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门轶事现代散文

刘莉莉老师

村门轶事现代散文

  咱村的村门叫祥瑞门,又叫幸福门,矗立在距离村子大约一公里的进村大道入口处。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门头上雕龙镂凤,朱红色的瓦顶中间高突而四角翘起,既壮观又漂亮;方形的门柱上彩绘的是祥云与瑞兽图案,给人以一种欢乐祥和的感觉;门洞高3.8米,宽3.6米,有“靠山发家”“靠山致富”之意。其间,最有意思的当然要数村门两边那两幅金光闪闪的行书体对联了,进村面的一对是“跨入咱村祥瑞门,走进幸福新农村”;出村面的一对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乡的亲情更留人”。这字里行间流露出咱石马村人的奋斗与追求,彰显了咱石马村人的精神和理念。

  就在进村大道两旁,幸福门四周就是滇东南地区最大的剑麻基地。那漫山遍野的剑麻长势极好,叶片如剑,直指苍穹。

  说起咱这石马村,它曾经也是个贫穷落后小山村,全村三四十户人家,只有我们一家是瓦房,还记得小时候,村民们都管我和弟弟妹妹叫做“瓦房的孩子”。如今的石马村早已是今非昔比,声名远播,名气可大啦。

  村庄就坐落高高的石马山下,四面青山环绕,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貌特征造就了这里山场宽、草场广、林地多、耕地肥沃、水田无旱的优越条件。

  山美不愁无人看,酒香不怕巷子深。石马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有党的惠民政策,有勤劳肯干的村民,有心系群众的干部。何愁村庄不发展?

  早在20年前,村民们就在老村主任郑大爷的带领下喊响了“趁着改革的东风,依托自然优势,改善基础设施,早日脱贫致富”的口号,全村男女老幼齐上阵,苦战两年,终于把公路修进了村里,让石马村成了全乡第一个自力更生修通公路的自然村。接着又把牛(马)车便道修到了村辖的每一座山,每一块地,每一冲田……使咱村成了全乡最早告别“人背马驮”的村子。村民们还率先在自己家的承包田地里种起了杂交水稻和玉米,实行科学耕种,实现粮食大面积增产增收,不仅了解决了当时的温饱问题,还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后来村子里的养殖业也在逐步发展,养猪的、养牛的、养鸡的也渐渐多了起来,咱村又成了全乡最出名的种植养殖示范村。

  1997年初,村民人均集资800元(当时可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在村子里架起了高压输电线路,成为全乡第一个自发集资拉电,并最先用上电能的村子。到了下半年,村民们又一鼓作气拉通了自来水。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深山小村,在干部与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连续几年的艰苦奋斗而一跃成为当时的“明星村”,产生了积极的'轰动效应。于是,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在大会小会上大讲特讲,大夸特夸。就连《文山日报》也曾做过专题报道。

  农村机构改制后,现任村民小组长李统统在他连任的几年中继承发展,发展创新。就在“打工潮”席卷中西部农村大地,人们涌向发达地区打工挣钱的时候,他没有像其他村的干部那样随“流”外出,而是立足乡土,带领村民继续创建美好家园,继续追求幸福生活。通过争取资金,引进项目,立足自身产业发展等多种方式,把自己的村子一步一个脚印建设成了县级文明村、州级文明村、省级示范村。

  如今的石马村,“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在村里实现了全覆盖;林业(生态林经济林样板林错落有致)、种植业(种粮食作物种水果种三七)、养殖业(养家畜养家禽养山鸡)、加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全面开花;科技活动室制度健全,资料齐全,设施完备;家家户户住上了漂亮的楼房,窗明几净;进村路、环村路、串户路旁太阳能路灯彻夜通明,走在小康路上的村民精神风貌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也许是咱村条件好了村民不出村门就能挣到钱的缘故,村里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力相对比较少——空巢老人自然就少,相比之下咱村的老人比周边邻村的老人们晚年不寂寞,笑得更开心;留守儿童少年也少,沐浴着父母之爱的孩子们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他们都比较懂事,个个读书用功,近两年来考上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的人数逐年增多,居全乡120个自然村之最。其中,郑大爷的孙女考上了北京大学,李统统的女儿考上了上海财经大学,周大成的儿子就读于国防科技大学……

  面对村门,大家都说:一个有能力当家人改变一个家庭,一位关注民生的村干部造福一村人。我却在想:家如此,村如此,乡亦如此,各级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