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集锦15篇)
【学习目标】
1.认识“蜀、阙、辅、涯”等生字。
2.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大体把握诗意。
3.感受这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人生态度,体会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一、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
学法指导:搜集王勃的资料,初步了解“初唐四杰”的相关知识。可以参看书10页下面的小资料。
达标训练:“初唐四杰”除了王勃,还有 、 、
(二)字词积累
1.学法指导:读诗,找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注上拼音,认清字形,易混易错的字多读几遍。
2.达标训练:用“ ”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分歧(qí zhī) 辅导(fǔ pǔ) 宦官(huàn chén)
3.看拼音,写出美观的字。
Shǔ zhōu fǔ zhù tiān yá qí lù zhī jǐ máo jīn
( )( ) ( ) ( ) ( ) ( )
(三)初读感知
结合书下注释,反复读诗,把诗歌读通顺。理解下列字词的含义:
之: 城阙:
三秦: 歧路:
无为: 沾巾:
宦游人:
二、交流展示
1.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四句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请用个性、巧妙的方法记住“首、颔、颈、尾”的名称及顺序。
2.创学与生成:比如,我由“比目鱼”理解了“比邻”的意思;我由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掌握了“之”的翻译……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别离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4.我会背诵这首诗。
5.我能翻译成现代诗——
6.假如你是“杜少府”,能否回赠几句话给王勃。
三、巩固提高
我们学习过许多送别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这些诗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背一背这些送别诗。
通过比较学习,我体会到诗人不同的情感……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我还有什么疑问……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9-20题。(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注】,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曛:昏暗
18.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两首诗都是唐诗,其中第一首是律诗,第二首是绝句。律诗为八句,绝句为四句,两者的偶数句都要求押韵。
B.王勃诗的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朋友要去的地方,一个“望”字已经透露诗人对朋友远行的关切之情。C.王勃诗的尾联描写二人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挥泪告别、泣下沾襟的情境,表达了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
D.高适诗的三、四句是对朋友的安慰和勉励,格调昂扬向上,情感积极乐观,与王勃诗的第三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19.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别董大》一诗的前两句。(2分)
答案: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9-20题。(4分)
19.C【2分】
20.这两句(采用白描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黄云、落日、北风、飞雪、孤雁等典型意象,营造出苍凉雄浑的意境(描绘出黄昏时分日色昏暗、千里黄云蔽天、北风吹雁、大雪纷飞的苍凉景象);烘托出离别时的感伤(凄凉、惆怅、依恋不舍等)/对朋友远行的关心牵挂。【共2分,描述意境(画面)1分,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唐诗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的良好发展与诗文的良好改革不无关系,而王勃就是提倡诗风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所以在研究唐诗之际我们要对王勃的诗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白王勃诗文的独创性。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诗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送别诗的经典之一,通过全面地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能够全面地了解王勃诗文的独创性,明白王勃诗文在唐诗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唐诗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送别诗在诗歌中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的诗文中送别诗占有重大的比例。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到李白的《赠汪伦》,从“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别诗贯穿于诗歌发展的整个过程,送别诗在中国诗歌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诗人情感表达最为真切的几种诗歌之一。送别诗在古体诗歌中的意义在于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情进行全面的阐述。当读到一首送别诗的时候就会被诗人与朋友、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所感动,同时在送别诗里也往往隐藏着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人生理想,通过离愁别苦来表现诗人的壮志未酬,前途渺茫等等,所以送别诗是诗人的情感载体,是诗人将自己内心真实情感进行良好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送别诗在诗歌中的意义还在于它所抓住的情感脉络都是简单而真切的,使读者在欣赏送别诗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辞藻来发现诗人的内心的想法,是古体诗歌中的一种比较简单的诗歌类型,其最主要表达的意思也不过是“伤离别”。古体诗中送别诗占有重要比例的原因在于古代的交通不方便,此时离别由于路途遥远或许今生难以再见,或许再见时已毛发斑白,也就有了“多情自古伤离别”。