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优秀导学案

刘莉莉老师

《劝学》优秀导学案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认真阅读全文,并有感情地朗诵。

  2、整理课文中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并掌握。

  3、整理与课文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4、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请写下来。

  【交流研讨 合作探究】(请标注在书上空白处)

  1.文章第一段中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吗?请分析说明。

  2.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是学习文化知识吗?

  3.本文题目是“劝学”,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劝”的?各段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复习巩固 训练检测】

  1、注字音

  中绳______ 輮以为轮_____ 槁暴______ 参省______ 须臾______

  跂而望____ 锲而不舍______ 舆马______ 舟楫______ 蛟龙______

  跬步______ 金石可镂______ 骐骥______ 驽马______ 二螯______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輮以为轮 _____________

  虽有槁暴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____________

  君子生非异也 _____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_____________

  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_____________

  蟹六跪而二螯 _____________

  金就砺则利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蚓无爪牙之利 _____________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学不可以已 _____________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_____________

  3、积名句

  (1)君子曰: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目不能两视而明,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6)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4、记常识

  荀子,名_____,_______末期____国人。先秦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门人合著的________一书,共32篇。该书使诸子散文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全文紧扣“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重点突出。

  B.本文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把深奥的道理阐释得通俗易懂。

  C.本文运用“蚓”“蟹”两组事例,意在阐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

  D.本文多用短句来阐明道理,使行文有气势,语言简明,节奏感强。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荀子名况,号卿,春秋时赵国人,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B.荀子著有《荀子》的大部分、《赋篇》和《成相篇》,其中以《劝学》《天论》为最著名。

  C.《荀子》现存32篇,内容丰富,体系初具,包括了作者对哲学、政治、经济以至文学的研究。

  D.《荀子》论点鲜明,善于运用比喻阐明道理,论证周密,论证手法灵活,具有专题学术论文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