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有感

刘莉莉老师

读三字经有感1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见妈妈说过,《三字经》这本书是一本老少皆宜、脍炙人口的好书,书中包含了我们国家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哲学道理,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三字经》这本书。 我牢牢地记住了妈妈对我说的话,默默地记住了《三字经》这本好书,我平时听别人读到“人之初,性本善”等《三字经》里面的一些句子,但是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遍,所以,我在寒假里的一天中,我就上网查了一些《三字经》中的语音版,听着孩子们如天籁之音般的声音朗读《三字经》,我深深地被陶醉在其中。 我一口气听完之后,我才发现了妈妈说的那样,《三字经》不过简单上千字,其中的内容却博大精深,有一些句子的意思我还是能明白的,有的道理我却是一解半知。其中有两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深深地打动了我。东汉时期的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顺自己的父亲,冬天,天冷的时候用自己的身子帮父亲暖身;孔融四岁出去摘梨,把大梨全让给了自己的哥哥,而自己却挑了一个最小的梨。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要时刻懂得谦让。 想想我以前,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所有的事情都要爸妈帮我们安排好。我知道了这两个故事后,觉得十分惭愧,所以,我决定了,我要向他们两个好好学习,不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还要帮父母、大人做一些家务事,并且还要好好地孝顺父母、长辈,和同学们、朋友们在一起时,不要逞强,要时刻记住礼让。 当然,《三字经》这本好书中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还有很多,当我读完《三字经》之后,让我明白了很多的知识和道理,《三字经》这本书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本好书呀!

读三字经有感2

  朋友们,你们听过“三百千”吗?它是三本中华第一启蒙读物,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而《三字经》又位居其首,自然是最重要的了。令人发笑的是我第一次见识这本伟大的书,既不是在学校,也不是在家里,而是在暑假的英语夏令营中接触的。老师告诉我们《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了广大人民,这不止是因为它有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四句一组。读起来琅琅上口。 它的词藻朴实无华,并能够深入浅出地了解到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礼仪。

  在文学讲座课上,我们拜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其中一些句子的印象特别深刻,比如说 “首孝弟,次见闻。”,它的意思是: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我认为,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大写的人,而是一个外表是人,内心冷酷的冷血动物。还有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包含的意义是: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玉器;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我想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就像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在告诉我们蚕吐丝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给人们吃。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来体现自己的价值,那就连小动物也不如了。

  《三字经》告诉我们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和风、雷、雨、电,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这个世界。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前人留下来的知识,并以此来开拓更深、更广泛的知识领域,不断地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三字经》让我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了解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与浓郁的文化底韵.在同时也让我结识了五千年来的名人。《三字经》包罗万象,真不愧为中华儿童第一启蒙读物!

  朋友们,如果你还没有拜读过这本著作的话,赶快到书店解解眼馋吧!

读三字经有感3

  我以前就读过《三字经》这本书,我觉得这书很令人深思。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段话的意思是:小的时候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才能为国家出力。人就好比就是一块玉,一块好的玉石如果不进行雕琢,也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也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了。

  读第二遍《三字经》的时候,我想到了我有时做作业的时候很专心,但也有的时候脑子就不想动了,不愿意做作业,这是不对的。

  我觉得人的脑子也像是一块玉,你不去动它,它就不会给你带来收获。

  但如果你开动它,就会得到许多奇思妙想。

  我觉得少年的时候应该很好的学习科学知识、明白一些道理,长大以后才能明事理,成为一个睿智、正直的人。我觉的现在付出努力都是应该的,这样才能做一个聪明、正直的人呀!

