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猛浪若奔 奔___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 转______________
(3)潭中鱼亩百许头 许______________
(4)以其境过清以______________ 清______________
2.下列成语中的“过”字与“以其境过清”中的“过”字意思不同的是()
A.过犹不及
B.矫枉过正
C.文过饰非
D.言过其实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朱元思书》选段中描写“水”的语句有___________;《小石潭记》选段中指写“水”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文章都突出了“水”____________的特点。《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趣,《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绪。
参考答案:
1.(1)飞奔的马;(2)通”啭“,婉转发声;(3)大约;(4)因为;冷清
2.C
3.(1)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整日忙于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可以看到一条小溪曲曲折折,时隐时现;
(3)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寞极了,幽深极了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其箭,猛浪若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清澈见底;淡泊名利、爱慕美景(或爱慕美景、避世退隐);被贬官之后孤凄悲凉
阅读《小石潭记》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
冽:凉B.卷石底以出
卷:弯曲C.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可以D.乃记之而去
去:离开
10.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影布石上
B.潭西南而望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
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二者相互映衬,具有画面感。
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寒悲凉。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阅读文言文,(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似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注释】
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包含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练。⑦名行:名节操行。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竹本固 固:
(2)夫如是 如是:
1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14.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
9.C
10.A
11.D
12.(1)稳固 (2)像这样(2分)
13.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3分)
14.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2分)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本文是按照游踪顺序写的,文章的内容依次为: , 、, 。
3、本文写作特点之一是情景交融,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观鱼时的心情与浏览到最后心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课文内容及背景来分析。
参考答案:
1、(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2)(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溪的源流,潭周围的气氛。
3、观鱼时心情时快乐的,从写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以得知,作者融个人感情于鱼儿的愉悦之中;后来坐潭上,心情是孤凄悲凉的,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描写可知,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内心深处忧伤凄苦,从自然中获得的快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抑郁忧伤的心情又流露出来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凄神寒骨凄:凄凉B.隶而从者隶:跟随' C.如鸣佩环鸣:发出的声音D.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B.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C.以其境过清先帝不以臣卑鄙D.乃记之而去。 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3】下面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B.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C.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小题4】将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1)译文: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树枝藤条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译文: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水尤清冽( )
②为坻,为屿,为峪( )
③遂至承天寺( )
④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2、请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相与步于中庭
C、(1)近岸。卷石底以出 (2)以其境过清
B、(1)心乐之(2)念无与为乐者
D、(1)闻水声,如呜佩环 (2)庭下如积水空明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谪时所写,都借助自然山水抒发了内心的情感,但在思想感情方面还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文句作简要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格外、特别 ②小岛 ③于是 ④轻快敏捷
2、D
3、①(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
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二人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意对即可)
4、甲乙两文都抒发了孤寂悲凉的情感,只是甲文更浓重一些,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可久留等还寄寓作者被贬后的忧伤、愤懑之情;乙文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既反映出作者自嘲、自解的心态,又透露出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意对即可)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4分)
(1) 心乐之( ) (2) 蒙络摇缀( )
(3) 斗折蛇行( ) (4) 乃记之而去(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3】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4】“境由心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情?(2分)
【小题5】为了发展永州旅游业,当地准备开发小石潭景点,结合课文,请你为该景点写一则50字左右的简介。(3分)
答案
【小题1】(1) 以……为乐、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2) 覆盖
(3) 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4) 离开、离去(共4分)
【小题2】(1)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头,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分)
(2) 溪流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交错着,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2分)
【小题3】观鱼或潭中鱼;衬托小石潭水的清澈透明。(2分)
【小题4】表达了作者孤独忧伤的心情。因为作者参与朝廷政治革新失败被贬谪到永州,
作者想到自己就像这风景秀丽却被埋没于荒山野岭的小石潭一样,虽有才华,虽想有所
作为,却得不到赏识。(2分)
【小题5】略。(要求,条理清楚,语言通顺,3分)
阅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①从小丘西行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岸。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请你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思。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2)如鸣佩环,心乐之( )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4)乃记之而去( )
2、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绘。如第②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请你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出潭水的特点的?
参考答案:
1、(1)像蛇爬行那样。(2)喜欢。(3)它的,指溪水的。(4)就。
2、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3、从鱼的空游、阳光直射水底、鱼儿的影子落在潭底石头等角度写出水的清澈透明。
阅读文言文《小石潭记》,回答文后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
斗折蛇行 折:( )
其境过 清:( )
2.初见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写了潭边的哪些实景?
3.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
4.游览到最后,作者怡乐的心情起了变化,是什么心情?我们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
1. 互相交错 曲折 凄清,冷冷清清
2.“心乐之”,心里很高兴。清澈的潭水、峥嵘的潭石、青翠交结的潭树。
3.自由自在,活泼天真。物我同一,乐而忘我,乐而忘形的境界。
4.愁苦心情。萧森的景色,触发了作者内心的隐痛,以致终“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由暂时的解脱而跌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4、面对美景,[甲] [乙]两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伤感和“怅然”的情绪?
参考答案:
1、(潭)水和(游)鱼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2、①大约,大概 ②凄清,冷清清 ③向南 ④说出
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
4、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以及小溪优美却无人赏爱的景色,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右溪①记(节选) 元结
道州②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www.营溪③。两岸悉皆怪石,敧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⑦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⑧,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 “ 右溪 ”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⑨。
【注释】 ①右溪:道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道县)城西的一条小溪,这里泉清石奇,草木葱郁,环境十分优美。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又对它进行了一番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②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③合营溪:汇入营溪。 ④敧:倾斜。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⑦俾(bì):以便,准备。⑧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 ⑨彰示:宣扬,告示。来者:后来的游者。
2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 ① 潭西南而望 ②而置州以不可知其源。
B. ① 以其境过清 ② 以中有足乐者
C. ①乃记之而去。 ② 静者之林亭
D.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
27.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斗折蛇行( ) (2)以其境过清( )
(3)两岸悉皆怪石( ) (4)不可名状( )
28.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
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2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30.下列对短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为排解内心的忧郁而寄情山水的心境。
B.甲文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下见小潭”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乙文中“乃疏凿芜秽……以裨形胜”写了整治右溪的经过。
C.甲文第二段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乙文“清流触石,洄悬激注”写出了水流的湍急,两处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www.
