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字词的的含义。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
②悉如外人____________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____________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____________。
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类 (2)都 (3)请、邀请
2.(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2)率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再没有出去过。
3.热情好客桃源人害怕外人破坏他们与世隔绝和平安宁的生活。(与此大意相近即可)
4.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 , 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意思对即可)
桃花源记(选段)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画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便要还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屋舍俨然
④咸来问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参考答案:
1. ①通“邀”,邀请 ②与世隔绝的地方 ③整齐的样子 ④都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意思对即可)
3.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源中生活安宁/没有战乱/能安居乐业。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骧,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阡陌交通(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无论魏晋( ) ④处处志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文中体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① ② 。
4.选文第①段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2分)
[参考答案]
1.①田间小路②妻子及儿女③不要说,(更)不必说④做标记
2.①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②村中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3.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答题要点:环境优美,物产富饶,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意近即可)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小题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
【小题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小题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
答案
【小题1】与“避秦时乱”和 “尽心竭力”同意即可。
【小题2】(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
【小题3】(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小题4】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例:略
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例: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____
③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
④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甲】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中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无论是甲文中虚构出的“世外桃源”还是乙文中作者的隐居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②同“邀”,邀请;
③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④官府的公文。 (意对即可)
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意对即可)
3.为桃源外战乱频繁,现实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意对即可)
4.以古代名贤自况(类比),进一步突出“德馨”(自己品德高尚)。 (意对即可)
5.不同意。【甲】文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乙】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意对即可)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①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
1、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良田无论
B、绝境问津
C、问讯间隔
D、交通妻子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便要还家要:_____________
(2)欣然规往规: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郡太守遣人寻向所志,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1)通“邀”邀请 (2)计划;打算
3、(1)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
(2)就顺原路回去,处处作标记。
4、说明他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地方,各个阶层的人都非常向往。(或说明他笔下的理想之境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363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桂林旅游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2954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210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83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桃花源记读书心得通用六篇
桃花源记作文汇编十五篇)
小妇人初中读后感范文(通用五篇)
奋斗人生(我为谁而学)-初二演讲稿
桃花源记读书心得通用六篇
桃花源记作文汇编十五篇)
桃花源记教案模板五篇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考佳木斯职业学院要多少分黑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314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258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黑龙江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安徽高考排名1137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738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要多少分贵州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399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要多少分内蒙古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514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92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桃花源记续写作文五篇
桃花源记读书心得(六篇)
桃花源记教案四篇
桃花源记教案三篇
桃花源记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桃花源记读后感(10篇)
读桃花源记有感范文五篇
新桃花源记的作文
桃花源记教案范文汇总9篇
桃花源记阅读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