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想象并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3、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制作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1、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这是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这是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这座园林的名字就是——圆明园。然而这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无情地毁灭了!
2、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二、研读文本
(一) 感知昔日圆明园(2-4段)
1、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我知道了昔日的圆明园是怎样的?
昔日的圆明园 (昔日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昔日的圆明园建筑宏伟。 昔日的圆明园有许多奇珍异宝。 圆明园中有……有……有……) (重点分析第三段)
2、仔细阅读第三段,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
“有”? (学生读课文)
说一说圆明园中有怎样的7个“有”。 (生齐读课文中的7个有)
2、圆明园中到底有几个有呢?仅仅只有7个吗?
有无数个。
圆明园的美是这短短文字无法例举出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图片,感受一下这醉人的圆明园之美。
(播放图片PPT)
在文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中。”
(漫游、饱览、流连忘返,这醉人的圆明园!) 3、圆明园除了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这些宏伟建筑之外,还有别的吗? ( 珍贵文物 )
4、深入领悟圆明园的历史文物
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学生带着自豪与惊叹的口气朗读第四自然段。
这就是人间天堂的圆明园,这就是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这就是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的圆明园。然而,这都成了我们的梦!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为了一片灰烬。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怎么被一点一点毁灭的
呢?
齐读第五段。
(二) 研读“毁灭” 1、是谁犯下了这滔天罪行?
2、“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指名读
“他们把园内凡是....统统.....;拿不走的.....;实在运不走的.......,就.....。”
3、听到这里,你有何感想?(愤慨、痛苦、痛惜.......) 4、请大家带着你对这些残暴的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最后一个段落的最后两句。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这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同学们,是什么被化为了灰烬呢?
(是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
还有什么被化为了灰烬?
(中国人民的最高智慧,中华民族的尊严........。) (三) 体味“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断
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把它写在纸上的任何一个空白地方,把它写到你的心上。 (学生写自己的感受,理解)
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人心中的天堂啊。 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所以作者要说: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只剩下的残垣断壁,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你此时的心情?
生:悲痛、痛惜、痛恨
同学们,在历史的学习中你们会找到更多的答案,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除了痛恨甚至仇恨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还应该反观自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教师总结:
师激情朗诵诗:圆明园里,荒野的风, 呜咽地讲述着—— 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时刻铭记 学生读: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一、背景导入,积淀情感
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图片)
孩子们,你们读懂了什么?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废墟只是几处啊,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呀!你们知道圆明园有多大吗?347公顷。
师:一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
生:10000平方米。
师:你算一下有多少万平方米?
生:3470000平方米。
师:估算一下我们的学校有多大?
生:200多平方米。
师:你说这么大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大一个教室?
生:大约10000多个
师述:法国大作家雨果在这封信中提及的“世界奇迹”是指——圆明园。是的,它就是140年前,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这座园林现在还有吗?没有了,它被毁灭了。今天老师就带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图片出现废墟)
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来把课题书写完整。毁的笔顺要特别注意。
齐读课题。再读。
二、检查生字词,整体感知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令人痛心。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老师先来检查生字词
出示: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举世闻名皇家园林众星拱月瑰宝精华
掠走销毁灰烬损失不可估量
自由读
个人领读
(仔细观察,第一组都是描写什么的?圆明园内景色的词语)
(第三组呢?描写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造成的损失的词语)
请再仔细观察,作者用了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造成的损失的程度?——不可估量。是的,谁能告诉我这个词语的意思呢?——不可计算的损失,无法统计的损失。你的预习很充分。圆明园的损失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去统计。
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三、细读文本
既然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必须先要走进去看看。现在我请三位同学分别来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思考,试着说说圆明园里有些什么?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自学重点词语,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强盗行经的仇恨。
2、有感情朗读。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简介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历史。
2、欣赏课件:
圆明园今天有是什么模样?
3、质疑:
眼前惨景,使你想了解什么?
4、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
1、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2、指名回答。
板书:
辉煌、毁灭。
3、质疑:
联系课题,你发现什么问题?
4、指名回答,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概括。
5、齐读第一段。
过渡: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自学辉煌(2~4段)
1、小组学习:
请你从2~4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话,认真阅读,提出问题与小组同学共同学习。比一比,谁是提问专家,谁是解题高手?
