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冰谷散文

黄飞老师

春天的冰谷散文

  太原西山北接宁武管涔山,南通吕梁山,绵延起伏,巍峨雄峙,是太原西面的屏障,历史上曾有“九峪五山”之说。由南到北,九峪,分别是南峪、黄栌峪、柳子峪、马坊峪、明仙峪、风峪、开化峪、冶峪、西峪;五山就是天龙山、悬瓮山、龙山、太山、蒙山。

  过去的西山,可以说是山山有风光,峪峪有奇景,现在已是风光不在了。沿着晋祠路径直向南,远望西山,杂色斑驳,冷寂荒凉,仿如一个沦落潦倒蓬头垢面的村妇。但如果你进到山的深处,也许会发现别有洞天呢。

  今天,我们一行六人选择了从柳跖沟进入天龙山的路线。去年,我曾单车走过这条线路,从牛家口进,沿一条山间土路,蜿蜒向上,可以到达观音堂下。今天的计划就是徒步顺此路进山。以前到天龙,多是来去匆匆,这次想仔细看看,索性就坐车直接到了窑头村下。

  我们几位不速之客引起了几位村民的注意,知道来意后,就热情的指点了一条更近的进山路线。喜欢户外寻奇探险的我们当然毫不犹豫的踏上了新线路。

  村口往前是个煤矿,已经停产,整个矿区空旷萧条。寻径而入,渐渐转入一条山沟。其实,这里就是进入柳跖沟腹地的真正入口,但由于来路曲折颠簸尘土飞扬,又加上前有煤矿阻路,许多“好游者”不是望而却步就是“遂迷,不复得路”了。

  一进入沟里,顿觉沟里沟外风光迥然不同。沟外单调荒凉毫无生意,沟内清风送爽青山入目。一条碎石小径曲曲折折,伸向山谷的深处,溪水清澈,潺湲而下。山不在高,有水则灵,水是山的灵气所在;有了水,山也精神,人也爽劲,一路之上,山溪相伴,再没有比这更惬意的旅途了。

  走不多久,一道矮坝横亘,右边一块巨石突兀而出,细水从石上滑下,形成一道秀气玲珑的小瀑布。水线轻盈而柔和,摇曳而下,姗姗可爱;衬托着周围的盎然绿意,真让人神清气爽,似乎连心也变得如水一般清净而活泼了。

  大家拍照小憩,继续前行。沿路淙淙溪水相伴,葱葱绿树养目,想象一下,还真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味道呢。而且,鸟鸣悦耳,空旷幽静中,更显得尘俗顿远,心旷神怡。王籍诗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那是身临其境,悠然心会的真切感受;王安石偏偏要语出惊人,写出一句什么“一鸟不鸣山更幽”。柳宗元善写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绝对没有一只鸟,但是你在吟味之余,会有幽静之感吗?想来,王安石许是养尊处优足不出户,在家里一边卧游,一边“闭门造诗”呢。诗扯得多了,这可怪不得我啊,要怪也只能怪这里太富有诗情画意以至引人遐想了。

  正在诗中浮想联翩呢,前面已经喊叫成一片,望过去,几个人正手舞足蹈呢。赶紧跑上前,天哪,竟是两块高大晶莹的冰柱,撑立在崖壁之下,英武豪迈,就像是力能扛鼎的勇士,好不威风。其中的一个还在底部融成一个冰洞。冰在北方不是稀奇物,但在春气已动,城里已经褪尽冬装的天气里,能在山中目睹这样的冰柱,这才稀奇。难怪大伙兴奋地一塌糊涂了。喊着,跳着,摆造型,摁快门,好不热闹。依依不舍,仿佛是要和久别重逢的恋人告别似的,我们离开了冰柱。继续向前,路渐渐收窄,两边岩壁高耸,山石参差错落,俯仰生姿。又转一个弯,左手边有巨岩突兀,表面石痕,如波纹涌动,令人啧啧称奇。

  过了这里,沟底的路渐渐开阔,原先零星的冰雪在这里铺成一片,形成了平展洁白的冰盖,静静地匍匐延伸在这片谷底。冰盖之下,清澈的溪水细纹涟涟,从卵石上脉脉的淌过;手探下去,寒意入骨。远远望下去,谷壁青松葱茏,绿意盎然;谷底银装匝地,炫人眼目,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我们久久伫立在这片冰雪仙境前,欣赏着,赞叹着;内心的激动慢慢被点燃,跳跃成无所顾忌的快乐,舞蹈如山中的`精灵。一路兴奋,一路笑语,我们几乎不知道如何走过了这片奇境。

  翻过一道石坝,踏着冰雪之路,一直向前,就置身于天龙山瀑布的下方了。冬末春初,瀑水不大,被风扯成一道薄薄的水帘。令人驻足称奇的是紧贴在瀑布石壁上的一块坚冰,经过瀑水不断地消融,融成了一幅天然的“滴水观音”图。远远望去,观音背倚灵山,足踏祥云,右首白龙护法,左首的瀑水如甘露普降泽被众生,巧夺天工堪为奇观。

  从瀑布左边寻路攀上瀑顶,俯视下面,冰层如带,苍松如盖,依偎掩映,宛然画中。再径直前行,便至南山脚下。左右各有一条石级山道,左走,即是好汉坡,直达南山顶,至插旗石返;右上,便是天龙山顶。

  我们拾阶而上,开始了攀登南山的“好汉”之旅。

  这是一次意外之旅,意外的路线,意外的发现,意外的风景;但有一点却毫不意外,那就是我们永远随身携带且随时释放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