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趣设疑入境
师板书“词”字。
教师:请同学们简单谈一谈对词的认识和感受。(学生纷纷站起,踊跃发言)
学生1:词又叫诗余,按照字数多少分为长调、中调、小令。
学生2:词都有词牌,词牌表示一种节奏、一种情境。
学生3:常见的词牌有“沁园春”“满江红”“忆江南”“念奴娇”“蝶恋花”等等。
学生4:词在宋代达到鼎盛,这一时期词又分为两个派别: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和婉约派(李清照、柳永等)
教师:同学们真棒。词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是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老师认为人生之乐莫过于“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诗”,相信你们一定也积累了不少。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学生:愿意。(异口同声)
教师出示诗词卡片,请学生接下句。如:
留连戏蝶时时舞,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大江东与浪淘尽, 。
风雨送春归, 。 已是悬崖百丈冰, 。
教师:同学们都是学习上的有心人,一个个都成了小诗人。下面老师播放两个精彩的画面对你们进行奖励。
学生:好。
课件出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并配上一段描绘古战场的音乐,加之精彩画面。
教师:听了音乐,欣赏了画面,读了词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1:我看到了金戈铁马,血流成河。
学生2:我听到了人欢马嘶,锣鼓喧天。
学生3:我看到了硝烟滚滚,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教师:对了,就是这种气吞山河的气势,就是这种壮志难酬的感觉,就是这种激荡在词人心中的爱国情怀。
课件出示:《清平乐村居》并配上一段清新悦耳的江南丝竹曲。
教师:与《破阵子》相比,你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快来谈一谈!
学生1:好舒服!
学生2:感觉特别温馨,特别快乐!
学生3:让人感到十分惬意。
教师: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呢,同一个词人,写出了两种风格迥然不同的词。《破阵子》豪迈奔放,《清平乐》清新淡雅,辛弃疾真不愧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他一生虽征战沙场多年,但他喜欢恬静,温馨的田园生活。让我们赶快走进《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继续领略他的独特魅力。
二、因学利导定教
教师:谁能告诉大家,老师刚才读课题的时候为什么在中间停顿了一下?
学生:因为“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教师:对了!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这首词。(用课件出示全词,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先来互相提醒一下那些问题需要注意。(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如字音、停顿、节奏等)
教师:谁能字正腔圆的读给大家听。(指读)
教师:请你自评一下,自己读得怎么样?
学生:我读得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教师:你读得确实不错,你注意了“现”的读音,这个字在古代同“出现”的“现”,应读成“xian”,谁想再读一下?
(指名读课文)
教师:请同学们再读全词,看看这次你又能知道什么?
学生1:我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夏天的晚上,地点在黄沙道。
学生2:我知道了这首词写的是夜晚辛弃疾在黄沙道上行走时看到的景象。
学生3:我还知道这首词是抓住我们熟悉的景物来写的。如:月亮、稻花、星星、青蛙等
教师:说得好,请同学们记住田园诗就是这样自然、质朴、清新,从不刻意雕琢。
学生:我还读出了词的韵味,词一般都是押韵的。
教师:你真聪明,请你找出这首词中的韵脚。
学生:鹊、蝉、片、外、前、边、见。
教师:对,这就是诗词合仄押韵的需要。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词,体会词的韵味。记住,读词要给自己留下想象的余地,要读出意味深长的感觉。
教师:我们师生合作来读这首词,老师读题目,女生读上阕,男生读下阕。
(师生一起读)
教师:配合默契,古人读诗词时喜欢摇头晃脑,一起读,看看有什么感觉?
学生1:有些头晕。
学生2:有些陶醉。
教师:古人读诗词时还喜欢打着拍子,踏着步子。来试一下。
(学生手舞足蹈,放情地读)
教师:痛快!读得真有味道,再读。(手势起)
三、读解感悟文意
教师:不知不觉地已经读了好几遍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真是诗中有话,画中有诗呀!读着读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了。谁能试着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大胆的说一说。可以用“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的格式说。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
(学生结合课下注解,边读边在组内自由交流,补充)
教师:谁来汇报给大家听。
学生:我看到了一轮明月,鸟儿惊醒,从树枝上扑棱棱飞起,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吹来,能听到蝉在叫。青蛙在稻田里叫成一片,还能闻到稻花的香味呢。
教师:说得好!