2、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随机指导:
⑴ 结合课件(圆明园鸟瞰图)了解圆明园的结构布局。
⑵ 结合课件(圆明园四十景)了解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⑶ 结合课件(圆明园文物)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过渡:
那么,圆明园的建筑是怎样被毁灭?这些珍贵文物有是怎样沦落他乡呢?让我们睁大双眼,看清侵略军的滔天罪行吧!
四、学习毁灭(5段)
1、演示课件(火烧圆明园)。
2、谈感受。
3、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满腔愤怒呢?自由读最后一段。体会哪些句子突出表达了你的愤怒?
4、指名读,师生评议。你认为他读得怎样?为什么?
五、总结
1、演示课件(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直到今天,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仍在空旷的田野上立。它不会说话,却年复一年地仰天长叹。它的毁灭向世人昭示什么?当我们站在它面前,你想说些什么?
六、拓展
辩论:圆明园是否有必要重建?为什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投影出示)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
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画圆明园的平面图, 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
②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用投影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潮秋月”“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④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提示: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⑤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概括。)
⑥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
结合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
⑦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可自由发言,进行德育渗透,结合学生回答 板书:爱)
⑧ 教师点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①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景,引导学生观察。
(在出示图景之前, 教师可用语言进行过渡,感染学生由爱到恨。)
②结合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在学生简单概括后,可放录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 教师 板书:恨)
③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
(可投影出示这一段,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④ 教师: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⑤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
(3)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理解“不可估量”)
②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提示学生联系 板书说。)
(4)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 教育。
①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因为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无能。)
②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你们这一代去努力、去奋斗,那么,怎样做才能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呢?(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总结全文
1.总结;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
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五、布置作业
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附: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学生搜集、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直奔 教学重难点,深入探究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这两部分,运用多媒体演示、朗读训练、讲解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激发学生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回到课文的第一部分,深刻体会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探究活动
1.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影片《火烧圆明园》,并组织学生讨论看完影片后的感受,最终完成观后感。
2.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爱国诗歌、散文、小故事等,学完课文后,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次一爱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3.出一期有关圆明园的主题墙报。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让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辉煌和毁灭)。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5.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视野,了解圆明园的过去辉煌和现在的惨状。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通过网络考查制作电子作品,汇报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教学准备:
网络环境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略)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弄清段落段意,了解课文重点。上网收集资料并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二、三段;网络查寻资料制作一份电子作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导语:(略)。
2、揭题齐读课题。
3、复习总结、学生质疑。(出示网上论坛中学生讨论的相关内容。)
①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②课文中还有哪些没有读懂的地方?(出示学生在BBS上的讨论、留言)
[归纳学生问题:⒈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⒉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⒊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分组考查明确目的。
1、分组:(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组)园林艺术
历史文物
园林毁灭
2、明确各考查小组的任务。[园林艺术:园林布局、景色特点。历史文物:文物种类及其价值。园林毁灭:毁灭原因、毁时惨状、毁后惨景。]
3、制作简报步骤。(略)
三、网络浏览查寻收集资料,制作电子作品,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分工协作根据不同任务学习不同内容。]
四、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示讲解结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三、五自然段。]
[扶、放结合体现学生自主性。]
㈠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介绍园林概况。(电脑演示)
2、[扶]理解课文内容。⑴学生自读课文。⑵结合电脑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
㈡学习第三自然段。
1、介绍园林景观。(电脑演示)
2、组长主持:游览圆明园后你有什么感受?(其它组学生谈感受。)
3、[放]互问互答理解课文内容。(其它组学生提问由园林艺术考察小组进行解答。)
[预设问题:⑴圆明园中有哪些景物?⑵圆明园内的建筑有什么特点?⑶为什么说买卖街和山乡村野都是象征的景物?⑷平湖秋月蓬莱瑶台西洋景观有什么特点?]
