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阳主阴从”观

李盛老师

周易“阳主阴从”观

  “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为易道核心的阴、阳二元在《周易》中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有阳主阴从的倾向。

  一、阳刚的乾阳

  《乾》卦六爻皆取龙象。从“潜龙勿用”到“现龙在田”,至“飞龙在天”而“亢龙有悔”,层层推进,形象地展示了阳气萌生、进长、盛壮乃至穷衰消亡的变化过程。从“象征”的角度分析,《乾》卦的谕旨,是勉励人效法“天”的刚健精神,奋发向上。

  卦辞中的“元、亨、利、贞”对应着君子的“仁、礼、义、智”,天道成就万物,君子实现其德。“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乾・文言》)天地让风行雨施,利益天下万物,使物各得宜,事义和谐,却从不彰显它所施予的功德。此谓刚强劲健、居中守正,通体不杂、纯粹至精。

  《乾》卦作为《周易》六十四卦之首,以“天”为象征形象,揭示了“阳刚”元素、“强健”气质的本质作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孔颖达问道:“此既象天,何不谓之‘天’,而谓之‘乾’?”他自答说,天是“定体之名”,乾是“体用之称”,“天以健为用者,运行不息,应化无穷,此天自然之理。”要是进一步从“《易》者,象也”(《系辞下》)这一特征细加考究,还可以发现,本卦的卦体取“天”为象,固是比喻;六爻的爻辞取“龙”为象,也是比喻;大旨无非揭明“阳刚”的内在气质。

  二、贞顺的坤阴

  “坤,地也”,“坤,顺也”。(《说卦传》)就卦象看,《坤》以“地”为象征形式,其义主“顺”。卦辞强调:利于“雌马”之“贞”,“后得主”以随人,获吉于“安贞”,均已明示“柔顺”之义。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牝马”柔顺而能行地,故取为“坤”德之象。干宝曰:“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坤阴类,故称‘利牝马之贞’矣”。“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坤”德在于“柔顺”、“居后”,“抢先”必“迷”,“随后”则“利”。“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彖传》)可见,《乾》德以“统天”为本,《坤》德以“顺承天”为前提。因此,《乾》刚《坤》柔、《乾》健《坤》顺,《乾》之“四德”无所限制,《坤》之“四德”则限于“牝马”、“后得主”、“安贞吉”等义。

  《坤・象传》曰:“地势坤(顺),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明“君子”效法“地”厚实和顺之象,增厚其德以载万物。《坤・彖传》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何妥曰:阴道恶先,故‘先’致迷失;‘后’顺于主,则保其常庆也。”“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坤・彖传》)此谓往东北方向虽丧阳失朋,但行至终极,必将旋转为“西南”向,则也出现“得朋”之“庆”,故曰“乃终有庆”。这是解释阴阳循环消长之理,表明只要安顺受持“坤”德,即使“丧朋”,也将出现“得朋”之时。乔中和曰:“坤惟合乾,故得主。得主,故‘西南’、‘东北’皆利方,‘得朋’‘丧朋’皆吉事。”

  乾道象天,万物赖之以生,坤道象地,万物赖之以长。乾道刚健,坤道和顺、利永贞。相形之下,阳主阴从的倾向就很鲜明了,这可以说是整个《周易》的纲领,无所不在。

  三、从爻位爻义中看“阳主阴从”思想

  “阳主阴从”的.观念在每个卦的爻位上也可以看出来。阴爻位于阳爻之上谓之“乘”,有超越、凌驾之意,象征弱者乘凌强者、“小人”乘凌“君子”,爻义多不吉善。但阳爻居阴爻之上则不言“乘”,认为是理之所常。而阴爻位于阳爻之下时谓之“承”,有顺承、承载之意,周易侧重揭示阴爻上承阳爻的意义,象征卑微、柔弱者顺承尊高、刚强者,求获援助,此时爻义须视具体情况而定,大略以阴阳当位相承为吉,不当位的相承多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