而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佳作,既表现了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也表现了自己前途的不顺,从而这首送别诗也对古体诗带来重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王勃所处时代的文化风气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初唐四杰”之一,在王勃以前或者王勃所处的时期,诗歌受到魏晋诗风的影响,诗文辞藻华丽,情感肤浅,诗风浮艳,诗文中的情感虚假,诗文创作无实际意义,只是一种辞藻上的堆砌,这是王勃所处时代的文化风气,这对于诗歌的良好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王勃是最先认识和极力改革诗坛弊端的人物之一,“初唐四杰”中的杨炯曾用“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来对王勃进行评价,可见王勃对于当时的诗风改革的决心,有意提倡刚健诗风。王勃的诗文质朴雄浑给当时的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王勃的诗风和当时的诗风有着重大的差异,所以从诗风上来讲王勃的诗风就具有独创性,能够真切地认识到诗歌的重要意义,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表达方式。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全面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时候的作品,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全诗主要表达的是对游人的难离难舍,以及对前途的一片渺茫。在诗文的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作者对离别的地点和友人将要去的地点进行准确地交代,三秦之地保卫着长安,在风烟之中难以看见友人将去的目的地,诗文的开篇就给读者一种宏大的气势,在宏大的气势中又有一种浅浅的伤感,“浮云遮望眼”,看不见了,在此离别之后,首联采取的是一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长安离别所处景色的描写与想象中的五津的描写,将离别之情通过虚实景物的描写进行准确地阐述。在诗文的颈联(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中直接将离别的愁苦进行书写,为何我等要受这样的离别之苦,因为我等都是四海为官之人,这一联在书写离别之情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前途的茫然。都是四海为官之人,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漂泊,拥有好的前程?离别之情与壮志未酬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得情感上得到了进一步地升华。而全诗的颔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诗句,主要表达的是朋友就算是在天涯海角,但是此心相依,空间的距离不是问题,只要心灵在一起,那四海也形同虚设,于你于我也不过是距离上的问题,但是心在一起就如同人在一起。这句诗句表达了作者相信纯真的友情是没有限制的,距离不是问题,但是同时也隐藏了作者一种浅浅的慰藉,四海广阔,此去将距离遥远,还好有着纯真的友情,希望这友情可以突破距离的限制。而诗文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往往被众人所忽略,而其实这句也是一句经典诗句,不光是对以上诗句的一个总结,同时也将离别之情表现到了极致,作者在诗句中劝解朋友在离别的路口不要像小儿女一样热泪满眶,同时也是在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落泪,此时这里的无泪胜过有泪,将离别的伤感全面地展现了出来。全诗是一首送别诗,所以全诗以离别愁苦为基调,同时也对友情和壮志进行良好的地表达,全面地展示了作者和友人之间的友情,同时也表达出作者的壮志,而壮志的表现主要在于颔联中化用了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意境,整首诗抑扬顿挫,时而慷慨激扬,时而情感细腻,是唐诗中的精品。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诗文独创性的具体表现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在中国唐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作者的独创性,从而使得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这首诗经过几百年以后还能被广大的读者所熟知。
1.诗风和诗体上的独创性。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王勃进行诗风改革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全诗撇弃了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诗风,创建了一种刚健的诗风,这种诗风在后来的唐诗中得到良好的展现,使得唐诗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成为了我国诗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在诗体上,五言律诗作为一种新诗体,在王勃等诗人的笔下尝试而形成,并走向成熟,使得五言律诗成为唐诗诗体的一个典型,从而使得更多的诗人来进行五言律诗的创作,使得中国诗文得到进一步地良好发展,丰富了古体诗歌的诗体类型。
2.诗文创作思想上的独创性。以往的送别诗都是比较缠绵的,总是有一种催人泪下的感觉,王勃的这首诗将壮景应用到情感的表达之中,通过壮景来对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将送别诗的情感良好表达的同时,避免了诗文中的无病呻吟现象的发生,全诗虽然写的是离愁别苦,但是却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这给后世的诗文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李白的《赠汪伦》也就是这种创作思想的良好利用。
3.诗文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全诗的首联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将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在传统离别的诗词歌赋中往往采用的是凄凉的景物来进行离别情意的表达,而这首诗采用的却是一种辽阔的景物来对离别之情进行表达,其表达手段相对于用哀景来表达更能表现出离别的伤感,同时使得全诗的情感色彩更加亮丽,避免了送别诗那种阴暗的感情色彩,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诗文的尾联采用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作手法,通过劝解莫要流泪,将离别之情进一步地进行升华,使得依依惜别之情更加淋漓地展现出来。
五、王勃诗文对唐诗发展的重要影响
