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妻之间要理解、信任、尊重、宽容。
多一份忍耐少一点暴烈;多一份关爱少一点喝斥;多一份尊重少一点菲薄;多一份宽容少一点任性。
家是一个感情的港湾,家是成长的摇篮,家是灵魂的栖息地,家是最能让自己放纵的地方,家是精神的乐园。
人有千种,世有百态,每个人的性格、品味、素养皆不同,夫妻相处的方式就不同,一百对夫妻有一百种相处的方式。婚姻就象一桌酒席,爱是主食,宽容、理解、信任、尊重就是一道道菜,欣赏、幽默、趣味就是酒和饮料,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几个品种的酒席,才算得上完美无缺的酒席,但愿大家在婚姻这桌酒席上,吃得安逸,吃得泰然,吃得永久。
无论我们在外面如何的不堪,但一回到家一切的苦一切的累都无影无踪,留给我们是浓浓的亲情和温馨,家是抚平伤口的良药、家是外出游子的眷恋、家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和美美的一家、幸幸福福的一家、欢欢喜喜的一家、开开心心的一家、家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家让我们重新鼓起勇气、家让我们重新点燃希望、家让我们重新阔步向前、家让我们重新奋发向前、家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家让我们重新慰平心伤、家让我们时时惦念,我们也时时被亲人惦念。
我们是在大海上漂泊的一只小船,当夜幕降临,狂风暴雨袭来时,我们会安静地停泊在我的避风港中。它为我们挡去了所有的风雨,让我们感受到爱的温馨。每当我们失败时,他们会鼓励我们不要灰心,从头再来;当我们成功时,他们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骄傲使人落后,要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当我们失意时,他们会给我们送来爱的温暖;当我们得意时,他们与我们共同分享甜甜的喜悦。
每当我们在外面受到委屈,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时,父母总会静静地听我们诉说,轻轻地安慰我们。父母就是用他们最简单,却最真挚的方式爱护我们、关心我们,那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家是由关爱编织而成,家中时时刻刻都充满了爱,让我每分每秒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每当我们在生活上或学习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快要被困难击倒时,父母总会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中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挫折是登上成功的台阶,没有挫折,成功将不会到来。父母平凡的一席话却让我重新找回了信心,重新鼓起了勇气。那时我才明白家就是我动力的源泉。
不要太多话语,也不要太多的理由,在家里,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句问候,也能够让我体会到爱就在我的身边,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不管我做错了什么,家永远都会为我张开双臂;不管我受到了多大的委屈,回到家中后一切又都会让我开心永远!有家的感觉真好!家,我的避风港,我的乐园!
家就是家人在一起情感的全部,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
请珍惜亲人、珍惜朋友、珍惜我们自己的家。
如果把人生譬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漂过许多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那么,是什么呢?
一 家是一只船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二 家是温暖的港湾
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可不是吗,家太平凡了,再温馨的家也难免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乃至小吵小闹。那么,让我们扬帆远航,
然而,凡是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 会跳得多么欢快。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
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断了。我站起来,愉快地问候:“晚安,回家的人们!”
三 家是永远的岸
我知道世上有一些极骄傲也极荒凉的灵魂,他们永远无家可归,让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作为普通人,或早或迟,我们需要一个家。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长年漂泊在外,历尽磨难和诱惑,正是回家的念头支撑着他,使他克服了一切磨难,抵御了一切诱惑。最后,当女神卡吕浦索劝他永久留在她的小岛上时, 他坚辞道:“尊贵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可是我仍然天天想家,想回到我的家。”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至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一个家让我们登上岸的。当我们离去时,我们也不愿意举目无亲,没有一个可以向之告别的亲人。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恒。我相信,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
家,对于身处异乡的人来说,就像耀眼的太阳遥不可及。
如今,留在家里的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因为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便外出打工,所以我的童年里只有爷爷奶奶的身影。离开他们我十分舍不得,但也只能在仅有的通话中听一听他们的声音。
爷爷奶奶是朴实的农民,十分疼我,可以说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种种疼爱,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爷爷奶奶每次下地干活的时候,都把我放在树荫下乘凉,任我玩耍,那时的爷爷奶奶身体很硬朗,手不停的挥动着锄头,一下又一下,仿佛感受不到疲惫,还不时的往我这边看,确保我安全,炽热的阳光照在他们脸上,汗水顺着脸颊滑下,浸湿了衣衫,他们却浑然不觉,锄头在松土,汗水在滋润土。
每次看到照片上背越来越弯,银发越来越多,皱纹也爬满双手的两个老人互相搀扶着,努力想挺直脊背,露出和蔼笑容,我的鼻子就酸了,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数。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我便是那游子,站在异乡眺望家的方向,思念着远方的家人,远方的家。
“遥望家乡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可爱的小燕子可回了家门……”轻声吟唱着这首歌曲,抬头仰望着漫天的乌云,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希冀……
天空深处,一团团浓墨似的乌云翻涌着、咆哮着,惊慌的人们都急匆匆地跑进屋里不再出来。池塘上方,一群群的燕子密匝匝的,像分子运动似的往来穿梭着。风雨就快来了,它们怎么不回家呢?它们在织网吗?在编织一张借以躲风避雨的网吗?然而,我从小就知道,它们向来是不畏风雨的。
在那春雨霏微的季节里,烟水迷蒙的时候,大人们都困乏乏地睡着,而燕子是没有呆在窝里休息的。两只燕子,不停地从屋里飞进飞出,它们淋着细雨,飞过池塘水面;一只用嘴轻轻一点,就叼出一截水草,衔了回来,掺着另一只啄来的新泥,对屋檩上那个灰白色的小笸箩进行修葺。
在那夏雷阵阵的季节里,天地瓢泼的时候,我躲在屋里,手扒门缝去看满院漂流的水铃铛,于是就瞧见口挂青虫的燕子相继飞还。它们飞过天窗,白白的肚皮在门框上一卧,黑黑的羽毛将水珠一抖,然后划过一条美妙的弧线飞到窝上,低头将青虫塞入某个雏燕张开的像黄三角一样的嘴里。稍作喘息后,它们便又一个俯冲扎进了风雨中。
于是,在风雨欲来的前夕,我在池塘边漫步,看到那瘦削的身影,听到那间或的哀鸣时,我不禁诧异了,我不禁忧郁了:燕子,不远万里,从南方仆仆归来了,但竟何以到了无家可回的境地呢?
池塘的周围,不再是一片片低矮的茅檐,代之而起的是一排排红砖赤瓦的高楼和新房。五彩斑斓的瓷砖门楼,金光闪闪的铆钉大门,显得华丽气派;正房里装饰是那么的现代和豪华,沙发时尚,茶几精美,字画高雅……变了,变了,人们的生活是变得越来越好了。
可是,房门上方那个燕子可以自由飞进飞出的小天窗呢?以后还会有哪个孩子做我小时候经常做的事吗?——手持一根小木棍儿,踩着板凳去支起它。屋子里那个可以听见雏燕“唧唧”鸣叫的灰白色的燕窝呢?以后还会哪个孩子做我时候做过的事吗?——搭个笸箩底儿去接着它。
不会了,不会再有那样的融洽与欢乐了,现在人们追求的是舒适文明的新生活了。是呀,你们,——寻常的家燕,一旦飞入了富丽堂皇的王宅谢府,又成什么体统呢?
可是,小时的书上,小燕子不是看见淘气的孩子也爱学习了吗?小时的歌里,不是邀请了小燕子来参观大工厂吗?小时的梦中,不是倾听了彼此呓语的呢喃吗?我打开小时的书册,看到那飞翔的倩影,看到那稚嫩的笔迹,眼睛不由湿润了……
哦,我终于记起来了,——那个秋晨,那个燕阵。上完早读回家的路上,就在池塘的岸边,我看见一只只的燕子,互相紧紧依靠着,卧于4道长长的电线上,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村庄,任由凉风飒然吹拂。——如果是乌鸦,我就无需去理会它们了;但它们是燕子,我想知道它们在干什么。我立在路边,仰望着它们,想了半天,终究也没有想出个答案,以为只不过是简单的离愁罢了。现在,我恍然明白了,原来那南国水乡,竟早已容不得你们了吗?……
燕子,不远万水千山,仆仆地归来了,竟何以无家可回呢?
俨然的房舍呀,总该有属于归燕的一座吧;善感的心灵,还要去领略新燕的轻盈啊!
家的味道是什么味道呢?我首先想到那白发苍苍的母亲,是她的味道贯穿我的一生,让我情牵心系之,不忍离开、忘却家乡,始终牵挂之。
母亲的味道也许从那滴奶汁开始,就让我记住母亲,记住世间的温暖。此后虽然离开了母乳的喂养,但母亲的身影始终萦绕你身边,让你始终吮吸她的味道,她的每一缕气息。母亲的味道是那袅绕热气也弥漫清香的菜肴,也许你仍记得红烧肉鲜嫩欲滴,梅干菜的芳香有嚼劲,油爆茄子的油亮软滑,以及蛋炒饭的滋润爽口。母亲的味道让你的每一餐都大快朵颐,都吃得吧嗒吧嗒,让你无论走到哪一方哪一块土地都记着那种味道,总是搛着菜说像我妈妈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是骄傲,母亲的味道是包容,在你受伤时,在你委屈时,在你需要温暖时,母亲都会敞开她并不宽厚也不太有热度的胸怀接纳疲倦归来的你,接纳需要休憩的身体,接纳需要默默哭泣的眼睛。你入港了,你栖梦了,但母亲却大睁着眼,望着夜的黑,灵敏谛听着周围的动静,生怕有什么风浪侵袭你惊扰你。你自此记住那个怀抱,是那么温暖和宽大,像大山,像不息的火炉。那个味道让你至死都不会忘记,并且始终温暖你。想起那个味道,你就会全身充满力量,好像母亲又用宽大怀抱包裹你。
母亲的味道是那一针一线,缝制在脚上千层鞋上,缝制在笔挺干净的衣服上,缝制在用了多年仍完好无损的书包上。母亲是缝制大师,我总是衣冠整洁、鞋袜合脚,总是一个潇洒的风中少年;母亲的味道是夜间掖你被角的那双有点寒凉的手,是你临走前牵你衣襟那双颤抖不再年轻的手,是望着你远去背影滚动在眼眶里的潮润,是……母亲的味道诉说不尽。
家的味道还是那股乡村味道。我生长的乡村是半山半田,虽然不富裕,可对我来说却充满亲切和怀想。每每走到那条机耕路,望着那熟悉的依稀屋檐,那隐隐的淡淡远山,我的心就充满激动,就有一股家的味道萦绕心中,让我顿觉家切近了,梦可着落了,我不再是无根的蒲公英。
家的味道还是兄弟姐妹情,他们的相逢相聚。过节了,逢假了,兄弟姐妹齐聚一块,家的味道扑面而来。非曾经的场景,也非曾经的面孔,沧桑了,多出那么几张年轻的面孔,但改变不了的亲情围绕其间,改变不了的话语瞬时迸发,小时的糗事、趣事、“隐私”一一抖落出来,在大笑中往日场景依稀隐现,仿若都回到少小时,那个从前;吃菜都说起小时候的味道;言谈多了那么肆无忌惮,憋屈的、隐情的、发牢骚的都一一发泄出来,都知道一双耳朵在聆听,一扇门在为他(或她)把守,一颗心在为他(或她)跳动。家的味道在围绕,感受着那个共同的家。
家的味道是……也许还有很多,是那栋具体的砖房,是那口清凌凌的井,是那棵高大的柿子树,甚而那缕细细的炊烟……
家乡的味道是每个人心中抹不去的味道,就是强大的时间也锈蚀不了。它藏在心底,流淌在血脉里,它成为记忆的一部分,让记忆温暖,让记忆有味道,在我们苍茫时,在我们渐感空虚时,在我们想停下脚步歇一歇时,家乡的味道就是驿站,就是拐杖,就是指南针,就是最终的港湾和那盏温暖的永远等候的灯!
朋友问我是否要回家过年,我开始有些不明白,我天天都在家,还要回什么家过年?想了一下我才明白他的意思,大约是指我要不要回老家过年吧?
在远远的故乡,那里确实有我的家,青瓦木房,几代人住过的老屋,家的气息随着炊烟在空气中荡漾。这些年,每当春节临近,我的心就按捺不住地骚动,想远方的那个家,恨不得生出双翼,一下子飞回故乡去!
