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上的河流散文

马振华老师

宣纸上的河流散文

  一

  我始终认为,一个迷恋书写的民族,应该不会轻易走向没落。而在提倡无纸化办公的信息时代,面对一年也难得写上几个字的电子商务,以及早被电脑、网络、手机奴化了的现代人,想去与之谈论书法,探讨书法艺术恐怕没有太大的兴趣。

  二

  古语曰:“字是门头,书是屋。”古代对于写字视为学问的开始,现代人的学问早与写字无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好像学问的高低与字的好坏形成反比。也许是应试教育对于书写的轻视,致使许多学生从起蒙时起,写字就没有下过寒窗功夫,甚至在东洋人面前还要自叹弗如。话说有一帮精英聚会,为了提升与渲染聚会的品位与气氛,几位牵头者决定布置一下场面。比如写几幅对联,作几首助兴的诗。一番忙碌后,找来了笔墨纸砚,可是当要提笔书写时,个个都连连摇头晃脑,不敢所为。论学历不少是硕士、博士,可是对于书法绘画,题诗作对几乎还未脱盲。此时难堪已挂上了脸面,就在旁观者还是掌勺的厨子一气呵成,让一群精英为之叹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点,我这么说,不是想仅仅证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道理,而是要说明书法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当然,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今后与世界如何接轨,甚至是洋话连篇,电脑疯狂,但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书法在历史的长河中无不闪耀着灿烂夺目的光辉,任何程序、序统都无法复制,都无与伦比,因为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是作者个性、思想智慧的结晶。刀削斧劈,一尾狼毫在纸上行走如风,笔墨就有了生命,每一笔画都蕴藏着思想、精神与性格。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造纸术,也许这个伟大的发明就是为了日后子孙们能龙飞凤舞、挥毫泼墨。

  中国的书法艺术就像是奔腾在宣纸上的一条滔滔江河,它的美学价值穿了近两千年的时光之河,贯通古今,波澜不息。在岁月的深处坚挺地生长,闪烁着粼粼的'亮光。尽管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书法走得一路曲折,历尽坎坷,从科举制度的废止到自来水笔,圆珠笔的广泛应用,中国书法的实用与应用逐步淡化,但作为艺术的功能,却仍旧显现着它顽强而又旺盛的生命力,中国书法根植于华夏沃土,相信永远不会消亡。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文化艺术多向性的追求,太平盛世,回归传统文化的觉醒,现在学书研书者,人才辈出,老少妇孺,后继有人。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吸引着更多的有志者去攀登书法的艺术高峰!

  三

  练习书法可以健身醒脑,陶冶性情,了解历史,增长知识。说到中国书法,研习中国书法,也许开篇人物总离不了王羲之。入道书法的人都知道因他而得的“天下行书第一”的《兰亭序》。

  那是东晋永和九年(353)的暮春,正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的季节。按照当时的习俗,初三是个上巳日,古人都要到水边举行一种祭礼,叫“行禊”,意以消污秽,除不祥。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谐家人及子侄辈,同时又邀约了自己的一批友人来到风景如画的兰亭。当时可谓是群贤毕至,精英云集。他们当中:谢安是东晋风流的代表人物,这位在淝水之战中吟啸自若,一举击败苻坚百万之众于八公山下的风云人物,此时正隐居于东山;孙绰当然也是众所周知的名士;还有一道一僧,许询和支道林,一个仙风道骨,另一个议论玄理。王徽之爱竹,“不可一日无此君”;王献之年龄最小,而谢安却偏爱有加,认为“小者最胜”;紧随之后的还有当世名士谢万、李充、孙统、郗昙等。他们前呼后拥地来到了“曲水”,来进行一场“流觞”。这是一次盛况空前的雅集,档次之高,在东晋名士面前,有点空前绝后的感觉。

  名士俊彦,面对盎然的春意,大家开怀畅饮,放喉歌吟,无拘无束,尽情发挥。这一天,四十一人共得诗三十七首,编为一卷,曰《兰亭集》。作为活动的发起人,东道主,王羲之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为诗集作序的重任。

  晋代是一个智者复活的时代,鲁迅先生在谈到魏晋风度时曾经指出,这是一种“集体的觉醒”。觉醒于“越名教而任自然”。晤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追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尊重人生的自我价值,成了那个时代名士风流的一种理想。发于自然美和人格美,进而追求文学艺术美,在那个时代达到了高潮。谢赫的《画品》、钟嵘的《诗品》、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这些中国文化史上的煌煌巨著都产生在这个觉醒的时代。在这样的氛围中,王羲之想到了序言应该如何写了。万物随季节而变化,人生赖宇宙旋转而时移。看千山竞秀,万壑争流。光阴斗转,时序交错,从自然中回到人类自身,他想到人的生命,想到了快乐与痛苦,想到生与死,也想到了后人将如何看待这群饱学之士……情感在内心掀起波澜,有如春潮拍岸。于是他挥动大笔,一口气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兰亭集序》。

  文与字的绝妙结合。一篇三百余字的美文,却有二十个不同形态的“之”字。“之字最多无一似”,它像一根五光十色的彩线,把珍珠一样的美妙文字串结起来,成就了精美绝伦,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让后人赞叹!

  四

  相信至今仍有许多人不知道,那幅与后人相见的珍世墨迹——《兰亭序》,并非真迹,只是唐人的一个勾摹本。羲之的真迹早已作为唐太宗的陪葬品埋入昭陵,留给后人一个永远的遗憾与思索。由此,永和九年,兰亭序,这两个关键词一醉千年,成为书法史上一块难以治愈的心病,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困扰着无数的后人。

  一代帝王,生命终结时可以扔掉天下江山,万千佳丽,却不愿丢下一幅墨宝,可见中国书法有着何等的诱人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