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的正气散文

王明刚老师

天地之间的正气散文

  柳公权给皇帝说:心正乃笔正,笔正乃可为法矣。柳公权的楷书《神策军碑》,把“正”演绎到了最高境界,那叫最正,最精彩,是最标准的“正”!

  从大处着眼通篇看来,那《神策军碑》,跟天安门广场阅兵式上威武壮观的步兵方队非常神似。那些战士,持钢枪,迈正步,飒爽英姿,整齐划一,那才叫精神。这楷书,神采奕奕,千姿百态,整齐而变化,演绎出了人间最活泼的神采,当然更美,更有威仪!若是从细处观察,每一个字,每一笔,都经过千锤百炼,都有着非凡的气度,都有着直木曲铁的刚劲和力量。

  《神策军碑》的笔画,最刚劲。楷书笔画,无论力道,无论风韵,必须由弯曲来成就。在《神策军碑》里,弯曲让笔画的神采返璞归真,变成大自然造化出来的钢筋铁骨,变成力道和风韵,这的确是奇迹,是书法艺术特有的奇迹。那横竖撇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力,就是如骨似筋的力。有些横竖,似乎被拉直了,给人的.视觉标直标直。其实,那就是弯曲造就的最高境界,弯出来千钧之力,弯出来斩钉截铁。这样的用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健美冠军,浑身上下都是肌肉,都是精神!那长撇,像兰叶,又比兰叶刚劲,又比兰叶风韵;那长捺,棱角分明,就像长刀利刃镌刻出来的痕迹;那丰腴的中竖,那壮实的横折,那一笔都依仗着弯曲创造出无与伦比的风采与力道!

  柳公权的楷书用笔,精神到了极致,极致来自功夫,功夫当然出于正直。没有倔强和正直,没有过人的毅力,即便他有着过人的天赋,也难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几乎把毕生精力都用于楷书!也只有刚正,只有倔强,才会有千古之下的功力。那句名言“心正则笔正”,需要底气,需要百折不挠、宁折不弯的风骨和气概。当然,就是那股子正气,成就了功夫,也成就了柳公权。

  唐朝的楷书,结体崇尚端正。柳公权的楷书,在端正的大前提下,更有神采。《神策军碑》的书法精神,除了得力于刚劲的用笔之外,还得力于那别具一格的结体。《神策军碑》的结体,中宫收紧,四下里伸张,单字看来,俨然一个手持长枪,披挂齐整的全副武装勇士。《神策军碑》里的字,结体没有四平八稳,老老实实。但是,那绝对正,正得没有一点儿悬念。那里面,笔画的收放向背,偏旁部首的穿插和避让,包抄和并列,都别具一格,与众不同,都精湛。无论怎样变化,这结体都成一个“正”!还有,《神策军碑》的结体功夫,简直登峰造极!那结体,带着极致的精美严密,带着精神和风采,本身就震撼人心,更何况那是功夫顶峰造化出来的境界。那分间布白,处处默契,处处巧妙,处处精神。偶尔,也会有一两笔飘逸和浪漫,譬如“餘”的捺,“月”的长撇,这些,使分间布白更灵动,字更出神。就像潘安宋玉的才华偶尔一点显露,虽然不多,却惊世骇俗。有很多结构,柳公权将它们巧妙安排,用出人意外的疏密变化来显现飘逸和神采。偏旁的笔画,并没有追求绝对的均等,而是有密有疏,密者集中,疏者空灵,跟整体布局相映成趣。还有,那扁有扁的姿态,长有长的意趣,斜有斜的风范,圆有圆的姿态,配合下来,字字都经典,字字都完美。譬如国家的“國”,图画的“圖”,团团而围,框子里面又像是高高城墙包围着的三街六市,格局井然。“有”,横放撇收,下面的部首,修长而灵气。那样的结体,就像白衣秀士,风姿飒爽精神抖擞。当然,这样的字,更见得精美,更能让人品味。

  《神策军碑》的篇幅,当然整齐。不过,那整齐是拓片割裁之后装裱的。至于原碑怎么样,咱没有见过。但是,透过裁割后的拓片编辑出来的法帖,完全能洞悉原碑的风貌。这法帖上面的字,宽窄扁圆,大大小小,格局整齐又错落有致。开头部分的“二百廿有餘載”几个字,“二”浓墨重笔以得其势,“百”字收紧以见其神,“廿”字拓宽以彰其采,“有”字修长以显其韵,“載”字宽博以显其骨。布局到这境界,完完全全是天地造化,是正气的精神,是大自然的至精至华,若无柳公权的功力和天才,世人恐怕难得一见!通篇之中,还有几个大字相当显眼。那些字,或是骨力开张,或是飘逸大方,或是厚重丰腴,它们镶嵌在篇幅里,就像茫茫星空里的金木水火土,虽无日月耀眼,却是点缀衬托,使全篇的正气陡然生色,更加灵动,更见活力,更灿烂辉煌。这些,都让人寻味,让人遐思,当然属于柳公权创造出的境界!

  《神策军碑》,无论用笔结字还是篇幅,天成地就,自然而然,精妙绝伦,都有着刚劲倔强的风骨,都昭示着天地之间的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