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原文及赏析

秦风学老师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原文及赏析

  原文: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

  [宋代]辛弃疾

  今日复何日,黄菊为谁开?渊明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酒亦关人何事,政自不能不尔,谁遣白衣来。醉把西风扇,随处障尘埃。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此山高处东望,云气见蓬菜。翳风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归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菊花日复一日地开放,不知是为了谁。东晋陶渊明最爱重阳,因为他心中有不平之气,所以总是借酒浇愁。醉后扇着扇子,阻挡秋风吹起的尘土。

  陪您喝酒,一天需要喝三百杯才够。站在山上向东边遥望,可以看见雾气之中的蓬莱仙境。朋友和我一个做官,一个闲居,当此之时,只能抱病登高以打发重阳节日。友人在明月的照耀下归去,我却只能伴着月影独自徘徊。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九、重阳。陶渊明《九日闲居诗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古人在九月九日为登高赏菊的节日。云洞:在江西上饶县西开化乡。韩南涧:韩元吉,号南涧。孝宗初年,曾任吏部尚书。主抗战,晚年退居信州,与稼轩游。

  渊明:陶潜,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谩:同“慢”,枉然,徒然。谩爱:空爱,徒爱。这里是反义词,应作最爱讲。

  胸次:胸怀。崔嵬(cuīwéi):块垒,指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

  政:同“正”。自:因为。尔:如此。

  白衣:穿白衣服送酒的人。

  扇:作动词。尘埃,指主和派。

  三百杯:形容喝酒之多。⑧蓬莱:古代神话传说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京城。

  翳(yì):同“翼”,用羽毛作的华盖,这里作动词作。翳凤,是说用凤鸟毛作的华盖车。骖(cān),一车驾三马,或一车驾四马,中间两马叫服,旁边的两马叫骖,也叫騑。这里也作动词。骖鸾,是三只鸾鸟驾的车。这里的意思是说韩南涧走的时候,车马华丽,随从人员很多。

  落佩:除去官员的佩带。倒冠:摘掉官员戴的帽子。落佩倒冠:衣冠不正,喻隐居狂放。

  抱病,带病。杜甫《九日》诗:“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赏析:

  上片不直接写与朋友同游的情状,而是引陶渊明自比。他所写的宁可退隐、也不向当权者屈曲的渊明,兼有为自己画像和代朋友书怀的意味。首韵一问,虽意在表明时令,而又能显出心中的波峭。同时“为谁开”一问,不仅有舍我其谁的自信,且能起到引发下文的作用。他之所以爱菊,是借花的凌雪傲霜的高尚品格,寄托自己的心胸。以下两韵,明看是代陶渊明写心,其实翻过来看,正是借渊明写怀。“渊明谩爱”一韵是倒装句,是说胸中正不平、惟待酒浇化之的渊明,喜逢重阳节却无酒可饮。作者的遭遇有很多地方与陶渊明相同,所以用“黄菊开”、“爱重九”、“正崔嵬”表示对陶渊明的同情与歌颂。下韵以退为进,否定酒本身对渊明有重要意义,谓渊明爱酒并非因为他是个酒徒,而是心中有块垒,不得不借酒浇愁。可是,没有谁打发“白衣”来为他送酒。上片末韵,扇面障尘既是取景于眼前,也是典故的.借用。他对渊明中藏块垒的心迹的理解,颇为深刻。而写渊明,实即自写其志。尤其是末韵。用来比拟谩尚书面对政敌的熏人气焰而不为苟且的态度,颇为切合。

  下片就眼前重阳节的相知之乐来写。他写一日须饮三百杯,才配得上为谩尚书饮。既侧写谩的豪酣与洒脱,也是写他与谩的相知投缘之乐。在继两韵中,作者用对比的方法,笔锋急转,直指自己遭受“落佩倒冠”的陷害,向南宋王朝提出了愤怒的抗议。当他想见谩将来翳凤骖鸾、归于眺望中的仙山之后,就不免喜忧参半了:他为谩尚书的得归仙班而高兴,也为自己的隐居无伴、抱病独登高台而伤感。人我相照,愈觉情怀不堪。这里的“归于仙班”,隐指谩将来的归朝。结韵以想象中形影相吊的情景,在送别谩南涧的归路上,见到月色映出了“人影共徘徊。”流露出惜别依依和孤独寂寞之感。这样的表达法,能兼收暗示友情相得和表达自己隐居失意之情的双重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