乡下的年味浓,才过冬至就有急的人家杀年猪,熏腊肉、灌香肠,腊月里,家家户户都为过年忙碌,煮米酒,磨豆腐,打糍粑,做吊浆粑,磨绿豆粉......,最难忘的是大年三十夜,门上贴着火红的春联,室内灯火明亮,一家团坐在一起,吃顿热腾腾的年夜饭;窗外,铺天盖地的炮竹声在群山中回响,不时升起的烟花,粲然夺目,把夜空点亮......
过年,外公外婆、父母,加上我们兄妹三人,有时,还请隔壁的大舅爷来喝酒,每年的年三十夜颇为热闹;饭后,收洗完碗筷,即炒瓜子、花生,把糖果、金桔等零食拿出来,大家围着火盆而坐,红红的炭火煨着浓浓的茶,来串门的人络绎不绝,或家长里短,或打扑克,走象棋,守着年三十夜,要直至凌晨开财门迎新春,才算告一段落......
以上这些都不过是陈年旧事,往事如烟,一大家子人过年已是二十年前的陈迹。外公外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相继过世,我大学毕业留在贵阳生活,弟弟妹妹陆续到外打工,常不回家过年,春节的时候,往往只有我回去陪着父母,我携妻带子回去,父母就算过一个热闹年!人少了,年味就淡了,相顾无言,酒喝着不香,菜吃着没味,总觉得少了点什么。2007年,父亲不慎摔成重伤,残疾之身日渐羸弱,只有困守于家,每年春节我回去陪二老过节,老屋弱父,围桌而坐,倘若弟弟也回去,多不过五六人,少时则只有我与父母三个,人少嫌桌大,听着窗外欢快的炮竹声,感到的不是热闹,而是寂寥,常是酒和着泪喝下肚!
故乡有至亲至爱的人,有割舍不下的亲情,年味再淡,再怎么凄清寂寥,一年又一年,我都要不畏群山层层阻隔,赶回那陈年老屋去!父亲在前年秋天去世,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与弟弟赶回去,团圆夜,堂屋里的八仙桌上,只有我们母子三人悄悄地过。如今的乡村,除老弱病残之人外,青壮年几乎都在外打工,甚至于健康的老人都跑到城里值班、当保安之类,村庄已成为一个空壳,只有过年的时候,部分打工的人回来,才稍有些生的气息。我家老屋上下几排房子的邻居,老人陆续过世,青壮年外出打工,空房寂寂,只剩下几个老人守着老屋。过罢年,我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守着老屋,接她到贵阳生活,故乡老宅,只有清风明月光顾,或是任耗子、蚊虫出没。
故乡确实有个家,可它已经是个空巢。别人问我是否回家过年,我仔细地想,亲人都不在那了,还成其为家吗?那里不是我的家,那我的家在哪里呢?母亲说,过年再怎么她得回去看看,不放心老宅,还有许多的事去料理。母亲来贵阳住了快一年,在她心里,贵阳只是她儿子的家,她的家还在故乡,年关将近,家在向她召唤,要回去的心是那么急迫!看着母亲急不可耐的样子,我的心一阵阵难受,父亲去世了,家残缺了,母亲在乡村与城市间徘徊,那我的家也该是在城市与乡村间流浪。
家在路上流浪,人在生活中奔波。华夏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文化,对家的感情,世世代代承袭着;转眼,即将到年三十团圆夜,希望我们华夏民族每个家庭都能团聚在一起,阖家幸福!哪怕家是残缺的,或在路上流浪着的,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也要幸福,因为有家总比没有家好!
我想我在回来,星空下,一如既往的自习走回宿舍,几个久违的身影和笑声,那些离散了的幽默不会衍射,生生地被挡在生活的门口,直直地张望,有些事终会散去,想要的和重要的在思想深处愈加清晰,即使他回来的步伐会很缓慢,但是只要方向对了,就好。
单曲循环的歌,有时无关歌手歌词,仅仅只是喜欢那个旋律,然后安然的听着,静静的看书学习,无关的事无关的人在继续在敷衍在看着在听着在说着,家里父亲打来电话,听到他简短的问候和关心,每每的感动和愧疚,哥哥也来了电话,说着我的考试我们的假期,和即将到来的过年,这些年,春节愈加的热闹,我却愈加的感觉无聊,日复一日的通宵,我们玩的疲惫,笑的沉醉,说的一堆,鞭炮长垂,烟花舞魅,计划如水,习惯晚睡,却总感觉不完美,想起去年,抬起久违的日记本,蹇涩的笔头硬是挤不出几个字眼,看看散落的几片碎雪恍然无语,父亲日渐老去,越来越少的只言片语的对象渐渐变成我,哥哥忙着自己的事,母亲也总是挂念着我,每次电话打来都是那几句饱含深情的简单的询问,然后我叫着她挂了电话,回家越来越少,他们的挂念越来越浓,所有的交接和成长在时间里我看着,渐渐回想渐渐的鼻子一酸,那些所有的往事渐渐上映在脑海,姐姐的病该是稳定了吧,所有血和生的凝缩在折射的日子留在心底无法萃取,无须言语、动作、甚至表情。
霓虹里那些张望的惶然和赝品在各处叫嚣,我轻轻观望静静行走,还是安静的看书,安静的复习,大声的笑着。渐起的灰尘朦胧在最初的酡红,暗红的朱砂看着咖啡安然也黯然,绯红的云霞瞰落的时候清淡也清狂,血红的舞动流丽也流动,青红的花朵在笑着也哭着,朱红的走廊在寂离也寂然。
安静的敲下几个苍白的文字,快一年没回家了,着实想家了,那些粼粼的河面,坚毅坚挺的青松,寂然悠然的老树,浅笑浅安的竹子,明媚明净的笑脸,安稳安然的大山,轻盈清醒的飞鸟,我真的想起你们,真的想起,深信坚信笃信!
“我们家”,一般是我们对家的一种表述。但是,这个“我们家”,却是一个普通军工企业职工的口头禅,对自己工作了近30年的百年军工企业的称谓。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体验,一个再不善言词的人,也会在某个时候因为某种情感会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表达明晰、真挚。这位军工就是这样一个不善言词的人,话不多,但是讲到自己的单位时就像换了个人,“我们家如何如何”,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讲到“我们家”辉煌处,眼睛都大放光彩,特别是讲到在改革的大潮中为保住“我们家”所付出的心血时,甚至都有些哽咽。虽然体会不到他对单位的那种切身情感,但是在他所营造的强烈氛围的渲染和熏陶下,我却真真切切能够感受到他对单位的那份真挚的感情。
我们家,如果以“小我”为中心,是一个很自我的说法,但是,如果以“集体”为中心,却表达了一种最朴实的大公。这位军工就表达了这么一种情怀。对于他来说,不是因为怀念过去或者是某种形式的作秀才口口声声“我们家”,而是因为单位在他心目中至始至终都是家,正如他所说,生在“我们家”、长在“我们家”,不管它穷也好、富也好,都要认认真真管好它。
我一直以来认为,不管对一个单位有多么深的感情,单位就是单位,家就是家,家和单位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可以讲“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单位当家建”,直接把单位当成“我们家”,在我的认知体系里还真不曾有过这个概念。但是,这位老军工却是颠覆我认知的那个人,至少在和他接触的那段时间里是这样的。
我在想,等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20年、30年,甚至更长时间后,能不能也像这位军工一样,也能把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称作“家”呢,这应该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所以,有时当我们面对“单位给了我什么,我为单位做了什么”的问题时,我们先不要急于过多地考虑“小我”,也不要过多地进行纵向的、横向的比较,更不应盲目地埋怨时代不同了,要相信同一时代还是有“不一样”的人。如果暂时找不到对单位的情感,不要怪任何人,好好想一想我们自己是不是感觉麻木了,期望太多了、要求太高了。我认为,往往感觉“家”不要我们的时候,恰恰真正原因是我们不在乎“家”了。
“我们家”浓缩了这位军工对百年军工企业的一切情感,这里面有依赖、有荣耀、有责任。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在我不曾涉世、无邪幼稚的时候,就唱会了这首歌;直到今天,褪去了天真、埋藏了单纯,才真正懂得了这首歌的意义。
跌跌撞撞中,因为对感情的理想,我才疲累的、坚持的、执着的走到今天,我真的累极了,不想继续坚持了,我真的想要歇息一下。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擦拭一下岁月留下的满目疮痍;或者找一个无人的街头,治疗一下疲惫带给我的千疮百孔。我真的奢求不多,也没有那么多的力气去奢求太多。只要一份真正的安全,让我没有顾忌的卸下这些年的枷锁和伪装;只要一个小小的港湾或码头,在我超负荷的时候,可以安心的闭起双眼喘息一下就好。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又是这首老歌,一样的歌曲,不一样的年纪,一样的歌词,不一样的心情。真的很想要有个家,不是为我自己,只是为我爱的人。其实这么多年了,早已习惯了疲累,习惯了坚持,习惯了不疗伤的痛楚。这么多年了,适应了一个人哭,一个人痛,一个人执着。
夜很深了,又是这首老歌:“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我第一次在这首歌里找到了心痛的感觉,也听到了无助无奈的哭泣的声音。仿佛现在的我……
诺大的一个城市,却没有我真正的容身之处。这么多年,我谜一样的漂泊在这个奢华的都市之间。谜一样的不是简单的我,谜一样的是这份执着的漂泊……在这个夜晚,我流泪了,只因为我没有家,没有我自己的家!我真的很愧疚,对我的爸妈。或者我的爸妈不会怪我,但是我怎么才能原谅自己?或者我的爸妈不会怨我,可是我如何在这样的自责中释怀呢?
我真的想要有个家了,不再是为了自由和疗伤;
我真的想要有个家了,不再是为了躲雨和小憩……
我想要有个家,只要那份相陪相伴的誓约的兑现……
这个夜晚,我心痛,只因为我没有家……
这个夜晚,我流泪,只因为我想要个家……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
母亲是家,是心灵的港湾。
我离开老家多年,回家的次数难以历数,但每一次回家都挺激动。那里有我熟悉的乡村、田园,有亲切的乡音、土语,更难以忘怀的是父母亲情。这种亲情扎根于脑细胞,渗透到血液里,是至死磨灭不了的。
父亲去世早,那时我在国外,直至老人归西也没能见最后一面。每逢思念,不由得悲从衷来,老来尤甚,有时夜深无人,便无顾忌地热泪横流。悲痛之后,似乎哀伤随眼泪一并去了,心灵轻松了许多。
多年来,母亲和妹妹一起生活。妹妹结婚后,母亲便一人过活。虽然哥嫂与她同住一村,大事小情都处理了,在城里的弟弟也常回去看望,但早晚起居都得个人料理,恐怕也有为难之处。
母亲每大一岁,便增加一分思念。虽说身体不错,但俗话说年龄不饶人呀!我每次回家,一路上,脑子里总是映着母亲的身影和脸庞。到家后,把提包一放,一切重负、烦恼,随之烟消云散。舒畅、惬意,温馨如昔。衣食住行,说笑谈吐,不用做作,不必拘谨,一切随随便便,如同进入世外桃源,心灵有了一个无限自由的空间。母亲的心情,自然是由衷喜悦。她屋里屋外,进进出出,却不知在忙什么。到家后的第一餐必然是面条,老言语起身饺子落脚面嘛!吃饭时,她并不吃,瞅着我一口一口地吃下去。直到最后,还说:瞧!剩这么多!跟母亲说起话来,没有主题,没有客套,没有避讳,都是一些家常、琐事,听起来却异常亲切、新鲜。晚上往老床上一躺,像似睡在母亲的怀抱。
谁能真正明白母亲二字的确切含义和它的准确分量呢?它是一本无私、感人、催人泪下、令人荡气回肠的书啊!
母亲去世以后,我也回去过几次。无论在弟弟、妹妹家,还是嫂子把我安排在侄子家,对我的吃住照顾甚为周到,处处是关心、尊重,没有任何挑剔之处,但我却没有家的感觉。
直到母亲不在了,我才真正体会到:母亲是家!
