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碗留在心头上的粥饭散文

张东东老师

那一碗留在心头上的粥饭散文

  

  多年之后,那个顺口溜:“马家街道两头翘,中间有个破学校,学校有个学生灶,一碗粥饭二两票。”依然在耳畔回荡着。顺口溜押韵易诵,传唱度很高,自然就传得很远了。

  这里提到的马家就是我老家镇政府所在地,八十年代叫公社,后来改成乡,前些年又改成了镇,现在又叫便民服务中心。不论名称怎么变化,它的职能一直没变,始终是方圆十几个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中学校园一直在这里。

  在这里,我上了三年初中,三年里,我一直是半走读生。“半走读”的名是我给自己起的,和一天三顿饭都吃住在学校的远路同学不同,我只在这里吃早饭,其它两顿饭和走读生一样回家吃,所以,“走读生”前就加了个“半”字,以示区别。这样,我才有机会跟着住宿生尝到了二两票的那碗粥饭,那一碗留在心头的粥饭……

  

  就这一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粥饭,在当时的学校可不是容易吃到的。

  那个年月,很少有人家能把秋粮存到来年,家里没有了玉米,就无法交来糁子,学校灶上也就熬不出粥饭。

  吃不到粥饭的前半年,娃娃们以何维生呢?只有从家里背来的馍馍,要么干啃,要么水泡,别无它法。

  和寡淡无味的开水泡馍相比,热腾腾的粥饭就是美味,就是佳肴,就是幸福的早餐。往往一碗热粥下肚,周身每个毛孔都熨帖、舒服了,整整一天浑身暖烘烘的,天再寒也不觉得了。

  可就是这一口热粥,吃上也不容易啊!

  饭票不是说有就有的。想得到饭票,得首先交糁子。要交糁子,家里必须有玉米。可是,玉米并不是每家必种的粮食作物。

  老家是旱塬地带,粮食一年一熟。分地之前,生产队响应国家的号召,盲目地种植了产量高的玉米,导致老百姓的餐桌上玉米就成了主食。长年以玉米为主食,人的肠胃严重受损,有些人甚至一听见“玉米”俩字,胃就发酸,口吐酸水。所以,土地到户之后,麦子种的多了,玉米种的少了。毕竟麦面精细,吃到胃里舒服养人。再说,家里少了糁子可以活命,少了麦子那可是要命的,而没有种玉米的人家要吃糁子就得拿麦子去换。对于把麦子当宝贝的农人来说,让他们拿出颗粒饱满的麦子去换玉米,他们还是舍不得的。就是舍得,换来的量也是有限的,这有限的玉米能舍得给灶上交的就更少了。也有一些家里条件好的粮食充裕的,给孩子留的就多一些,吃的就宽展一些,每年都能给孩子换足饭票。

  但是,有了饭票就一定能吃到糁子吗?如果最后一节课老师拖堂了,那天的粥饭绝对与你无缘。三四百个住校生,一鏊粥饭一人一碗本来就不够,只能是早到的早得,晚到的就没有了。没有就没有了,谁也不会再为你单独做第二次了。那么,你就只能舀上一碗白开水回去吃开水泡馍了。

  那时,我特别羡慕住在镇上的或者父母是老师的同学,其它不论,他们好歹每顿都能吃上一口热饭,热饭菜吃下去,肚子里热乎乎的,舒舒服服的。

  

  学生灶上没有饭堂,就没法在那里就餐了。打来粥以后,住宿生都回到宿舍里去吃,我们这些“半走读生”就只能回到教室里去吃了。

  回到教室里,把饭碗放在座位上,掏出从家里背来的馍馍,一口馒头一口粥饭就开吃了。此时,不论粗犷的男生还是文气的.女生,都一个样,小饿狼似的狼吞虎咽吃着。

  吃饭时最幸福的是,共享同学带来的一瓶小菜。那年月,能带来的,要么是妈妈腌制的萝卜叶子,要么是奶奶腌制的蔓菁(油菜叶子)或者是生拌萝卜丝,大白菜和莲花白很少见。热腾腾的粥饭就着酸爽可口的小菜,吃起来很是过瘾,吃起来酣畅淋漓。它们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让我们感到幸福无比。

  有时候,吃饭之前,大家商定来个比赛:看谁吃得快,吃得干净,输了的负责洗碗。这下子,开吃之后,一定是鸦雀无声了,每个人都深埋着头认真地吃着,谁也不想成为输了的那个。当然,吃完之后免不了一阵争执,脸红脖子粗是常有的事。吵着闹着,一顿饭就在一眨眼间结束了。

  

  吃了三年粥饭,最忘不了的是熬粥饭的老师傅,他是同学的爷爷,身材瘦小,面相冷硬,少言寡语。平时看谁都是一个表情,嘴抿得紧紧的,脸掉得平平的,看着很严肃,因此大家都有点怕他,不管舀水还是打饭都规规矩矩的,不敢造次。他手艺特好,也特负责任,每天熬饭时火候把握得恰恰好,稀稠拿捏得恰恰好,他熬的粥饭吃到嘴里口感好,黏糊糊,香喷喷。

  他熬粥饭不光口感好,还准时,只要一放学,热腾腾的一锅粥就好了,去早了还能看见锅中间的热粥冒着小泡泡,咕咚咕咚的。学生灶在学校西南角,离教室很远,放学后一朝这边跑,远远地就能闻到飘出来的粥香味,那香味诱惑着我们,跑的脚步自然就快了,你追我赶的,令我常常想起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那种情景,现在想起来特别好笑。

  不论是烧开水,还是熬粥,老师傅一直很用心。只要是上学时间,学生灶上的那个烟囱肯定会按时冒烟,水或粥一定会按时供应。后来,老人年龄大了退休了,学校便换了一个稍年轻的师傅,有时不能按时开饭,熬的粥也偶尔会烧焦或有夹生,都不自觉怀念起那个老师傅了。

  三年的初中生活,确实是艰苦了一点,但我很庆幸遇到了好师傅,他把普通的糁子熬成了美味,我们吃得可口,吃得香甜,吃得难忘,只是辛苦师傅了,不知他费了多大劲、流了多少汗!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如今的生活已今非昔比了,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吃啥就吃啥,大鱼大肉吃个够,一碗粥饭,谁都不会稀罕的。可是,当年它却是我们的佳肴、我们的美味,是幸福的早餐,它给我们这些拔节长身体的孩子们带来了母乳般的滋养,它帮衬着我们安稳地度过了青春发育期。

  那些年月,日子虽然很清贫,但我们的味蕾发达,吃什么都美味无比,所以尽管很艰苦,但我们并没有丝毫的抱怨,那样的有稀粥喝的日子,反倒让我们知道了要懂得感恩要懂得惜福,懂得了坦然地面对任何艰难,学会了以乐观的心态看待任何困难。

  如今,站在岁月的河岸回望来路,心中唯有感谢,感谢艰难时期的那一碗粥饭,那一碗热腾腾、黄灿灿、香喷喷的粥饭,它不但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身心……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难忘那一碗热腾腾的粥饭,那一碗留在心头上的粥饭,一想到它,心里就感到暖暖的、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