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太极图》渊源研究之我见
周敦颐《太极图》渊源问题,历来争讼不已。此图是否出于道家,成为争论的焦点。
周氏《太极图》乃本汉《易》象数说而出,是“母包子” 一分为二的模式,而《太极先天之图》则是本邵雍《先天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模式,出于元代的一幅改造《周氏太极图》之图。从而否定了周敦颐《太极图》出于 道家的说法。
一.《太极图》研究的历程及瓶颈问题
周敦颐《太极图》先见于朱震的《汉上易传卦图》。图说:“右太极图,周敦实茂 叔传二程先生。”其后由于朱熹对周敦颐儒学的大力推崇,《太极图》在宋代理学中占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此图也就成为历代学者研究的重点,而其渊源问题也成了争论 的焦点。民国之后,诸国学大家,如吕思勉、陈钟凡、冯友兰、侯外庐等于中国哲学史 或宋明理学史等著作中,均本清初毛奇龄、黄宗炎等人的考证结果,言周氏《太极图》 渊源于道家修炼图。解放以来,亦有多数学者仍持此种观点。至八十年代,如张立文、 束景南等学者仍撰文谈周氏《太极图》是“沿袭”《道藏》所载之《太极先天之图》。 束景南则进一步说周氏《太极图》是《太极先天之图》与《无极图》的合一,“他也仿 道图作了正反顺逆的解说,因此他的图也可正反顺逆看”。(1)
时至八十年代末,王卡方于任继愈主编的《道藏提要》中就《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 (其中包括《太极先天之图》)指出:
此图原不著撰人与年代。其中图象哲理,汲取邵雍、周敦颐之《易》学。 第二页引山谷(黄庭坚)解《老子》之语。第三页曰:“昔者真君在武当山进 道凡四十有二年,方升紫霄,位列仙圣,非乎龟蛇。”此所谓真君当指玄武神, 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诏封真武灵应真君。从此知此书盖出北宋后。
时至九十年代初,李申著《周易之河说解》与《话说太极图》二书,对周氏《太极图》 的渊源进了详尽的考证。以“欲世民”字样不避唐太宗之名讳、北宋中期以后方大讲五运六 气及万物皆有太极、陈抟没有在华山石壁上刻过《无极图》等证据,明确指出:
这个所谓唐明皇的序言也是伪造的,《经品》也不出于唐代。
那个《太极先天之图》肯定出于周敦颐的《太极图》之后。
如此,李申的考证就比王卡又前进了一步。特别是他所列举的“在对道教文献的考察中, 我们完全没有发现周敦颐将《无极图》改为《太极图》的痕迹,却发现了不少将周敦颐的 《太极图》改为道教修炼图的证据”的大量衍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不是周敦颐沿袭 了道家的修炼图而作《太极图》,而是道家将周敦颐的《太极图》改成了各式各样的修炼图。 其后,青年学者任俊华亦撰文阐明“《太极先天之图》根本不是周敦颐之前的作品”的观点。 韩国留学生刘承相在陈谷嘉教授的指导下,写出颇有价值的《濂溪太极图说探源考辨》学位论文, 引用大量历史资料,在李申的基础上详尽而全面地对周氏《太极图》的渊源进行了考辨。于是, 陈来教授于《宋明理学》一书中引用了李申的考证结果,余敦康先生则于《内圣外王的贯通》 一书中说:“即令我们通过新的考据推翻了清儒所列举的证据,证明了《太极图说》乃周敦颐 所自作,也用不着像古人那样作出贬低或者推崇的结论,更不必以此来否认理学本身即是三教 合流思潮的产物这个宏观的历史事实。”似乎《太极图》的渊源考证,到此已经画上了句号。 然而,此后的数年间又有容肇祖、束景南、张其成等学者,仍撰文坚持周氏《太极图》 是沿袭道家修炼图的观点。(2)其中,特别以青年学者林忠军的文章为突出。他于《象数 易学发展史》(第二卷)和《周敦颐太极图易学发微》(3)著述中,就王卡、李申等人所 列举的避讳、“子明”、“希夷”、“山谷”、“冲和”等证据进行了新的考辨。结论是:
以唐人避讳“世民”来否定唐明皇所制的序的真实性,过于草率。
《妙经图》说解之文出于宋人之手,而图却是原来就有的。
就其图式而言,周氏的确是抄袭了道家的修炼图。
一幅《太极图》的渊源考辨,何以竟要如此地反反复复?难道真的要成为了一个瓶颈问 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吗?如今令人信服的证据似乎已挖掘殆 尽,那么还要从哪一方面来考辨,突破这一瓶颈呢?