王勃的诗文对于唐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从诗风上将以往的浮艳诗风转变到健康的刚健诗风,从诗体上将五言律诗这一新诗体进行很好地推广,而从诗文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上对送别诗进行改进,而这些方面都影响了后世唐诗的创作。唐代诗文的良好发展就是靠如王勃一样的具有独创精神的诗人创作使得唐诗得到很好地发展,奠定了唐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⑴
原文
城阙辅三秦⑵,风烟望五津⑶。
与君离别意⑷,同是宦游人⑸。
海内存知己⑹,天涯若比邻⑺。
无为在歧路⑻,儿女共沾巾⑼。
注释
⑴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的,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⑶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的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⑷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⑸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的。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的方。比邻:并邻,近邻。
⑻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译文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的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赏析
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的与友人出发的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的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相关阅读:改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夕阳西下,天淡淡的,冷冷的。在曲折的小道上,我和友人相对而站,谁也不愿多说一句话,仿佛空气此时也停止了流动。友人即将离京而去,彼此之间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远处海鸟深沉的鸣叫,惊醒了我和友人。夕阳染红了如血的天空,遥望五津渡口,只见一片烟雾弥漫。我先开了腔故作轻松的说道:“要说这离别的心情嘛,咱们都一样,谁不是背井离乡,出来做官呢!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男子汉志在四方,在哪都一样!”友人听了轻轻的抬起头,皱着眉头欲言又止,两只手死死的抓紧包袱。顷刻间,我看到友人那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惆怅和不舍,带着泪痕的脸上,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凄别的感伤。仿佛在说:“我真的不舍和你分开。”我读懂了他的心,微微一笑抓紧友人的手,随口轻吟了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听了这句话,友人点点头,微微的笑了笑,笑中带着些丝丝的苦意,眼眶里有忍不住的泪珠。
望着眼前“念天的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友人,我强装笑脸说道:“哎,咱们大男人可不能像小女人那样,在分手时沾湿手巾啊!”友人听后,如释重负般深呼一口气,动了动喉咙将泪珠咽下。深情的说道:“我走了,保重!”“你也保重!”我们互相报以微笑,那微笑,美丽而又安详。四只手紧紧的扣在一起,暖暖的,重重的。
猛的,友人抽出与我紧握的手抓起包袱,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的走向远方,我在心里默默的说着:“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勇敢的往前走吧,我会用微笑永远陪伴你!
远处,传来海鸟的鸣叫,夹带着几分欢悦,此时的夕阳染红了天空,暖暖的,甜甜的……
【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白话译文】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赏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鉴赏】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此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
教学目标:
1.提高朗读能力,背诵累积诗歌。
2.以朗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二、作者及相关知识介绍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一带)人,与当时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样著名,被称为“初唐四杰”。他是著名学者王通的孙子,很小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有“神童”之称,可惜不到三十岁就在渡海时落水而死了。他做过几任小官,却两次遭到斥逐和除名,短短的一生是在坎坷中度过的。留传下来的《王子安集》里,文比较多,诗不足百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他的代表作。
这首诗点明送别的地点是长安。他曾几次到过长安。这首诗有少年进取的精神,没有消极颓唐的情绪,可能是诗人二十岁以前在长安作朝散郎和任沛王府修撰时所作。少府,是当时对县尉的通称。一作“蜀州”,在今四川省崇庆县。“本文题目应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686年才改为“蜀州”,当时王勃已故10年。“蜀川”,指川西岷江流域一带。
三、朗读诗歌
1.听范读,仿读。
2.指读,指导朗读。(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全班齐读。
四、翻译诗歌
1.解题
送杜少府到蜀州上任:之:动词,到的意思。
2.结合注释,翻译诗句。
3.交流难点,翻译全诗。
少府:官名。
城阙:皇宫门前的望楼,往往被用来代表京都。这里指唐朝都城长安。
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
风烟: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不要效仿。
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参考:
长安的城阙高踞三秦中枢,遥望岷江的五津,隔着无尽风烟。
你我之间有难忘的离愁别绪,因为彼此都是漂泊流离在外做官的人。
四海之内若有知心存在,再远的天涯也仿佛近邻。
不要在我们挥手作别的路口,像小儿女那样情难自禁哭湿佩巾。
五、诗歌赏析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
明确:五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诗歌中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诗人与送别友人,从题目中看出。
3.诗的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能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两地,为诗歌的抒情奠定了基调。
4.点明分别之意的是哪一联,写出了诗人和友人的哪些共同点?
