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夜的抒情散文

王明刚老师

描写夏夜的抒情散文

  乡村的夏夜恬静而安详。燕儿、雀儿都归了巢、宿了眼,只剩几只蝙蝠不时拍着翅膀飞掠过夜空。一弯钩月渐渐升起来了,淡淡的光华如流水一般,轻轻地流泻到了人间。远处的山峰黑黝黝的,无声地矗立在那里,就像一幅淡墨铺成的写意画。仰望星空,有几颗星星静静缀在天幕上,明明灭灭,就像孩子调皮的眼。院中的枣树正值花期,花形很小,夜间也见不到它的颜色,只在空气里酝酿着一抹似有还无的甜香。

  小巷里渐渐有了人声,乡邻们渐次端了饭碗聚到巷子两侧,开始吃饭。或猜想猜想今年的收成,或议论议论家长里短,甚而还有为求证某种说法而“抬杠”的,嘈嘈杂杂,热闹得很。不管怎样,或许,这是庄户人为生计奔忙了一天之后最解乏的一种方式吧。

  母亲也为全家人做好了晚饭。一锅小米稀饭,一笼玉米面窝头,再加自家泡制的老咸菜,虽说简陋,却也可口。我的兄弟姐妹们可以端了饭碗去到小巷子里凑热闹,也可以在自家院子里吃。院子南面的厨房附近,有一方由砖头支起的平放的石碾子,石碾子四周零零星星地摆放了几支小板凳。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石桌竟成了一家人夜晚的“餐桌”。因为,白天的时候,太阳毒辣辣地晒着,那里是待不住人的。唯有夜晚来临,一家人才能围坐在石桌四周吃饭。天长日久,石桌经了雨淋日晒,已经风蚀得厉害,但还算平整。石桌上,锅盆碗筷也是一应俱全。借了朦胧的月色,随意取一只海碗,拿勺子盛满稀饭,用筷子夹上一块窝头,再在右手的无名指与小指间顺带夹一根腌好的黄瓜条,或蹲或坐,一顿简单至极的'晚饭也就可以吃完了。

  巷子里愈发热闹起来了,孩子们穿梭于大人们中间,吃一口大人喂的饭,就又奔跑着追逐嬉闹去了。妇人们不时呵斥着自家的孩子,男人们则把吃完饭的空碗放在脚边,散一圈纸烟,于吞云吐雾间,瞎侃的兴致越来越高涨起来。这样的“活动”是要持续很久的。夏日的前半夜暑气尚未褪尽,蚊虫也正活跃,男人们只待天气稍微清凉之后才肯去入睡。因而,只有当弯月西沉之后,男人们才会陆陆续续关门锁户去休息。

  五岁的侄儿跑累了,却是迟迟不肯睡觉,一直纠缠着我教他背古诗。母亲与嫂子在收拾碗筷,小家伙则蜷缩在我怀里,呢喃着跟我一首一首地背诵“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云云。背着背着,小家伙的眼皮就开始打架了,不消一会儿,香甜的鼾声响了起来,但我却不想就此把他送回屋里睡觉。淡淡的月色下,端详着小家伙嘴角露出的满足的笑意,抚摸一下那稚嫩的脸,竟如绸缎一般的光滑。怀抱着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一边轻轻摇晃着,一边低低地吟诵那些他喜欢的古诗,这样浅浅行、慢慢走的时光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啊。

  夜色渐渐沉静,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阵蛙鸣,枣花的香味似乎也浓烈了许多。直到这时,母亲才算忙完了家务。陪着母亲进到屋里,我的父亲、我的兄弟姐妹早已鼾声大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