4、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⑴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文中描写园林景观的优美语句读一读,说说它美在什么地方。
⑵品读:圆明园中山乡村野。
A、指名读。美在什么地方?B、这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具体说一说。怎样朗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C、自由读。D、指名读。
⑶品读: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A、指名读。B、理解饱缆流连的含义。C、指导:在园内游览景色众多看不够也不想走,应该用依依不舍、缓慢的语调来朗读。D、自由读、指名读。
⑷导读第三自然段。(教师读导语部分学生跟读。)
5、小结。(揭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读、演、讲结合体现主导、主体作用。]
㈠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用笔勾出重点词句理解。2、理解重点词句。[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说明文物种类很多。上自下至说明时间长。(20xx千多年)]
3、经过这么漫长的历史岁月,这些文物还能遗留下来,说明园内文物怎样?(珍贵价值高。)4、学生汇报考察结果。(电脑演示)
5、小结。[揭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㈡第五自然段。(园林毁灭)
1、演示汇报。(电脑)
2、组员补充。
3、自读课文。思考:英法联军采取了什么野蛮手段来毁灭圆明园?
4、出示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闯进、统统、凡是、毁掉、实在。]
5、看视频。
6、写作训练。(谈感受)(电脑输入)
7、小结。
五、总结。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新。
上一篇课文讲的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花园,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今天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可是现在怎么样了呢?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
1、提出要求:小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3、请三人朗读第二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讨论: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四、学习本课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读音。
2、抄写生词。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想想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指名朗读第二段,读后说说这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二、理解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
1、默读第二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什么叫“众星拱月”?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
三、理解圆明园中的著名景点。
1、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
2、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
3、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是总的介绍,哪几句是讲具体景点的?
(2)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象征”是什么意思?
(3)补充介绍“买卖街”“山乡村野”。
(4)指名读第二、三、四、五句。读后讨论:刚才读的几句话是把景点分成哪几类来介绍的?
(5)在圆明园浏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齐读第六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连其间”是什么意思?在圆明园里,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呢?
四、理解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
1、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最珍贵”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五、总结。
课文第二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它不仅宏伟、壮观、美丽,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第二段。
二、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各人小声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英法联军采用了哪些手段毁灭圆明园的?
3、学生自学后讨论。
4、小结。(一是抢掠,二是破坏,三是火烧。)
5、再指名朗读第三段,读出气愤的语气。
三、联系全文,理解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朗读全文,体会中心思想。
1、自由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集中到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这一中心思想上)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教案和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位于北京西北郊,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掺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对圆明园被毁的惋惜,对圆明圆昔日辉煌景象的赞叹和对侵略者仇恨的情感。以及由这些情感交织成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作者这样独具匠心的安排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之情。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重点分析:
让学生了解昔日圆明园的辉煌景象以及体会圆明园遭到毁灭的惨痛。由于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只能通过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这样,为学习“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激发学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难点分析:
运用媒体素材,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的辉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策略分析:
因为课文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其精美壮观,只能从语言文字中理解,教学时,要以理解语言文字为主,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选取适当的课外材料为烘托,实现圆明园辉煌景观在学生的脑海中的再现。因此。我采用“电教辅助手段,再现昔日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各种奇珍异宝”。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从而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六、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从年龄特征来看,该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注意力比较持久,知识面较宽,已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理解能力,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但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一般仅限于文字介绍,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蓄起满腔的情感波澜
