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的小黄抒情散文

李盛老师

不同时代的小黄抒情散文

  小时候家里养了一条狗,身上的毛是黄色,所以叫它“小黄”。小黄很乖,每次我们去哪它都喜欢跟着,我们回来,小黄就在离家有一段距离的空巷那里摇头摆尾地迎接我们,有时候父亲会看玩笑说,责怪我对他们不热情,说当年那狗可讨喜了,我调皮地说,我又不是那狗,哈哈!小时候去邻居家找同学,被她家狗咬过,以至于现在有了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效应,但是我们家小黄可是不咬人的,她陪伴了我的童年几年,让我更快乐。也是忘了,后来它是怎样去世的,只记得当年的画面:父亲和哥哥把狗埋在屋前离家几十米的地方,狗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当时的肯定因为不舍而哭过。最近看了电影《一条狗的使命》,那里面的狗可以重生,且重生了四次,我相信我家小黄也只是换种方式在继续活着。

  小黄变成了人,但不是“小黄人”,它变成了一个亲昵,变成了友情关系里熟悉的见证。朋友姓“黄”,后来熟悉的我们,我说可不可以叫你一句“小黄”?一方面自己又在偷乐,因为这分明就是狗的名字嘛,一方面又觉得有点不好,反正取决于朋友自己愿不愿意,朋友说可以,于是这一叫,便是三年。这三年,是那一份可以互损互掐的碰撞,是那一份对于“真朋友”定义的最初最好的诠释,是那一份对于毕业不舍再见的情绪最自然的释怀。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但愿我们永远都看的见,那些一起哭过笑过的画面,还愿你的记忆中还有我,还不后悔认识我,还觉得珍贵。

  小黄还是人,她变成了一个网络人,只有线上联系的那种,没有线下交流的那种。现实中的我们大概有偶遇过,只是我们选择不去了解彼此的信息,就算碰面,也当做不熟悉的那种,只在网上聊的`热火朝天。一起谈音乐,重点是民谣,一起畅谈人生,一起聊文字,尤其是诗歌。像一个老朋友那样,让高调的我多了一个倾诉对象,我也曾奢望有一天我们也会有线下的那种熟悉,可以偶尔约出去一起去游玩,而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在乎别人说着:你们熟吗?怎么会一起出去玩的话。

  只是真的,你列表里熟悉的人那么多,但太多时候这些人还不如你与陌生人聊的多吧?那虽然是一个比较虚拟的世界,但那是相对自由的世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顾虑太多。现实中的人们总是喜欢寒暄,一转身,可能就对别人指指点点,所以人们都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的言语,因为有时候真的是“祸从口出”,所以变得谨慎而不是更热情,所以就干脆都不主动,都不联系,也没有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调侃,也没有所谓的要学会察言观色。

  就是我也变了,变得这样虚假了,但又觉得这样还不算太坏,因为太清醒的人生不值得追求,人生难免糊涂。就是那个网络人,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虚构的现象,就是小黄应该还是小黄,记忆还是记忆,我还是我,你还是你,我们还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