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外而觉悟一切诸法苦、空、无常、无我,如幻不实等道理,内而觉悟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常住佛性。
上面略把「涅盘」的种类讲完,接下来要解释它的含义。
「涅盘」是梵语「波利昵缚男」音译。又名「泥洹」,或云「涅盘那」。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相同。现仅就「灭度」和「寂灭」二义略作解释:「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小乘涅盘灭见思烦恼,度分段生死;大乘则灭尘沙、无明烦恼,度变易生死)。「寂灭」,寂谓理性「寂」静,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寂」静之体性,自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自然证得寂静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盘』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所以亦可译为「出趣」。
若据玄奘法师新译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完善,因为寂灭、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以下略作说明: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至一种至善至美的究竟解脱。这就是涅盘的境界——圆寂。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
要而言之,圆寂所指的也就是「圆明寂照之真心」。因为此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一旦成佛,就能证此真心,而涅盘并非诸佛所独有,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证得。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悟则究竟涅盘。今以般若妙智照见梦想虚妄不实,自然不生颠倒执着,而真心显现。但此梦想其根本乃依本觉真心而起,我们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如明镜拭除一分尘埃即现一分光明),乃至全灭全证。至此则一切功德智慧无不复归「圆」满,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便可称为究竟涅盘。若福德智慧有所未圆满,则仍有所求;烦恼业惑有所未寂灭,则仍有所断;有所求所断,又怎能说得上「究竟」二字呢?唯有无所求、无所断,才能够称为究竟涅盘。(究竟涅盘也就是指得「大灭度」;而非「小灭度」──只「灭」见思烦恼,只「度」分段生死。)
若再深究,「究竟」二字乃「至极」的意思,乃相对于「不究竟」而言。小乘「有余涅盘」谓之不究竟,今指大乘「无余涅盘」,所以说是「究竟涅盘」。此「究竟」二字,亦有人将之作动词解,谓能远离颠倒梦想,便可以究竟证得涅盘。若依这种说法,就不一定是指大乘无余涅盘,但由于本经属大乘般若部,所明的是大乘理,因此所证的当然是大乘涅盘。所以,还是作形容词解,指大乘无余涅盘比较来得完善。
此外,世间亦有一些不懂教义的人,竟以涅盘为「死」的别名,这实在是大大的错误。要知道,「涅盘」是由诸佛历劫辛苦累积一切功德所换来的代价。就以小乘涅盘来说也要积修许多功行才能成就,岂可以一般人的死就是涅盘,这实在把涅盘的意义误解了、浅化了。至于僧人逝世称为「圆寂」,这是用赞叹其修行功圆果满的一种表示;也就是说,他的功行,已经证到涅盘的境界亦未可知。所以,绝不能说死就是涅盘,这全完是错误的。
现在再来把这段文总释一下:「无所得」,即是无任何自性见的执着。虽则诸法本无自性,本来皆空,但是有情众生由于无明梦想的蒙敝,妄生种种计度执着,若无般若毕竟空慧,如何能照彻诸法皆空之理?诸法在般若妙智的照察之下,一一悉皆现出其原来的本性,也就是「空」──无所得。
因为有所得,就有执着;有了执着,就会发生「罣碍」;有了罣碍,就免不了「恐怖」,如是「颠倒、梦想」就会继而生起,不断地活动,那如何能获得寂灭解脱?菩萨依般若照见诸法皆空,自然不生执着;既不执着,就没有罣碍;既无罣碍,又怎会有恐怖呢?既无恐怖,那么颠倒梦想不就自然消失于无形了吗?于是自然能获得圆满解脱──究竟涅盘。故曰「菩提萨埵依般若……究竟涅盘」。菩萨究竟涅盘即是证成佛道,所以下文接着说:「三世诸佛……三藐三菩提。」
经文全句的意思是说:因为般若能照见诸法实相,本「无所得」,所以菩萨依「般若」法门修行,而能获至「心无罣碍」;由于心无罣碍,所以没有什么可以「恐怖」,因而「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的妄见,而证得大灭度、大解脱的「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言时之多,即现在、过去、未来;约竖言,指一切时代。诸佛言佛之多;「诸」是不一之词。约横论,即指十方世界之诸佛。
「佛」的全称为「佛陀」,我国喜简略,故单称为「佛」。「佛陀」为梵语的音译,意译为「觉者」。「觉」是觉悟,「者」就是人,合之为觉悟的人。何故不译为「觉人」而译为「觉者」呢?因为「人」的范围比较小,「者」的范围比较大。「者」字可以包括人类以外的一切有情。经云:「凡有心(知觉)者皆能作佛。」如译为觉人,则人类以外的其它一切有知觉的生命,是不是就不能成佛了呢?这与佛说蠢动含灵皆有佛性的理论就发生矛盾了。因此,不译为「觉人」而译为「觉者」是比较妥当的。