D. 甲乙两文所介绍的“小石潭”和“右溪”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地处荒僻,少有人来;都是以石为底、为岸;景色都很美等。
31.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甲文借写小石潭的优美凄寒,表达了作者 的心境 ;乙文借描写右溪美好的景色却无人欣赏,表达作者 的悲伤。(2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皆若空游无所依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以动静结合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乙文以 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都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 甲乙两文都写了人在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但甲文侧重写景,寓情于景 。乙文则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 甲文的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都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他们都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D. 甲乙两文都用了对比。甲文以作者先乐后忧的对比,表明作者融身自然美景的欢乐只是暂时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乙文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⑵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参考答案:
9.(3分)D
10.(3分)A
11.(4分)(评分说明:关键词有一个词没解释到位扣1分)
(1)(2分)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关键词:犬牙、差互)
(2)(2分)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关键词:固、全)
《小石潭记》一文,完成小题。(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3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傲尔远逝( )
【小题2】下列四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有作奸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③以其境过清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④乃记之而去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A.①②③④四组全都不同 B.④相同,①②③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④相同,②③不同【小题3】翻译句子。(5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4】文中哪三个句子最能直接体现小石潭的主要特征?从发现小石潭到离开,作者对于小石潭有哪几种独特感受?(5分)
答案
【小题1】(1)大约,大概 (2)像北斗星那样(3)游
【小题2】A
【小题3】(1)(2分,其中“澈”“布”各0.5分)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2)(3分,其中“犬牙差互”各0.5分,补上省略部分1分)那岸上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潭水)的源头。
【小题4】主要特征(3分,每点1分):水尤清洌(或:潭水清洌).全石以为底(或:全石为底),四面竹树环合(或:竹树环合)。作者的感受(2分,每点1分)一方面是乐,一方面又凄清。这固然与作者的心境有着紧密联系,又是因小石潭的景引起的。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本题考查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的理解能力。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不可久居(能够)②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 若有作奸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如果)③以其境过清 (因为)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用)④乃记之而去 (代词,代小石潭的景物 )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代词,代蒋氏)。经分析A为正确答案。
【小题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4】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小石潭”的特征,然后根据文章中景物的变化来分析作者的独特感受即可。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⑴弈者胜 弈: ⑵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⑶皆若空游无所依依:
⑷以其境过清 清:
2.翻译下面句子。
⑴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⑵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译文: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甲文第二段从“已而夕阳在山”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写了山林夕照全景。
C.乙文第一段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所依”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儿在空中游动的景象。
D.乙文第一段“似与游者相乐”一句描绘了游鱼自由闲适的神韵,也表现了作者此时喜悦的心情。
4.乙文对鱼的描写静中有动,更显出环境的幽静。甲文也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来表现山林幽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5.甲乙两文作者都有被贬谪的经历,但两人又有着不同的胸怀意趣,请根据文意简要谈谈两人当时各自的心情。
[参考答案]
1.⑴弈:动词,下棋。
⑵乐:把……当做乐趣。
⑶依:依靠。
⑷清:凄清。
2.⑴译文:(有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人),那是喝醉了的太守。
⑵译文:阳光照到水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呆呆地不动。
3.C
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答:欧阳修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地场面,表现被贬后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柳宗元通过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色,抒发了在寂寞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圩-,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4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注释】。渴(he)地名,指袁家渴.。箭小竹。3麻(xiu),竹荫.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
(1)民桥其上() (2)逾石而往有石泓 ( )
(3)北堕小谭( ) (4)卷石底以出(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有泉幽幽然 然胡不已乎
B其侧皆诡石怪木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搭桥,架桥 越过,经过 落入弯曲,翻卷
小题1:C
小题1: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小题1: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都是课内重点词语。
(1)名词做动词,搭桥,架桥。(2)越过,经过。(3)落入,流入。(4)弯曲,翻卷
小题2:C、介词,到。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转折连词,然而。B、代词,指代“渴”/助词,表祈使。D、介词,从/连词,如果。
小题3:(1)可:大约。许:上下。(各一分)
(2)其巅:指树木、花草、翠竹的枝梢。韵:措风吹动草木的声音。
小题4: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甲文乙文中水的特点答对,各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 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 虽乘奔御风 (2) 潭中鱼可百许头
(3) 其岸势犬牙差互 (4)以其境过清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早发白帝城》和《三峡》,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4分)
【小题4】[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分)
【小题5】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⑴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⑵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案
【小题1】(1)即使(2)大约(3)像狗的牙齿一样(4)因为
【小题2】(1)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题3】《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猿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 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
【小题4】[甲]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
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小题5】(1)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
(2)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湘南学院在陕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保定学院和滁州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345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363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赏析
学校毕业自我鉴定(通用六篇)
毕业研究生登记表上写的自我鉴定范文
精选大学自我鉴定集合五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背景与赏析
小石潭记教案范文汇编10篇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桂林旅游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2954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210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83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佳木斯职业学院要多少分黑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314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258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黑龙江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安徽高考排名1137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738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要多少分贵州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399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要多少分内蒙古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514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92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分句赏析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实用的小石潭记教案汇编五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小石潭记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有关小石潭记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整教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附答案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精选小石潭记教案模板合集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