明确:颔联。同为不得志游宦在外的知识分子。相同的境遇使他们具有相通的感情——怀才不遇的悲凉之情。
5.如何理解颈联中的知己与比邻?
明确:这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对友人的激励。表现了诗人广阔博大的胸襟。
6.如何理解诗歌的最后一联?这一联中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是对朋友的叮咛和鼓舞,也表明了自己坚强乐观的情怀。
六、拓展
王勃的其他送别诗:
江亭夜月送别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查找两首你喜欢的送别诗,并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首联——点明地点
颔联——离别原因
颈联——与友互勉
尾联——宽慰勉励
惜缘
【原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⑴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一作“蜀州”。据《旧唐书地理志》:“剑南道蜀州,垂拱二年分益州县置。”垂拱二年为公元686年,其时王勃已去世十年,故当以“蜀川”为是。
⑵城阙(què ):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现在的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雍、塞、翟三国,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辅三秦:一作“俯西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⑶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⑷君:对人的尊称。
⑸宦(huàn)游:出外做官。同:一作“俱”。
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中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⑻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这句意思是像小儿女那般挥泪告别。
【作者简介】:
王勃简介与生平(本站最新考证) 王勃描写天地山水的诗。
【朗读节奏划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写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大约作于乾封(唐高宗年号,公元666年正月―668年二月)年间,是王勃为送别一位到蜀地任县令的杜姓朋友而作,是其游蜀之前供职于长安时期的作品。
【翻译】:
雄伟的长安城有辅佐的三秦,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都是离家在外做官之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一知己朋友,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邻。
不要因为我们就要离别两地,就像普通儿女一样泪湿衣襟。
【翻译二】:
在三秦护卫着的长安城,遥望五津的风尘烟雾。
跟您离别的心情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
不要在分别的道口,像普通青年男女一样,一起哭得泪水沾湿了手巾。
【简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形式整齐,平仄协调,对仗工稳。首联写景,描绘送别时的环境;次联点题,突出诗人自己与杜少府的共同点;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强调友谊的真诚与持久,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展现出诗人的宽广胸襟;尾联继续劝勉朋友,壮其行色,鼓其勇气。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诗人以朴实、洗练的语言,表达出真实、自然、亲切、豪爽的感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注释
1.少府:官名
2.之:到、往
3.蜀州:今四川崇州
4.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现在的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5.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6.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7.宦(huàn)游:出外做官。
8.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9.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0.比邻:并邻,近邻。
11.无为:无须、不必。
12.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3.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赏析/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同时写出了作者对好友的不舍之情。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该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本诗出自《王子安集》;作者是唐朝(朝代)的王勃(诗人),他和 骆宾王 卢照邻 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
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3.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慰勉之情,体现出作者高远的志趣
4“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5、颈联蕴含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这一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的不朽名句。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2.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语:应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人们在同自己的家人、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免不了要讲些祝福的话语,有的甚至做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时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进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平庸,落入俗套了。那送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文学常识:
——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律诗8句分4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根据每一联的作用,分别称为“启、承、转、合。
二、读:语速,语调,节奏
三、释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蜀州,在今四川省。
四、赏析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起:首联,破题,交待送别的地点和时间。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辅:辅卫
三秦:长安附近关中一带的地方(点出了送别地点。)
风烟:风尘烟雾 (点出送别时间:早晨)
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 (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省一带风尘雾霭中苍茫无际。”
2.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城阙 三秦 风烟 五津 。一近一远,一明一暗,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
3.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说了些什么?
