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母爱散文

王明刚老师

描写母爱散文

  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她能融化冰川、净化心灵、蓬勃生机。她以博大的襟怀哺育生命、呵护万物。

  描写母爱散文:母爱的分寸 四多四少

  母爱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每一个孩子无不享受着母亲给予的幸福和快乐。但是,母爱是有分寸、有尺度的,过多过少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条件下,在强调个性发展和独立人格的教育环境中,母爱与现实教育的要求是有矛盾的,与孩子追求自立的愿望也是有冲突的。

  作为一个*的母亲,只有正确把握母爱的分寸,才能化解这种矛盾与冲突。

  一、多蓄于心底,少显于形表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性格的母亲其母爱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性格开朗者,往往表达的方式比较直接,有时不分场合,也不顾及孩子的心理状态,使母爱的表达非常豪放与率直。性格内向的母亲,一般表达的方式比较含蓄。不同文化层次的母亲其母爱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会有朴素与精细的差别。不论何种情况,都是正常的,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母爱蓄于心,藏于情,而尽量少显于形,过于直,那就会使母爱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所谓蓄,就是要加强修养。母爱是母亲的天性,有与生俱来的因素,但后天的修养是使母爱至善至美的重要过程。这就要求每个母亲加强学习,积极提高文化素质,不断陶冶道德情操。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的母亲,才会真正理解母爱的真谛,才会赋予母爱更完美的内容和表现方式。

  二、多施于幼小,少给予青壮

  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享受的母爱应该有所不同,这是母亲要把握的分寸。对处于幼小时期的孩子,大致相当于上小学之前,应该施于更多的母爱。孩子从嗷嗷待哺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走步,处在弱小渐长的过程之中,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抗御疾病和外来伤害的能力,犹如一颗小草非常脆弱,经不住任何风霜雪雨的摔打。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需要母亲的精心呵护,一丝母爱就如一泓清泉,会无声地滋润着孩子的成长,母亲也会从孩子快乐的成长中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但孩子到了青壮年以后,就应该尽量减少母爱。这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自己也要承担做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了,如果母亲总是觉得他们没有长大,仍然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喋喋不休的唠叨,那只能适得其反,使母爱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三、多渗于行为,少挂于口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全诗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母爱,感情诚挚深切。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通过慈母飞针走线密密缝的动作形象,让读者强烈感受到母爱的厚重与真挚,具有无爱胜有爱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母亲应该把母爱渗透在自己的行为中,而不是放在口头上。一是要渗透在勤劳奉献上。母亲在一个家庭总是处于枢纽位置,要调整上下左右的关系,安排好全家的衣食住行,特别是要处理好孩子生活学习方面的事情,这都是默默无闻的奉献,也正是通过奉献播撒母爱。二是要渗透在生活的细节上。生活细节关系孩子的喜怒哀乐,也关系孩子生活、学习、健康的状态,处理孩子生活细节的能力最能表现出一个母亲的生活经验,也能反映出对孩子的关爱程度。因此,要善于把母爱寓于孩子的生活细节之中。作为母亲,要尽量减少那种口头式的母爱。现实生活中,有的母亲对孩子动不动就什么“我的乖乖”、“娇娇宝宝”,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过多过滥,会助长孩子任性、娇气等一些不良习性的产生。

  四、多注于失败,少添于成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成功与失败的事,遇到快乐与痛苦的事。母亲应该怎么对待呢?著名作家郑振铎曾说:“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这已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事实也是这样,孩子在失败、痛苦的时候,最需要关怀,最需要母爱。比如,当孩子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母亲的一个吻,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就会使孩子感到温馨,减轻精神压力,从而受到激励和鞭策,其教育的效果远比打骂要好。再如,孩子在事业上不成功,或者创业失败,总会造成财物的损失与身心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需要母爱的抚慰。如果母亲适时给予鼓励和安慰,会使孩子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从而振作精神,努力奋发,可能取得新的'成功。如果过于责备,或者没完没了的唠叨,会加重孩子的失落感,可能导致他们对生活、对人生失去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这样会毁了他们的一生。那么,在孩子成功的时候,快乐的时候,母亲有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提出严格要求,防止他们骄傲自满。成功时就是欢笑和奖励,失败时就是棍棒加打骂,这是每个母亲要特别注意避免的问题。

  母亲是伟大的,但只有掌握母爱分寸的母亲才是成功的母亲,愿天下的母亲都成为伟大而又成功的母亲。

  描写母爱散文:《母爱如水》

  母爱如水,给我浓浓的柔情,使我常常陶醉在母爱的长河里;母爱如水,有时平静的流动,有时又急速前进。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有多少名人伟人曾歌颂过它,虽然母爱在我们的心里很平凡,但是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像一株野草,不懂得什么是最伟大的爱。我爱我的妈妈,像水一般流动在我的心间。

