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个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
若干年后,陶渊明的第二大崇拜者苏轼不干了。他在《题〈文选〉》中强烈抨击萧统:
渊明《闲情赋》,正所谓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而统乃让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
依照东坡的意思,你萧统拿扬雄“劝百讽一”的标准来衡量《闲情赋》,要我说,扬雄算什么呀,我们渊明《闲情赋》遵循了《诗经》“好色而不淫”的原则!你萧统小毛孩子懂得什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孔老夫子《论语》中对《诗经?关雎》的赞美。而《关雎》正是《周南》的第一篇。所谓“淫”,乃是过度的意思。“好色不淫”就是喜欢美色,但是不沉迷于美色。其实先秦的儒家非常通情达理,非常“人性化”。孟子说过:“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孟子?万章上》)意思是,人小的时候敬慕父母,长大后就懂得喜好女色,于是就爱慕美貌的姑娘。可见,东坡的意思是,渊明就算是真的好色,也是“好色而不淫”,很符合健全的人性嘛!自称研究了陶渊明几十年的袁行霈在《陶渊明集笺注》中“析义”,他说:“苏轼亦不认为《闲情赋》有讽谏之寓意,而确信是言情之作,但无伤大雅。”不过,苏轼这段话的后两句,可是说得含糊,什么叫“与屈、宋所陈何异”?
“与屈、宋所陈何异”,就字面说,就是“和屈原、宋玉写的有什么区别”。麻烦就在这一句了,屈、宋的风格和《诗经》可差得太多了。大家都知道屈原是忠君爱国,缠绵悱恻,在《离骚》中创立了“香草美人”的象喻系统。以香草喻贤人君子,以美人或喻君主,或喻自身。如果按照屈原“香草美人”的原则去解释《闲情赋》的十愿,那就不是一个男人追女人而追不到手,而是臣子追随君主而见弃于君主了。因此明代郭子章在《豫章诗话》中说:“东坡止以屈、宋望陶,屈犹可言,宋则非陶所愿学者。”毛晋在《陶靖节集序》里也说:“如读《离骚》仅能猎艳词,拾香草,而《闲情》一赋,反谓白璧微瑕,不重可惜也哉!”
这二家都认为《闲情赋》和《离骚》一样,是以美人托喻的作品。为什么说“屈犹可言,宋则非陶所愿学者”呢?因为屈原一腔忠爱,怀石自沉汨罗江,人品绝高。而宋玉则不然,《史记》记载: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可见宋玉文辞虽美而人格不高,所以陶渊明的“粉丝”们,不屑以陶比宋。
但是,宋玉也有自己的粉丝呢。于是张溥就在《题陶彭泽集》中说:“《闲情》同宋玉之《好色》。”就是说,陶渊明的《闲情赋》的写法是学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嘛。想当年,楚国的大夫登徒子(登徒是复姓)向楚王诋毁宋玉,说宋玉人长得帅,又花言巧语,又好色,您可别让他进您的后宫,疏远着点,不然……言下之意是“不然您的帽子可要有点绿”。楚王就拿登徒子这话问宋玉,宋玉就说自己不好色,说自己邻家有个女孩长得多漂亮,勾引了我三年我也不动心。而登徒子老婆长得惨不忍睹,可登徒子和她生了五个孩子,您说谁好色吧。其实这也是一篇“劝百讽一”的作品,意在规劝楚王在美色当前时,要“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其实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和渊明的《闲情赋》从文章气韵上讲,还真有相似之处,尤其是这一段: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明代杨慎(即《三国演义》开卷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最欣赏陶渊明《闲情赋》中的“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认为“曲尽丽情,深入冶态”,是“词人之赋丽以淫”(这也是扬雄的观点,他认为“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两句写得确实好,瞬是转动眼睛的意思,是说这个女子明眸善睐,眼珠流盼,那眼神似言似笑,但你又琢磨不透她欲语者何,所笑者何,真可与宋玉《好色赋》相表里。(按,这两句脱胎于《论语》所引《诗》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清代陈沆在《诗比兴笺》中提出自古模拟“骚体”的作品,都是重复屈原的东西,没有新意,独渊明此赋,比兴虽同,而无一语之似,真得拟古之神。并且引苏东坡“晋无文,惟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的话,提出“晋无文,惟渊明《闲情》一赋而已。”这样一来,《闲情赋》可就成了两晋第一鸿文了!而在《闲情赋》似谁的方面,陈沆则抹了把稀泥,认为《闲情赋》又似《国风?关雎》,又似《离骚》美人香草,又似宋玉诸赋。
