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经典散文

马振华老师

雨滴经典散文

  噼里啪啦的声音响了一夜,早起踱到窗户边,几个雨滴溅到身上。房后的湖面再一次镀上一层膜,被急急密密的雨滴打成一垅垅的横断面。掠过去,就是江安河的水面以及傍着的垂柳。不甚清晰,白茫茫的雾蒙着,磨砂玻璃似的画面。豪雨,好雨,至少是凉爽了。

  掉到身上的雨滴很小,到胳膊上就成了一个水点儿,过会儿就没了影子。它上哪儿去了呢?循环学说说它被蒸发,再一次回到天上,再一次变成雨滴。不过我想,再一次打下来的雨滴不一定会是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降那儿不是降,落那儿没风景呢!我倒希望它能到故乡去,汇合着它的一群姊妹兄弟好好在那干旱的土地上降一场甘霖;我到希望它能缓缓这里的脚步,别滥情成灾,让人们走出滑坡泥石流洪水的灾难,好好把这一季庄稼收获了。至于身上的热,心里的火,着就着着吧。再要紧处,也没百姓乡亲的生活平安重要啊。

  翻过几次身,耳膜都被雨声笼罩。知了的声响被明显扼制、冲淡。燥热天气里它那个声音啊,一阵阵地像要把天地叫翻。那么点儿东西,那么响的声息,它们都吃什么变成的!要能利用好它们的原理,唱意大利高音就不用发愁了。天地万物,唯有它敢毫不谦虚地说“知了”,可见世间确有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东西:它整天高调宣称“知了”的时候,我想不一定能知道多少。比如,这雨能下多久,阳光这些日子隐藏在哪里?

  雨滴无法选择落到哪里,就跟地上的树木草禾无法躲避雨滴侵袭一样。这一滴雨而不是另一滴雨打进屋来,落我身上,凉我皮肤,感我温度,这是偶然;总有一滴雨会透过纱窗打进屋来,落在窗口的任何物质之上,我站在窗前总会有雨珠儿打在身上,这是必然。这一滴雨与我,便构成了某种缘分。这种缘分的东西,千载难逢。唯有相惜,才知相缘;唯有相爱,才可相连。难道不是等了一生,才等到这样一滴水花灿然?

  雨是天的泪、地的情吗?情感澎湃,泪流满面。一滴,再一滴,汇成江河湖海。为什么会如此波澜汹涌、激扬难复?一定是大情怀、大悲悯、大激动吧。相有心生。喜庆或者伤悲到了极致的时候,便有天象配合、地貌现样。雨滴当是如火如荼改山造川的泪,是无休无止毁田弃耕的泪,是贪婪剥蚀不知改悔的泪,是壑欲难填危厄在顶不知醒悟的泪。它的担忧远远多于乐祸,它的怜悯远远多于风言。或者,喜悦着人间的繁荣,高兴着人间的富庶。但禁不住登高望远,居安思危,便又是哽咽,垂泪涟涟。

  不管怎样,我们在防灾救灾中少些埋怨多些自责、把这雨滴当作警示总是有好处的。如果我们的质量是绝无问题的,就可能少些桥垮屋塌,家破人亡;如果我们的防范是到位的,就可能减少很多无谓的'损失,少留下遗憾和人间悲剧的重演了。

  沉重,是沉重了些。雨滴轻盈地飞扬,人心却把它想得沉重得多。雨滴毫无怨疚,人间却有许多悔恨在每一次雨过天晴后泛滥。舞蹈着毫无心计的雨滴其实是用另一种声音告诉人们,别怨别愤,走过的路无法回头,重要的是把前边的路走得更好,把经历当作财富,向前看才是最明智的。

  燕子来了。穿着黑色的燕尾服,像刚刚从宴席上离开。它们总是那么激越,情趣盎然。雨滴在它们的身上,也是五百年的缘分吧,今天的雨滴不是昨天前天的雨滴,今天的燕子不是昨天前天的燕子。今天的空气也不是昨天前天的空气!穿行,雨幕便不再厚,雾气便不再迷蒙,湖面便不再镀膜,雨滴便不是悲情。往前走啊,走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

  雨滴是有节拍的,如同知了的高低缓急、燕子的上下飞旋、目光的远近清迷。它轻了,轻得连窗外枝头上叶与叶的张合都显出声来。它又重了,重得只剩下如注雨线与工厂屋顶石棉瓦相撞激起的啪啪啦啦。一张一弛,一深一浅,一轻一重,这就是雨滴儿营造的雨花世界,一时间让我除了它之外无法关注其他。纷飞的思绪也像绊在了这雨珠里,只剩下哗啦啦的流动、啪啦啦的慢拨轻弹了。

  又一滴雨打在我的皮肤上的时候,我猛然从雨的世界醒来。噢,又一轮强降雨,又一次迎击江河湖海的考验,又一场自然与人、人与自然的较量。曾经有过人定胜天的论断,用在增强信心上是有其作用的;现在认识到人还无法胜天,只能在天地的怀抱里找好自己的位置、做适应它的事情,算是真的找到了人在世界上有所作为的基本规律,为改造生活提高生产力水平提供了基本依据。进步,首先是认识的,然后才是行动的。雨滴儿是自然的,虽然它落到身上微不足道,可面对它集合的汹涌,谁敢蔑视它一点点?人本身是自然的,唯有人的思想是主观的,在没有条件上天入地的时候便可以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可以气吞山河,可以前万年后千年……人的唯一怕处便是与蟪蛄蝼蚁般生命太有限了,许许多多想法只能是愿望,无法看到现实。与雨滴儿相比,人长呢还是短?也许,人类永远只能看见自己眼前的山峰而不能知道雨滴儿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知与不知,其实都在我们身边。

  知了又唱起来了,因为雨滴儿只剩下轻轻的几声嘀嗒。你进我退,你退我攻,世界就这么大,容纳度就这么多,总不能一窝蜂地全来吧。知进知退,好一个雨滴和知了,谁能说你们不知、人一定什么都知呢!

  2013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