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风筝治病散文

刘莉莉老师

给风筝治病散文

  每年春天,我都要组织学生到江边放风筝,眼见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仿佛回到了无忧的童年。不过,每每望着色彩斑斓的风筝飞舞,总觉得缺少什么。是啊,天上的风筝虽各式各样,可没有一架是学生动手做的。其实,风筝对孩子来说,做所经历的体验远远大于放飞的快乐,但如今的孩子又有多少享受过呢?眼看自己的学生即将告别童年走进中学,我却从未组织他们做过一次风筝,不免心存歉意。于是,为了弥补缺憾,圆学生真正的风筝梦,我今年便向学生提议放风筝活动增添一项内容——现场做风筝。顿时,大家欢呼雀跃。

  活动那天,学生个个兴致高昂,还没容我讲解,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摆开阵势两个一组三个一堆地动起手来。见学生热情如火,我兴奋不已,索性做个旁观者,放手让他们去实践。也许是我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全班五十多个学生花了两节课时间,做出的风筝似乎都患病一般,没有一架能稳稳当当地起飞。面对这个始料未及的糟糕结果,我和学生都蒙了,尤其是当学生焦急地向我求教时,由于准备不充分,我仅凭着童年做风筝的经历,根本就无力解决他们所提出的众多疑难问题。还好,我并没有因自己知识的匮乏慌了手脚,对学生搪塞了事,草草结束活动。

  经过冷静的思考,我马上组织好学生,让大家参与讨论风筝的“病因”。学生畅所欲言,很快总结出诸如缺乏经验,对风筝的制作原理知之甚少,平时依赖思想严重等问题。“那我们如何为风筝‘治病’呢?”见学生来了劲,我紧接着又抛出下个话题,请大家出谋划策,商讨“治病”良方。当一位学生提议利用互联网来解决问题,当即得到大家的呼应,茅塞顿开的'我便立刻打开校园网,搜索出众多有关风筝的信息资料。在网上,我和学生如饥似渴,首先了解了风筝的历史与文化,知道风筝是中国人在两前多年前为追求神奇开发梦想而发明的,它同四大发明一样,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接着,我和学生共同欣赏了各式各样的风筝图片,学习了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分步解读探讨了了做风筝的扎、糊、绘三大工序;最后,大家还颇有兴致地高声朗读了有关风筝的精美诗文。

  结束了网上旅行,我和学生都有意犹未尽之感。由于在网上不仅求到了给风筝“治病”的良方,而且还对风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活动结束前,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把自己的病风筝治好,载着童年的梦想飞上广阔的蓝天。

  第二天,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把治好病的风筝带来了,尽管还是没有买的精致漂亮,但架架风筝个性十足,都拥有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名字,如《梦的翅膀》《猛禽战机》《云追月》《月光之子》《幻影》《飘摇》《飞越时空》《超越》《绿色童话》《银色之翼》《雪鹰》《阳光天使》《腾云驾雾》《战神》《泡泡龙》《童年的梦》……在风和日丽的江边,当孩子们放飞起真正属于自己的风筝,我欣喜地发现一张张比春日更灿烂的笑脸写满了从未有过的孩童的骄傲。望着天上个性飞扬充满生命活力的风筝,我笑了,与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同在蓝天下,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