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酒家散文

刘莉莉老师

林中酒家散文

  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在林中穿行,扰如一只白鹤正翱翔在天空。人们的双眼直勾勾地望着窗外,赏不尽的绿色,看不够的缤纷。秋天的小兴安岭,变幻着不同的色彩,嫅紫嫣红,迷离扑朔,像是一面巨幅的彩绸,锦绣的卦毯,飘落在人间。此时灿烂的原始森林,己成为伊春市每年必办的“五花山”森林观赏节了。

  真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叶儿们在即将落下时,把旺胜了一年的精力,都突显在这最后的时刻,打扮得花枝招展,浓装艳抹,艳丽异常,然后匆匆地离去。北京香山的枫叶只是变红,而这里的枫树,却是像春天里盛开的杜娟花,红艳艳地涂满了山谷。高高的白桦林,舞动着身姿,把无数的碎金铜币抛撒在天空,飘落在地面,这哪里是“五花山”哟,分明是百花齐放的秋色图啊。

  几乎所有出过国的人,无不啧啧赞叹人家的森林美,想不到我国黑龙江省伊春市的景色更加优美和独特。在33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森林覆盖率竟达百分之83.4,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57万个,最高达5万多个,超过中国所有城市负氧离子含量的数十倍,甚至100多倍。走进这个天然大氧吧,立刻神清目爽,心旷神怡,精气神儿猛增。我写了半辈子绿色,走过无数个大森林,但从未见过这里是如此缥渺扩远,无边无际的大林海,她不但是亚州最大的林区,怕是在世界上也很难找到如此迷人的森林景色了。难怪国家早己把这里命名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园林城市”等十一项全国之“最”的美誉,而且还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十佳和谐城市”。这是何等的殊荣,这是多么让人钦佩和值得骄傲的绿色范例啊!

  人们的游兴盎然着、陶醉着,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己经深深地醉入彩色的森林里了……

  这时,蓦地一下,汽车忽然嘎然而止,台头一望,一条长长的江水已横在路旁。司机猛地拐了几个弯儿,一头扎在一处只有几间小屋的庭院空地上。他说这里是林中酒家,中午就在这里用餐。我们这时才意识到时间己过中午,于是大家纷纷跳下车,开始向院中走去。原来这个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人家是伊春市嘉荫县有名的林中酒馆,在森林与江水的交界处,散落着四、五间小平房,一条曲折的绿色走廊拉着我们向餐厅走去。

  绿色走廊的木架上,攀爬着丝瓜、西红柿和野葡萄,成嘟鲁卦串,红艳艳地闪着光彩,让人目不暇接。看到这情景,人们早己不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了,高兴地伸手就去采摘,尤其是那一串串红得发紫的野葡萄,酸甜可口,越摘越想吃。在走廊的尽头,是一处没有围墙的.青菜园。这菜地紧挨着伙房,想吃什么菜,随手采摘,小白菜、土豆、萝卜、豆角、茄子样样都有。人们钻进莱地,摘把小葱、嫩黄瓜和小萝卜,洗净后放在桌上做凉莱,再往前走就是中俄边境的界河----静静流淌的纳木耳河了,中国人把这条河叫黑龙江。

  酒店主人姓程,他说河对面就是俄罗斯的纳木耳州了。由于中俄睦邻友好,两国人在江上打鱼时,经常相互招手问候,表示善意。虽然江宽有四、五百米,但他们在农田干活,这边看得清清楚楚。菜园边上的河水是个江岔子,绕过江心岛就是界河黑龙江了。老程是从哈尔滨来的知青,今年58岁,改革开放己经30多年了,而他在这里己生活了40年。他与当地的一位女青年结了婚,生儿育女,小餐厅除了老俩口还有儿子和儿媳共4个人,夏季客人多时就顾一个小工,生易红火,客人们都爱吃他做的鱼,既新鲜又好吃,很多外国人都曾在这里用过餐。鱼到江里打,吃莱自己摘,他诚恳热情,来了客人,像见到了亲人,笑容满面,从不多挣客人的钱,年收入只有四、五万元,一桌鲜鱼宴要在城里得上千元,在他这里只收二、三百元。一到晚秋就“猫冬”了,全家人只干几个月的活。他虽未返城,也没有上大学,但生活感到很幸福。有这么好的环境,像世外桃园那样美。

  丰盛的午餐开始了,老程亲自下厨,为我们炖了七、八道江里的鲜鱼,尤其是他炸的小酥鱼,连鱼骨鱼刺都炸稣了,咬一口香喷喷,好吃极了。有人打开一瓶黑龙江名酒北大荒,几口老酒下肚,一股热血直朝上涌,屯感激情彭湃,豪情满怀,嗡嗡婴婴,天南地北,不吐不快。人们望着窗外的满眼绿色,看着中俄的界河缓缓地流过,在这边陲小酒家里吃着美味佳肴,是多么惬意和值得回味啊。著名作家阿城老师起身到服务台前,让他们把中午吃的十几道菜名写下来,并嘱咐要另抄一份给著名作家陆天明先生。陆老师闻声抢先走到台前,说不用抄了,把刚才己结过账的菜谱给他,这么好的亨饪技术和莱单,谁肯错过这一细节呢。

  酒足饭饱之后,又开始绿色的旅游了。我还在想着刚才那位总是面带微笑,有些秃顶的老知青,虽未离开过边陲,但他却学了一手炖鱼的好手艺,成为远近闻名的鱼宴高手。外国的客人到中国来,伊春的官员们也常陪着他们来这里用餐,尝尝边陲小吃,他带给人们带来多少享受和欢乐呵。伊春之行,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