过年了,我们驱车去看乡下的老姨。说实在的,我们都是把姨家当成还能回得去的故乡了。
姨家住在隐贤镇时郢村。隐贤是千年古镇,因唐时著名贤士董邵南在此隐居而得名,韩愈曾为他写下著名长诗《嗟哉董生行》和千古奇文《送董邵南序》。时郢村位处隐贤镇东约3公里,虽没出过有名的大人物,但却是旱涝保收、富庶一方的鱼米之乡。人常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盖因一般情况下都是水往东流,然故乡偏偏“山倒转,水倒流”,山称“北山”,水往西流。我的老家在隐贤西北角的淠河湾区,水来成灾,水去成滩,小时汛期常常“跑水反”,到姨家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有年竟住两月之久。
看见姨家郢子的时候,车子停下靠在路边,我们踏上一段蜿蜒的麦田埂。姨家人见车来,早指使小孙子接到田埂中央。我把手中包裹让给孩子,一溜小跑,先进了村落。说是村落,也不贴切,姨家与邻居现在都搬住在圩沟外重盖的楼房,一排一排,煞是现代气派,只是没了过去村落的气象。门口遇姨,拉住我手,满面欢喜,左看右看,亲热得不行。携手进屋,见姨夫佝偻着腰,笑容可掬,却略显僵硬。姨把我拉到板凳上坐下,又趔趄着去门外接父母。我与姨父拉起家常。姨父说,知道我们要来,天一亮就起了床,不料一激动犯了疝气,十分疼痛,出不得门。我这才注意到,姨父躬着腰,腰间系了根皮带,皮带陷进棉袄里,几乎看不见。我的内心涌起一阵内疚,劝他进里屋歇息。他却不肯,强撑着陪我。我一下子兴趣索然,趁着父母与姨相互搀扶着进门,就溜了出来。
表弟小林与大哥一样,长年在外务工,年前才带家眷回乡过年。大伙坐到一起,免不得勾起往事,相互打趣,过去谁的鬼怪故事讲得好,谁的大鼓书唱得热闹,谁与谁摔跤老输,谁偷过谁家的白菜,谁在念初中时跟女同学眉来眼去,等等。我也插话,说跟小林趁着春天放育秧水在圩沟缺口钓黑鱼,夏天趁着下雨到关沟闸下布网逮鲤鱼。那时鱼虾真多,秧田里水一干,洼凼里一捞就是一桶,河水真清,可以看见鱼虾漫游。我突然想起一事,说姨家郢子里有三株树,一株橡栎树,一株老枣树,还有一株葡萄树。橡栎树长在北面圩沟边,树干粗壮,树冠里藏着喜鹊窝,每天“唧唧喳喳”不停,我们拿着弹弓射击,可因人太小,力太弱,根本射不着。那时的喜鹊不怕人,甚至懒得看我们一眼,立在枝头照样鸣啭;老枣树生在姨家的房后边,枝叶茂盛,弯着树干,地上凸起嶙峋的根蔓,生出许多小枣树,每年秋季老树硕果累累,竹竿够不着,摇也摇不动,我们就抛砖瓦打枣。有时枣没打到,自己额头却落个包,但并没人喊痛;葡萄树就.在沟坝口一进郢子的圩沟边,拖着长藤扎成一绺,挂在几株临水而立的老柳树上。有时暑假结束葡萄还没红,我却要从姨家赶回去上学,就把青葡萄采上几串,揣进书包里带回。课堂上打瞌睡,摸出一颗扔进嘴巴,酸在嘴里,美在心里,赢得同学们几多艳羡!
“来时,我朝路边望了望,这几株树好像没了?”我问。
小林答:“早没了。”
原来,这些年人们外出务工经商,郢子成了“空心-村”,只有几位老人独守空巢。后来,外出的人挣了钱回乡盖房,嫌郢子里局促,就在郢外另择地方。随着“空巢”老人逐一离世,活着的也搬人了郢外的新居,老郢子没了“人气”,房屋年久失修,渐次倒塌。橡栎树的户主是个鳏寡的“五保”,去世后树没了主,被人砍了换了钞票;枣树是在郢子无人住后,有人在空地上种庄稼,怕枣树遮阴,索性砍伐了去;葡萄树是在柳树全蛀倒后,藤子趴在了‘沟里,被淹死了。
几株树的命运始料未及,我的心头一阵掏空般难受。趁他们不注意,起身独自转到楼后郢子的沟坝口。沟坝已颓坍成一道土埂,泥泞不堪.勉强可以行人;圩沟严重淤积,沟水只有脚踝深,沟底显现厚厚一层褐色的树叶——我就是在这学会游泳扎猛子的呢!圩沟东拐角水中央那座小岛,记忆中长满翠竹,密不透风,是鸟的“天堂”;现在上面仍有竹子,但枯黄孱弱,稀疏寂寥。欠着脚走进郢子,满眼残垣断壁,破败衰落。稍平整的地方种上了小麦,麦苗稀稀拉拉,杂草丛生,看得出主人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管理粗放,任由其自生自灭。其实,不光是郢子里,就是正儿八经的田地,现在种庄稼不都管种管收不管理吗?!
开饭了。姨父到底敌不过疼痛,进屋躺下了,没有上席。一桌的美食,却唤不起童年味蕾的记忆。,席间,父母和大哥给小林当说客,劝姨说,老两口都年近九旬,一旦有个大病小灾,谁来照应?还是随孩子一起到外面生活吧。姨叹口气,嗫嚅着:“不服老还真不行,看来也只有这样了”
我一旁听了,默默地想:姨父姨娘随小林走了,我还到哪去寻这么一处心灵的港湾?故乡于我,看来真将回不去了。
家!你在哪?
家!你在这!
家!你如此远!
家!你如此近!
我的老家在一个山好水好的山旮旯,哪里没有满山的大豆高粱,只有绿油油的甘蔗,金黄的水稻,淡黄的棒子!那里冬不风沙满天,但也温湿伊人!春不春光无限,却也嫩芽满枝!夏不烈日炎炎,可也阳光明媚!秋不硕果累累,也有果压枝头弯!
哪里虽杂草遍地,但杂而优美!一条弯弯曲曲,幽幽暗暗的乡间黄泥路,承载了我的儿时!小伙伴的声音依稀环绕,乡村的土味依旧扑鼻!走在路上既感慨又叹息!路还是原来的路,但人却已物是人非。儿时的我已独撑一天,家中的父母脊背却弯弯!每到家门心中知味万千,乡味浓浓,家味浓却淡!步伐轻轻,心里沉沉。我脸上的油光,母亲两鬓的白花!她脸上的笑花,我眼中的泪花!生我养我,疼我爱我,我是你生命的延续,你是我生命的记忆!
桌上嘘寒问暖,厅内的言言语语。你的眼中只有我,口中也是我,心里更是我。而你却在何方?眼角的条条,嘴角的翘翘,我的成就你的荣耀!我前脚迈出,你后脚紧随。我简洁的辞词,你千言万语的嘱咐,儿行千里母担忧。你的微笑我的脚步,我的身影你的眼影,你的背影我的身影!一步三回头,回头望三眼!心中千万语,尽在一眼里!
我的佬家,我的母亲,我的家!
从参加工作,到离家十七八公里的县城上班、定居,至今已有十五年了。除去每个工作日像大多工薪族一样紧张有序地上班、下班,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那充实而又愉悦的双休日了。说充实是因为总是安排的满满当当,不比上班轻松;说愉悦是因为可以摆脱工作的羁绊,尽情享受亲情和友情的温馨。这时候或者是组织参与朋友聚会,或者是做做家务,再或者是上上网,看看书,听听音乐,这些都是我所喜欢的项目,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安排,总之都不是固定的内容。十五年来唯一固定不变的事情就是----回家。
可能朋友会问:“你不是每天回家吗?已经在县城定居,应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了吧?”我当然有肯定的回答,可那是我的小家,与县边小村里那个生我养我的家还有一定差距,而且这个差距永远不会消失。我的心目中家还是那三间不复存在的旧屋,还是慈祥的双亲和对我关爱有加的哥哥姐姐。尽管父亲积劳成疾,刚过花甲之年就离开了我们,这是我一生的遗憾;但是令我们欣喜的是曾经中年患病失去劳动能力的母亲在步入耄耋之年仍旧精神矍铄。我的记忆里永远珍藏着一家五口坐在土炕上,围着小饭桌吃年夜饭的情景。关心我的朋友可能要问:“你这样留恋过去的时光,是不是你觉得现在的小家里不幸福呢?”我这时会理所当然地否定,因为我的妻子虽然不是十分漂亮,可通情达理,我们互相敬重,相处默契;我们还有一个聪明上进的儿子,正在读中学,由于改掉了贪玩的毛病,学习成绩正在上升。现在的小家庭和谐温馨,没有让我不满意的地方,可是就是代替不了心目中那个永远怀恋的家。人的感情往往就是这样。
我的心里常常想,怎样的家庭才可以算的上是幸福美满呢?在这个家庭里,应该有老人,有孩子,老人健康,孩子听话。作为一个成年人,拥有了以上两点,再加上夫妻和谐,邻里和睦,就应该算美满而没有缺憾了。我无缘得见爷爷奶奶,也没有见过姥爷姥姥,总觉得这也是一个遗憾。究其原因一是当时人们生活条件差,再加上社会动乱,寿命都比较短,爷爷是被日本鬼子打死的,姥爷是生病没有钱治疗而过早去世的;二是年龄差距也太大了些,父亲在兄弟姐妹八个中排第六,我有一哥一姐排最小,算一下和祖父母的年龄差距,应该有七十多岁。现在人们生活好了,社会进步了,这种缺憾会越来越少了。现在哥哥也有了隔辈人,当了爷爷,我们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同以前比热闹多了。每当回家看到母亲有时颤颤巍巍却迈着缓慢而稳健的步子去给未满周岁的曾孙女买小玩具时,心里确实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家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有时候看到或者听到有的人家视老人为累赘,与兄弟争利益,心里感到一种浅薄的自私。说浅薄,是觉得自私可能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性,是自身渴望获得更好发展的企图。但是如若有以上行为必将会给自身和下一代营造不和的氛围。试想在如此环境中,还会有得到更好发展的可能吗?!
