园一南一北,互为辉映。现今寄畅园园林布局仍以清时改建后的原貌为基础。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是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四时,来名园和峰间秦观墓游览、瞻仰者络绎不绝。秦观若地下有知,定当含笑于九泉。

  《泗泾秦氏宗谱》

  载秦观迁葬地“璨山”失实

  潘宝明先生《寻找秦观》(载《扬州文学》2001年第5期)散文中言,“待宋徽宗下诏,处度立即奉秦观灵柩归葬广陵”,“但六年(按应十年)以后,还是迁葬于无锡惠山西三里的璨山”。当据徐培均先生校注的《淮海居士长短句》一书附录二《秦观词年表》等记载,而该书又据其附录三《传记序跋》所载《泗泾秦氏宗谱小传》(民国六年重修)中“政和中,迁葬无锡之璨山”的记述。但其记与秦观灵榇迁葬惠山二茅峰的实际不符。

  考《泗泾秦氏宗谱》,该谱在秦氏诸谱中晚出,可信度较差。“泗泾今属上海市松江县。其地秦氏,为十七世逢尧公入赘孙氏而由闸港内东旌表亭分迁而来。后裔遂辑《泗泾秦氏宗谱》,计有元亨利贞四集。是谱以纂修较晚,多由洞庭、闸溪诸谱汇录,而于锡山谱甚非议之,亦有抄时改动之处,如元字全集中收陈师道《赠文宪公序》,实即陈作《秦少游字序》也。

  本书据民国六年丁巳铅印本选辑。原版框高二十六厘米广四十一厘米。”(秦子卿《泗泾秦氏宗谱》按语)此外,《泗泾秦氏宗谱》所绘泗泾秦氏一支列祖列宗多副肖像细观皆完全相同,仅穿戴服饰有异,复令人生疑。至于该谱小传载秦观灵柩迁葬地出现失真和讹误,也就不奇怪了。

  又据著名学者吴新雷《游“秦园”访秦观墓》一文指出:“自宋元以来,惠山秦观墓历经沧桑,其确切位置长期湮没,甚至以讹传误。如道光十七年(1837)王敬之刊本《淮海集》所附《重编淮海先生年谱节要》误记为:‘处度通判常州,迁葬先生于无锡惠山西三里之璨山。’……”潘文慨叹:“可惜我未能找到他的墓,想是墓不大,又无重要的碑记,否则看一看古藤是否还在,为墓冢捧一抔土,献一支花当是欣慰之事。”别无他因,系源于《泗泾秦氏宗谱小传》《重编淮海先生年谱节要》《秦观词年表》《新编秦观年谱》等先后记载失实,搞错了秦观迁葬地的缘故,遂致以讹传讹相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