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梅花歌颂

马振华老师

王安石的梅花歌颂

  自然界的梅花因其自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而具有自己的生存条件极其特征。在中国诗歌文化中,根据以物比德的文化意识,梅花却烙上了不畏严寒的坚强品格,以及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成为文学艺术中的特定的审美意象。梅花,这一文学艺术意象深受历代文学家诗人的喜爱,纷纷“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写下了歌颂梅花、赞颂梅花,从而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怀、不畏打击而保持高尚品质的诗词歌赋。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就是一首深受读者喜爱的佳作。全诗如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凌寒”即冒着严寒。意思是说,在寒意浓浓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迎着寒风绽开了。起句“墙角数枝梅”中的“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承句“凌寒独自开”中的“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数枝梅”表示并不多,但也要“独自开”,这不但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而且也强调了“独自”的品质和不畏环境的“凌寒”。一个“独”字揭示了梅花不趋炎附势的品格。“凌寒”二字不但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而且写出了梅花生长的环境与众花不同。这在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中有所表现,诗歌写道:“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诗意相同,都表现出梅花相同的品质,诗人均采用了拟人手法,这样,不但使之梅花格化,打通了人与物的隔阂,使梅花富有情韵感,而且更突出地反映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迎新春的高尚品格。

  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色和香,是从视觉和嗅觉写起。“遥知不是雪”是从视觉写起。“遥知”即从远处所见而知,当然这里渗透了诗人的经验与感受。前一句中“不是雪”是采用了反喻,即用否定的形式构成的比喻,指出本体和喻体在表面上没有相似点,或者不是相似(或相同)的.事物,但在否定中却强调了二者的相似性。诗人以雪喻梅,形象地从颜色上描绘了梅花白似雪的特征。这种方法在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中“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有所体现。原诗中,一个“疑”字,错把梅当作雪来描写,其实就是以雪喻梅,更表现出白梅皎洁似雪的特点。后一句“为有暗香来”是从嗅觉写梅。“为”即“因为” 义。“暗香”指梅花的幽香。此意化用了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诗人确认那墙角开放的梅花不是雪白,因为自己闻到了随风飘来的花香,而这又是雪所没有的,从而突出了一个“香”字。由于采用了用典手法,使这两句语言典雅深沉,意蕴深刻。从结构上说诗人采用倒装手法,形成了“前果后因”的形式。这样,不但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想象和思考(你怎样知道不是雪呢?因为迎面又阵阵花香),而且把虚写梅花放在尾句,以景结情,结得很空了,不仅营造出了审美想象境界,表现出深刻审美意蕴,更主要的是在乐景中飘来的“暗香”所蕴含着一种悠然无尽的悲凉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