很偶然的看到了布拉德彼特演的,讲的是牧师家里两兄弟成长的故事。情节已经不重要了,父子三人在河里钓鱼的情景却印象深刻,那长长的鱼线一次次甩出去时的银光美极了,在一个纯美的环境里,这是生命里难得的宁静。长大的我们,内心深处都有来自你成长的环境和家庭的影响。而里那个静美的河边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二哥家玩耍的点点滴滴。
二哥大我十四岁,我能有大段的记忆的时候,他都成家了。在一个像电影里一样美的地方上班,我最快乐的时候就是他回来看我们,总会带来些什么松子,木耳,橡树子之类;再不就是单位发的什么好玩意。因为他工作出色又孝顺,是爸爸妈妈的心头爱。那时候我是名副其实的跟屁虫,他走到哪里我都要跟着,他总是耐心地哄我,温暖地笑着。把小小的我放在肩上扛着,我总是大笑着抓着他的手,惊奇地打量着自己从没有过的高度原本熟悉的一切。
每次吵闹着要跟着去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以我太小断然拒绝,终于在一次大哭之后,并保证自己会穿衣洗脸,乖乖听话的情况下,他们才无奈的点头。
那一次去他家玩,好多细节都忘了。是个冬天,二哥会在前天晚上把一桶水放在室外,第二天水桶里的水就会结冰,把中间没结冰的水倒掉,就成了天然的冰灯。他在院子里挂了四个这样的冰灯,晚上,点亮红色灯泡,也是一景色。又从河里捞来蝲蛄,现在都叫小龙虾,在油锅里炸过之后红艳艳的,我们都不敢吃,他示范给我们,一脸享受的表情,禁不住诱惑,吃过之后才觉得美味。从此爱上吃小龙虾,只是现在再也没有当年的美味。
夏天,我会领着小侄女到河里玩,水不深,还是很凉。我们站在水里吃岸边桑葚的果实,满嘴满手的紫色,然后在河里认真的抓鱼,虽然从没有收获,依然很快乐。不然就是在草丛里找野草莓吃,用自己的裙子兜着,自己找来的各种宝贝。
那时的童年是野生的,快乐的。
再大一点,自己开始上小学,每学期都有学校的各种奖励,在我看来这不是最要的,重要的是我能和爸爸、二哥一样优秀,成为让家人骄傲的人。
二哥总是很平等的对待我,从不拿我当小孩子看。有次晚上吃饭,他跟我说起了工作上遇到的各种人和事,讲起他在这的奋斗史,我听的似懂非懂。他喝得有点兴奋,拿起酒杯:“老妹,你要不要来点”。我大笑,因为妈妈喜欢喝葡萄酒,我总偷摸地喝点,所以我有很长的偷喝历史了。不过白酒太烈了,我拒绝。说:“不好喝太难闻了,我能喝葡萄酒”。他转身出去买了瓶葡萄酒回来,我们那晚聊什么都忘了,只记得聊的很开心。
爸爸妈妈一辈子很恩爱。妈妈年轻时也是一大美女,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经常能看到老爸逗妈妈开心的情景。老爸一直对我宠爱有加,妈妈却总嫌我不够好看。上高中了,才开始把我当成大人看,嘴上从来不说喜欢我,只是心里的依恋愈来愈多。
现在的我自认为自己的成长自我教育的时候很多,殊不知家庭的教养是自己生命的底色,无论将来走多远,它都是自己心里最深的温暖。
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回家。拖着满身的疲惫,簇拥着嘈杂的人群,静静地等待。轰鸣的火车载着一颗似箭的归心,哪怕仅仅只有一夜,也像跨越了久远的时空。
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终于见到了久违的家乡。依山傍水的村子,高高底底的树林里,快乐地飞翔着一群群的鸟儿,叽叽喳喳,不知疲倦,深情地鸣奏着一曲曲美妙的歌儿。仿佛是为我演奏的迎宾曲,欢迎我这个游子。清澈的河水,在骄阳的照射下泛滥着淋淋的金光。一群鸭子正欢乐媳戏,藏在水中,躲避盛夏的酷暑。而路边的那一丛丛的野草,沾染了露水,也显得越发的嫩绿。几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儿零星地点缀在草丛中,却是那样的耀眼。
我时常赤着脚,踩在软绵绵的草上,晨风轻轻从我脸上划过,像在深情地对我述说。
于是,我渐渐懂得了田野的美:
一声公鸡的鸣叫惊醒了沉睡的黎明,天边露出一道红丝,接着便是一抹玫瑰红,越来越重,越来越浓,从浅红到橘红,在到绯红,冉冉地上升,像少女的红脸蛋一样,是那样妩媚动人。偶尔飞过的一只鸟儿,突然划破了不断倾泻的道道光瀑,仅剩下碎银般地泛滥,射得人睁不开眼……
那一串串掉在树上的雪梨,又大又圆,把树枝压得弯弯。站在树下,凝望着那些硕大的梨子,嘴里不由渗出一汩汩青口水,不禁想伸出手去,摘下一个吃。
一条条狭窄的田埂纵横交错,将稻田一块块分开。满田的稻谷在微风中泛着层层的波浪,沉甸甸的稻穗露着灿烂的微笑,沿着田埂通向丰收的粮仓。
黄昏时候,从田里返回的农民,扛着一把锄头,嘴里抽着烟,悠闲地走在田埂上,估算着今年的收成。胸前、后背、头发上都渗着一滴滴的汗水。
田野的夜是静的,只剩下狗叫和蛙声。拖一把椅子,坐在月亮下面,享受这一份难得的清凉。只有这时,仰望星空,才能感到物质的虚化,思想慢慢从头脑跑出,自由自在地飞翔,最后融入到深邃的天空。
闭上眼,躺在谷草填充的枕头上,进入一天最后的沉寂……
这一切,我时常经历,又时常怀念。
我想总有一些颜色、声音、气味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灵魂之中,从未改变,也从未离去。
在喧嚣的城市里,在行色冲冲的人群中,路灯的白光悬在半空中,百无聊赖地闪烁着,长长的雨丝犹如一丝丝白发,飘飘扬扬。一盏盏路灯通向城市的深处,那里或许是我今夜的住处,但绝不是我的归宿。或许我会在一条拥挤的街道中忘记方向,或许我会在深夜惊醒,我总有一种逃跑的冲动,穿过时间和空间的间隔,慢慢飞翔……
回去,不为别的,仅仅是在田野里漫步,在小河边游荡;回去,将心种在那片土地上,让他生根、发芽……
家是什么?家是那个你不管怎样,最终都知道要去的地方。
我们可以不要上班、不要聚会、不要旅行。我们就会回家,一个让我们安心的地方······
在外流浪的游子心中的家就是那个有朝一日能使自己停泊的温暖港湾,在历尽世间艰险的行者心中的家就是能最终给予自己最平凡生活的那片圣地,在成功人士心中的家就是那个能让自己安静的享受生活的地方......
在爷爷奶奶眼中的家就是全家健康幸福、平安顺达的地方,在父母叔姨眼中的家就是家人都衣食无忧、生活有着落的地方,在兄弟姐妹眼中的家就是那个能支持自己的梦想长大、让自己始终有个精神归宿的地方......
在学生脑海里的家就是那个无时不牵挂自己并让自己惦念的地方,在诗人脑海里的家就是那个已不断吟诵却还在脑海里灵感突现的地方,在农民工脑海里的家就是那个用自己的血汗支撑着并始终割舍不了的地方......
家到底是什么?一万个人会有一万种描述,但毋庸置疑家就是那个会使人感到温暖、能给予人外面的环境所不能给的安全、就算一块干面包的效用也能放大到一餐鸡鸭鱼肉的效用那么大的地方。我在外面流浪了那么多年,我把家从最初的一套房几个亲人演化成了四个短语:温馨不一定富有、唠叨却不是讥讽、矛盾却不起火、支持也常常无语。
家就是每天清早起床后总能吃到的那份简简单单的早餐,即使那份早餐并不丰盛,但只要你吃到了,就是整天温馨的开始,是整天好心情、好精神的起始。那份早餐并非是用什么神秘佐料做成的,但一定就是爱的积淀。
家就是母亲那常常扰子女不耐烦的啰嗦唠叨,也许有时你会想那是对你的讥讽,但只要明白了家里没有讽刺的道理、只要你经历了社会的风波,那些都将会是哲理的简化。那些唠叨根本就不是讥讽,而是整本哲学史。
家就是经常碰撞的火花四起但却并不发展成为战争的飞溅火星,也许你会时常因为与家人的某些矛盾而万念俱灰,但你绝不会永远不再驻足那里,家永远是家。那些火星根本不可能是战争的导火索,只是单调家庭生活上激起的一波精彩。
家就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你追求你的幸福与梦想却一直保持的那份沉默,即便你理解不了那样死板的沉默,但你也会同样的沉默,因为沉默的背后你会拥有更多的震撼。那份沉默绝对无法阻止家庭和谐的脚步,它的背后支撑起的是无怨的支持。
这就是家,让人迫不及待的想离开,但离开了却迫不及待的想着;让人无怨无悔的牵挂着,反过来也无怨无悔的牵挂着离开的人;站着时是舒畅,坐着时同样是舒畅......
或许,家就是我们心灵永远的港湾。或许那里也偶尔会有一场风暴,但丝毫也不影响我们这艘远航的船顶着风暴前来靠岸······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无意间问了她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怎么知道你的男友是真心爱你(人家有男朋友),朋友顿顿说,其实你感觉得出来,如果他真的爱你,那就会像家人一样照顾你,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你。
在我看来,她的话重心不在于判别男友是否真的爱你,而在于如果你们真的适合,就会像家人一样,有那种家人身上的气息。而家人的独特,就在于出自于家人的家,有着它特殊的意义。
可是,我不禁要怀疑:有多少人真正想过家的意义呢?有多少人知道失去家意味着什么?我们总是习惯我们的爸爸妈妈给我们无微不至地关怀,而忽略了他们也是人,也需要被关怀;我们总是不停地怀念温暖的小屋以及爸妈可口的饭菜,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失去家意义的存在是空虚的;我们总是自然而然地觉得我们的家会在那里等我们安然归来,却不知被忽视的家也有跌落的一天。
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于你、于我。
家是我们的源。家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住所,这个住所并不平凡,它由我们父母的爱组成,不管他们的爱是如何地变迁,都通过自然的力量传递给我们,让我们成长。从丫丫学语开始,我们的爸妈,我们的兄弟姐妹,就同我们在一起,我们这种割不断最自然的血缘关系,我们最初始纯粹的社会联系,尽管以后我们的家会像细胞分裂一样一个个独立出去,但我们摆脱不了这种烙印,有了这种烙印,我们才有其它存在,换句话说,没有家这个源,你如何在你日后短暂的人生里成为你可能成为的人,遇见你可能遇见的人,得到你可能得到的成果。
家是我们的牵挂。小时候,我们总盼望脱离父母的羽翼,能够快快长大,摆脱父母的桎梏。也许我们不会太早认识到这个想法是多么幼稚或可笑。也许,有一天,我们看到其他人的父母来校看望自己的子女;或是,某一时,我们在外受了委屈,感到孤立无援;再或许,我们的家人受灾,我们无助地向上天祈求;也可能,当我们已为人父母,觉得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当这一切的一切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才会学会牵挂,牵挂家里的爸爸妈妈,牵挂我们的兄弟姐妹,不知他们是否同我们一样,遭遇了人生的许多不如意,不知他们是否会像我们一样,在亲人面前强颜欢笑,故作坚强。不管怎样,当我们学会牵挂的时候,就已经把家放在我们心里最重要的位置,这个位置不明显,却不可替代。
家是我们的温暖。我们感受到被爱,首先是从家开始的。从小到大,我们的父母,总是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赋予我们爱的意义。虽然他们对我们的爱从宠爱变成疼爱,再变为怜爱,但在他们的眼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小孩,他们仍旧会习惯性地关怀我们,让我们知道被爱的滋味。还有我们的兄弟姐妹,小时候我们会打架,会争吵,但这种今天吵明天和的范式只会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学会如何真心照顾,互相关怀,对外不管对否地团结。也许有一天,我们天各一方,但想起自己的兄弟姐妹,心里总会暖暖的,像被温过一样。
如果你知道家的意义,你还会不会为了自己的倔强和爹妈赌气大半年?如果你知道家的意义,你会不会因为家人一些错误而小心眼地觉得不可原谅?如果你知道家的意义,你会不会因为有了自己心仪对象而不惜与家人闹得不欢而散?
