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使至塞上》诗赏析新解

孙小飞老师

王维《使至塞上》诗赏析新解

  《使至塞上》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噶如何赏析该诗呢?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问侯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是王维《使至塞上》诗中的颈联,历来受人推崇。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但这两句诗到底好在何处,妙在哪里?历来学者众说纷纭。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燕瑾先生在《唐诗鉴赏辞典》里这样解读: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以上表述被百度词条引用,几乎都作为这两句诗的权威诠释了。

  但笔者还是一头雾水,总觉得以上注解不够透彻明晰。

  朱光潜说“读者的阅读是审美的填空,也是一种创作”。一首名诗有多解实属正常。每个人的人生体验与学识修养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学者们对这首诗的诠释观点纷呈。大致分为二类,第一类,从美学角度加以解读。有学者指出,王维作为中国南宗画派之祖,善于将绘画技法用到诗歌创作上,形成诗中有画的构图艺术特色。中国画有别于西洋画最显著的两个特征就是,一是中国画善于线条,也就是白描手法,“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横交错,纵的是袅袅炊烟,横的是流淌的大河,圆的是徐徐落日。”作者仅用寥寥数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二是中国画善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构图美首先表现在合理的意象安排上,诗人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将分散状态的自然物象和谐有序地组合成一个艺术整体,从而形成诗歌的审美境界。王维类似的诗句很多,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第二类,从考证角度加以解读。根据文献资料来考证诗中涉及的历史地理信息,探究还原诗句原意。这类争论尤为激烈,争论焦点其一关于“长河”,有黄河说,有塔里木河说,还有甘肃武威石羊河说。其二是诗句描述所在地,有宁夏中卫说,有甘肃武威说,有内蒙额济纳旗说。其三是诗中的烟指什么,有炊烟说,有烽烟说,有旋风说等。

  笔者以为,正确地诠释一首诗,不能孤立的`从字面层面加以美学诠释,而应当回到诗句本身的时空背景中去寻找答案。

  这首诗写于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天,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这个背景对理解本诗至关重要,也被很多人忽略)

  诗中实际写的是王维接受皇帝使命后,从长安出发,将要但尚未到达边关时一路的见闻和感受。那么诗句描述的具体场景在哪里呢?

  从全诗中能找到的可靠线索有两处,一是“长河”,二是“萧关”。据《古代汉语笔记》(王力版)指出,“江河,古专指长江、黄河”。诗句中的长河毫无疑问是黄河,持石羊河、塔里木河说皆不可取。

  关于萧关,不得不说以它命名的一条闻名遐迩的丝绸古道——萧关古道。据《中国国家地理·六盘山诗歌与帝王之山》(2010年2月号)文指出,“萧关”所在地在今宁夏固原城附近。汉武帝曾在此修建了古代的高速公路—回中路,从此成为长安去往西域的交通干线。汉《鼓吹曲》中写道:“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唐代由萧关经腾格里沙漠进入河西走廊是一条比较安全的近道,这条道路的渡河地点就在宁夏中宁或中卫。而这两处附近就是一望无垠的腾格里沙漠。

  由于同时满足萧关、黄河和沙漠三个条件,即可大致确定诗句描述的场景在今天的宁夏中宁或中卫境内。王维奉旨去边关慰问,很可能是从长安出发,先到固原,然后经宁夏海原县再向北到宁夏中卫或中宁一带渡过黄河直奔甘肃武威、张掖而去的。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孤烟”是这联诗的钥匙,也是理解这首诗的钥匙。

  关于“孤烟”历来有三种观点。

  关于孤烟,清人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但漠上旋风(龙卷风),其起也飙突迅急,其为状也动荡而斜曲,且时间短暂,与“孤烟直”之为常见持续、缓慢升腾之景象不切合(陈增杰语)。

  后人也有人持炊烟说。有人说是烽火台士卒的炊烟,也有人说是村野炊烟,王维本人诗句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中可以看到。 烽火台上的烟火具有特定军事含义,难以想象有人能随意生烟做饭。至于村野间炊烟袅袅小景,与气魄雄浑之“大漠孤烟”毕竟光景不同,境界迥异,不宜相提并论。

  坚持炊烟说的人有一个言之凿凿的理由,烽烟只有在敌警紧急时才点燃,既然吐蕃被击败,边关应是安宁景象,又何来烽火?

  关于这一点,学者陈增杰提出新解,认为孤烟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其实同时代的唐诗里面早有答案。烽火不仅是传递警讯的,也能在特定时间传递平安信号。

  唐代姚合的《穷边》中写道“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意为:千里边防线上平安无事,天天看到平安烽火,一站一站传入京城来。唐元稹《遣行》诗:“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

  《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及暮,平安火不至。”元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时守兵已溃,无人复举火。”意思是天宝十五年(756年) 六月八日,由于潼关失守,烽燧吏卒皆溃,“无人复举火”,故至夜暮,“平安火不至”,长安人心大乱,杨国忠劝唐明皇离开长安跑路。

  有细心的读者会疑问?初夜是何时?天黑了放烟,能看见吗?

  笔者查阅资料,《颜氏家训·书证》中有这样的说明:“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字。”“初夜”也就是“五夜”中的“甲夜”的异名。这也就是说“初夜”“甲夜”“一鼓”“一更”指的是同一个时段。这个时段大致相当于现代的17时~19时。这时正是夕阳西下、夜幕开始降临的“傍晚”时分。

  回到诗句中,傍晚时分,黄河尽头一轮红日缓缓落下,满眼尽是荒凉辽阔的大漠,烽火台放起一道平安火笔直向上飘升,向后方传递着边关无事的信息。

  综上所述,正因为上句的“孤烟”传递的是和平信息(不是“孤寂”、“孤单”的含义),下句的“落日圆”的含义才能得到合理地诠释——诗句其实表达的是边关一片“和平安宁”的意境。这也与作者此行宣抚边关大捷的历史背景相吻合。

  中国古典诗词含蓄、委婉,很多诗句里附着的历史信息千白年后已随时光洒灭。今人往往从文字层面做出种种解读,难免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唯有作掘地三尺式的精读,方能真正体验到余音绕梁的读书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