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学修报告

孙小飞老师

《心经》学修报告

  依唐玄奘三藏所译之本,全称应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世间流布以来,以人们好略故而简称为《心经》,亦有简称《多心经》的。

  一、略举大纲——略开悟修之宗

  1.直以法显

  古德云:“修行以求圆解为急务。”这分明是为令行人先悟“人人本有、个个不无”之天然性德也。因为悟后起修,则绝不走错路,一直顿超如来地,以避免盲修瞎炼之过咎。由是古来大德学禅须先以期“明心见性”;学教须先以期“大开圆解”;学戒须先以明“开遮持犯”。今日研习此经,何以须先悟?若能悟此天然之性德,则演讲者与听闻者自然融契一心,能听之人与所听之法顺应机教相扣也。

  所谓的天然性德,即是我人现前一念心性也。此一念心性,直下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正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良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知我人之心,即寂即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廓彻灵通,圆融活泼,而为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之本。虽在昏迷倒惑具缚凡夫之地,直下与三世诸佛,敌体相同,了无有异。可见,此天然性德,不从外来,乃人人本有之心,个个不无之性。只因众生无始以来,不悟“本有”、“不无”之意旨,所以终日向外驰骋,徒劳辛苦。今依此《心经》奥义,使先悟一念心性之人人本有、个个不无。

  所谓“性”者,不变之本体,乃十方众生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所谓“心”者,随缘之功能,即三世诸佛究竟所证之菩提涅盘。当知不变之体,本具随缘之能;随缘之能,不离不变之体。设若有体无能,则何异草木山石之无心?诸佛下不能普度群迷;设若有能无体,则犹若旋火轮之不得休息,众生上不能圆能觉道,诸佛下不能普度众生。可见,体与能之为道,须臾不可离也。诸佛本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众生原非性,禀诸佛之性为性。故经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足以说明诸佛有度生之心,众生有成佛之性。

  何故有不变之体,起随缘之能?当知我人性体本不变动,只因六根能随六尘之缘故。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曰嗅,在舌曰尝,在身曰觉,在意曰知。以心能随六尘之缘故,遂起见闻嗅尝觉知的功能作用。虽然如此,而其本性未尝有丝毫的变动。欲识得其不变之性体,则须北斗南面看。不妨就在此听闻之时,试急急回光返照自心,都摄六根,照住当下一念,则知六根随缘六尘之功能全从不变之体而发。从本体现功能,还须从功能见本体。古德云:“一念回光,便同本得。”诚不假之言也!六根虽终日随缘六尘,而本体则终日不变。既不落过去现在与未来之三际,亦不在内外及中间等诸处;既非青黄赤白之可辨认,亦非长短方圆之可比拟。此所以《楞严经》有“七处征心”(一、计心在内;二、计心在外;三、计心伏眼根,而不留碍;四、计见暗见明,心分内外;五、计心则随合随有;六、计心在根尘之中;七、计一切无著)之灵文,龙树菩萨列“四性(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以推检,智者大师用“四运(未起、欲起、正起、起已)”以观心。

  2.曲以喻况

  法理难明,须用譬喻委细比况,自易明晓。今就试以虚空随地、水、火、风等四大之缘,而空性不变之理比况之。如虚空随地大之缘而处处高山峻岭,地性坚硬而虚空无硬,故塞空成地、掘地成空而其空性原本未尝改变也;虚空随水大之缘而处处流池清泉,水性湿而虚空不湿,故湿空成水、干水成空而其空性亦原本未尝变动也;虚空随火大之缘而气温急遽高升,火性热而虚空不热,故热空成火、冷火成空而其空性亦原本未尝变动也;虚空随风大之缘而处处黄尘弥漫,风性动而虚空不动,故动空成风、静风成空而其空性原本未动。总之,地、水、火、风有坚、湿、热、动诸相,而虚空无相。空而无相故,其体不变;空而不拒绝诸相发挥故,其能随缘。终日不变,终日随缘;终日随缘,终日不变。我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性,亦复如是。不变之性随六尘之缘虽起见闻觉知之能,而其本体原无生灭变动。这恰如虚空能随地、水、火、风四大之缘,成坚、湿、热、动之四相,而其空性本不转变一样也。以如上之譬喻比况法理难明之所以然,无非是欲令行人悟得其本有之性德,然后全性起修而已也。