如果你还不知道家的意义,那么就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不在了,你的兄弟姐妹离去了,你的人生,对你而言,还有什么意义。
“护士长休息一会”小护士给秦羽擦去额头上的汗水。秦羽舒舒身子她已三天三夜没合眼了,SAS的快速蔓延,越来越多的感染者需要救治,这些都不容她合眼。现在好不容易有点机会,秦羽解开了隔离衣,总算能喘口气了。
“快!有一SAS感染者,高度昏迷尽快救治”护士从外边推进一个病号。糟糕,氧气瓶没了氧气,要命的失误叫秦羽只想骂娘。再到别处去运恐怕来不及了,秦羽只好进行人工呼吸。
得救的女人叫珍儿是名记者,在采访有关报道是感染了SAS病毒。在秦羽和护士们的精心照料下她的病情逐渐好转。就在她康复出院时,护士长秦羽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她在救珍儿时也感染SAS。
护士长牺牲了,珍儿哭了,护士们哭了,全医院的病人哭了,护士长走的太快了。
秦羽走时她手中紧紧握着一张照片,照片的小男孩虎头虎脑十分漂亮。医院的护士说,那个小男孩是她儿子,她丈夫是个警察三天两头的不在家。一次医院急诊秦羽把孩子独自留在了家中,结果孩子从阳台上摔了下来,虽没丢了性命却摔坏了脊柱成了个瘫子。
为此俩口差点闹离婚。现在孩子和七十多的奶奶在一起,她丈夫出警又不在,医院考虑到她的情况本不想让她来的。可她非要来。现在,现在,护士泣不成声。
别说叫个警察照料孩子,就是照顾自己也不是易事。珍儿深有体会,她丈夫也是一名警察。珍儿出院了,那张照片老在眼前晃,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一个不能走路的孩子,一个工作繁忙的警察。没了女人照顾这家不散了吗?自己去吧,即使丈夫能理解,可也不是长久之策,再者对丈夫也不公平。于是她下定决心同丈夫离婚,再让他找个好女人。
见到丈夫,俩让想说啥却又都住了嘴。沉默了一晚上,丈夫足足抽了一盒烟。他扔掉最后一颗烟面对珍儿讲,咱们离婚吧?“珍儿吃惊的望望丈夫。看着他憔悴的模样轻轻的点点头。俩人很快办了手续。俩人所有的家产全要留给对方,自己要净身出户。民政厅的人觉得奇怪,以往离婚的为了财产恨不得打出脑浆来。可现在这两位唱的哪出。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珍儿是提着行李到秦羽家去的,没有女人家就不是个完整的家。”她惊呆了。自己的丈夫正给那个瘫孩子洗身子,老太太双眼乐得眯成了一条线在一边只叫他休息休息。丈夫抬头见到珍儿慌了,他立即将珍儿拉出门外,“珍儿,这是我的家,请你离开好吗?我不想老人和孩子受到经吓”
“可……可我也是要来这的呀”珍儿不知所措对着丈夫诺诺的讲。“珍儿我对不起你,请你别闹了就你给我一次机会吧。”丈夫泪流满面“在上次抓扑罪犯的过程中,我们队长猛地推开了我他却中了歹徒的子弹。临走他手中还抓着儿子的照片,他不放心儿子呀,一个女人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和老人这不是易事,珍儿我只有对不起你了,你还年轻可也找个更好的。”丈夫深深地鞠了一躬。
珍儿猛地抱住了丈夫哭成泪人。“你知道吗我的命是秦羽姐给的。我也是来这里” 那一晚儿子说他头一次吃到这么可口的饭菜。“以后就会天天吃到了”俩人扶着孩子的头异口同声的说。“为什么?”孩子仰着脸问。“因为我们喜欢你喜欢这个家呀”
炎黄子孙,如果细分的话,就不止五十六个民族了。不同的民族,源于相同的祖先。今天,我们有了共同的语言—汉语。从前,我们头顶同一片蓝天,共饮长江黄河水,脚踩同一块大地,却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俗和习惯。
因为,这是一片神奇的大地。同一个民族,有着不同的分枝;不同的姓氏又有着不同的规矩,不同的禁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家规和禁忌越来越神秘,逐渐演变成了我们心存敬畏的“家鬼”。
比如苗族,这只是一个统一的称呼,它饱含花苗(花苗又分为大花苗和小花苗)、素苗(素苗又分为七寨苗和八寨苗)等等。同一个族别,不同的分枝,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服饰。同是花苗,大花苗与小花苗之间的语言是不通的,服装是不同的。
同是素苗中的七寨苗,姓氏不同,家族不同;虽然语言相通,服饰相同,但是规矩与禁忌也不尽相同。
每一个族别,每一个姓氏,都有他独特的规矩。不论是汉族,彝族,苗族……姓张、姓李还是姓王……相同的民族,不同的家族,都有它与众不同的禁忌。那是本家族的人不能涉足的禁地,那是祖先们定下的规矩,那是世代相传的咒语。谁敢越雷池一步,祖先们定下的灾难将会降临你的家庭或者你本人。给人一种神秘与畏惧。
例如,彝人供奉坛神的那里,就是他们的禁地。每个人对自己家里供奉的坛神都充满了敬畏。
苗家的罗氏一族里,更有着不可理解的规矩。罗氏一族的女孩,在年满12周岁之后就不能爬楼;罗氏一族的男人,在女人坐月子的那段时间里,不能触碰妻子与婴儿;小米与黄瓜是罗氏一族的上帝,每年在尝新之前,都得由族里的长辈对其举行祭祀后方可吃。否则就是违犯家规,祖辈们的咒语将会使你不得安宁。
这是科学还是迷信,根本就说不清。你说科学吧!每一条禁忌的背后都只有一个远古的传说,根在何处,无人知晓。你说是迷信吧!生活中又有太多的巧合,把你和祖先们留下的每一条禁忌和规矩联系在一起。巧合得让你不得不相信,祖先们立下这样的规矩肯定有你不知的秘密,有着他们的理由和依据。这些家规和禁忌时刻困绕着你的心,总是令你觉得你或你家人今天的不幸是因为曾经违犯了禁忌而遭到的报应。
也许,你不相信;又或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前,我根本就不相信这类的事情。可是后来啊,在经历了生活的风雨之后,有些事情不由得你不信。
苗家的罗氏一族里,那些看似荒唐的家规,却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为何罗氏一族的女孩在年满12周岁之后就不能爬楼呢?那是因为在很远很远的时候,罗氏一族里的一个儿息妇,将家里好吃好喝的东西都藏在阁楼里,自己偷偷享用,却给年迈体衰的公婆吃草根和树皮。后来罗氏一族为了彻底解决这一不孝顺老人的行为,就拟出了这条家规,并诅咒不论任何人,如有违犯,眼瞎心腐烂。
那么罗氏一族的男人在女人坐月子的那段时间里为什么不能触碰妻子和孩子呢?罗氏一族里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两件事情:一件是男人发现妻子生的是个女儿,于是就抛妻弃子,没有尽到一个男人应尽的责任;另一件是男子在女子还未满月的时候就与她同床,导致女人患病医治无效而身亡。罗氏一族的祖先们为了保障家族里每一个女人的生活与生存的权利,定下了这条家规。
至于罗氏一族里每年每户人家都要祭祀小米和黄瓜,就要追溯到遥远的远古时期了。由于那时物资匮乏,罗氏一族的祖先们就是靠吃小米和黄瓜长大,是小米和黄瓜养育了为罗氏一族开枝散叶的各位开天鼻祖,才有了今天蓬勃发展的罗氏家族。祖辈们为了感恩,就将这两种食物供奉为罗氏一族的神物。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不管是汉族、彝族还是苗族……他们都信仰着孝顺、感恩、诚信等文化;都敬畏着家规与家法,只是形式有相同与不同罢了。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神州大地上,不论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家族。其实都是中华民族,同是炎黄子孙,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根。只不过我们地大物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家族对华夏文明虽然有着相同的理解,但却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汉族的“龙”,回族的“猪”等等图腾。它和苗族的小米和黄瓜所代表的意义没有区别。将其神灵化,其目的就是为了感恩。让每一位族人在心底有所崇敬和畏惧,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
汉民族在超度已故之人时,有一个环节叫绕关。子孙后代按照长幼秩序围着去世之人的躯体转圈跪拜。在苗族人那里叫做转房子,每当有子孙后代到来,就要举行围着逝去之人居住的房子左转两圈,右转一圈的仪式。这两种不同的民族仪式,却散发着相同的文化内涵。它们都代表着子孙后代对亡故之人的尊敬,陪伴和悼念。
心存敬畏,是每一个家族,每一个民族相同的出发点。根是华夏民族千年的文化积淀。神灵化的家规与家法使得文明的种子在华夏子孙的心灵不断的生根发芽。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不是你能用科学或者迷信就能够把它撇得清的。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应该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骨髓里的信仰吧!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祖辈们把它视为鬼神般的崇敬和畏惧,可以说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也许,这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越鸟巢南枝,胡马依北风”。家永远是我魂牵梦绕、难以释怀的情结。
家是父亲的操劳,是母亲的负累。日子在父亲的叹息下物力维艰,童年在艰难困苦中度过。童年残梦让我记忆犹新,家徒四壁是我刻骨铭心的回忆。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姐弟四人,犁地割草、放牧喂猪、养蚕种田,春耕秋收,默默耕耘、艰寒劳作,历经艰辛,饱尝风雪,面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数十年如一日地辛苦劳作的情形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每个夜晚,幽暗的苍山把村庄围成一口井,家便是井底的一片石,我是栖息在石上的蛙。
从识字伊始我梦寐以求的便是山外的世界,我不愿坐井观天做井底之蛙。于是便偷偷的爬上山顶,我的目光还是给层峦叠嶂的高山遮蔽了,此刻一种潜藏于心的凄凉绝望涌上心头,我发誓总有一天我会从这荒凉的黄土地走出,这不是异想天开、更不是痴人做梦。
家境在父母含辛茹苦、不辞操劳中逐渐殷实丰足,而我对山外的神往亟不可待、情不自禁。
日思夜想,终于,我背上行囊去梦寐以求的省城读书才领略到山外丰富多彩、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还有高楼林立、地铁动车、古迹名胜……
我很快融入新环境,无论高楼错落、舒适娴雅的大学校园,还是拥挤喧嚣、繁杂纷扰的京巷人流,闪烁不定的霓虹灯,都是不可抵制的诱惑,在异乡放浪形骸中麻木,家的情结几乎荡然无存。
每当街头巷尾回荡起“我想有个家”的怀旧金曲,它就触及我灵魂深处。原来我是大山的儿女,父母的血骨,家乡的落叶而已,家才是我身心的归宿。我为何一直偏要逃离。
看惯城市的嘈杂与繁闹,我带上心力的疲惫交瘁与仆仆风尘回到了家乡母亲的怀抱。你能用宽阔的胸襟容纳我的轻佻和躁动吗?
日子仍然是父亲手上的那铁犁,母亲手里那扫把。生活不紧不慢、日复一日流逝。我傍晚漫步于青山碧水的牧村原野,欣赏这家乡的一草一木,那个曾经生我养我的地方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亲切、多么的令人心驰神往,多么令人牵肠挂肚,恋恋不舍。但是我不得不在别人鄙夷的目光中怅怅而回,故乡难道你曾经遗忘一个重归故园的子民吗?我内心纠结于大山的颠玩,它护佑的家的安宁丰殷,却遮掩人们更为开阔的视线。
而立之年的我现已栖居县城,但我收敛形骸,积蓄每一份眷恋,收拾每一份思念,想象你的丰饶,你是父母的爱,生命的血脉,生我养我的山水,我心魂的根基,是我永远遮风挡雨的港湾。
船只离不开航线,风筝亦不可断线,好比我永远不能忘却对你的依恋。
盼着,望着,又是一年,每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都在不无焦急的期盼着回到那亲人温暖的怀抱;同样的,每一个等待守候的妻儿老小也在焦急的呼唤着远方的至亲骨肉,不求荣华富贵,但求一份团圆美满。
而当一个孤独的灵魂,遇见另一个相对孤独的灵魂,彼此由陌生到相知相爱,相偎相依,共同构筑起温暖的巢穴,然后又共同孕育出另一个生命的奇迹时,难道这还不足以使人欣喜若狂吗?
