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秦观导学案

王明刚老师

踏莎行 秦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感悟秦观词的婉约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鉴赏情景交融的意境,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词中的佳句。

  4、背诵默写全词。

  【学习重点】

  1、感悟秦观词的婉约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鉴赏情景交融的意境,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词中的佳句。

  4、背诵默写全词。

  【学习难点】

  1、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

  2、鉴赏词中的佳句。

  3、在理解词作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词。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秦观,字少游 ,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 《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lěi)。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有《鹊桥仙》等

  2、写作背景:

  北宋后期,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新旧两党争斗激烈,由政见的不合而发展为意气用事,甚至出于一己私利,而互相倾轧,党同伐异。元祐间新党重新执政,苏轼因为旧党而坐罪,秦观受牵连同遭贬谪,他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接二连三的贬官,理想破灭,前途渺茫,万分哀怨,悲愤交加,他到郴州后写下了这首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之凄苦与幽怨,成为词坛的千古绝唱之一。

  【学习过程】

  一、熟悉诗歌,疏通诗意

  1、听诗歌朗读录音,初步熟悉诗歌,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对照注释自读诗歌,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津渡:河流的渡口。

  桃源:代指隔绝尘寰的仙境。 可堪:哪堪,哪里禁受得住。 幸自:本自,原来是。 为谁:为什么。

  3、倾情朗读,初探诗意

  云雾遮蔽了楼台,朦胧月色下看不清渡口。我极目远望,桃源仙境在哪里?怎能忍受孤寂的客馆在春日寒风中紧闭,杜鹃在哀啼不停, 斜阳无声地落去„„

  驿站转给我友人馈赠的梅花,驿使捎来的是亲人的信息,如今却堆砌成重重叠叠、无法数清的离愁别绪。郴江呵,你本来该围绕着郴山,为什么竟向湘江流去?

  4、自由诵读词作后齐读词作

  二、再读词作,理解鉴赏

  1、前两句写的是眼前实景,还是意想之景?楼台、津渡、桃源分别象征什么?(结合背景)从中可以读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前两句写的是意想之景。“楼台”、“津渡”喻指词人心中的理想与希望。“桃源”是理想的寄托,心中的乐土。(作者苦苦追寻,多方探寻,却“望断无寻处”)表现了一个屡遭贬谪的失意者的怅惘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

  2、词的上阕中词人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明确:①对仗:“雾失楼台,月迷津渡。”②用典:“桃源望断无寻处。”③虚实结合:楼台、津渡、桃源为虚景,孤馆、斜阳、杜鹃为实景。④情景交融:由于屡遭贬谪、理想破灭,心中凄苦幽怨,想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又由心中之景转向现实之景,情景交融。

  3、怎样理解“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潇湘去”?

  明确:①“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宋词选》)

  ②“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唐宋词鉴赏辞典》)

  ③“在深重坚实之苦恨中,面对无情之天地,发出的无理问天之语。”(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