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幸福理念抒情散文

李盛老师

人的幸福理念抒情散文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人类是自己幸福的主人,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自身的幸福。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中低收入人群,幸福指数成为中国的理想的今天,我们需要这种质朴而大气的人生智慧。从宏观上来讲,幸福指数是可以用主观评价的方法去计算得到的,应该将幸福指数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风向标。从微观上来讲,幸福感不仅与我们的生存条件关系密切,还取决于我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在要求利用物质等条件满足来提高幸福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树立一种正确的幸福观。

  幸福是人们在渴求中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对生活巨大乐趣感,并希望持续愉快心情体验的满足感。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反映。幸福是人们对幸福的心理感受和体验,是指感觉。幸福是具有相对性。简约而丰厚,高贵而平实。人们追求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前提是尊重客观事实,在务实精神基础上对幸福的坚定信念,是各方力量成功获取最大幸福的金钥匙。人类要获得真正的幸福,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而且要不断完善人的道德品性;人类不仅要相互关心,而且要尊重和关怀大自然。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观反映了人生价值观、伦理观和世界观,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和最终命运。真正的幸福既有赖于一定物质条件的满足,也应该具有更深刻的精神内涵。人类幸福的实现应该以合乎道德规范、完善人的存在为指向。

  芸芸众生对幸福有着各自独特的思考和追求,甚至学识渊博之士给予幸福的理解和阐述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诚然,幸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力,甚至在更多时候人们认为它与快乐有如孪生,正因为这种简单的等同,使人们对幸福的感性把握超越了理性的思考,以致对幸福的定位愈加困难,让越来越多的人没有了幸福的归属感。

  现代物质文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盛行,人们往往把幸福建立在物质主义的基础上,这种被物化的幸福是幸福的异化。而异化的幸福观只会导致人类精神生活的空虚、价值观念的迷失、道德品质的沉沦、最终阻碍人性的健康发展。对物质利益最大限度的追求只能使人类陷入危机四伏、进而自我毁灭的境地。人类原以为财富和技术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然而事实上人却因此失缺了存在之根,成为精神荒原的流浪者;非理性的自我放逐又使得人类丧失了生命的原动力,消费的泛滥又使得“单面人”的产生,人类的心灵不再有能力超越,只能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来回奔波;人际关系的异化也使得人生活在一种孤单、无助、漂泊的社会中等等。因此,正义理念是构架消费正义理论的重要环节。消费正义理念是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中处理各种关系的根本准则和指导原则,以人为本的消费理念是把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和发展作为消费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要求消费活动不但要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且要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必须在道德上、精神上拯救自己,才能够拥有美好的家园。只有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才有可能走出困境,获得真正的幸福。

  幸福指数的研究主要包含微观幸福领域和宏观幸福领域,是指宏观幸福领域的国民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指数是指人民对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生活环境满意程度综合度量的一种指标,它能够较为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国家的整体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它还能弥补以GDP作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不足。无论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幸福是有层次性的,即物质幸福、社会关系幸福和精神幸福。与实现幸福相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身心健康、道德、欲望、才智、努力和机遇各要素相互联系,有机配合构成了幸福的实现机制。主观幸福感是伴随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主观幸福感分为五个维度:成长发展、家庭知足、心理健康、社会信心、身体健康;比如人们的工作家庭冲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即较高的工作家庭冲突引起主观幸福感的降低。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幸福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而就幸福的终极价值而言,平等、自由、和谐都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先决条件。生活的幸福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大多数的幸福经验时刻都可以被这种单一的总结衡量方法合理解决,自尊,是幸福的支架,也是幸福的赐予。人为了获得爱的幸福,就应当爱他人、爱社会,因为他人和社会是他存在和快乐幸福所必需的。只有把个人的利益幸福和他人、公众的利益幸福结合起来的生活,才是既符合人的本性,又符合道德的幸福的生活。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幸不幸福,怎么才幸福,只有人民自己说了算。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中国经济社会迅速持续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当代中国发展中的贫富差距迅速扩大,城镇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利益冲突时有发生,导致了经济发展与国民幸福增长的失衡。例如,城乡收入差距、社会不平等、社会与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福利公正性的欠缺主要是由于单一经济效率目标的导向所导致的,制度设计时的“公平、公正”价值理念的欠缺所导致的。制度理性和福利公正的实现过程也是国民幸福的增进过程,制度理性和福利公正的实现路径为:改进经济政策与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制度;重视文化教育、慈善、法律制度的帕累托改进;以“公平、正义、自由、幸福、民主”为基本价值诉求,推动优良社会制度的构建,为国民幸福的不断增进提供制度性保障。追求幸福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正义是人追求自身本质的最高理想,是人的世界、人的关系以及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和公理,是人类发展与完善的价值真理,其实质在于把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作为人的幸福根本,也是*制度的根本诉求。在*的制度框架内,只有通过制度理性的力量和公正性福利的保障,才能不断增进国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