二. 分析《太极图》内涵,辩证其渊源问题
周氏《太极图》及文字部分的《太极图易说》,是以图说《易》,是为着形象地表达 《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一段本义而作的,这已为大多学者所认同。元代王申子的《大易缉说》和明代鲍宁为 《天原发微》所作“各类图”中,均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生大业”等字样直接标于 周子《太极图》五层图式上,并谓“《易大传》曰:‘易有 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此言先天易也 ,此图实尽之,故曰大哉易也”、“周子太极图与易系辞表里相合”。即使今人林忠军亦 于文章中专立“《太极图》易学释义”一节,说:
从易学角度言之,是对《易传》思想的阐发。……周氏《太极图》 最上层圆圈,所表达的是“易有太极”的思想。第二层黑白三轮图所表 达的是“是生两仪”的思想。《太极图说》明言“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第三层五行图,所表达的是“两仪生四象”的思想。《太极图说》云: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这里的“四时” 即四象。第四层图和第五层图所表达的是“四象生八卦”的思想 。
人所共知,北宋的《易》象数学是上接了汉代的《易》象数学。刘牧、邵雍、张载和 周敦颐的“太极”观,皆是本汉儒之说而来。如郑玄所注《易纬乾凿度》,就是一部解释 《易经》的书。其中有“孔子曰易始于太极”(郑注:“气象未分之时,天地之所始也。”)、 “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 八卦”、“有形生于无形”(郑注:“天地本无形,而得有形,则有形生于无形矣。”)“有 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 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浊 重者下为地”诸说。而刘牧有“太极者,一气也。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4)之说、 邵雍有“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一气分而阴阳判”(5)等说,张载有“太虚无形,气之本 体”(6)之说以及周敦颐“自无极而为太极”(或“无极而生太极”、“无极而太极”)之 说,皆可自汉代《易纬》书中找寻到其立说的源头。如此刘牧、邵雍和周敦颐等人以一○图象 表示太极一气之实有,就是北宋《易》图书学承接汉《易》象数学的必然结果。由此看来,周 敦颐以一○图象作《太极图》亦不是什么难事,大可不必“沿袭”别人之图。
我们分析周氏《太极图》的内涵,当将此图“会五于一”看。明代钱一本于《像抄》中 言:“北溪陈氏谓分而为五非有欠,合而为一非有余,得意于五而会归于一,由周子进孔子, 因孔子及周子,神明默成,俱存乎人矣。……学者须是会五于一,始为得之。”此言极是。 周氏《太极图》,虽画作五重○图式,然有如一枚鸡蛋一样,外观为一○,透视看一○ 里有蛋清,进一步透视看一○之内又有蛋黄。实则一○之图已尽之。邵雍曰:“万物各有太 极、两仪、四象、八卦之次,亦有古今之象。”(7)实则一○太极之内既有两仪、四象、八 卦、六十四卦(万物),并非第一○为太极一气,第二○为阴阳两仪……。如此画者,只是 为了以图佐说而已。我们以“会五于一”的观点来分析朱震所列周氏《太极图》,就会从内 涵方面明了许多问题。
第一层图式
无论《太极图易说》的首句是“自无极而为太极”,还是“无极而生太极”、“无极而 太极”,从周敦颐认为“太极”是一气的实有观点来看,浑沦一气的太极只能是源生于无极, 即是汉儒“太极元气”与“有生于无”观点的具体表现。《汉书·律历志》曰:“太极元气, 函三为一。”郑玄注《易纬乾凿度》“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虽含此三始,而犹 未有分判。老子曰:‘有物浑成,先天地生。’” 邵雍所谓“混成一体,谓之太极”(8), 亦是据此而发。 如果把“有生于无”视为老子的知识专利,说汉儒或宋儒用来阐明宇宙演化就 是与道教同道,这未免有些偏激。应该说这是无视中国传统文化三教合流的宏观事实的'门户 之见。周敦颐对世界的理解与老子相通,正说明这是历代学者的共识,并不在于谁是儒家谁 是道家。邵雍说“《老子》五千言,大抵皆明物理”、“老子,知《易》之体者也”,又有 “无极之前”说,(9)这是他对老子学问的认同,谁能就此说他的《皇极经世》是源于道 教呢?《三五历纪》有“天地浑沌如鸡子”之说,可见以浑沦一气为太极的思想及画一○以 图示太极,是有其历史根源的。陆九渊以“无极二字出于《老子》”为证而攻《太极图易说》 为“老氏之学”,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南宋偏安于一隅,道教空前发展,儒道两家的门户之 争日渐激烈,与郑玄、邵雍、周敦颐所处时代背景不同。今人议论当从周敦颐所处时代背景 出发,不能以一言而定其学问性质。
第二层图式
