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登鹳雀楼赏析 王之涣

黄飞老师

关于登鹳雀楼赏析 王之涣

  这是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一】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

  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赏析二】

  王之涣是盛唐时代杰出诗人,其诗造境极为深远,虽说作品仅存绝句六首,但影响极大。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传说常有鹳雀在此栖息,故名。其楼体壮观,气势雄伟。楼共有三层,结构奇特,前瞻中条山,下临黄河水。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常到此登高赋诗,并留下许多佳作。王之涣这首诗,即为登临时挥笔写下的传诵千古的艺术珍品。诗中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代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短短二十字,囊括天地,浓缩古今,摘日揽山,挽河控海,情景并用,虚实相生,既描绘了雄浑壮阔的登楼之景,又抒发了登高才能望远的哲理。拈于口头诵之,则音韵流走,快人耳目;含于心扉品之,则余味不尽,如蜜灌心。

  在中国,提起此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2011年,中华书局依据历代选本入选唐诗、历代评点唐诗、20世纪研究唐诗的`论文和文学史著作选介唐诗4个方面的数据,在唐诗排行榜上将此诗列为第四。清代朱子荆更在《增订唐诗摘钞》中称此诗:“两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可见其知名度之高和影响力之大。清代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五绝只二十字,最为难工。”这首诗干净利落,将写景、抒情、说理巧妙融为一体,使之浑化无迹。山岳为天下之至秀,河海为天下之至通。前两句写登楼时所见,属实写,为后两句说理作形象上的铺垫。继而由实向虚,后两句写登楼时所想,是在前两句基础上的延伸,是在写景后的艺术升华,属虚写。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第一句写太阳,写的是仰望,写的是远景上景、由东向西飞动之景,是眼前景。诗人的目光像一架望远镜随着太阳的运行自东向西徐徐移动,最后聚焦在西方的天空,又缓缓移向远山。第二句写黄河,观察角度又发生变化,目光由远方移向脚下,再移向天边,写的是近景下景、由西向东奔流之景,是意中景。诗人的目光像打开一张巨网随着黄河的奔流自西向东匆匆搜索,继而代之以思绪。第一句以山衬日,第二句以海托河。这两句诗合起来,把远近、上下、东西的景物,一并揽入诗笔,使画面显得无比壮阔。诗人登楼所见,眼前是一幅无限壮丽的画面。

  这画面充满动态之美与永恒之美。就第二句而言,诗人身置鹳雀楼上,黄河入海之壮观,根本无法望见,但诗人之眼非凡人之眼,诗人之胆非庸人之胆。诗人之眼借助想象之力,就可成为千里之眼、万里之眼;诗人之胆借助想象之力,就可翻江倒海、缩地回天。不能直见眼前景,只好虚写意中景。诗人登上鹳雀楼,畅想昆仑之山,为黄河之源,浑浑万里,东入于海,中有伟大民族,代产英杰,以雄其邦国。“黄河入海流”一句,诗人将眼前景和意中景合而为一,将落天而来的万里黄河由眼前直送入茫茫大海。

  诗至此,似乎已写尽望中景象,但诗人毕竟是盛唐之诗人,眼力着实不凡,赋诗必有盛唐气象。诗人随之将笔锋一转,由景生意,更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联醒世之语,将诗推向更高境界,向人们展示出更宽阔的视野。明代王世贞说:“绝句固自难,五言尤甚。”清代王楷苏说:“绝句止有四句,为地无多,须句句字字俱有意味,着不得一毫浮烟浪墨。”明代胡应麟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诗人的本领在于能从非常简单的生活常识中发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深邃的人生哲理。前两句所描绘的,还只是低层所见。诗人心潮中所澎湃激荡着的是俯视宇宙的气概,因此感到立足点还不够高,还要登上最高楼。后两句,从表面看只是平铺直叙的登楼过程,但其中包含着深远的含意,耐人寻味。清代李渔说:“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众。”这一联,既出人意表,又与前一联承接得贴切自然。若以议论言之,必为第一等议论;若以诗言之,必为第一等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