  我的学校是很好的学校,我的班级是很温暖的班级,我没有道理不去努力学习,实现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是能考上杭外,长大后做浙江省省长。

读三字经有感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书房中传出我朗朗的读书声。我正在读一本中华经典书籍——《三字经》呢。

  这个学期,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教师向我们推荐了好多古今经典诗文,而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三字经》。它是我国明清时期的儿童启蒙课本,作者是宋代的王应麟。这本书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令我百读不厌。

  我的这本《三字经》不仅仅有它的原文,并且还有注释和相关的故事,图文并茂,使我读起来兴趣盎然。

  读《三字经》,让我懂得谦让、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是讲孔融四岁就明白把大梨让给哥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讲黄香九岁就明白用身体把被窝焐暖让父亲休息;“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是说人应当首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增长见识,学习知识。

  读着这些资料,我不禁感到一阵阵脸红。我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只要我开口,要什么就有什么,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一向以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的,从来没有想到为他们做些什么。每当学习不顺心的时候,甚至还会向父母乱发脾气呢。和孔融、黄香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呀。今后,我要改变自我,多体谅爸爸妈妈,多为他们着想,尽量让他们少为我操心。

  读《三字经》,我还懂得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幼不学,老何为”警示我小时候要用功读书;“玉不琢,不成器”告诫我人不经过锻炼是不会成才的;“勤有功,戏无益”告诉我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的人是必须会后悔的;“头悬梁,锥刺股”提醒我学习时必须要全神贯注;“昔仲尼,师项橐”告诉我学习应当不耻下问……

  《三字经》的资料包罗万象,为我们讲道德,论古今,有名人英雄,有历史战争,有学习方法,有自然规律……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徜徉在这样的经典诗文中,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洗涤。在这些精练短小的语句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让我明辨是非,学会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阅读者,收获着,我乐此不疲。

读三字经有感5

  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这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诗词歌赋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读过这本被称作“千古一奇书”的古代文化经典,感触很深。

  《三字经》这一书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深得世人所珍爱,其中我也是它的忠实支持者。

  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朽。”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等,使我明白了为人父母和严格要求子女的重要性,我明白了爸爸妈妈的用心良苦,也明白了爸爸那次对我不好的原因: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爸爸早已坐在那儿,黑着脸。我便已知大难临头,准备想溜走。爸爸叫住了我,问:“怎么,心虚了吗?“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什。。。。。。什么?”“老师向我反映了情况,她说你考得不好,还冒充签名,是不是有这一回事?”我结结巴巴地回答:“谁。。。。。。谁叫。。。。。。你整天黑着脸,弄得。。。。。我不敢向你说签名的事。”那晚,我被狠狠地批了一顿,我很恨我的爸爸。

  但现在我总算明白爸爸的苦心了,心中后悔万分。

  因此,我们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小扎下中华文化的根。同学们,让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做个文雅的东华人!

读三字经有感6

  春节放假前,语文老师送给我一本“三字经”,我非常喜欢它。

  《三字经》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勤有功,戏无益,节旨在,宜勉力。它的意思是:勤奋好学人一定会事业有成;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人是没有作为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一定要经常用这两句话告诫自已,努力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将来做一个成功的人。

读三字经有感7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它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和做人的基本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易懂,真所谓“浓缩的是精华”。

  我觉得《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真的很厉害,竟然能写出这么完美的“诗经”。

  《三字经》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苟不教,性乃迁。这句话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如果小时候不好好教育的话,生来就有的善良等良好的本性就会慢慢的改变,人就会变坏。所以,我现在就要好好学习,特别要多学做人的道理,将来能成为一名对社会对他人有帮助的人。

  《三字经》里面还有许多知识和故事。譬如:一些朝代的建立和灭亡及其原因,一些皇帝和伟人的名字和功绩,还有一些包含着深刻道理的小故事,如:“孔融让梨”告诉我要孝敬父母,要尊敬长辈,还要好好学习等。

  总而言之,《三字经》涵盖了我们需要认识和学习的所有的领域和科目,读了《三字经》就如读了一本百科全书,作者把所有的知识都写得一清二楚。

  《三字经》这本书对后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怪不得古人都说“熟读《三字经》,便知千古事”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它的道理。

读三字经有感8

  今天我读的是《三字经》。《三字经》里面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环境不一样,人性才有了好与坏差别。

  所以我们小孩子都是很善良的,我们要与人为善,热心帮助别人!

