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导学案设计

孙小飞老师

  学习目标:

  1、 朗读、背诵课文,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2、 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创作方法,理解 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3、 学习记叙的详略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

  学习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朗读课文,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词语,掌握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主要任务:了解方法,理解作者寄托的感情,详略的写法。

  第三课时主要任务:背诵课文,巩固练习。

  第一课时授课过程:

  课前导学:

  1、查词典,掌握成语世外桃源的含义。

  2、查资料,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事迹。

  3、预习时至少读课文5遍,而且必须是朗诵,不能默读。

  一、检查预习的情况。

  1、写出成语“世外桃源”的含义。2、交流查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3、指定学生分段读课文,要求认真欣赏并作出适当的朗读评价。(包括背景)

  二、自主学习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在下面:

  2、一词多义:复前行( )不复出焉( )

  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 便舍船( )屋舍俨然( )

  寻向所志( )寻病终(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

  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

  3、一义多词: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缘溪行——便扶向路 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三、合作探究学习

  1、学生参照注释,逐字逐句精读,尽量自己读通。确有疑难,小组中探讨解决,不能解决的向老师提问。

  2、掌握下面的古今异义词: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

  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 今义:

  见太守 ,说如此 古义: 今义:

  屋舍俨然 古义: 今义:

  缘溪行 古义: 今义:

  3、 找出出自本文的七个成语,写在下面:

  4、 理清课文的结构线索:(1)本文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

  (2)本文主要记叙的是什么内容?

  (3)写出渔人的行踪:

  四、课堂小结:桃花源实在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果你也是在无意中进入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你会怎么样呢?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五、课堂检测: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后遂无问津者

  2、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名 ,字 ,生活在战乱频繁的 朝。文章虚构了一个 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 的愿望。

  3、《桃花源记》以 为线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顺序叙述了渔人的 ,层次清晰。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授课过程

  一 、预习导航

  1、辩明字音 垂髫( )发髻( )俨然( )

  阡陌( )( )诣太守( )两鬓( )邑人( )

  豁然( )遂( )骥( )郡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4)欣然规往:

  二、自主学习

  1、将“渔人”、“村人”两词准确的填入文中括号内。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用采访的形式熟悉课文内容,深化理解。

  由学生设计采访提案,讨论想提出的问题。课堂模拟采访现场,受访者与采访者均可由学生扮演。

  采访一、 对象: 桃源人

  1、 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5.有一个渔人无意中来到这里,能说说你们见到他当时的感受吗?

  6.他回去的'时候你们对他有什么希望没有 ?

  7.如果你知道他出去后就直接去报告太守,让太守派人来,你们有什么想法?还会让他回去吗?

  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采访二、 对象: 武陵渔人

  1. 你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 见到桃花源时,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