家由此而诞生。无论结婚与否,都想有个家,都应有个家。然而对于未婚者而言,这个家不免让人觉得孤寂与冷清,甚至是凄凉了一些。
再者若单只是想过一种丁克式的两人生活,如果能够一直保持住爱情的稳定与常新的话,确实也是好的姻缘。可是否你又会在自觉不自觉中突然的悟出了像是缺了点什么似的。
或许对于某些人来讲,孩子的问题可能不是必须的,只要两个人真心的相爱,真正的想要在一起过日子,需不需要孩子这个手段都是可以的;但至少从整个社会的传统观念,伦理观念,道德观念而言仍然是比较行不通的。
家是平凡的,因为其无论对于任何普通人而言,都是可拥有同得到的,至于幸福与否,长久与否,则另当别论了。
家也是不平凡的,它能够促使原本陌生的两个人走到一起,便足以证明了这点。尽管其中不免磕磕碰碰,琐碎缠绕,但更多的却是一份爱的呵护,一份情的温暖。它需要的是彼此的细心,耐心,恒心;更需要相互的包容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使原本两个陌生的生命血脉相连,息息相通,亦同时把这种亲情融入了本是不具生命的砖瓦之间。
家便是一个人永久的爱人,不论你走了多么远,走过多少地方,却始终会在你的心里面拥有那么一份温暖,思念,牵挂之情,是任谁也难以替代的。道理是无需细说的,都能够明白,都能够理解,那份存在于内心的神圣净土,是绝对不易被他人触碰的。
家是什么?按照字义理解只是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简简单单的便加以解释了,而对于现实的我们却并非如是这般。
家,应该是那么一份每个人都实实在在装在心里面的温暖,每一个人心之所往,心之所向的归宿。然而就其本质来讲,我们每一个相对的生命都是一孤独的存在,都是无家可归的游子,而内心深处又都是在时时渴望着那么一种依赖之情的;爱,无疑是构筑家的最基本最实际的元素与纽带,但单单有爱又是乏味的,家是多元的载体,是承载着你我他生命心灵甚至灵魂的属地,是梦的栖息之所,是虚与实不无完美的结合体。
很喜欢这样一首老歌,那就是苏芮的《牵手》: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而人生就是这样的,至少在你了无牵挂时,还会有那么一双温暖的手掌能够放在你的手掌;在你孤苦无依时,还会有那远方亲人的呼唤,你应该感觉得到那便是家所给予你的安慰才是。尤其是在这个传统的新春佳节,更会使你体会到家庭的重要,家庭的幸福。所以说无论无家有家,至少那一份对于家的渴望,企盼是永远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的,想到此,我心无由的溢满了徐徐暖阳,如沐春风的感觉。
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天堂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这个人世之间,家便是我实质意义上的天堂。
数九寒天,休假,在家。
早餐后,我简单的清扫和整理了一下房间,然后去伺弄我的花,今天要好好的浇一下水了,花,很娇贵,要懂得习性,不能浇水太勤,也不能不浇水。我养的大都是不开花的绿色植物,吊兰、绿萝、滴水观音、富贵竹、铁线蕨、凤尾竹等等,我喜欢生命的绿,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了净化室内空气。室内养植中,我最钟爱的是文竹,喜欢她那纤弱,云展云舒,轻轻摇曳的美,可惜太娇贵了,与我无缘,尽管我很努力了,可几度失之交臂,换过两盆后,现在留下的只有摇曳影子;
最友好的是富贵竹、吊兰、绿萝,调节室内氧气、湿度、清除有害气体、甲醛等;最感动的是五色梅,死而复生,现在繁华似锦、五彩缤纷,花期已整整五个月了,这个寒冷的冬季,还在争奇吐艳,怒放着生命;最大气的是滴水观音,那几片宽展的大叶,鲜嫩翠绿,与明窗净几相映辉。
花有花语,伺弄时我都热情的与花交谈着;花通灵性,养花也需要闲情雅致。我拿着喷壶用心的喷洗着绿植的每一片叶子,盆内也浇足了水,顿时室内焕然清新。我先给卧室进行了紫外线消毒,然后去开卧室、客厅的窗子,好好的通通风,换换气,放放捂了这几天的浊气。
刚一推开窗,一阵寒风从窗外吹进来,我不禁打了个寒噤,连忙跑入书房,关上门,打开电脑,尽情的在网上遨游了。
许久许久,我也伺候好了网上的花滕,帮友友们照顾了花们,浏览了新闻、股市,又到友友们的空间游荡,一幅幅《琴心不语》、《为你等待》等精美的flase,使我感到“诗、乐、画,争奇怒放;听、品、思,沁入心脾”;一阵阵《生活禅》让我感悟人生:“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还有那《秋日私语》轻音乐弥漫着整个房间……
突然门铃响了,我很诧异,这个时间,会是谁呢?我问了一句,是送水的,我打开了门,噢,我忘了,是我昨天要的水,没送来,今天我又忘记打电话要水了,没想到还是送来了,一位穿着单薄但很壮实的小伙抗着一桶水进来,我把他引到客厅饮水机前。我随口说了一句:“昨天我要水了,没送来”“昨天送完60桶后,太晚了”送水工很歉意的说。“60桶?”我很惊讶。我转身到卧室拿钱,窗子还开着,卧室很冷,要过年了,我换了整捆新票,拆了捆,拿出一把新票,到客厅看到送水工已装好水桶,我将这把一元钱捻开成扇面形,点了十张,递给送水工。“您点一下,别少了,是新票,不好搓。”
送水工很腼腆,不好意思但很认真的点了点,小心奕奕的装入腰包。窗开已经半天了,客厅很冷,我冻的只打哆嗦,又随口问了句:“外面很冷吧”送水工憨厚的一笑,说:“是的,很冷,但今天还可以,冷,没风,昨天,也很冷,还吹着风”“哦,我通风,忘了关窗户了,屋内太冷了!”送水工清理好东西,边往出走边说:“家,真暖和;家,真暖和;家,真暖和。”送水工连说三句“家,真暖和”,我很诧异,看着他有点满足和留恋的表情,回味刚才那句“今天还可以,冷,没风,昨天,也很冷,还吹着风”,是的,外面肯定很冷很冷,我突然想让送水工喝点热水再走,但是我没说!只是热情的送出门,友好的告别,“下楼慢点,再见!”
送水工走了,我回到两卧室关上南北窗户,又关上客厅的窗户,屋内的确很冷,我又打了个寒噤,回想起送水工刚才的话,我很疑惑,送水工为什么不觉得冷呢?——因为送水工很知足!没风,他就感到满意:家,真暖和,尽管一个小的不能在小的停留。可是我为什么觉得很冷呢?——身在福中不惜福!猛的悟到:人,应知福惜福。
年底了,在外拼搏的游子,放下手中的打拼,无论挣多挣少还是没挣,归家小息一下吧,家中的父母、娇妻、儿女都盼着你归家,外面很冷,家,真的很暖和。
夜静,秋风吹起,站在阳台上。
附近几户人家的吆喝声、笑声、说话声和骂小孩子的声音,像一首经典的协奏曲一般,传入我的耳际。这一切的感觉多么真实,让人觉得温馨、幸福。这是最贴近生活的声音,从阳台传来,飘荡于夜空,烙印在我的心海。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听着这些声音,渐渐地由陌生变成熟悉,还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怀念。这是家,这是热闹,亲切,幸福和美满。由此,我又一次想起了我的老屋。
老屋是我儿时的家,是祖先几代人留下的家业。小时侯和老祖母一起睡觉,常常听她谈起战乱年代的艰难,谈起老屋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这些记忆总在我的脑海中盘旋,并激励我为了人生的理想而奋斗。而父亲的身影,也总在我的脑海里徘徊。记忆中,父亲沉默寡言,身影如同老屋一般,厚重、亲切。他去世得早,而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自己愧对了他的养育之恩——一是还来不及报答,便已仙去;二是我在前进的道路上,曾经一度忘记了他临终的遗言。虽然当时年纪还小,但是如今想起,依然心存愧疚。
每当夜幕降临,望向万家灯火,总会回忆起自己的家乡,回忆起那间经历了几十年风吹雨打的老屋。它我记忆中,最美丽的星辰,不仅给予我温暖,更给我指明了人生的道路,指明了人生前进的方向。老屋陪伴我走过了十八个春秋,是我成长的避风港。老屋是我的家,我的祖屋,我的亲情。相信乡下游子都有过这样的愿望——回家乡盖房子。我不仅有,而且愿望特别强烈。生活因为有了愿望而节俭,人生因为有了目标而更加的努力,这就是我的老屋情结,我的家乡情结。
十八岁,离开了家乡到外地谋生计。人潮熙攘,尔虞我诈,温暖的家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离开老屋的日子,使我更加快速地成长,亦使我感到不安和迷惑。父亲去世得早,母亲的叮嘱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每当遇到迷惑和困难时,便经常打电话回家,与母亲一起商谈。经常会在夜深人静时,思念那十几平米的老屋,以及我的亲人、同学和朋友。不经意间,我逐渐成长,母亲也逐渐老去,有一次回家看到她那已经斑白的头发,不禁凄然泪下。
岁月如流水,悄悄流过我的身边,在我身后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如今,我已步入而立之年,母亲也已经去世。我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事业和妻子,自问可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而来路还长,故乡的老屋一直是我的牵挂。须努力,以后还要回家乡,重新把老屋盖起来,完成自己心中的愿望,把祖先的家业,踏踏实实地建设好,以此充实自己的人生。
老屋就是这样,存在于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不仅是亲情的象征,更是我人生前进的动力。
家,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字眼;家,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家,首先应该是一个相对固定、稳定、封闭的房屋建筑,它可以是茅草屋、土坯房,可以是高楼大厦、豪华别墅,但这只是外部形式的不同而已,家是否温暖舒适,要看里面的内容。除了房屋内部的设备设施,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记得1991年回老家,路过一个个村子,看那些房子一家比一家气派,一家比一家扎眼,一家比一家宽敞。水磨石的外墙,刻画着各种花鸟鱼虫,写着富贵吉祥的大字,真的是雕梁画柱,富丽堂皇。在当时,比起城市职工住的、单位好不容易分下来的十几、几十平米的小平房,不只要好多少倍。我进过不只一家,房子里或者空空荡荡,基本的家什都没有;或者乱七八糟,破衣烂衫扔的到处都是;或者苍蝇满天飞,禽畜粪便四处有。当然,农村的生产性质、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的居住环境,可是人们注重表面、不切实际、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盛行了不少年头,使得很多家庭不堪重负,使得很多父母怨声载道,也使得本该有的简简单单的幸福快乐变了味道。
家,应该是温馨的港湾,它的“软件”比“硬件”显得更加的重要。家,应该有父母、有孩子,有必要的家居物件;家,应该有炊烟袅袅、应该有饭菜飘香;家,应该有欢声笑语,应该有和乐安闲。家中“硬件”齐备适用,增加身体的舒适度;“软件”完好无损,增添心灵的舒服感。
我们最初的“家”是母体,那里是孕育生命的温床,因此孕妇都是重点保护、重要营养对象,所有家庭成员都会努力创造最适宜胎儿成长的环境,直到孩子呱呱落地,一家人的重心由孕妇转移到婴儿,细心呵护、重点保护、倾心爱护,整个家庭竭尽全力给孩子好的衣食、好的住所、好的教育,孩子一天天长大,大人在辛苦忙碌中经营着属于他们的家。
一个好的家庭,首先应该是和睦融洽的。不论是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婆媳之间都应该建立深厚的感情,都需要相互尊重,要懂得谦让,要知道付出。各成员应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安其事,团结、合作、理解、宽容,相互支持、支撑,相互依托、依附、依靠、依赖。家,应该随意、惬意,应该温情、温暖,应该放松、轻松。
我记忆中的家最多达到过十口人,先是姑姑出嫁,后来爷爷奶奶去世,然后我们姐妹相继长大结婚,弟弟娶妻生子,家庭成员在变,不变的是我家没有什么“硝烟”和“战争”,没有婆媳、姑嫂、妯娌之间的“兵不血刃”,我们姐弟也就在“柔顺”中长大。我的婆家本来是五口人,我和儿子加入后,也是一个大家庭。夫与弟弟、妹妹的关系都非常好,一家人聚到一起的时候特别热闹。我结婚后和公婆住了两年才分开过,但始终没有完全“独立”,虽然有自己的小窝,还是三天两头在婆家吃住,隔三差五“赖”在娘家不走。公公去世后,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又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搬来与婆婆一起共同生活,一晃就是四年。我们一家四口、三代人各有自己的生活轨道,但大家彼此尊重、互不干涉。平常只要发生争论,不管是因为什么,也不管谁对谁错,结成统一战线的三方都是婆婆、我和儿子,更不问孰是孰非,夫始终是“众矢之的”,是我们家的“外人”。他尽管“委屈”,并对我们的“常有理”表示强烈抗议,但脸上是笑的,心里是甜的。没想到的是,儿子学校突然搬迁,为了不影响“重要时期”儿子的学业,我们这个四口之家不得不分成了两个,我负责照顾儿子吃住,夫留下来陪婆婆,也方便他上班。开始还有点想不通,与夫戏谑着:“这算什么事呀,老了老了,弄个棒打鸳鸯”。其实,两个家距离并不是很远,时间也不会很长,我们更没有隔山跨海,他可以来,我也可以往,只不过因为各自的工作与照顾老小的重任,暂时不能天天同在一个屋檐下而已。这不是刚好给了我们一个感受“小别胜新婚”的机会,给了一个母子沟通亲近的机会,也给了我一个安静读书、安心学习的机会吗,想明白了,一切就都OK了。家还是我们的家,关系没变,情感依然。
也许,很多客观的因素是我们无法制约的,但是,主观上可以创造和改变。家,需要用心去经营,感情,需要家庭成员尽心去呵护。所以家大、家小,人多、人少,热闹、安静,简单、奢华,都不是问题,只要彼此心里装着那个家,想着那个人,彼此尽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个家就始终是完整的、是温暖的、是舒适的。而始终保持心灵家园的纯净美好更不易。一个人能够战胜逆境是一种巨大的成长和进步,能够在孤单中获得知识、享受快乐是心智的升华。心态决定着人的幸福感,人主宰着家的冷暖与兴衰,而维系幸福和使家中增加温度、保持兴旺的“秘方”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家人!
祝愿每一个家都和谐欢乐,祝愿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幸福快乐!
流年于指缝间隙缠绕徘徊着,却在不知不觉中又悄悄地溜走了。似乎还在口中念叨期盼的新年,只是转眼之间便真真切切地来到了我们面前。春节、春运、回家;呵,什么时候这些个词汇又再次的充满我们的双眼双耳,直接充满了整个人的心底。可是,这一切又关玉子什么事呢?这一切,都只是别人的热闹罢了!
