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心经与五不翻

阿林老师

多心经与五不翻

  将《心经》称为《多心经》,其误会的根源,应该是对于梵文音译的不了解。

  我读得最早的佛经,是《心经》。那时只有十四五岁,天天不务正业,狂读能找到的古代白话小说(包括三言二拍这些今天看来,都不适合小孩子读的书)。《西游记》的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乌巢禅师对玄奘说:“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于是传了这《多心经》,后面录有全文。我当时如获至宝,特意拿了黄色的纸抄下来,不多久就背熟了。要知道,八十年代初,佛经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稀罕物。不过,经中讲的是什么,自然是不懂的。到现在还记得,首句说,观自在菩萨。我当时理解为,看一个叫自在的菩萨。等到稍微大一点,就对这经名有了疑惑,为什么要多心呢?

  其实,《西游记》里面的《多心经》,并不是乌巢禅师传给玄奘的,而是玄奘从印度归国后,于贞观二十三年(649)翻译的。《西游记》不过是小说,自然不必当真。但如果细究起来,也可以找到些影子。《心经》在玄奘之前,已经有传为鸠摩罗什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最起码早玄奘两百多年。不排除有人教玄奘或者玄奘自学的可能(两种译本,文字有些相同的地方,显然玄奘借鉴过旧译本)。

  而且,《多心经》的叫法,也不是《西游记》的首创,敦煌卷子中,就有至少六件抄卷,首或尾题《多心经》,可见唐人已经这样称呼了。《全金元词》载王哲《红窗迥》云:“多心经、记得分明,无挂碍无挂碍。”所以《西游记》那么用,也不奇怪。

  《多心经》,《西游记》还称为《密多心经》。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说:“那长老才举步登坛,到上面端然坐下,定性归神,默念那《密多心经》。”这也是唐人的旧称。《全唐文》(卷987)载《崇胜寺丁思礼造像记》中说:“敬镌阿弥陀佛一铺,《蜜多心经》一卷。”不仅心多,而且蜜多。或者就是因为蜜多了,太滋润,容易多心吧。

  这两种俗称,都是错误的。从经名来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前,有两个限定(所谓定语),一是“般若波罗蜜”,一是“心”。先说第一个。前面一篇《菠萝菠萝蜜》简单说过,般若波罗蜜(也作密,只是同音字,意义无差),是“以般若智而得解脱”的意思。这个词,是从梵文prajna-paramita(无法显示长音等符号,省略,下同),翻译过来的,prajna,音译作“般若”(钵惹),paramita,音译作“波罗蜜多”。尾音的“ta”(多)有时候省略,就只音译作“波罗蜜”了,比如巴利文也读panna-parami,就没有这个“多”音。般若,指照了诸法实相、穷尽其极之菩萨大慧。波罗蜜,到达解脱的彼岸(成佛)。因为有般若,才能波罗蜜,所以般若波罗蜜的重点,在般若上。经典中翻译作“某某般若”的很多,如《大品般若》、《放光般若》、《道行般若》等等。用尾音的“多”简称“波罗蜜多”已经不妥,用来替代般若波罗蜜多,更是不伦不类。称“蜜多经”与此同类,不必细说。

  所谓“心”,历来的解释很多,主要是核心、精要、精髓的意思。因全经文句简约,却包涵了般若甚深广大之义,得其“心要”,故名为《心经》。

  所以,如果要用简称,不妨称为“般若心经”,或者“心经”。

  在《菠萝菠萝蜜》文后,一位朋友留言说:

  “摩诃般若波罗蜜”既然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意思,为什么我们中文的佛经中不直接用意译?同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等。为什么中文的佛经要保留梵文音译呢?直接用汉语意译,不是表达更明晰吗?

  这个问题,恐怕困扰了很多人。甚至提高了佛经的阅读门槛。但佛教里面保留梵文音译的情况,不是单纯的翻译技巧问题,包含着一套佛门特殊的翻译原则。佛经翻译开始的具体时间已经不可确切考证出,可以肯定的是,什么时候有佛教信仰传入,就肯定有佛经传入。有佛经传入,就必然有汉译本(哪怕是口头翻译)出现。一般认为最早的佛经译本是《四十二章经》,时间大约是公元67年。但对现存的《四十二章经》是否就是当年的旧译,争论极多。其实,我们只需要知道,早在公元初,就已经有了汉译佛经就可以了。

  最初从事佛经翻译的人,精通汉文的人很少,大多数来自西域,也有从印度来的,还有汉人。一开始翻译的时候,并无具体标准,译名也没有统一,大量借用了儒家、道家的术语,清净、无为之类,触目皆是。只到公元403年,精通多国语言的鸠摩罗什三藏(被称为七佛译师),率领中国佛教精英,翻译了《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法华》、《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所译经论内容卓拔,文体简洁晓畅,千载流行。而他的译经方式,也被后人遵从。到了唐代,玄奘大师总结前人的译经经验,提出“五种不翻”的原则,即梵文译成汉语时,有五种情况不予意译,而保留其原音(音译):

  一、秘密不翻译。例如经中各种陀罗尼(我们常说的咒语),是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所以不翻译。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心经》,最后有咒说: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有人翻译出来,说是,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等等的`意思。可能从梵文字面意思来看,这样翻译似乎没错。可是秘密语的密意并不在字面。比如你和朋友约定一个暗号,说一句英文乃至一个数字,代表你们之间的某种默契。旁边的人,就算听懂你们的话,翻译成中文,可传达出那种默契没有呢?肯定没有,否则就不叫暗号了。所以,勉强去解释咒语,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二、有多种含义的不翻译。例如“薄伽梵”一词,兼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意,无法选择某一个放弃其他,只能保留音译。

  三、中国没有的不翻译。如阎浮树、庵摩罗果都只产于印度等地,为中国所无,只能保留原音。

  四、遵从古代译法。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佛所具有的觉悟),从东汉以来,历代译经家都用音译,所以保留音译不翻译。

  五、为存尊重之心不翻译。象“般若”、“释迦牟尼”、“菩提萨埵”(简称就是菩萨)等,一概不译为“智慧”、“能仁”、“道心众生”等。因为用音译,能令人生尊重之念,翻译了,容易招致等闲视之而轻贱。

  将《心经》称为《多心经》,其误会的根源,应该是对于梵文音译的不了解。明白了五种不翻的原则后,遇到这些看起来很古怪的佛教名词,只能多查一下佛教辞典了。好在现在网络资源发达,绝大多数问题,可以在网上搜到。只是网上信息太复杂,也有很多错误存在,需要甄别。开博以来,常有朋友问一些佛教问题,基本属于常识一类,可以在佛教辞典中找到答案,我不可能有更高明的解释。回复的字数也有限,解答未必周全。所以,推荐大家去下载电子版的佛教辞典,不懂的,随时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