  《心经》乃是如来称性极谈之了义经典也,发挥三世诸佛之菩提涅椠,十方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诚为十方如来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谟。文简而义丰,辞约而理着。普令上中下三根性众生,同得一超直人如来地,故于诸经中最为第一。虽只全部经文仅仅二百六十字,而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甚深义理,包括罄尽。良以如来智慧自在无碍,随彼当机之适宜,开广合略,以约摄博,以博释约,左右逢源,始终一如。广之则罄海墨而莫能尽,略之则觅一字而不可得。此经简短精要,最便于行人日用寻常中读、诵、受持、解说、书写、流通,令彼见闻者皆得其真实利益也,以免望洋兴叹。即便是末世之钝根众生,只要能以不杂名闻利养之心,不发专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之愿,惟为生死而发专门利人之广大坚实宏愿,趣求大乘无上菩提大道,坚持平日随时随地随愿随力读诵受持解说书写流通此经,并依之而修习,日久功深,则自可能空五蕴而证诸法实相,远离颠倒梦想而得究竟涅盘,自他俱利。如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既云“自在”,则一自在处处皆自在,内自在,外自在,无处而不自在。既云“皆空”,则一空一切皆空,人也空,法也空,名义亦空。既云“度一切苦厄”,则一度一切皆度,自身苦、他人苦皆得度脱。要知《心经》以“无所得”三字为全经之枢纽,教海之磁南,一大藏之关键,慕果修因克证之最为关要处。如经云:“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无所得”三字最宜注意,并不是以“无修”为“无所得”,所以在这里“夺情不夺事”,即以“无所得”泯除了凡圣因果修证之情念,并没有废除事修。好比我人修造房子一样,房空虽然不是梁柱做功做出来的,房空在未做功前本来就有的,但若不假借梁柱的做功则不得房空之受用也。故此“无所得”三字,夺情而不夺事,最宜注意。

  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则是直指我人心源,即我人现前一念心性当下与十方三世诸佛无二无别。我人之心体从本以来如是,故云“不生不灭”,前无始后无终;其心之相,始终则内外一统,里表一如,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有插针之缝隙,全一道清光,何有垢净之名可言?其心之用,亦复如是,无有增减之可言,正如古德所谓:“三点如众星,竖勾似斜月;披毛从此出,成佛也由他。”故知此现前一念心性,既非过去现在未来之时,亦不在内外中间诸处,又非长短方圆、青黄赤白之形相。行人若能于“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语,即于一尘不立之实际理地,直下契人,彻底承当,则其心之全体大用,自能究竟圆彰,了无余蕴。若能如是,方可名为无心道人,即可与蕴空之观自在菩萨比肩齐立,把手共行,普赴众感,现身说法,月印千江,风鸣万籁,遍法界感而遍法界应。

  我人现前一念心,灵而不昧,明而不暗,洞而不壅,彻而不滞,故能随种种缘,具种种能。即此灵明洞彻之心,便是湛寂常恒之性。湛者不动,寂者不生,常者不变迁,恒者无来去。所以,此性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存,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问圣凡,不落方隅,不杂言表,故无生灭、垢净、增减之可言。此一念心性,离心缘相,故不可以情识卜测;离言说相,故不可当口头禅;超文字关,故不可拘泥于言表。此“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大哉真体,乃是我人现前一念心性,是天然之性德。行人若悟此天然之性德,由性德而起修德,因有随缘的.功能,则当知全性起修修不离性,全修在性性不离修,性修不二,体用一如。故行人若能时时回光返照,照住自己的当下一念,自能空五蕴也。若不能当下契人,则须依生灭门中,虔诚恭敬地以“无所得心”读诵受持此经,念得清楚、听得明白,久而久之,自能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契实相般若也。此乃修行之最关要处,不应轻忽!

  二、关于《心经》的传译与注释

  依唐玄奘三藏所译之本,全称应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世间流布以来,以人们好略故而简称为《心经》,亦有简称《多心经》的。对于《多心经》之简称,多数大德不赞成,认为是以讹传讹之流弊。事实上,这两种称呼都有其各自的理由,因为“心”之一字可念上可念下,如明代观衡法师在《心经小谈》中云:“心之一字念在上即般若心,若念在下即此本经为六百卷之心也。”当然“多心经”之简称,易人误解。

  关于《心经》的梵本汉译,或21译、或14译、或9译、或8译,诸说不一。今据周止庵的《心经诠注》,录之如下:

  同本异译,共14本,今存8译,余已佚。

  《摩诃般若蜜大明咒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摩揭陀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卜—唐厨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沙门智慧轮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沙门法成译(敦煌石室本)

  《般若披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卜—宋西天译经三藏施护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