似《诗》?似屈?似宋?——这有区别么?有。《诗经》是纯写实的,如果《闲情》似《诗》,则说明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一位美人,曾经让渊明动过心,写了这篇赋。屈原《离骚》是政治抒情诗之祖,如果《闲情》似屈,则说明渊明写的美人就是指晋代的君主,表达自己慕君之忠爱。宋玉《好色》诸赋,是就情言情,也就是说,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塑造出一个绝世佳人,最后规劝君主不要过分为之沉迷。如果《闲情》似宋,则赋中的美女便是世无其人,是渊明意念中的美女。到底是哪样呢?咱看看陶渊明在《序》中自己是怎么说的: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原来,陶渊明是学张衡《定情赋》(有人考证《闲情赋》“十愿”乃脱胎于张衡《同声歌》的“愿思为莞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只不过《同》为“二愿”四句,《闲》拓为“十愿”四十句)、蔡邕《静情赋》,仍是宋玉“劝百讽一”一路。这类的作品,从宋玉至两晋不断有人创作。楚有宋玉,汉有司马相如、张衡、蔡邕,魏有陈琳、阮瑀作《止欲赋》,王粲作《闲邪赋》,应瑒作《正情赋》,曹植作《静思赋》,晋有张华作《永怀赋》。内容手法皆有相似之处。这就是渊明在《序》中所说的“弈世继作,并固触类,广其辞义”。
因此在我看来,渊明的《闲情赋》,《诗》、宋兼而有之。在陶渊明的生活中,肯定没有出现过《闲情赋》中那么完美的女子,但肯定某个女子(或某些女子)的一颦一笑曾印入过渊明的心里,是以虽无其人,虽无其事,确有其情。渊明此赋具有很明显的“讽劝”味道,但他讽劝的肯定不是君主,而是自己,叫自己不要这么沉迷于浪漫且虚无的欲海情天里。
既然如此,为何古人总要把《闲情》和《离骚》挂钩呢?尤其越晚越是如此呢?中国自两宋理学兴盛之后,道德之论逐渐压抑人性,很正常之言情皆属于人生的“污点”。因此,很多人喜欢某一部言情的作品,又不敢公开说喜欢这种生活。只好借助“政治抒情”、“寄托”等名义,把这种作品政治化,无限拔高,这样才可以公开说喜欢。想想真是可悲又可怜:表面上只能说我喜欢的是他的政治寄托,内心却沉醉于情感的细腻。
宋代俞文豹《吹剑四录》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范仲淹作饶州太守,和官妓中的一个小姑娘非常好。后来范仲淹调任离开,写了首诗寄给饶州的朋友魏介:
庆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开。
年年忆着成离恨,已托春风管领来。
魏介一看就知道老范想那个小姑娘了。于是就把她买下来送给了范仲淹。俞文豹感慨说:“以范公而不能免。”意思是如范仲淹人格这样伟大的人,仍然不能免于男女私情,何况是普通百姓呢?所以他认为,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渊明作《闲情赋》,就是因为“尤物能移人”——美女太吸引人了,以致于情荡难反,所以“防闲”之。顺带说一句,“闲情”之“闲”乃是“防闲”,是动词。包括“定情”的'“定”,“静情”的“静”,都是动词,意思是使感情安定平静下来。
但是直到清代,还是有人大放迂腐之言。方东树《续昭昧詹言》说:
昔人谓正人不宜艳诗,此说甚正,贺裳驳之非也。如渊明《闲情赋》,可以不作,后世循之,直是轻薄淫亵,最误子弟。
真是让人看得郁闷。《闲情赋》“十愿”所表现出来的“轻薄淫亵”,在今天看来,这种对感情的体味简直太“古典”了!不只我们觉他古典,就连清代有些人也嫌他太过古典,太不热烈了。记得清代有首题为《书靖节〈闲情赋〉后》的七绝:
闲情作赋太无聊,有好何须九愿饶。
我愿将身长化带,一生牢系美人腰。(按,很多古人将“十愿”称为“九愿”)
真不知方东树看后要怎样的吹胡子瞪眼睛了!
