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写作意图分析

秦风学老师

  关于李白《蜀道难》的创作意图,历来说法不一。要探究李白创作意图究竟是什么,我们得先从李白生平入手。

  李白出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出生地是西域的碎叶。年时才华显露,吟诗作赋,广览博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二十岁开始漫游蜀中,登峨眉山,游青城山。开元十四年,二十六岁的李白为了自己人生理想和抱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历游近半个中国的`名山大川。天宝元年,四十二岁时,经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至长安。初到长安,太子宾客贺知章一见,叹为“谪仙人”;读其《蜀道难》大加赞赏,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精耶?”(《唐摭言》卷七)李白初至京城,为何要拿《蜀道难》给贺知章看?应该求上层的赏识,应该求得太子的赏识。所以从蜀中来知蜀中事的李白,就献上了自己的精心之作蜀中警语《蜀道难》。蜀道难行,入蜀出蜀之人尽知,中央政要皆知。险就险吧,难就难吧,干嘛要大惊小怪、无病呻吟呢?李白要说的蜀地的政治危机的可能性,中央政要会不知道?况且这个想“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李白,这个自负天生我材的李白,这个想通过终南捷径蓄势待发的李白,决不会只看到蜀地的危险性,更应该是觉察到了唐王朝潜伏的重大危机。藩镇兵重,尾大不掉,国家将出大祸乱!所以贺知章虽惊叹李白的政治敏锐性,也不十分点破,只是叹他为“谪仙人”。表面赞其才(诗歌奇才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实则警示其小心谨慎,以防受挫招灾。由此可窥见,李白写蜀道难,警蜀地乱,暗示大唐危机,那些蜀山险是有象征性的。十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证实了李白的政治敏锐性。

  要解读李白《蜀道难》的创作意图,还要从分析诗歌本身的结构布局入手。

  为了把蜀中之事渲染沉重,就要渲染蜀道之难,为突出蜀道之难,就要写好蜀中之险,于是全诗就有了如下的构思布局。

  (一)先用神话传说渲染蜀道之险,烘托蜀道之难。蚕丛鱼凫开国久远,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地通人烟,可见山之险无路可行。在由秦入蜀必经的太白山上只有一条鸟可飞过的山路,可见确实山险难行。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样的山路,这样的天路,这样的险路,时时都可能山崩地裂,险得令人胆颤!

  (二)再写行者经历,确证其险。神话传说毕竟是传说,耳听为虚,还是说说行者经历,所见所闻所感吧。

  先写行者亲眼所见之险。从远处看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高峰挡太阳运转,这是险山;冲波逆折回川,这是恶水。山高得黄鹤飞不过去,山陡得连猿猴都无法攀登,下边又有恶水,人若攀山,稍有不慎,跌落下来,粉身碎骨,被恶水冲击,尸骨难寻。这是亲眼所见之险,实实在在之险。

  次写行者亲身行山之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写山路曲折非常,实际是写山太陡。山不陡则有直道可上,山较陡则有斜道可上,山太陡则只能盘道而上。山路盘旋曲折太多,路程可就远了,好不容易百步九折地爬到山顶,天已黑了,抬头似乎可以摸到星星,感到呼吸有些困难,不得不仰胁深深地吸气。做了深呼吸,仍感气不畅,只好以手抚胸,坐下休息。

  再用鸟声和瀑布声烘托气氛,渲染险。正当行人仰胁而息,抚膺长叹时;正当行人恐惧再次攀山时,他又听到了悲鸟哀鸣,又听到月夜子规愁啼。空山无人,更添出愁烦,更感无助无奈。此景此情,说一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会恐惧,就会面如土色。诗到此,把蜀道之险,蜀道之难,把自然蜀道之险、自然之难写到极至。

  (三)写将出现蜀中乱,深化诗歌主题。

  蜀道虽难,人们必须行走。国家有这么一个政区,在紧要时刻,必须过蜀道,或官员,或使者,甚或千军万马。剑阁是雄关险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是叛逆豪强拥兵作乱,中央政府也奈何不了。前边所写的处处蜀山险,种种蜀道难,就有政治意义了。“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是一句重要的警语,也是一句隐语,也是一句预言。或许不幸的是李白人微言轻,未被重视,或许是微露端倪而遭挤兑。后来蜀中真有军阀拥兵作乱

  据险作恶。而十三年后安史之乱果然爆发。

  为了暗示大唐王朝潜伏的藩镇做大,尾大不掉的危机,就要写出蜀中之乱的严重性;要强化蜀中之乱的严重性,就要写足蜀道的“难”;为了写足蜀道难,就要写足蜀道险。步步加深,层层递进,有效地体现了写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