此图亦是一○太极之图,所详者不过明太极“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而已。周敦颐的太 极模式是“母包子”,与邵雍天圆地方的《先天图》方圆六十四卦七百六十八爻为“太极全 体”的模式一样。《老子》有“道生一,一生二”之说,《易传》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之说。刘牧“一气所判,是曰两仪”之说及邵雍“太极既分,两仪立矣”之说,与周敦颐之 说一样,皆是表达了前人的天地生成论而已。周敦颐以此图表达阴阳动静和阳中有阴、阴中 有阳之义,与邵雍所谓“得阳之多者为天,得阴之多者为地”同义,绝无图示离、坎二卦之 意。此图下标“阳动”上标“阴静”是本汉人之说。《易纬乾凿度》曰:“阳始于亥形于丑 ,阴始于巳形于未。”郑玄注:“阳气始于亥生于子,阴气始于巳生于午。”下为子位,上 为午位,“阳动”标于下即明阳气生于子,“阴静”标于上即明阴气生于午。邵雍就《先天 图》亦有“朔易之阳气自北方而生,至北方而尽,谓变易循环也”之说,而“阳动”即邵雍 《先天图》所谓“天根”处,“阴静”即邵雍《先天图》所谓“月窟”处。
第三层图式
此图亦是一○太极之图,所详者不过明“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而 已。此图之画亦据汉人之说。《易纬乾凿度》曰:“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 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又曰:“木德也主春生,金德也主秋成,火德也主夏长,水德也主 冬藏。”秦、汉学者以天地为两仪、四季为四象,因而有“播五行于四时”或“分土王四季” 之说。此则是阴阳五行说和五德终始说的发挥。认为天地形成之后,阴阳二气交感而生五行 之气,春为木气、火为夏气、金为秋气、水为冬气,而土为中和之气。因而刘牧有“交接乎 天地之气成就乎五行之质”说。此图一小○内之木象春,一小○内之火象夏,一小○之内金 象秋,一小○之内水象冬,而中一小○之内土则为“中和之气”。以线连接四方者,则表示 “分土王四季”之义。以数看,木数三,王土数五则为八;火数二,王土数五则为七;金数 四,王土数五则为九;水数一,王土数五则为六。此则脱胎于汉人之说,《易纬乾凿度》曰: “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郑玄注:“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息也;阴动而退, 变八之六,象其气消也。”所谓“五气顺布”,则是土—木—火—土—金—水—土,是一个 中和之气—春气—夏气—中和之气—秋气—冬气—中和之气“四时行焉”的循环模式。可见, “五气顺布”必须是“分土王四季”。至于最下一小○,则表示“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 与“二五之精”之义。火为阴二,木为阳三,合之为一五;水为阳一,金为阴四,合之为一五。
第四层图式
此图亦一○太极之图,所详者不过明“四象生八卦”而已。所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则是本《说卦》乾坤三索而生六子说。其一○图内隐含八卦,只是省略而已(后来鲍宁于图 内加之)。
第五层图式
此图亦一○太极之图,所详者不过明“大业”(六十四卦万物)而已。
我们分析周氏《太极图》内涵之后可知,周敦颐建图说《易》有一固定模式——母包子。 从“易有太极”说到“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个“一分为二”的 过程。至南宋林至于《易裨传》中列“太极变图”,亦是“母包子”的一变而二、二变而四、 四变而八的模式。我们从图象内涵的模式方面与《太极先天之图》相比较,即可明了其图的出 世时间。
三 .分析《太极先天之图》内涵,辩证其出世时间
《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曰:“拟明众妙之要道,可萃诸经之善言,言真元之教, 明于天下。天垂其图,十有二焉。”实列五图:第一《虚无自然之图》,第二《道妙惚恍》 之图,第三《太极先天之图》,第四《三仪冥有之图》,第五《气运之图》。(余七图在 《上方大洞真元阴阳陟降图书后解》中。)其第一图即《道藏·易数钩隐图》之“太极第一” 图,第二图即《道藏·周易图》之《太极图》(亦即杨甲《六经图》所列“旧有此图”,实为 《道藏·周易图》所列陈抟《帝出震图》与范谔昌《四象八卦图》之衍图),第四图则为《道 藏·易数钩隐图》“三才第四十五”图之衍图,第五图乃以五运杂五音、五色、纳甲构造之图。 余七图,第一《阴阳陟降图》乃十二月卦图衍图,有邵伯温所谓“复姤小父母”说,又有脱胎 于《观物外篇》之“乾始生于子而坎终于寅,坤初产于午而离毕于申”说。第二《四象之图》 乃《道藏·周易图》所列《卦配方图》之衍图。第三《五行推移之图》乃《道藏·易数钩隐图》 所列“洛书五行生数第五十三”与“洛书五行成数第五十四”之合一图。第四《八卦六变之图》 乃《道藏·易数钩隐图》所列“震为长男第三十七”至“兑为少女第四十二”六图之合一图。 第五《九宫七元之图》乃《道藏·大易象数钩深图》所列《河图数图》之衍图,图说有“希夷 处士”语。第六《修仙炼真之图》与第七《臣朝金阙之图》乃为人物图。总之,虽曰“天垂其 图”,然多数为《道藏》中所见《易数钩隐图》、《大易象数钩深图》和《周易图》之衍图。 其中《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之第三图——《太极先天之图》,与《道藏·周易图》所列 《周氏太极图》相似。难道有诸图皆出于宋代而惟有此图出于唐代的可能吗?是与不是,我 们还得从分析图的内涵得出结论。