——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再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4.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的问题,诗人站在长安城下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蜀州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不能。 类似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诗人超常人视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壮阔的境界,这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杨枝、泪痕、酒盏是不同的。
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离别意:离别的情意 ;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
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时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成为游士或游学,离开家乡到异地做官称游宦或宦游)
作者意在告诉杜少府此时我和你一样难过,但因为我们同是宦游人,命运相同,这次分别是别中之别,这两句诗很自然的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写出来了。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名句)
——五六句笔锋一转,转而去安慰即将远行的友人。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这一句往往就是名句)
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
比:靠近,挨着。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在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这既是对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对他的一种赞扬(点拨:知己)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挚的友情得到了升华。
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无为:不要,不需要
歧路:分别得路口
沾巾:挥泪告别(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这种字眼叫做代词或代语)
8.回顾全诗: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劝慰他的朋友杜少府,但他不是一上来就劝他不要过于伤感。而是先用环境描写勾画出一个真实的送别画面,又表示自己和他一样都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因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道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委婉写来,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一定可以排解了。
9.小结
这首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送别诗所有的缠绵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的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五、课后作业
1.课后搜集有关初唐的诗歌加以分析比较
2.背诵全诗
夕阳西下,天淡淡的,冷冷的。在曲折的小道上,我和友人相对而站,谁也不愿多说一句话,仿佛空气此时也停止了流动。友人即将离京而去,彼此之间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远处海鸟深沉的鸣叫,惊醒了我和友人。夕阳染红了如血的天空,遥望五津渡口,只见一片烟雾弥漫。我先开了腔故作轻松地说道:“要说这离别的心情嘛,咱们都一样,谁不是背井离乡,出来做官呢!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男子汉志在四方,在哪都一样!”友人听了轻轻地抬起头,皱着眉头欲言又止,两只手死死地抓紧包袱。顷刻间,我看到友人那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惆怅和不舍,带着泪痕的脸上,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凄别的感伤。仿佛在说:“我真的不舍和你分开。”我读懂了他的心,微微一笑抓紧友人的手,随口轻吟了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听了这句话,友人点点头,微微地笑了笑,笑中带着些丝丝的苦意,眼眶里有忍不住的泪珠。
望着眼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友人,我强装笑脸说道:“哎,咱们大男人可不能像小女人那样,在分手时沾湿手巾啊!”友人听后,如释重负般深呼一口气,动了动喉咙将泪珠咽下。深情的说道:“我走了,保重!”“你也保重!”我们互相报以微笑,那微笑,美丽而又安详。四只手紧紧地扣在一起,暖暖的,重重的。
猛地,友人抽出与我紧握的手抓起包袱,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走向远方,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着:“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勇敢的往前走吧,我会用微笑永远陪伴你!
