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课文分析

王明刚老师

《劝学》课文分析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①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②已:废止、停止。)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下面必须说明学习为什么不能停止,学习应该怎样进行。对于《劝学》,我们如果能准确回答这两个问题,那便可以说,这篇课文我们读懂了。

  青①,取之于蓝,而青②于蓝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①青:名词,指靛青,一种染料。②青:形容词,指颜色深。③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做染料。)木直中绳①,?②以为③轮,其曲中规④。虽⑤有⑥槁暴⑦,不复挺⑧者,?使之然也。(木材笔直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加热然后用力弯曲把它做成车轮,它弯曲的程度合乎圆规画出的圆。即使又晒干,也不会再挺直的原因,是人工弯曲使它这样的。①中绳:指木料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根据拉直的墨线来把木料加工取直。中,zhn?,合符。②?:róu,车轮的外框。此处通“?”,用火烧烤竹木使弯曲。③以为:以之为,把它做成。④规:圆规。这里指用圆规划出的圆。⑤虽:即使。⑥有:通“又”。⑦槁暴:晒干。槁,?ǎo,枯。暴,pù,通“曝”,晒。⑧挺:直。)故木受绳则直,金①就砺②则利,君子博学③而日参省乎己④,则知⑤明而行无过矣。(所以弯曲的木材经墨线量过被匠人用斧锯加工后就变得笔直了,钝锈的金属刀具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动不犯过错了。①金: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②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动词,接近,靠近。砺,lì,磨刀石。③博学:广泛地学习。博,广。下文“博见”,即“见得广”。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cān,验、检查。也解作“叁”,读sān,同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泛指多次。省,xǐn?,省察。乎,相当“于”,对。⑤知:通“智”。)

  第2段的分论点是段末的那句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明学习的目的是要做到“知明而行无过”,提高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行动少犯或不犯错误。作者用了五个比喻来进行论证。这五个比喻可分为三组,从三个角度来说明学习的意义。第一组比喻;“青出于蓝”,蓝草提炼变为靛青,颜色更深;“冰寒于水”,水由液体变为固体,更加寒冷,说明客观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变化的,通过改变它的状态,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第二组比喻:?木为轮,笔直的木头弯曲后变成车轮,而一旦变成车轮之后,即使晒得枯干,也不会再变直,说明客观事物不仅可以变,而且可以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标准改变它的形状,达到理想的最高境界,而一旦达到此种境界以后就再也不会回复到原来的初始状态。第三组比喻“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与分论点放在一起,一方面作为本段的结论,一方面又与分论点构成比喻的关系,“木受绳”就可以由弯曲变得笔直,“金就砺”就可以由钝锈而变得锋利,所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就能够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这三组比喻,只有这最后一组是明喻,比喻的意义说得明白;而前两组是借喻,对于比喻的意义还需要分析。“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连续设喻,借以说明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原来的精神状态,从而获得提高和发展,从低层次的境界而达到高层次境界。“?木为轮”是一个复杂比喻,有的修辞书称为解析比喻。“木直中绳”比喻人学习前粗劣低下的水平,“?”比喻学习、自我反省,“轮”比喻学习后达到的境界,“规”比喻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槁暴”比喻恶劣的环境条件,“挺”就是“直”,比喻原来粗劣低下的水平。综合起来,“?木为轮”是比喻人通过学习,可以按照儒家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改造自己,并且可以达到理想的最高境界。而一旦进入了这个境界,即便遇到恶劣的环境条件,也会洁身自好,入污泥而不染,不会再回复到原来粗劣低下的水平。

  从这段文字看出,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直木”要成为“中规”的“轮”,就要“?”;“曲木”要“直”,就要“受绳”;金要“利”,就要“就砺”。同样,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对于改造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②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整日地思索,却不如片刻之间所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后跟向远处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①须臾:xūyú,极短的时间,片刻。②?:qì,提起脚后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②也,而闻者彰③。(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加长度,但人们站在远处也能看见我招手;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加强度,但听我喊叫的人感到声音很清楚。①见者远:即“见我招手者远”的省略。②疾:强,强度,这里形容声音的宏大。③闻者彰:即“闻我呼者彰”的省略。彰,清楚。)假①舆马者,非利足②也,而致③千里;假舟楫④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①假:借助、利用。②利足:善于走路,脚走得快。③致:到达。④楫:jí,桨,这里代指船。⑤能水:善于游水。能,善。水,用作动词,游水。⑥绝:横渡。)君子生①非异也,善假于物②也。(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①生:xìn?,通“性”,资质、禀赋。②物:外物.指各种客现条件。)