  当我失意,双眼迷离的时候是那拥有万丈柔情的妈妈开导了我,为我在人生路上找到一个指向标,指引我前进。又重新使我的眼神充满自信。然后妈妈又化成了一条河,静静的流动着。

  母爱如水,用她的无休无止培养了我的耐性,使我像她一样,用有自己的目标,像妈妈一样,对事事都要求的成功,使我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有极高的耐性。

  当我做错事,母爱的长河因为生气而速度加快,这时的我好伤心,真不应该那样做,我后悔,我悔恨。我有回头把那件事重新做一遍,直到我做对为止,这时我看到母亲河变得澄澈透明,我也露出了愉快的笑脸。

  在我寂寞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母亲河的岸边,和她谈心。而每次聊天以后,我除了舒心外,还有不一样的收获———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会很愉快的做我将要做的事,忘却了刚才的寂寞。继续笑对人生。

  当我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时候,听,妈妈在默默的为我在心里为我鼓掌。在鼓励着我继续成功。

  母爱如水,缠绵流过,鼓舞着我,开导着我,引我走向光明。

  描写母爱散文:母亲的菜园

  (记忆是一条长长的河,流走的只是时间,留下的却是永远的美好。)

  离开家已经整十年了,到现在还是会经常想起母亲的菜园,想起那个最美最美的村庄里那个最勤劳,最善良的母亲。我的童年时光仿佛永远扎根在了那里。

  那时候,每家都有自己的菜园地,但是就属母亲的菜种的最好。每次别人夸起她的时候,她就会说是因为我们家的地地理位置好。因为那块儿地浇水是最方便的,所以母亲便把它种了菜,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渐渐的菜的种类也多了起来。从那以后我们家从没断过青菜吃,因为当时家里还是比较拮据的。就算是碰到赶集的时候,也只是买一点菜。从母亲种菜以后,无论春夏秋冬情况都有了改观。

  母亲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细心打理着她的菜园,每天都去浇水,慢慢变成了习惯。我知道那时的母亲是最快乐的,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另外一种满足。春夏秋冬她收获着每一个季节。

  那时的我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放学后或者是周六周日的时候跑到母亲的菜园,在我的眼里那是我另一个天堂。我喜欢守在母亲的身边看她抚摸着她的孩子们。西红柿都红了,黄瓜也都长大了,辣椒也都朝向天空,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满眼都是绿色*,希望充满了我和母亲的眼睛,满满的。

  母亲的菜是种的最好的,每次她种的菜端上饭桌的时候,我都会看到她的脸上洋溢着的幸福。

  那时街坊邻居谁要是走到我们家菜园地,母亲都会张口去问他们家种了什么菜,没有种的她就会给他们摘上一些,让他们捎回家去。母亲说反正也吃不了,不如给他们拿去吃一些,省的再花钱去买。

  我也经常偷着跑去菜园去摘西红柿和黄瓜吃,所以一开始她都很纳闷,为什么地里的西红柿老是没有红的,黄瓜为什么还是没有长大。我的调皮自然母亲是最清楚的,她一次也没有说过我,只是笑着说我是个小谗猫,还说其实她都是为了我们,而我又何尝不知道呢?

  母亲种的菜自然是吃不了,后来母亲便把她的菜拿到集上去卖,因为她的菜卖的是最便宜的,所以卖的最好。她自然是心里很高兴,笑的跟个小孩子似的。在她的心里,那些钱可以贴补家用,还可以为她的孩子们买很多东西。所以她很满足也很充实。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事情,而那时的我却最向往母亲的菜园,我喜欢到那里去体会那种自然,那种惬意。

  菜园地是属于母亲的一块天空,那是属于她自己的土壤,在那里有她的希望,她收获着,所以满足着,于是幸福着。

  后来那块地被旅游开发商买了去,记得当时母亲的心情有些失落,她是很想保留那块地,可是没有办法。

  现在母亲也有种菜,但却没有原来那样,只是简单的种了点像白菜,菠菜之类的。身体也不像从前那样结实,我也不在她的身边了。但是她说,她所收获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和弟弟,她想把所有的希望都送给我们。

  那也许是我这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菜,因为那里面掺杂着母亲的无限爱意。还因为那让我的童年多了一份乐趣。

  有很多次都跟母亲提起以前她种菜的事,一提到那些她还是会兴高采烈的跟我讲起她的那些菜,讲起那时的我是多么调皮,有好多次让她摘不到西红柿。我和母亲一起笑着,仿佛记忆把我们娘俩一起拉回到了那个时候,那个充满收获和希望的季节。

  暖暖的陽光照着我们,照着那一畦一畦的菜。西红柿又红了,黄瓜开着嫩黄的花……

  我突然间明白,我所怀念的不是母亲的菜园地,而是与母亲在一起待的那段时光。

  现在的我每天都在收获着,一如母亲那样,播种每一粒种子,用心去浇灌,用收获去倾注,给每一个你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