远处,传来海鸟的鸣叫,夹带着几分欢悦,此时的夕阳染红了天空,暖暖的,甜甜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辅:护卫。
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为雍,塞,翟三国,以封秦朝三个降将,因此关中又称“三秦”。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不要效仿。
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译文】
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
【赏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作者简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人生如寄聚散匆匆,古往今来多少文字写尽别离之痛,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可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八行四十字,以深情豪迈之态恣意汪洋,拂去寂寥惆怅,扫尽萎靡气象,别来一种格局,重构一种风尚。
首联写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在点明送别之地的同时,体现了作者眼界之高远,胸次之辽阔。一个“辅”字和一个“望”字,让无边景色真实可感。景中含情,由近及远;情中喻景,由实及虚。有城阙之庄严,三秦之沧桑;有风烟之缥缈,五津之迷离。整首诗起势宏阔,意境高华,为下文的承、转、合奠定了基础。
颔联写到: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整个文笔从自然景观,进入社会层面,这一句是比较平实的写作。视觉上来说,是从千里高空回落到送别的现场。所谓“同是宦游人”,交代了双方惺惺相惜开创未来的心态。虽是别离,但作者正是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时节,对彼此的未来都充满了期许。一首诗,句句是高山大海,也不能显示山之高海之阔了。若音乐只有高音没有低语,岂有旋律可言。若生活只有激情,没有沉静,哪有和谐可说。这里颔联承接首联,婉转低回,充分为颈联铺垫。
颈联写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颈联是全诗精华,一峰突起。此句一出,气象斑斓,境界顿觉悠远。此句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如同他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庾信《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样,化用前人名句,别出心裁,赋予它新的意义,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所以千年不绝,绵绵永续,就在于它做到了“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近几日,为了写作《中国诗歌之美》和《伟美人生》上卷,思维经常被打穿,思考人生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呢?见识,时间,健康,我觉得这三点无论对古代诗人,还是对现代名士,都具有相同的意义。首先见识:只有视野开阔的作者才有思路开阔的诗篇。王勃少年便有神童之誉,不但文采开唐之新风,学问也是享誉海内,若内心无此气魄见识,纵读书万卷,也难有此神来之笔。其次时间:生命就是时间延续,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应该是最好的。这一点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可为明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少年、青年和中年、暮年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言行相应截然不同。再则健康:不妨看看“老病有孤舟”的杜甫是如何悲叹“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病中之人自然难免触景伤怀悲鸣悲叹。写作此诗时,王勃正青春年少,少年得志,人称神童,送别朋友,踌躇满志,憧憬宦途,生命、健康正步向巅峰,期待完美绽放,所以写出如此气干云霄的诗句,充盈活力,充溢自信。这是王勃用笔谱写的激昂的青春之歌。一首诗的高妙动人之处,在于真实地艺术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王勃无疑做到了,千年之后的我们也能感受到那种万里胸襟是何等样的开阔与自信。
尾联写到: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里又从思幻的未来拉回到现实中去。送别的友人不知何时才能再相逢,即便是鸿雁可以传书,信札可以寄情,但无论如何不如相逢时一颦一笑可触可感的真实。在此王勃没有简单地贬斥儿女之情,而是在另一种意义上升华了这种人之常情。他用山川河流的历史感,用彼此创业的励志心,用胸襟无限的空间意识,把离别的悲伤升华为一首壮丽的歌行。这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之别,也不是执手相看无语凝噎的悲情之别,亦不是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凉之别。此一别,充满了作者内心洋溢的积极入世的情怀,充满了作者来日相逢于平步青云的期许。生命中许多时候不在于你处于怎样的境地,而在于你的心处于怎样的高度,你的心向往着怎样的未来。洒泪也好,笑别也好,都是生命中美的存在,因为有真实的感情,有真实的朋友,有可以思念的彼此。也许生命中支撑我们的,是万里之外的朋友,是寄托在思想深处万里比邻的自己。
我选择赏析的任何一首诗歌,都不是为了填充一本书来混文字的,也不是为了说教硬把古人的胸怀改用现代人的语言为他说话。这首诗的意义,我是想和朋友们一起思考两个问题,第一点是一个人的境界见识高的时候,同样的遭逢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一点王勃做得很好,本书稍后章节中的苏轼做得更是登峰造极。第二点就是对时间的思考,在这里就是对青春的思考。当你觉得某一件事该做的时候,那就立刻去做,当然前提是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这个“对”,是相对的“对”,不是绝对的“对”)。因为时间是不可回溯的,你一旦错过这个时间,便再也找不回当时的你了。这不是人生虚无及时行乐的论调,也不是说盛年不重来一日再难晨的勤勉,而是说无论是要写诗歌,还是要经历苦乐,都不要等。很多事,错过了,就永远地错过了。纵使王勃不英年早逝,宦海浮沉历经苍凉的他也许能写出更多《别薛华》,但是这种英气逼人充溢青春之美的离别之诗,恐怕再也写不出来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谢谢远方的你能够阅读这篇文章,祝愿每一位与我心灵相通的朋友,在时间的长路上,健康快乐地生活,有千里的视野,有万里的胸襟,把生命中的悲伤化作前行的力量,不辜负年华,不辜负岁月,永远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尊敬的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考试重点诗句
1、诗中带给我们壮阔的意境,奠定感情基调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诗中意似悲凉而胸襟旷达的句子: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离别让人惆怅,但只要友情在,心境就十分豁达,所以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诗中再次劝慰友人不必伤别,不要存儿女之态,表现出一种大丈夫气概的诗句:两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重点字词