  第3段的分论点就是段首的这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是从“思”与“学”的关系这个角度,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强调“思”必须借助“学”;“终日”时间长,“须臾”时间短,在对比中说明了“学”的重要。在这一段里,作者也用了五组比喻,先用“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喻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来喻证“君子生非异也,善借于物也”。这四组比喻说理的逻辑是很严密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用自然之物作比;假舆马,假舟楫,用人为之物作比,这样举例就很全面而严密,说明“假物”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可见作者对喻体作了精心的选择。而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它们都能获得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样良好的效果。而这种效果的获得,并非人本身固有的条件有什么特异: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条件很普通很一般。之所以取得特异的效果,是因为借助了登高、顺风、舆马、舟楫的缘故,也就是“善假于物”,凭借了外界条件的帮助。由此便可以合乎逻辑地推论出,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不是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君子善于借于外物;君子所以善“思”,是因为他善“学”。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观点寓于比喻之中,收到不言自明的效果。这段文字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作者在运用比喻说理时,兼用比较的方法,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决定了取舍。开头“?而望”与“登高见”比较,前者所见不如后者“博”,自然舍前而取后。同样,“终日思”与“须臾学”比较,前者不如后者多,当然也会舍“思”而取“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也暗含了君子与众人的比较。君子与众人“生非异也”,秉性、资质都是一样,但是为什么结果完全不同,君子成为了君子,众人还是众人呢?这是因为君子“善假于物”,善于借助学习来改造和提高自己的“思”,而众人则不能,所以“圣益圣,愚益愚”。文章就在这鲜明的对比中,说明了学习的巨大作用,告诉了人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具有极大的说服力。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①;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②,圣心③备焉。(土堆积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品德,最高的智慧就自然会得到,圣人的思想境界也就具备了。①焉:“兴焉”、“生焉”的“焉”,兼词,相当“于此”,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备焉”的“焉”,句末语气助词。②神明自得:指的是人的聪明智慧达到了无不了然于心的.地步,即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距”。神明,神灵。③圣心:圣人之心。圣心、神明都是指最高的智慧和完美的品德。)故不积跬步①,无以②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什么办法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没有什么办法形成江海。①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跬,kuǐ。②无以:没有什么办法。)骐骥①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②,功在不舍③。(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最终达到目的地,它的成功在于坚持不懈,走个不停。①骐骥:qíjì,骏马。 ②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驽马,劣马。驽,nú。十驾,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根据王先谦考证,“驽马十驾”后脱漏一句,可能是“则亦及之”。③舍:舍弃、停止。)锲①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②。(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①锲:qiè,刻。②镂:lu,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①心一也。蟹六跪②而二螯③,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④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思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条腿,两只钳夹,却是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容身的地方,是因为它心浮气躁的缘故。①用:通“因”。②跪:蟹腿。蟹腿弯曲如跪状,这里是借代的用法,以事物特征代本物。③螯:áo,蟹钳。④躁:浮躁,不专心。据生物研究者说,蛇鳝会挖洞,蟹也会挖洞。蛇鳝利用天然的缝隙,用头钻进去,转动身子,产生动力,从而挖成洞穴。蟹偶尔存身于蛇鳝之洞穴,并非自己不会挖洞。)

  第4段的分论点在段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指明学习的目的是“成德”,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高尚境界。怎样才能“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呢?作者用了十个比喻,分三个层次来说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第一层次从开头至“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论述“成德”必须“积善”的道理。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全赖于“积”。接着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就不能至千里,不积小流就不能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不积”与“积”效果完全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积善”才能“成德”,不积善就不能成德。因此,人们应当通过积善,养成良好的品德,进而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第二层从“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这里用了两组两两相对的比喻,正反对比,论述养德贵在坚持的道理。第一组比喻先说结果后述原因,骐骥止于一跃,达不到十步,驽马坚持拉车走十天,也可以跑得很远,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呢?原因就在于“舍”还是“不舍”,是中途而废还是坚持到底。第二组比喻则是先讲原因后讲结果。如果“锲而舍之”,结果朽木也不可以刻断;如果“锲而不舍”,结果金石也可以雕刻。最后一句是第三层,用蚓这个正面事例和蟹这个反面事例对比,说明养德必须用心专一,必须戒急毋躁。

  这段文字很有说服力,作者把对比双方的条件和结果都推向了极致,从而大大地增强了论辩的逻辑力量。土粒、水滴、跬步那么小,可以积聚成大山、深渊,可以至千里之遥,“积”极小可以“成”极大,“积”极少可以“成”极多,从而证明人只要从一件件小小的善行义举开始,积累起来就能养成高尚的美德。骐骥对于走路、朽木对于刀刻,条件好到了极处,但止于“一跃”,骐骥“不能十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结果坏到极处。反之,驽马、金石条件坏到极处,但因为“不舍”,则“十驾”、“可镂”,结果好到极处。总之,条件即使好到极处,如果“舍弃”就不能成功;条件即使坏到极处,如果坚持,却能成功,通过鲜明的对比,雄辩地证明进业修德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同样,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条件坏到极处,但由于“心一”,于是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结果好到极处。螃蟹虽然“六跪而二螯”,条件好到极处,但由于“心躁”,于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结果坏到极处。由此人们自然地知道对学习应抱的正确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