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兴化城散文

孙小飞老师

记忆中的兴化城散文

  那年我在兴化城里复读,寄宿在房东魏奶奶家。她们家住在长安街一个弄堂的尽头。我住在她家一个小房间里面的小小房间里。那里阴暗,潮湿,墙上总是会出现蜗牛。

  那时我们吃客饭好像是2元一餐。早上一般是吃包子,面条。有时间就到茶馆里喝茶。晚上,学校旁边有卖豆腐干的摊点。有时候就买点豆腐干回宿舍吃。

  我为了节约费用,自己买了一个单灶头的煤气灶,又买了一个煤气罐,自己到城北煤气站充气。晚上,周末都是自己做饭吃。

  当时,我们没钱的同学就是学习。放学之后就回宿舍看书。我晚上无聊就去逛夜市,到四牌楼附近的旧书摊上淘旧书。《人民文学》,《小说月报》5毛钱一本,淘了很多。

  有钱的同学经常去看电影。当时电影票还比较贵,10元一张。关键他还要带个女同学一起去看。当然看电影还要买点零食吃吃。这样开销就很大。

  听说有一个同学的妈妈发现儿子不学习,经常请女生去看电影,到学校骂过。母亲看到儿子不争气,看一场电影都要耗费几十元,非常心疼。

  我一个高中同学就是这样。他父亲平时挖泥为生,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他在兴化学习吊儿郎当,还找了个所谓的女朋友。他每天抽一包“红梅”牌香烟。那时候“红梅”香烟5元一包。他每天都在抽他父亲血汗啊!

  还有个别的男生女生已经公然过起了同居生活。不知道他们以后是怎么面对自己的老婆,老公的?

  我的第一个房东家有个孙子叫魏有为。可能学习态度不是很好。每天做作业拖拖拉拉,要熬到很晚,早上又不肯起床。开始每天我们放晚自修后就来找我,或者找我同宿舍的一个人。

  冬天的早晨,我们经常听到魏爷爷的叹息声:“乖乖!马上迟到了,快起床吧!”魏有为每天都是在爷爷的无数次叹息与催促之后才肯起床。

  每晚放学回来,他总是一进门就直接把自行车扔掉。不是撑好啊,是直接往墙上一倒。有时候用力过猛,直接倒在地上,他也不扶起来。然后大声叫唤:“妈!妈!我回来啰,我回来啰!”

  后来我换了一家房东,住到小南门那里了。

  几年之后,我到我们村学校里拿东西时,发现办公桌有张报纸。上面刊登了考取县重点中学的学生名单。其中有魏有为的名字……

  现在,县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当年看到的古典建筑几乎全部被摧毁了。古色古香的,青砖青瓦的平房都变成钢筋混凝土的商品房了。

  那时候,城里好多人下岗,生活很艰难。成千上万的复读大军给小城增添了些许活力。

  那时候,小城吃饭便宜,洗澡便宜。到处都是饭店,浴室。我们常常想:“如果有份工作,退休之后到兴化生活还是蛮幸福的啊。早上喝喝茶,晚上洗个澡,都很便宜。”

  不知道现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是什么感觉?

  我还是喜欢二十年前住过的低矮,潮湿的青砖青瓦的房子。一个弄堂,前后几十户人家都很熟悉。小偷进去偷东西,想逃出来都很困难,从哪里进去了,只能从那里出来。

  我记得我们经常走过“儒学街”,“状元巷”。当时看到那破旧的小巷用这么儒雅的名字,感觉很好笑——兴化人真会吹啊,小巷子都取这么雅的名字。其实,那里历史上也许真的曾经儒学兴盛,出过状元呢!

  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儒学街”,“状元巷”了?我记得那里有个小小的书画装裱店。当年我对书画是一窍不通。现在自己也想摸索着装裱呢。

  从那小小的书画装裱店可以看出,那里曾经的文化气息。

  当然,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青色的砖,青色的瓦,青色的墙,甚至连地面的砖头都是青色的。我喜欢那种古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