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弊端:与民争利搞乱天下

王明刚老师

王安石变法弊端:与民争利搞乱天下

  庙堂之上一场脱离了“以民为本”的富国强兵运动——“熙宁变法”扰攘北宋末年半个世纪,求治心切的君臣新政最终以大争议、大悲剧的姿态,留在了中国的历史长河里。王安石身后留下的,是党争纷起、国威日蹙的江河日下。聚敛害民、剥民兴利的恶法遭到了广大有识之士的强力反对,图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王安石是要用新法搞得天下大乱!”

  王安石变法中的“义利之辨”

  王安石与宋神宗的治国理念,可谓志同道合——都是“理财”二字。神宗登基之初,就告诫大臣:“当今理财最为急务,养兵备边,府库不可不丰。”而王安石早在嘉祐三年(1058年),就在给前任领导人宋仁宗的报告里提到,“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不过,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却受到昔日好友司马光的强烈反对。

  仁宗时期,司马光与王安石一同为官,关系特铁,每当闲暇之时,就约上吕公著、韩维两位同僚,聚在一起谈笑整日,很少有外人能参与其间,时人称他们是“嘉祐四友”。虽是铁哥们,但王安石与司马光却性格迥异、政见相左。

  他们二人曾同在包拯手下任群牧司的判官。某日,群牧司的牡丹盛开,包大人雅兴大发,邀二人置酒赏花。两人平日都不喜饮酒,但包领导兴致很高,总是举酒相劝。司马光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勉强饮下,王安石终席一滴未饮。王安石的执拗由此可见一斑,后来当了宰相,被人私底下唤作“拗相公”,并非没道理。

  而两人的政见差异,早在变法之前就有苗头。宋朝是典型的士大夫政治,这得益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宗家法,任何事都可拿到朝廷上公开讨论。熙宁元年(1068年)冬天,黄河以北大旱,财政紧张,中书省和枢密院两府的执政官向神宗提议,请大臣辞让祭天时赏赐的金帛。神宗于是让诸位学士讨论,参加讨论的有司马光、王珪和王安石三人。

  司马光说:“现在用度不足,灾害接二连三,节省冗费须从贵近之臣开始,应该听从两府辞去赏赐。”

  王安石说:“富有四海,省下赏赐大臣的几个钱,也不足以富国,反而有伤国体。况且用度不足,是因为没有找到善于理财之人的缘故。”

  司马光反驳道:“所谓善于理财之人,不过是按人头征税,用畚箕收租,榨干百姓罢了。百姓穷困,流离为盗,这难道符合利益吗?”

  王安石不甘示弱:“善于理财之人,不加赋而国用足。”

  司马光一针见血道:“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只有常数,不在民间,就在官府;不取于民,从何取之?如果设法掠夺百姓,祸害甚于加赋。你这是桑弘羊欺骗汉武帝的话啊。”

  二人争议良久,王珪赶紧出来打圆场:“司马光说节省费用应该从贵近之臣开始,这话说得对;王安石说赏赐花费不多,不赏有伤国体,这话也不错。希望陛下裁决。”

  宋神宗心里支持王安石,但不好驳司马光的面子,于是说道:“朕的.意思与司马光一样,不过这次两府执政就不必推辞赏赐了,下不为例。”

  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以“国富”为目标,以“不加赋”为手段。但这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状态,其实现前提是社会经济大发展,确保“税基”扩大。然而,此后的变法只有“农田水利法”对经济增长有贡献,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等法,都是用机器来强行干预经济,最终演变成巧立名目的变相征税,这种增加百姓负担的做法,反而破坏了经济发展。

  富国还是富民,这是个问题。司马光说的财富“不在民间,就在官府;不取于民,从何取之”,表面看来显得保守,但却符合实情。古代经济发展非常的稳定,社会财富增量不多,是大致的常数,政府与百姓之间在这个常数内分配——国富则民穷,民富则国穷。

  司马光的看法,也是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普遍看法。苏轼在司马光死后给他写的行状中说道:“不加赋而上用足,不过设法阴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

  二人的争论此后仍有发生。在王安石变法一年后的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先后三次给王安石写信,言辞恳切地讨论变法弊病。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的批评,王安石拒不接受,认为自己“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还自比迁都的盘庚,不为时俗理解。

  长久以来,人们将司马光视为反对改革的保守派。其实,司马光并不排斥改革,甚至也曾是变法的热情支持者,他的《论财利疏》洋洋洒洒达五千多字,对财政、经济问题的重视不亚于王安石,甚至对王安石的出山,还助过一臂之力。

  司马光反对的,是王安石变法的理念和具体方案,特别随着王安石政策的深入实施,各种社会乱相开始潜滋暗长,司马光对这位昔日的好友,从赞成襄助转为公开反对,最后形同陌路。

  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一部分士大夫阶层,反对聚敛、主张节用。在他们看来,政府与百姓的关系应该符合“义”的原则,与民争利是不义、无德的。同样是希望大宋王朝繁荣昌盛,但改革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只着眼功利,整天盯着百姓的财产,则为“舍义而取利”,最终结果,会如孟子说的那样“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这种“义利之辨”贯穿了变法始终。北宋“新儒家”中心人物之一的程颢,曾参加过全国农田水利及赋役的调研,他对变法的思考颇多,还曾向宋神宗上书过《论王霸札子》和《论十事札子》两份变法报告。有一次,程颢与王安石争论新法,王安石勃然大怒。程颢天朗气清,一脸和悦地说道:“天下事,非一人之私议,愿公平心以听之。”王安石为之语塞。

  面对众人的反对,王安石这个“拗相公”岂能坐以待毙?在他看来,朝廷上下“高度统一思想”,已成了确保新法顺利推行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