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莉落老师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王维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特点,领略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表现手法。

  2.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王维诗中的闲情逸致。

  教学重点: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王维诗中的禅意。

  教学设想:

  1.选修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点拨设疑、学生自主感受,由“扶”到“放”,合作探究。

  2.根据选修教材的编排体例与特点组织教学,教本课时可以和前面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以及《夜归鹿门歌》课后练习三(赏析王维《归嵩山作》)放在一起鉴赏,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个作家或同一流派作家及其作品的形象、语言、艺术技巧和思想感情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唐朝是诗歌的天堂,天才诗人层出不穷,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李贺是鬼才”之说;又有“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豪诗佛”之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其中王维称为诗佛,可见他的诗别有一番禅意。

  二、知人论世看王维(详情略)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维亦官亦隐,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唐代山水田园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孟浩然。

  三、解题

  《积雨辋川庄作》,又名《秋归辋川庄作》。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四、学生自读并注音解词,老师解疑。

  1.注音

  蒸藜(lí) 炊黍(shǔ) 饷(xiǎng) 东菑(zī)

  啭(zhuàn) 黄鹂(lí) 朝槿(jǐn)

  2.疑难词语解释

  ①蒸藜炊黍:藜:藜草,嫩叶可食。蒸藜炊黍,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

  ③漠漠:写水田情状,形容水田薄雾蒙蒙,视野苍茫。

  ④阴阴:写夏木情状,形容夏天树林茂密,境界幽深。

  ⑤啭:鸟婉转鸣叫,动词。

  ⑥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季开花,朝开暮落,故又称朝槿。

  ⑦野老:诗人自称。

  ⑧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杂篇•寓言》载:阳子居(杨朱)初到旅舍,面露骄矜之色,旅舍主人对他很恭敬,其他客人也纷纷为他让座。后来老子教他去掉矜持,他再到旅舍,就显得很随和,人们也就不再给他让座,而和他争席而坐,相处就很随便了。

  ⑨海鸥:《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好鸥,每日与鸥鸟游玩,数以百计的鸥鸟聚

  集在他身边。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捉鸥鸟。第二天他来到海边,鸥鸟就盘旋不下了,因为他有了机心。此处以海鸥比喻淳朴而无机心的农民。

  ⑩更相疑:又怀疑我猜忌我。相,偏指一方,这里指诗人自己。

  3.学生齐读这首诗歌。

  五、学生翻译诗歌,老师评点翻译

  1.翻译时,要求学生注意借助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做到信达雅。

  2.点名学生宣读自己的翻译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翻译适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