二十五年前,当父亲的骨灰被兄弟三人放入母亲的坟里,天空是阴冷而沉闷的。便在那一个时刻玉子才似乎明白,这个世界上最疼爱他的三个亲人,全都舍他而去了。爸爸、妈妈,还有外婆,他们终是看惯受够了这尘世的苦难悲欢,去到了另一个没有伤痛的地方——天国。而从此以后,家,在玉子的眼里便失去了一切的意义。
外婆是一个干练泼辣的女子,她全部的精力,就是带好一个又一个的孙子、外孙。外婆总是会想到一切办法,随时让锅里炖着香喷喷的排骨或是三线肉。当然,与之搭配的自然少不了萝卜、莲藕。在玉子的心里,那便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味之物,再不会有其它什么可以替代。而由于玉子是众多兄弟里最为多灾多病的一个,便格外地得到外婆照拂多一点。无非,便是偶尔的包一个饭团、或是从不知何处得来的一两颗糖果或是什么。当然,为了不让其他兄妹眼馋争抢,给糖果时总是要背着呢。现在想想,却是显得有些好笑;之所以这样,全因那时的物质条件太差,而绝不仅仅是因为外婆的偏心吧。
只是,再也吃不到外婆的炖萝卜排骨,再没有人偷偷地塞到玉子的手心里,几颗包装破损却无比甜美的糖果。每次,当秋赞美着玉子菜肴的香美,玉子知道她是出自内心的赞美。正如,此时此刻,玉子怀念着外婆炖的萝卜排骨。现在,无论玉子怎么做,总是会觉得差了点什么味道,那是对外婆的思念么?玉子无从知道了。
母亲因为生玉子时大出血,而落下了病根,一直受着病魔的折磨与煎熬,不知道多少次从鬼门关转回来。这让父亲一直不曾言及他自己的身体,尽管父亲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伤病,而他的身体却在母亲离去的短暂的一年时间里,完全的恶化;各种病魔张牙舞爪地侵蚀着父亲的身体,而我们却全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迅速地衰老下去,直至死神的降临。在母亲离去的一年之后,父亲便匆匆地追逐着她的脚步而去。这对于当时还在读书的玉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故,也是在随后的日子乃至今日今时,玉子心里都无法接受的现实。每每想起来,于夜深人静时伤痛难忍,泪流满面而不知觉。
由于母亲的病情,家里经济并不宽裕。不过,这并不防碍父母的感情,相反地,他们几乎从不吵架。偶尔的争执,父亲总是独自一人承受。父亲会找一僻静处一个人呆上半天,当你再看到他时,脸上便会带着了笑容。所以,虽然不能如别家那样的生活,这个家却是温馨而温暖的。每当逢年过节,父亲也总会烧制一大桌好吃的菜肴,一家子围着桌子,吃上一顿团圆饭。没有电视,有的只是父辈们喝酒划拳的吆喝声;没有网络,孩子们按年龄分级各自的玩耍。其情其景,其乐融融,总能令人留恋,每每忆起,如此的美好呢!
只是,在二十五年前的那个冬季,父亲,寻着他心爱女子的脚步,终是也舍下玉子而离去了。家,也随之而支离破碎,四分五裂,从此失去了它原本的温度。玉子那时正在高三,懵懵懂懂完全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便从此如一枚无根的野草,漂泊,漂泊,一直地似乎只有漂泊了呢!
也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家在玉子的'心底里,只是一个简单的字眼,一个歇息的地方,其它,再无任何的意义了吧!
便是妻玲儿,在玉子最黑暗的日子里一直陪伴着,走过青涩走过苦痛也走过争执吵闹的玲儿,还有这个一直在小心呵护着的空荡荡的家,也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吧!
便是岳父大人的容忍,岳母大人的慈爱,这些,在玉子眼里呢,又有多大的意义呢?这个世界上最疼爱玉子的三个人相约着走了呢!丢下玉子孤单单作一个被人怜悯的流浪人儿,独自苟活。他们走了,也带走玉子的家,玉子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可是呢,年复一年,每一个人都在回家呢,其中也包括了玉子呢!离去的终不会再回来,新生的她带着微笑走来!
是呢,新生命带着灿烂的微笑,她姗姗来迟,却这般的活力四射。她的微笑如初升的晨曦光芒,照亮温暖了这已然死气沉沉的家呢!她的哭闹、伤心和病痛,无不令玉子的心时刻地纠着呢。家的存在,回家的期盼,这一切的种种原来并不是那么的毫无意义呢!
家,是避风遮雨的港湾,是游子歇息之所;家,是妻子的守候,孩子的笑靥;家,还是生命的传承与延续;是悲痛与喜悦交织,令人难以割舍的身体和着灵魂的存在!可是呢,家究竟是什么呢?
曾几何时,家便是争吵后离家的玉子第二天收到的各个亲友的问询,只因妻会忍不住的担心而一一拜访或是电话寻问!就算明知道玉子不会去麻烦别人,可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面对这个心性孤僻的家伙,她已经尽力的容忍迁让,受够担心害怕的折磨。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家便是一种责任、一种守护!渐渐地长大的秋,乖巧而懂事,便在玉子忙碌地做着事时,会偶尔地跑过来塞进玉子嘴里一颗糖,或者只是一瓣桔子。也会在玉子因为应酬而不得不晚归时,发来几个简单的单词,告诫少喝点酒、早些回家,更要注意骑车安全。呵,她现在是越来越管得宽了呢,这可爱的精灵,这便是上天对玉子的恩赐,或是补偿?这不过又一个生命的轮回,却需要玉子用这一生去守护呢!
又是一年春节将至,又是一个阖家团圆的盛会呢。远方的游子便又作着种种的准备,来往奔波只为这回家的旅程。玉子是幸运的,不用千百里的奔波;玉子又满是遗憾,不能这般的体会,那种种的辛酸与奔波劳累之后,回到家相见亲人时的喜悦!
妻已经睡去,秋还在看书,也准备洗洗睡了。玉子,也将睡下,然后上班,然后,又会回到这个家来。这个家,有玉子的妻子、女儿在等着玉子回家。或许,家,在玉子的心里,早已不再是毫无意义的存在了吧?
突然间想起小说《完美世界》中的一句话,“天下青山一样,何处不为家”。没看过这本书的人或许体会不到这句话中的悲凉萧索。而我每当想起时总是涌起一股莫名的心痛。
人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野。曾经的我就像是一只蚂蚁,穿梭于一个又一个城市之间,不知疲倦不知忧愁。没人认得我,我也不认得任何人。我是傲的,却不知道为什么傲。白天会用虚伪的笑去迎合所有的人,夜里总会站在楼顶的天台上去看这城市绚烂。我就像是一个身在局中的局外人,冷眼去看着这局由世人操纵的棋局。总是会去嘲笑脚下走过的世人,虚伪而又卑微的活着,过着奢靡贫穷的日子。总是会自作潇洒的感觉孤独,认为这就是自由,这就是游戏人间,笑看红尘。却忘记了自己也是这所有棋子中的一个,甚至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个。
后来患上抑郁症,我便逃离我曾拼搏过的城市,隐藏于一座又一座山里。我不知道为什么要逃或许只是想逃,逃过一年又一年。
山里的天是蓝的,蓝的彻底,蓝的深邃。没有喧嚣,没有纷争,没有尔虞我诈。只有鲜花青草,虫鸣鸟叫,最最纯净的自然。我发现我爱上了这里,什么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野。都是放屁。我不知道那时的我该用什么形容,是年少轻狂?还是愚蠢自以为是的傻子?就这样我在山里待了一年又一年。我的人生也从此停滞,或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走过了一座又一座山。
现在我依旧在山里,我早已不再逃,而是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或许是我不知道我离开了山里我究竟还能去哪,停滞的人生是继续停滞亦或许从新开始。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爬到最高的山巅,静静地凝望着远方山下的城市,从天明看到黄昏,再到夜幕降临。从一盏盏整齐的路灯,到璀璨的霓虹,直至整个城市被灯火点亮。我不知道我究竟在看什么,在等什么,也不知道眼角为什么总会流下泪来。或许是山风太大有些伤人吧。
曾经的我就站在那片绚烂的灯火中。在糜烂的夜里笑着、醉着、厌恶着。身在其中却总是觉得那么遥远。如今的我。望着那片未曾改变的绚烂哭着、笑着、追忆着。颤抖着伸出双手,它是那么触手可及,我甚至能感觉到我指尖传来的温度。那么真实又那么虚幻。
我在夜里迎着风紧紧拥抱着,我不知道我拥抱的是什么?是孤独?是寂寞?还是仅仅只是因为寒冷?我不知道。我发现我什么也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曾经知道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逃,不知道已经过去了为什么还要逃。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好像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曾经意气风发以为世界真小,如今才发现渺小的是我。我不过就是茫茫荒漠中一粒尘埃,沧海浪花翻腾时,溅起的一滴水,寒冬里被大树遗弃的落叶罢了。渺小,微不足道,我也只是跟随风足迹在漫无目地的漂泊罢了,寻不到前路,找不到归途,不知道家在哪,哪又是家。就同这眼前的万家灯火,我却不知道那一盏是为我点亮。
这个故事要从我的父亲说起。
我的父亲性格深沉,少言寡语,当母亲滔滔不绝时,他只在一旁“嗯”“哦”“好”“不行”,三两字就打发了母亲的长篇大论。也未见过他放开怀抱的笑过,不像母亲笑起来嘴巴张的老大,“嘎嘎”的笑声响遍全村。很多时候,他眼睛一眯,嘴角一翘就算是笑过了。他对孩子更是不愠不火,记忆里他对我最亲昵的动作是摸我的头,最严厉的动作时皱着眉头看我。
就是这么个木头般的男人却有一手好厨艺,青椒炒鱼干,韭菜蛋皮,蚕豆蛋花汤简单的小菜被他做的至美至鲜。难得杀鸡买肉开荤腥时,我们三姐妹就兴奋地挤在厨房里,撵都撵不走。父亲炒菜时眼睛里有平时没有的神采,好像要将所有的情感都炒入菜中,他潇洒利落地挥舞着大铁勺指挥着各种食材翻腾跳跃,香气慢慢的溢满屋子,我们三个馋猫便抢着喊“爸,爸,我来尝尝有没有盐。”土豆焖老鸡,白菜猪肉,红烧鲫鱼,牛肉细粉,简单的食材,至上的美味让我至今难忘。
父亲给我的美食生涯在我十一岁那年戛然而止,他去帮人盖房子从屋顶摔下,一根钉子扎进前额,当场死亡。那么突然,上顿饭的余香还在唇齿间回荡,父亲却已经与我们天人永隔。母亲带着我们仨儿吃了半个月的清汤挂面终于振作起来进厨房给我们做饭,那顿饭菜的滋味很难用酸甜苦辣来形容,非得概括总结的话也用“至今难忘”这四个字吧。但母亲进步神速,只用七八天的时间竟赶上父亲的七八分水平,我与姐妹除了欢呼还是欢呼。
母亲没有再婚,一个人将我们三个拉扯长大,姐姐妹妹都像母亲的泼辣,我继承了父亲的深沉,最大的遗憾是我们都没有遗传父母对厨艺的天赋。
一日,我们与母亲感慨这事儿,母亲说“有一件事儿一直没对你们说,你们小的时候说了怕吓到你们,等你们长大了又觉得你们肯定不信还会说我老迷信。”
妹妹问“什么事呀,怪神秘的,说嘛。”
姐姐也凑过去“最喜欢听妈讲故事了。”
我在一旁微微笑。
“那时你们爸刚去世。”一句话将我们引入那段悲伤岁月“你们爸确实把我惯坏了,炒起菜来,我连酱油和醋都分不清。”
妹妹噗嗤笑出来“吃了一顿饭,我闹了两天肚子。”
“可是老妈进步神速。”我说。
姐姐点头“嗯,老妈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以前一直被爸压着,没有开发机会,后来逼不得已就天赋大爆发了。”
妈笑着摇头“一天夜里你们都睡着了,我听见厨房里传来咣当,咣当的声音,我以为是老鼠爬上灶台碰翻了东西,便下床去看,厨房里安安静静的,灶台上只放着那把大铁勺,并不见老鼠。我回到床上,没过多久那声音又响了起来,我越听越觉得熟悉,就像……就像……”
“就像什么?”
“就像你们爸炒菜的声音。”
“呀!”姐和妹同时怪叫。
我也汗毛直竖“你说爸半夜回来炒菜呀!”