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为雍,塞,翟三国,以封秦朝三个降将,因此关中又称“三秦”.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修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运用了对偶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相信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乐观豁达的胸怀。
首联和颈联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宦,做官。宦游,是外出做官。这两句的意思是是,今天我们分别,心中都充满了离情别绪,我们俩都是离开家乡在外地做官的人。
因为是好朋友,所以我舍不得离开你,可是你又不能不离开;因为都是做官不自由的人,所以我更能理解你的心酸悲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己,指朋友。海内,指整个中国。古人认为自己在世界的中央,周围都是大海。天涯是天边, 极远的地方。比邻, 即近邻。
这两句的意思是, 如果有真正的知心朋友存在,那么即使彼此远隔天涯海角, 也会像亲近的邻居一样。
要与朋友离别了,诗人不是没有悲伤,但如果一味沉溺在悲伤中,王勃就不是王勃了。年轻的诗人心胸开阔,乐观豁达,他告诉朋友:真正的知己互相理解,心意相通,不管年龄、地位、身份如何,它都不会阻隔彼此的友情。人一旦有了这样的朋友,即使你在天的那边,我在天的这边,也没有什么好伤心的。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无为,是不必的意思。歧路,岔路口,指分手的地方。儿女,指年轻的男女。 巾,是古人用来裹头或者缠束衣服的腰带等。沾巾,泪水沾湿了布巾。
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不必在分手的路口,像那些年轻人一样挥泪告别,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胸怀更开阔一点。
在这首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歌颂了朋友之间友谊的真诚与长久。诗人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与空间的考验。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问世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便成为了表达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名句,到现在仍然常常被人们引用。
一.《送别》引入
一曲长亭外古道边,将古道送别唱得悠扬婉转,催人泪下,那离别之伤已然铭刻在心间。
(此曲有学生会唱,一定强调只可轻声跟唱,重在用心体会送别之情)
二.由曲到诗
说道唐人的送别诗,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齐读此诗。
2.解读此诗。
诗的第一句:写送别地点
诗的第二句:写朋友将要去的蜀州就在那风烟迷茫之中。表面写的是两个地方,但从时而回望长安和时而翘首蜀地中,表现难舍之情,没有离别字样,却一开篇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离情。
诗的第三四句:写你我都是为了仕宦离别家乡、漂泊异乡。境遇相似,由己及人,推心置腹,言外之意,我们都不必为了这个已定的分别而过多的伤感。
诗的五六句:笔锋一转,写下了开朗乐观最为人称道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时尚有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存在,那么,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可以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也如同近在咫尺。
诗的七八句:委婉收结。
3.简析.
空间上的离别:
时间上的离别:
结合生活经历,各抒己见......
小结:在遥远的离别,也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再长久的离别,也割不断真正的友情。只要彼此的感情金石般牢固,哪怕是远在天涯,也犹如比邻而居。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表现了诗人----
(高远的志趣,脱俗的情怀,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再次齐读此诗,体会别样的送别。
四.完成课后练习,并背诵此诗。
广东高考排名3363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桂林旅游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2954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210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83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佳木斯职业学院要多少分黑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离别之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与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
关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离别之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与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河北高考排名1314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258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黑龙江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安徽高考排名1137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738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要多少分贵州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399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要多少分内蒙古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514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92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关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苏轼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辅” “望” 两个动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赏析
关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优秀的教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歌赏析
凌虚台记原文赏析 苏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文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