直至近现代,对于渊明的为人与《闲情》,才有较为公允的论断。对于渊明的为人,当推梁启超说的深刻:
渊明是极热血的人,若把他看成冷面厌世一派,那便大错了。……须知他是一位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
对于《闲情》一赋,还属朱光潜说得妥帖:
在这篇赋里渊明对于男女眷恋的情绪确是体会得细腻之极,给他的冲淡朴素的风格渲染了一点异样底鲜艳底色彩;但是也正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渊明是一个有血肉底人,富于人所应有底人情。(《陶渊明》)
对于萧统批评《闲情赋》,元代李治认为“昭明不取亦未足以损渊明之高致”(《敬斋古今黈》)。确实,不取《闲情赋》是不足以损渊明的高致,但如果陶渊明没有留下《闲情赋》,则适足以损其人生那一点“异样底鲜艳底色彩”。只有高致而没有幽情,我们所窥到的将永远只是渊明的侧影。
有人说《闲情赋》是陶渊明不到二十岁的作品,有人说是三四十岁的作品,有人说是五十多岁的作品。这是个无法考证的事情。说是不到二十岁的作品,一是很符合孔子说的人在年轻时“血气未凝,戒之在色”;一是可能是古人觉得这篇赋到底是微瑕,还是推为少作的好,年轻嘛,容易冲动,长大就不这样了。但是不到二十岁的男生,恐怕不大好意思写这些东西。即使开放到了今天这样的社会,不到二十岁的男生女生还是相对要含蓄得多。要说是五十多岁写的,虽然好色与年岁无关,但老来血气衰败,大概不会有情致写这么大篇幅的这类作品了。所以说是三四十岁的作品我觉得最像,这种像无法考证,只是从心境上感觉着像。至于究竟历史的真实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
附:
所选《闲情赋》片段: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译文:
愿化作她上衣的领襟呵,承受她姣美的面容上发出的香馨,可惜罗缎的襟衫到晚上便要从她身上脱去,(长夜黯暗中)只怨秋夜漫漫天光还未发白!
愿化作她外衣上的衣带呵,束住她的纤细腰身,可叹天气冷热不同,(变化之际)又要脱去旧衣带而换上新的!
愿化作她发上的油泽呵,滋润她乌黑的发鬓在削肩旁披散下来,可怜佳人每每沐浴,便要在沸水中经受苦煎!
愿作她秀眉上的黛妆呵,随她远望近看而逸采张扬,可悲脂粉只有新描初画才好,卸妆之时便毁于乌有!
愿作她卧榻上的蔺席呵,使她的柔弱躯体安弱于三秋时节,可恨(天一寒凉)便要用绣锦代替蔺席,一长年后才能再被取用!
愿作丝线成为她(足上)的素履呵,随纤纤秀足四处遍行,可叹进退行止都有节度,(睡卧之时)时只能被弃置在床前!
愿在白天成为她的影子呵,跟随她的身形到处游走,可怜到多荫的大树下(便消失不见),一时情境又自不同!
愿在黑夜成为烛光呵,映照她的玉容在堂前梁下焕发光彩,可叹(平旦)日出大展天光,登时便要火灭烛熄隐藏光明!
愿化为竹枝而作成她手中的扇子呵,在她的盈盈之握中扇出微微凉风,可是白露之后早晚幽凉(便用不到扇子),只能遥遥望佳人的襟袖(兴叹)!
愿化身成为桐木呵,做成她膝上的抚琴,可叹一旦欢乐尽而哀愁生,终将把我推到一边而止了靡靡乐音!
广西高考排名1345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363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桂林旅游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2954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210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陶渊明的诗简介
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陶渊明回桃花源的作文
关于陶渊明作文
陶渊明的诗简介
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陶渊明回桃花源的作文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山西高考排名783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佳木斯职业学院要多少分黑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314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258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黑龙江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安徽高考排名1137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738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要多少分贵州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399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要多少分内蒙古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514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92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关于陶渊明作文
陶渊明骨子里是个血性男儿
陶渊明笔下的松菊兰桑
陶渊明诗风初中语文知识整理
陶渊明乞食
给陶渊明的一封信十五篇)
初中语文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及其注释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一赏析
陶渊明励志诗集
陶渊明止酒译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