“我就知道你们不信,一开始我也就是这么想想,可是第二天我用那把大铁勺炒菜时手特别顺,感觉就像你们爸拿着我的手在炒菜一样。炒出的菜味道大变叫你们惊讶。以后的几天那声音一到夜里就响,分明就是大铁勺在锅里翻炒的声音,所以我就想一定是你们爸的魂附在了那把大铁勺上,他要手把手的教会我炒菜。”
这种事如果是出自别人的口我一定会在肚子里偷笑,但母亲说出的话我们一向是听的,我们都静默了一会儿。
“那声音一直响吗?我们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啊!”妹说。
“一直响,直到我觉得炒出的菜可以了,一天晚上我洗那把大铁勺时,悄声嘀咕,孩子他爸,你放心去吧,我会好好把三个孩子带大,让她们吃的好,喝的好,穿的好,就像你在的时候一个样儿。”
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的姐妹已伏在母亲的膝上哭了。
晚上,我们一家四口齐聚厨房,姐姐拿起那把大铁勺自言自语“爸的魂魄就附在这铁勺上?”语气是不可思议的。那把大铁勺比姐姐都大,妈说爸曾在部队做炊事员,大铁勺是他从部队带回的,妈每次用完都要仔细擦干防止它锈蚀,直到现在它依旧通体乌黑,十分厚实沉重,那些市场里银光闪亮的勺子们到它面前统统得称孙子。
我们三姐妹商量一人用大铁勺做一道菜,让妈休息休息。
大姐十分夸张地说“父亲显灵。”
小妹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我外表平静,内心忐忑。
结果三道菜一个水准,巨难吃,统统倒掉。
妈笑说“还是我来吧。”
后来我和朋友说起这事儿,朋友爱好心理学,他说“阿姨太过思念叔叔,又担心自己一个人照顾不好你们,心理压力太大以至于出现幻听。”
“但是她的厨艺确实进步神速,怎么解释?”
“其实这都是她自身用心努力的结果,用心做出的菜应该都是美味的。”
朋友的说法是科学的,但这世上还有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家的故事。
结婚两月有余,甜蜜中夹杂着些许焦虑。温柔贤惠,对我照顾有加的妻子,把我从160多斤养到了将近180斤,体重在直线的飙升的我,却没有做到心宽体胖,心里一直沉甸甸的,不是因为婚后的日子有什么波折,而是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我已年纪不小,可至今一事无成,虽然有工作的地方,但只能算是临时工,每月拿着微薄的工资,不要说养家糊口,就是自己用起来也是捉襟见肘,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生活的担子有多么沉重。而自从结了婚的那一天起,我也终于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是妻子的父母买来养老用的,只是暂时让我们居住,等我们有条件搬出去的时候,就要把它还回去,所以这里不是我的家。而我父母那里也不能再算是我的家,每次回去都像是做客一样,父母会忙着张罗一桌子饭菜,父亲也会倒上两杯白酒,与我把盏对酌。
记得婚后第一次回家吃饭的时候,父亲一边与我喝酒,一边对妻子说:“这是我们父子三十年来第一次单独喝酒。”母亲与妻微笑的看着我们轻轻的碰杯,脸上流露着淡淡的幸福。而我也不再是叛逆的样子,会问问父母,我离开的这几天家里有什么新闻,东家长西家短的聊上几句,慢慢的感受这份用爱编织的温馨。
由于我上班的地方离父母家更近一些,比回到我现在的住所要少一半的路程,所以母亲让我每天中午都回她那里吃饭。而妻也在家,又比较喜欢钻研饮食之道,每天都会做好了饭菜等我回来,妻子对我说:“既然已经结婚了,就让父母歇歇吧,别再让他们每天为了我而忙碌。”我也深知不应再去劳烦父母,所以每天三餐都不再去父母那里。起初的几天母亲每到中午快下班的时候都会给我打电话,问我回她那里吃饭吗?当听到我说不回去的时候,母亲总会淡淡的说一句:“回来多好,都做了你那份饭了,这里离单位近,中午还可以多睡一会。”每当这时,我总是无言以对,母亲虽然没有多说什么就挂了电话,但我能够感受到母亲那份深深的失落,心里也就郁郁起来。给我打了几天电话以后,母亲看我没有再回去吃饭的意思,也就不再坚持,不再打电话询问,但我知道,她还是希望我回去的吧。
记得前几天单位下乡调研,由于时间紧,上午完成任务已经很晚,下午又很早就要出发。而妻子又不在家,我便打算回到父母那里吃饭。我想用电话提前通知父母一声,但是给父母的手机打了好几次都没有人接,原来二老一直在外边忙着干活,手机都放在了屋子里没有听到。于是,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我回到了家里。母亲见到我的时候有些惊讶,问我吃饭没有,我说没有。母亲便忙活了起来,由于我来的突然,母亲没有事先做饭,家里没有什么能马上吃的东西,只有一些剩饭,母亲便给我做了蛋炒饭,而她与父亲只是用开水泡了一些燕麦片。我问母亲:“怎么没有做饭呢?”母亲说:“我和你爸早上吃的比较晚,都不是很饿,所以就想等干完了活在做饭,没想到你会回来。”当她拿起手机看到我的未接来电时,脸上现出了一丝歉意,自责的说道:“这一天,也不知道忙啥,在外边干活,手机都忘拿了。”其实我知道,他们只是不知道我会回去,而只要我不回去,他们就不会计较吃什么,总是凑合着吃饱就好。如果知道我回去,那么热乎可口的饭菜必定会随时都有。
现在终于理解了《常回家看看》这首歌为什么会成为经典,为什么每当那个旋律响起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默默的流泪。我想,纵使我们各自成家,离开了父母,可父母一直在为我们守着一个家,那个家是他们用爱建造的堡垒,永远永远不会坍塌。
心安为吾家,有爸有妈才算家。
家,对我来说是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字眼。当我在风雨的街头漠然无助的时候,是家给予我无穷无尽的力量;当我受到失败的打击和不解的委屈时,是家让我的心在岁月的磨难中变得坚强;当我在追求梦想的旅途中收获成功的果实时,在第一时间内迫不及待跟家人分享这份喜悦的心情。
我的家不像豪华的别墅那样金碧辉煌,我的家人不像阔绰的富二代,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我的家看似平凡,但它却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它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爱,爱是天上下着的小雨的点点滴滴,细细小小,平平凡凡;是它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爱别人,才会爱家庭,爱社会,爱祖国;是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幸福同样跟在我身后。
我不知该如何来诠释我的父母,因为在父母平淡的生活中,却常常跳动着不一样的生活脉搏。在我右边的小腿有一块疤痕,每当我触碰它时,我的思绪便会飞回从前的美好时光,记得那年我7岁,在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晴空的下午,我和妈妈在一间卖粮食的店里发生了一件事。
那天,妈妈拿着一本语文书,坐在我旁边,让我大声地朗读一遍,当我读完一段文字,她总是打断我的话,并且纠正我错误的发音,然后让我接着往下读,她不厌其烦地重复这样的动作,而我却被妈妈这样的做法逼到“忍无可忍,无需可忍”的程度,在那一瞬间我彻底崩溃了,我对她用模糊不清的声音说:“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说话,为什么我的耳朵听不到声音,我讨厌说话,我一说话,那些人就用奇怪的目光看着我!”结果,妈妈非常愤怒,失去了理智,拿着刚煮好的一壶白开水泼向了我的小腿,我顿时哇哇大哭,疼得死去活来。正好爸爸赶来撞上屋里凌乱的场面,妈妈撇下我不管就往外走了。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感觉有人在亲吻我的额头,而且有几滴豆大般的泪珠划过我的脸颊,睁开眼睛在朦胧中隐约看到,妈妈在哭泣着……早晨,妈妈抱着我打车去医院,我的小腿被烫伤的皮肤不再细皮嫩肉的,医生和护士用手按住我的小腿,为我上药包扎伤口,我踢来踢去,不配合医生的治疗,妈妈噙着眼泪对我说,孩子,喊吧!那一刻我便放声大喊……
回到那个家,妈妈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为我做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在卧室里准备一些枕头,让我睡觉的时候把小腿放在上面,妈妈拿着故事书讲给我听,用她的手掌轻轻地拍着我进入梦乡。爸爸每天负责背我上下楼,和妈妈轮流陪着我去换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父母悉心照顾下,我可以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了。后来妈妈对我说:“悦悦,对不起,换药的时候你一定很恨妈妈吧,你喊的时候,喊得我痛彻肺腑,喊得我不知所措,喊得我眼泪滂沱。”正是这块伤疤,让我认识了爱。
爸爸在我的心中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为了养活我们全家,他每天早出晚归,不辞辛劳地工作,印象深刻的是爸爸用那宽阔的肩膀扛着一袋沉甸甸的大米,汗流浃背地离我而去的背影,幼小天真的我问爸爸:“你累吗?”爸爸笑着回答我:“因为我爱你和妈妈,爱我们的家,所以再苦再累都值得。”爸爸用高大挺拔的脊背撑起这个家,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爱别人,爱家庭,爱社会,爱祖国。
一家人围绕着餐桌吃一顿简单的饭菜,在一起谈笑风生;一家人去公园散步,在一起互相谈谈心;一家人过着简单平淡的生活,在一起平平安安的。荣誉,金钱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内心深处的那一丝真情在提醒自己:这个世界充斥着太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的家是一个温暖的巢,永远等我归来;我的家是一只永久的舟,永远为我停留,当我在成长的道路体会到一段伤痕累累的经历时,家就是我唯一可以休憩的港湾。
家,是那些流浪街头、无家可归的人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神说,充满爱的地方是天堂,我说,家是我一生眷恋的天空。
家,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让倍感温馨的字眼,一想到它,心中仿佛充满了无穷的力量,那是回家的脚步在加紧。无论工作、学习有多忙,家依然是我心中永久的牵挂,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最柔弱的一面,不是不表露只未到情深处。
每当夕阳即将落幕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家,胸口会传来一阵陈温暖,想起远远家中,此时此刻忙忙碌碌的亲人,心中的牵挂被拉开了长长的线。都说岁月如歌,我希望我能把其中最美的旋律留给我的父母亲,他们辛苦一生不容易,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女长大有出息,自己却不图任何回报,再苦再累也值得。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自己的儿女,现如今无情的皱纹解读了他们一生的辛劳。每当回想到父亲疲惫略弯的背,心中不知多少次偷偷哽咽,父亲的背,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宽阔无比的天。父亲的背像大山,为这个家抵挡所有的困难,把其中最美的风景留给我们,就像沏一壶茶,我们品尝到的永远是沁人芳香的味道,却不知其中有多少苦味。还有母亲那双并不美丽的手,那是一双长满老茧的手,但握在手里却异常舒服,那种温暖从指尖传到掌心,没有比这更让我感动的温暖,在我心中,它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双手。忘不了母亲那双充满慈爱的眼睛,是它们指引我走向远方,是我永远的依靠,每次的离别,思念和牵挂就被拉得更紧。
怀着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和那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携着自己对生活的满腔热忧,走向属于自己的路。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别无选择只有大步朝前走,但家永远是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一声声呼唤,那是来自家中的回音,一想到家,伤口便不再痛,心不再流浪,信念也变得坚强了。又是一个寂寞的夜,冷冷的初春,这个时候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前,一支烟,一棵平淡无奇的心静静的翻开记忆里封存的每一页,朦胧的心境,久久的整理情绪,想家的字眼在我身边悄悄绽放了,透着一丝清香,这份情怀让我更加勇敢更加努力。
家是心中最亮丽的风景线,累了、倦了、想到家,梦境便不再冰冷,心也不再忧郁。它像一杯香气十足的茶,把苦涩留给自己,散发出的永远是缕缕清香。正是它让颗颗孤独漂泊的心,有了最好的归宿,想到这里,心情便浩荡了许多许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黑龙江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安徽高考排名1137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738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要多少分贵州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399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要多少分内蒙古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散文阅读:念想,空白
百合感忆-青春散文
回忆里的城优秀散文800字
我如果爱你300字散文
散文阅读:念想,空白
百合感忆-青春散文
回忆里的城优秀散文800字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514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92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我如果爱你300字散文
那些被遗忘的时光短篇散文
爱不爱的散文范文
散文爱在冬季
精美散文等待途中
关于散文的基础知识技术
关于生命中最珍贵的五样东西的散文
读闲岁月散文
选择合适的生活哲理散文
散文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