首先,是图将“阴静”二字标于第一○层太极图左右,此则有取邵雍“太极不动,性 也”之说。
其次,是图将“阳动”二字标于第三层太极图上一小○之内,乃是沿袭《道藏·周易图》 之误。“阳生于子”,“阳动”二字本应标于第二层一○太极图之下。
第三,是图第三层太极图取“五行相生”说,水绕过中土与木连,则是有取于朱熹改造之 《太极图》。与周敦颐所谓“五气顺布”之义相悖。
第四,是图将“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八字标于第三层太极图左右,而不是标于第四层太 极图左右,则说明所本模式不同。邵雍曰:“老子,知《易》之体者也。”在邵雍看来,《系 辞》“易有太极”一节说的是《易》之体,而其模式是《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因而他将八卦看作是“天之四象”与“地之四象”。此图所标,即本此模式, 以八卦与四象同属之于第三层太极图。
第五,是图将“万物化生”四字标于第四层太极图左右,亦是本于“三生万物”模式。而 其第五层一○太极图就不再表示“八卦相错”生六十四卦,以象万物之义。
第六,《太极先天之图》之图说“万物皆有太极、两仪、四象之象”,则是直接采自《观 物外篇》的邵雍语录。其“四象八卦具而未动,谓之太极”之说亦原于邵雍“太极一也,不动 生二”说。
总之,此图是以邵雍《先天图》模式及《观物外篇》之说而构建,其原图则是本于《道 藏·周易图》。《周易图》成书于南宋末年,所列《周氏太极图》是朱震图与朱熹图之演变 图。从周敦颐原图“母包子”的“一分为二”模式看,此《太极先天之图》虽本邵雍“先天” 之说,以老子说道的模式加以演变,然其图却杂有朱熹“母生子”模式。因而其第三层太极图 并不能表达“四象”与“八卦”的“二生三”结果。其出世的时间,当在南宋以后。确切地说, 据图说有“时师消遥”、“雍也”、“消遥门下”之名推断,是图造于元代无疑。
结语
说周敦颐《太极图》源于道教的最大证据就是这幅《太极先天之图》。今从内涵方面证得 周敦颐《太极图》是本汉《易》象数说而出,而证《太极先天之图》是出于元代的衍图,则其 它“证据”亦自不待再重复考辨。如果从唐人避讳方面与林忠军新的考证商榷,则可举《旧唐 书》卷四有“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的皇帝令为证,然而遇有“世民”两字 连续者,就必须避讳。又所举“虎”、“渊”、“显”、“隆”、“基”等字,皆为《易经》 中不须避讳之字。而“隆基”又是二字连续者,则“依《礼》,二名不偏讳”,单言“隆”或 “基”都是可以的。因此,所谓“为后人所改”说似有商量。
笔者赞同余敦康先生之说,不会持门户之见而对周氏《太极图》作出贬低或推崇的结论。 然而现实情况毕竟是还没有完全“推翻清儒所列的证据”。继李申等人考辨之后,仍有人就周 氏《太极图》问题争讼不已。笔者行此拙文,试图另劈蹊径,探讨着从图象的内涵方面求得答 案,以就教于方家。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363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桂林旅游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2954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210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83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佳木斯职业学院要多少分黑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314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258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黑龙江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安徽高考排名1137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738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要多少分贵州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399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要多少分内蒙古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易经的三大理论精华
饮湖上初晴后雨名句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注音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千万不要读易经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
梅易预测精要
饮湖上初晴后雨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