读三字经有感9

  它是一团火,燃烧炽热情怀;

  它是一簇花,馨香爱的心房;

  它是一股水,荡涤你我胸襟……——题记

  微风激起我心中层层涟漪;阳光四射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爱的便利贴贴满我心全部。

  它是宽容却不是纵容。

  我是白云,它是蓝天。我肆意地缥缈在它的怀抱中,却不由己乱飞。

  因为,我始终孕育在它博大的胸怀中。

  我是小树,它是园丁。我快乐地生长在它的管理中,却不乱冒枝杈。

  因为,它爱的利剪无时无刻不在修剪着我。

  宽容却不纵容的它,让我没有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受风雨洗礼后的我才会成为“人”。

  它深情也无情。

  我是小溪,它是大海。我历尽千辛万苦拥有它的怀抱。爱抚,微笑,于是我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一切,我想霸占它所有的爱,它深情地安慰而又无情地拒绝。由此,我懂得了分享。

  它疲惫却不厌倦。

  我是一本书,它是读书的人。我有错,它改错;看到我的亮点,它褒扬却不引我骄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读了我千千万万遍,却新意盎然。

  它自私也无私。

  我是电视剧中的王大春,它是丑娘。它长得极丑,但心灵却极美;我无情将她抛弃,她却不怨,不恨。我自己振振有词,它却在寂寞角落默默落泪。我有时也心痛,但它却竭力安慰。将伤心悲痛自私地埋葬,包装出的幸福却无私荡漾。

  它的无私,它的自私,让我无地自容……等我要改错的时候,它却悄然离去……我只能压抑一辈子。

  不要提起荒寂的道途,不要赴往陌生的旅程,你眉梢郁结着忧愁,你眼眶泪珠盈盈,那紧紧钳闭的嘴角,不要再唉声叹气,不要等韶华虚度,百花飘零。它——我们的父亲母亲,我们所霸占的父爱母爱,不能长久逗留,不要再说自己还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快用你的双手,将那岁月的痕迹抚平!

  “首孝悌,次见闻!”

读三字经有感10

  这个学期我们读了《三字经》,使我得到许多教育,让我明白很多,学会做人。虽然每一句都很短,可悟出的道理很深。《三字经》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教育应该怎样去做人。

  《三字经》让我知道许多东西,认识到许多。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的道理是玉石不经过精雕细琢,是不能变成美玉的。人不勤奋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这句话让我懂得为什么要勤奋学习,现在很难找工作,要没有知识和技术找不到好工作。还有一句讲“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意思是一个人把萤火虫装进纱袋里,以此照明看书,家虽贫穷,但从来没有停止过读书。让我感受到他对读书的热爱,没有灯,用萤火虫当灯,家里贫困,也坚持读书,为了长大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还有一句“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延,魁多士。”宋朝的梁灏到八十二岁才中状元,当他回答皇帝的问题时,他的言论远远胜过其他人。我从中悟出,他一直努力奋斗,有坚强的意志,八十二才中状元,那时他已读了好多书,回答的更深奥,更标准。

  读完了《三字经》我懂得了很多,每句都悟出一个道理,让我对学习了解更深,更爱学习,也知道学习的乐趣,我刚开始不太爱学习,觉得太累,可当我读完《三字经》,才知道重要性。突然我想起一句话“学习的根是苦的结出的果实是甜的。”有了知识才能找到好工作,以后的时代,不会学习那是文盲,也许还会成为众人的笑柄。

  我读完《三字经》让我理会很多,同时教育我很多,指给我一条光明大道!

读三字经有感11

  《三字经》相信大家都在小学阶段读过或背过,大家都有所了解,下面就谈谈我对它的理解和感悟吧!