学生:明亮的月光下,惊醒的鹊儿飞离树枝,半夜里青风吹拂,传来生生蝉鸣,稻花飘香,蛙声阵阵,吸引许多行人侧耳细听。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真强,请大家进行深呼吸,真是沁人心脾,感觉好极了。
学生:我仿佛看到了天边挂着七八个星星,山前洒下两三点细雨,还看见了土地庙旁的'树林边有个茅屋小酒店。
教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个美丽的画面,由此可见,想象产生美丽,我们在品味诗歌之美的时候,一定要大力借助想象。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目睹这些美丽的画面?
学生:想。
教师出示课件:为学生播放根据词义制作的优美画面。
学生嘘唏惊叹,犹如画中游。
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学生边看画面,边读出相关词句,初步感受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四、细品思路措辞
教师:请大家再好好读读这首词的上阕,特别注意品一品“惊鹊”,鹊儿为什么而惊呢?“说丰年”又是谁再说?说了些什么?小组讨论,看看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达成共识了吗?
学生:达成了。
教师:好!现在就进行交流。
学生1:我认为夜晚的月光十分明亮,是它把鹊儿惊醒的。
学生2:我觉得还有可能是作者夜行的脚步声把他惊醒的。
教师:你的理解有道理。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走路发出的声音很小(教师边说边在讲台做模仿动作)就是这种轻微的声音竟能惊醒熟睡的鸟儿,这黄沙岭的夜晚多静呀!这种写法就叫“以动写静”(板书),使夏夜显得更加清幽静谧。比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也是以动写静,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学生3:我认为是半夜的清风把树枝吹动了,鹊儿才惊飞起来的。
教师:你能够联系上下文揣摩词句的意思,真会读书。
教师:你们对“惊鹊”有了这样深入的认识,我相信再读时,一定会更有韵味。
(学生读,第一句词)
教师:同学们读得多有韵味儿!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侧耳倾听,稻田边是谁在说丰年?他们是怎样说丰年的?
学生1:青蛙呱呱叫成一片,似乎在说,稻子长得多好啊!这里有我们的功劳呢!我们以后还会多学本领,多捉害虫,为人们做贡献。
学生2:清风会说,我要让月光更皎洁,洒遍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学生3:明月会说,我要让稻花的香气香飘十里。
学生4:农民伯伯会说,老天爷睁眼了,一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这回可以盖新房子了。
学生5:辛弃疾会说,这里的生活多好呀!要是北方没有战争,那里人们能安居乐业,无忧无虑的生活该多好啊!
教师:你们想象丰富,见解独特,了不起。稻花旺盛,稻香扑鼻,小溪潺潺,蛙声阵阵,人们心理美滋滋的,脸上笑盈盈的,围在一起,津津乐道的展望着丰收的美景。“说丰年”的无论是农民、辛弃疾,还是青蛙、明月、清风,各人的见解不同,但并不妨碍我们体会词中蕴含的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教师范读后问:谁能把这种喜悦之情读出来)
学生读课文
教师:多年来,与农民朝夕相处的辛弃疾,看到了黄沙岭这喜人的丰收景象,他怎能不高兴?男生齐读。
(男生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教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民丰收来之不易!辛弃疾他怎能不兴奋?女生齐读。
(女生读)
教师:人间辛苦是三农。脸朝黄土背朝天,一份耕耘终于有了收获,他又怎能不为农民喜极而泣呢?
(齐读课文)
教师:一路上,风景如画,天籁如歌,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让我们感受着清风、明月,伴随着优美音乐,轻轻的吟一吟吧。
(师生齐读上阕)
教师:可是六月天,猴子脸说变就变,作者走着走着,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自己默读下阕,可在脑中勾勒画面,也可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如果讨论还不能理解的,请准备质疑。
(学生自幼学习下阕,教师随机指导。)
教师:怎们交流交流
学生:我知道下雨了,而且“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句话应该颠倒过来理解,就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教师:你能发现这里得到装写法,不简单,掌声鼓励。
学生:我从“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这句话中,仿佛看到了作者在土地庙地树立旁拐了个弯儿,又跨过一座桥,看到了熟悉的茅草屋。
教师:你真棒,想象力真丰富。
学生:老师我有疑问,夏天天气说变就变,而且多是瓢泼大雨,为什么不把“两三点雨”写成“两三阵雨”呢?