佛陀到底觉些什么?他所觉悟的`内容,也就是宇宙的真理和人生的实相。然宇宙的真理、人生的实相究竟又是什么一回事?也就是缘起性空;此为佛陀观察宇宙人生的一种正确结论。一切有情迷了缘起性空的道理,妄认宇宙万有的现象为实法,四大假合的幻躯为实我,处处迷恋取着,颠倒梦想,是故流转生死。佛陀觉悟了这些道理,因而不被所迷,所以被称为「觉者」。同时,也可以说,佛陀是觉悟了人生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众生愚痴迷昧,不知三界火宅,众苦充满,以苦为乐;不明万有缘生全体是空,认假作真;不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无常计常;不了四大皆空,本无有我,无我计我,于中颠倒是非。这种种的虚妄,都是从无始而来,众生一向迷而不觉,如梦未醒,而佛陀却彻彻底底、明明白白地看穿了、觉悟了──这宇宙万有乃至人生一切的道理,也不过就是如此。
佛陀的觉悟可说是突破人生迷惑,揭开宇宙奥秘,因而被称为真正的「觉者」或「大觉者」。「觉」的意义有三:
一、自觉:外而觉悟一切诸法苦、空、无常、无我,如幻不实等道理,内而觉悟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常住佛性。
二、觉他:即是以先觉觉后觉的意思;众生之所以不能解脱,就因为未有觉悟。佛陀不忍自己解脱安乐而坐视众生沉沦苦海,所以将自己所觉悟的道理,一一拿出来教化、启导众生,让所有众生一同觉悟,最终都能获得解脱与安乐。
三、觉满:在自觉、觉他的两种功德都做到究竟圆满——自觉慧满,觉他福满。自觉慧满者,由最初发菩提心依本觉理起始觉智,依智断惑,先断见思,次断尘沙,终断无明,三惑圆断,三智圆证,觉至一心本源,智慧圆满,此为自觉慧满。觉他福满者,从自觉后,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经三只劫,广修六度万行,普遍开觉法界有情,功德圆满,此为觉他福满。自觉、觉他福慧圆满,所谓三觉圆、万德具,才能名之为「佛」。
释迦世尊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说明:从舍弃一切权势王位、荣华富贵出家修道,至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豁然悟道为「自觉」;从初转*轮至涅盘前于中四十九年之说法利生为「觉他」;直至应缘既毕,双林示寂为觉满。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湘南学院在陕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保定学院和滁州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345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363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心经,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宏涛法师)
心经是如何指导我们破除我执的(清宏法师)
慧广法师:谈谈般若心经修法
心经与玄奘法师的传奇因缘
心经,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宏涛法师)
心经是如何指导我们破除我执的(清宏法师)
慧广法师:谈谈般若心经修法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桂林旅游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2954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210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83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佳木斯职业学院要多少分黑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314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258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黑龙江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安徽高考排名1137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738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要多少分贵州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399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要多少分内蒙古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514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92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心经与玄奘法师的传奇因缘
席慕容贝壳教学反思
般若波罗密心经释解
心经暨廻遮仪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注音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心经的修持之善巧方便立正见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读心经的感悟
曾国藩心经之虚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