  《三字经》是一本历史悠久的古代名书,是小学阶段必备的课本。《三字经》主要告诉我们要尊敬师长,讲礼貌,还要有孝心和爱心。其中,对我感悟最深的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段话,讲的是母亲把我生下来,不仅仅是要让我们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教育,如果父亲没有教育好我们,那就是父亲的失责,同样,我们一定要自觉学习,以后报答父母。相同,在学校里,如果老师不把我们管严,那也就是老师没有做好,但我们班的老师可好了,她上课严肃,下课就像朋友,感谢可敬的老师,您让我们在快乐中收获知识。还有, 玉不琢,不成器。我更喜欢这句话,是比喻一个人就像一块玉,学习了,等于把这块玉打磨,进行加工,就成为一个物器。相反,如果不学习,那块玉等于碰也没碰过,就是块普通的石头,没有价值。最后: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话是我印象最深的,是说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吃。他这种兄弟情谊,不自私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其实,这种行为也可以用在生活当中,比如:不要为了一点小事而吵架,你争我抢,而是要懂得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是好的。

  《三字经》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要认真并快乐地学习。同时,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父母和老师,这不是在喊口号,我要一步一步用实际行动做好,要做个“没有我,地球就不转了的人。”

读三字经有感12

  “让阅读成为习惯”这是我们学校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一种思想。今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让好书链接世界,让书香滋润心田”的读书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读了很多书,我最喜欢看的就是《三字经》了,在这本书上我学到了很多道理,有感恩的、有勤学的、有做人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书中的一段“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意思是说:汉朝的路舒温家里很穷,把借来的《尚书》写在用蒲草做的席子上学习,公孙弘则把竹子削成片抄下《春秋》。他们虽然都很穷,买不起书,但仍很努力学习,最终获得成就。晋朝的孙敬读书时用绳子把头发悬在屋梁上,

  只要一打瞌睡就回被绳子拉住。苏秦读书读累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他们虽然没有老师督促,却很自觉地学习。晋朝的车胤把萤火虫装进纱袋里,以此照明看书;孙康则就着屋外雪地上的月光的反射光来读书。他们家虽贫穷,但从来没有停止过读书。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的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为了读书,他们一点都不怕累。这段话所说的前辈,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想尽办法都要读书,经过他们千辛万苦的学习,最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使我十分感动。使我感动的不是他们的成就,而是他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读书的这种精神,这种勇气。这种精神、这种勇气使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重大的震撼。他们当时的条件和现在的条件来相比真是天渊之别,我们现在有设施设备齐全的学校,有兢业、优秀的老师来教,书本学习用品一应俱全,不懂的可以问老师、问家长等,条件不知道优越多少倍。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和他们相比,这种拼劲、这种勇气是远远比不上的。我们要向前辈们学习,要好好的珍惜眼前的大好机会、大好时光,抓紧时间,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用自己的进步回报社会,回报家长。切勿“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读三字经有感13

  我校将“六一”进行开展美文诵读比赛活动,借此机会静心学习我国流传千年之久古代蒙学著作《三字经》。它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其在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有诸多优点,读后让人收益非浅。

  《三字经》中列举了大量典故、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等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的;有劝诫谨慎持身,悔过改错的;有爱国爱民的,弘扬正气的;有激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这本书包含了历史、天文、地理、科学、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虽然,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不足之处,不正是要我们这些现代开放意识的中国人去改变、探索吗?每看一篇文章,我都会被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年的好儿童,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我们现代许多学生家境优越,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不懂知恩图报、孝敬父母,有的还对父母大吵大闹,整天这不满意,那不顺心,不把心思用在学习,而是好逸恶劳,学习不努力,喜欢赶时髦,比吃穿。可以说,父母为养育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受。反过来只要爱自已的父母才能爱他人,爱集体,将来长大才会爱社会,爱祖国。《三字经》就是教我们在现代生活中怎样对待人与人、人与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坐标,如何培养道德情操的。