教师:你敢于质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真好!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学生(议论纷纷)不行,阵雨太大了,让夜里散步的人狼狈之极,哪里来的喜悦?反而会让高兴之情一扫而空。
教师:有道理,请看屏幕。
(先用课件演示:小雨将至的情景,教师配词:天空中几颗星星调皮的眨着眼睛,乌云却悄然而致。突然间,几个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也来凑热闹了。听:嘀嗒嘀嗒叮咚叮咚好像山雨的余韵,请同学们齐读这句)
(在出示课件演示:一阵瓢泼大雨倾泻而下,人在其中犹如落汤鸡,慌忙寻找取出的情景。)
教师:如果你就是词人辛弃疾,大雨倾盆时你会怎样?
学生:真倒霉,早知道这样就不来了,鬼天气,白白浪费了我的时间,影响了我的好心情。
教师:可见,这个“点”字不但用的精妙而且充满情趣,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可以让夜游的人不紧不慢的去找寻避雨的好地方,喜悦悠闲自在之情不言而喻。喜在:旧时——
学生: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
教师:那茅店出现在土地庙前。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把这种峰回路转的惊喜读出来吧。
(学生再读)
教师:作者正在为避雨着急,现在看到了茅草店,心情怎样了?
学生:放松了。
教师:读出你的轻松。
(学生再读)
教师:进了茅草店,又可以和农民兄弟喝酒聊天,常说丰年了,心情又怎样了?
学生:兴奋不已
教师:你真会想象,读出你的兴奋
(学生再读)
教师:岭上月朗风清,十分幽静,稻田里蛙声阵阵,更是热闹。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音乐,观看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一读。把词中的人、景、情深深地印在心里
(师生有感情的齐读全词)
教师:谁来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读后的感受?
学生1:美、爽、好
学生2:喜悦、兴奋、心旷神怡
学生3:景梅情浓,沉醉不知归路。
学生4:一幅美丽的乡村盛夏月夜图。
教师:好,把你们的感受统统送到文中读出来
(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然后接读、赛读、齐读)
教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到位,能背诵下来吗?
学生:能。
教师:咱们来试试,不能背下来的可以看看书。
(学生背诵诗词)
五、练习、拓展、评估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辛弃疾生平。
(辛弃疾生平)
第一遍教师读。
第二遍学生自己看,了解词人辛弃疾。
教师:漫步江南美景之中,辛弃疾除了欣赏美景之外,还有怎样的情感?
学生1:大志雄才,报国之志
学生2:忧国忧民
学生3:渴望没有战争
学生4:国泰民安
学生5:希望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
教师:对了,它是一位爱国词人。因为光复古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因而有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才有了辛弃疾的大声疾呼“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才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他“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百折不回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有了《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才让我们感受到他英雄失落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
教师:同学们,一首词,就是一支歌。请欣赏。
(播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渔歌子》)
教师配乐唱,学生听唱。
师生齐唱
教师:你还知道那些古诗词被普了曲成为今天传唱的歌曲?
学生1: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学生2: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西江月 滚滚长江东逝水》
学生3:还有一些是化用古诗词的词句意境而创作的歌曲,如《涛声依旧》,《巴山夜雨》等。
教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从网上查的
教师:你们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知识,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
教师:今天我们有学习了一种赏析诗词的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词蕴涵的感情,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积累了哪些方法?
学生1:抓住景物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2:编故事法
学生3:给诗词配画法
学生4:情感朗读法
学生5:自读自悟法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湘南学院在陕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保定学院和滁州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345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363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经典教案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诗人
经济学自我鉴定(通用五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文分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经典教案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诗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文分析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桂林旅游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2954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210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83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佳木斯职业学院要多少分黑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314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258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黑龙江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安徽高考排名1137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738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要多少分贵州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399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要多少分内蒙古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514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92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与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堂教学实录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及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讲课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改写作文精选十五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文教案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2课时)
夜行黄沙道中阅读答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