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的出生

马振华老师

  杨贵妃出生于蜀州(今四川灌县),长于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一说为容州,即今广西玉林市容县[1]),祖籍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阌乡),隋朝皇室后裔,父亲是蜀州的司户杨玄琰。她10岁时丧父,被叔父杨玄璬收养,16岁时(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3年)嫁给玄宗之子寿王李瑁(武惠妃子)。

  后来,宦官高力士有一次把杨贵妃带入温泉宫,碰见了玄宗,玄宗对她一见钟情,但因份属翁媳,为掩人耳目,玄宗先安排她出家为道姑,改名太真,在太真宫修行,直到五年之后的天宝年(公元745年),才让她还俗,并册封为贵妃。此时杨贵妃27岁,而唐玄宗已61岁了。白居易形容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贵妃备受宠幸,其家族因此繁盛,很多人都获授官爵或赏赐:其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其堂兄杨国忠为人好赌,但也封官入朝、把持朝政。唐玄宗此后愈加沉溺于酒色,政治上更加腐败。杨氏家族飞扬跋扈、胡作非为,使朝野均对他们充满了巨大的怨恨。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随驾禁军将校一致要求处死杨贵妃和杨国忠。

  唐玄宗言国忠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杨贵妃,无奈禁军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接受高力士的劝言后,唐玄宗为求自保,不得已赐死杨贵妃。

  这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之典故,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自缢在佛堂的梨树下[3],时年38岁,而杨国忠则死于乱兵刀刃之下。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宫,曾派人去寻找杨贵妃的尸体,但未寻得。

  知识扩展:杨玉环与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快马加鞭;一颗荔枝鲜露欲滴;杨贵妃妖娆妩媚、莞尔而笑……这是一则宣传某荔枝饮料的广告。

  当年杨贵妃想吃荔枝,自然是唐玄宗一句话的事,尽管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这都不在话下。况且,皇上的姨太太要吃几个荔枝,对出产荔枝的地方而言,简直是极大的信任。

  只可惜苦了这运荔枝的人。

  大文学家苏轼有一首《荔枝叹》,描述的就是当时杨贵妃吃荔枝的情景,诗中叹道:“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一次次跨山岗越河道快跑狂奔的接力赛,以致“惊尘溅血”,不少人把性命都搭了进去,最后荔枝传到宫中竟如新采摘的一般。用一句白话可概括苏老先生的诗意:杨贵妃往嘴里填进的那些荔枝,颗颗都浸着别人的汗、别人的血。

  于是每每见电视广告对杨贵妃这种穷奢极欲的吃荔枝透着许多赞赏(即便最终赞赏的是那饮料),便有些茫然不解:是苏老先生爱激动,为赋新诗强说“怨”?还是咱们看问题的角度有毛病,在这类本来是非显然的问题上变得太木?

  还有一则姑且称之为“西太后掉头发”的商品广告,可称是“杨贵妃吃荔枝”的姐妹篇——

  太监李莲英给老佛爷梳头,但梳子上却找不见梳掉的头发。这时老佛爷突然扭过身子,大喜过望地说:我用的是××洗发香波,当然不掉头发了。

  西太后是何等人,权威的史书、辞书里写得很清楚。虽然有文章说她垂帘听政之受世人责骂,是因为破了男人当皇帝一统天下的老规矩,有性别歧视的味道,但这对她那些盖棺定论并无什么干碍。她的`对内残酷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杀害谭嗣同等许多人,破坏维新变法;对外妥协投降,先后签订丧权辱国的几纸条约,出卖国家领土主权……这些都是尽人皆知的。所以,每每电视里一个大披肩发的“老佛爷”猛地转过那张脸来,我便直想起鸡皮疙瘩,虽然做广告的那演员并不丑。

  也许有人说,人家做广告就是借借名人的名气宣传商品,何必瞎较真?

  不然。中国历史上像杨贵妃吃荔枝这等骄奢淫逸之事,多矣哉;像西太后这类多有罪孽的帝王、权贵们,多矣哉。此等事此等人虽则知名度很高,但却是人皆鄙之憎之的丑名、臭名。即便是咱们做广告吧,也不该漫不经心地把历史是非丢在一边,给那些令人鄙夷的名人遗闻以有意无意的赞赏、把玩,让人感情上怪腻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