  “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三字经》中两则多么激励人勤奋学习,发愤图强的典故呀。当我读到这两句时不禁感慨万千,在现在的社会,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家庭条件优越,不愁吃穿,整天就沉迷网络游戏、电视,很多的孩子都成了荧屏儿童。有的小孩因为网络游戏逃学、厌学,荒废学业。更有的孩子走火入魔,因为网络游戏而跳楼自杀。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典故中古人那奋发学习的决心。当今中国父母应让子女多读中国传统书籍,用传统蒙学著作引导、教育、培养孩子,充分利用经典诗文中的故事来教育孩子,还应该在经典诗文典故的基础上予以拓展,结合孩子的实际,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去教育孩子,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为孩子的终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础。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要积极为该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主运用生活经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应培养孩子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地成材,不停的转学,直到找到一所他认为好的学校为止。这不跟“昔孟母,择邻处。”一样吗?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字经》中的榜样比比皆是,从“黄香温席”到“孔融让梨”,从“八旬梁灏大廷夺魁”到“天才少年祖莹、李泌”,这些榜样十分清楚的告诉我们:向榜样学习,就会有所作为。我们要领悟、吃透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并加以发扬光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经典诗文中的故事来教育学生,还应该在经典诗文典故的基础上予以拓展,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去教育学生,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为孩子的终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础。

读三字经有感14

  “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中慵之道对美德的概诉。人,生下来本是善良的,只是因为社会这个大染缸对人的洗理,才会对每个人赋予不同的色彩。 看完几遍事迹后,感慨时世弄人,有的孩子很小就要扛起家庭的重担,有的是见义勇为,有的是和奶奶相依为命还坚持上学。 孩子问我“什么是美德?”我说:“美德是一种品质。诚信、善良、责任、勤奋、勇气、坚毅、友谊、孝顺、自律和智慧都是美德的表现形式。就像你说话诚实也是一种美德啊!”事迹里的这些美德都是必要的,也是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有所欠缺的,如诚信,如果大家都没有诚信,是不是所有人都活在谎言中,那将很可怕,就同商家做生意,如果没有信誉,还能在商场立足吗?

文章中的一些事迹能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什么是诚信,什么是责任……最美司机吴斌,就是对责任的最好诉说,还有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抗癌女孩鲁若晴,最美妈妈,最美…… 这么多的最美,构成了我们现今的社会。社会是有阴暗的一面,但天上的乌云总也遮不住太阳的光芒,这种光,给人们希望,给人们方向,领着人们朝着梦想的方向飞行,让美德冲破苍穹,拨云见日。一次我带赵欣雨去钵池山公园玩,公园里鸟鸣不断,这时有两只鸟落在草坪上,我和赵欣雨说:“我们去抓鸟。”她说:“不好,小鸟是益虫,不能捉。”这短短的一句话,让我从心底感觉到孩子真,善,美的一面,她们也是有自己的思想,她们想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其实每个人在心底都有最柔软的一面,如果能把这一面再放大一点点,社会的阳光会更灿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良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是最容易受到欺骗的,但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你付出爱的同时,心灵也能够得到一种浸润,那种“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感受是何等的美妙!

读三字经有感15

  《三字经》总是分为三段。下面请看,我为《三字经》第一段做的介绍:

  人之初,性本善在这朗朗上口诗声当中,你是不是会想到自己的孩子。人生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忽视了教育,就可能会变坏。孟母为了孟子的健康成长。曾三次搬家,断织教子,使孟子成为圣贤之士。窦燕山一圣贤之理教育子女,史称“五子登科”.孟子和竇家都在良好的成长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后才有作为.

  家长们,从这里你们应该知道了吧!在良好的教育很重要,一定不能忽视.

  诵读《三字经》第二段,我明白了,一个人儿是不学,长大了能有何作为?玉石不雕琢,难成器皿。人不学习,就不懂道德礼仪,就不能成才。所以一个人从小就要尊师爱友,学习道德礼仪。黄香九岁就知道给父亲温暖床铺,四岁的孔融分东西 就知道谦让。孝顺父母,礼让长友,尊师爱师观后感大全,学习道德礼仪。

  小朋友们,古人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