1、师:(深情地)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写到: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然而,这座被誉为万圆之园的皇家园林已经消失了,现在,我们看见的只是矗立在杂草从中的残垣断壁了。(出示三副废墟图)
2、师:同学们,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生:英法联军)
英法联军又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二)体会毁灭——奠定正确的情感基调。
1、出示课件,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英法联军实在太卑鄙、太野蛮了,课文是用那些词语来描写的呢?请快速浏览第五自然段,找一找。
(2)、学生回答(老师用荧光笔画出相关词语),学生朗读并体会这些词语。
(3)、老师:面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你最想说什么?(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这段话)
(4)、老师:就这样,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化为了灰烬;建筑艺术的精华,也化为了灰烬,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劳统统化为了灰烬。(板书三个化为灰烬)
2、出示课件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2)老师:圆明园的损失有多大?(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不可估量”)
(3)老师:文中一共用了几个“不可估量”?(生:两个)(板书两个不可估量)
(4)老师:看着这两个不可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伤心、悲痛)
(5)老师:这样的伤心,这样的气愤可以估量吗?(生;不可估量)(老师再次板书不可估量)
(6)老师:让我们把这句话告诉自己,告诉在场的老师,告诉全世界的人。(学生感情朗读)
(三)、深情追忆——抒发曾经的自豪之情。
1、过渡: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那么,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让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呢?请结合第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
(1)、学生回答,老师出示第三自然段,并用荧光笔画出“有”。
(2)、老师:文中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一共用了几个有“有”(七个)圆明园仅仅是这七个有吗?(生:不是)那么,需要几个有呢?(生:许多个)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找到了“有”?(生;饱览……)
(3)、圆明园有这么多景点,想看看吗?(生:想)
(4)、出示配乐图片,让学生尽情欣赏。
(5)、老师:美吗?(生:美)假如我们能在这美丽迷人的园林中痛快地畅游,你心中是什么感觉呀。
(6)、老师:是啊,你说得太好了,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
(7)、出示课件,学生品读“漫步园内……”句子。
2、学习第四段
(1)过渡:圆明园不仅有宏伟的建筑,还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请看(出示配乐图片)
(2)老师:老师收集到的这些令同学们惊叹不已的图片,只是圆明园数亿万计的文物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他们不仅价值连城,更是中国文明、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所以称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出示课件)
3、学习第二段
(1)、过渡: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珍藏丰富,它的总体布局也是很独特的。请看(出示布局图)
(2)、老师讲解,并提问学生,课文是用哪个词形容圆明园的总体布局的呢?重点理解“众星拱月”。
4、教师小结:圆明园就凭着巧妙的设计,宏伟的建筑,丰富的珍藏,成为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课文用这两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圆明园的价值,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1)、用“是……也是……”这个关联词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2)、大声朗读这句话。
(五)、观看录象——宣泄喷涌而出的情感。
1、过渡:多好的园林啊,可是这一切都已经不存在了,这一切早就被英法联军的一把火无情地烧毁了。
2、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片段。
3、片终,出示大火不停在画面飞旋扑闪,并响起《江河水》这首比较伤感的二胡曲子。稍后,屏幕上打出一行字:这把火,烧毁了——(填空)
4、老师: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把它写在纸上,写在你的心里。(学生动笔写)
5、老师:来,告诉大家,这把火可烧毁什么?(让学生自由说,老师作适当的评价)
6、教师小结:这把大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就像这首诗歌写的一样(出示课件)
7、学生齐读诗歌
(六)、拓展延伸——打开学生的理性思考。
1、过渡:这个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的心理整整147年了,正是因为这把火,唤醒了千千万万浑浑恶恶的中国人;正是因为这把火,激起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强大起来了,有人提议,(出示课件)要重建圆明园,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和四人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
3、教师小结。:不管是不是重建,老师都感到非常欣慰,重要的是老师看到了同学们那颗真挚的爱国心啊!
4、老师小结:同学们,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出示课件,“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一、 创境揭题
师:一百五十一年前,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之上曾雄踞着一座美轮美奂、曼妙绝伦的园林。诗人的语言不足以赞美她,画家的丹青妙笔不足以描绘他。她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一个园林之梦,连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都对她赞不绝口、顶礼膜拜。这座园林的名字就叫——生:圆明园(板书“圆明园”)然而,这样一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在1860年被两个强盗一把大火给毁灭了。(板书“的毁灭”)带上你的心情,请齐读课题——
生(齐读):“21圆明园的毁灭”
师:面对这样一个课题,你有什么疑惑或者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
生: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生:这么美的园林被毁灭了,真是太可惜了!
师:是的,《圆明园的毁灭》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追问、有感叹,还有无尽的思考。透过课文字里行间的描述,我们来追寻当年的情景。
二、 读文习词
师:现在就请大家打开书,自由将课文朗读一遍,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先明确一下,知道“正确流利”的标准是什么吗?请齐读——
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减字、不错字、不回读。
师:带着这样的要求请自由读课文,开始吧——
(生自由读文,师巡视)
师:之前有过预习,现在又读了课文。大家对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得如何呢?请看——(课件出示词语)第一排的词,请咱们班朗读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读。
生:殿堂、瑰宝、侵入
师:字正腔圆,不愧是朗读最好的同学!第二排的词,谁来读?
生:灰烬、销毁、损失
师:嗯,读得正确、清楚,敢于挑战最厉害的同学,说明你也很厉害!接下来的词,我们以“开火车”形式来读,“小火车”在哪里?
(生读,随机正音)
师:是不是大家都会读了呢?看老师的教鞭点到哪儿,就齐读这个词——
生(齐读):不可估量、玲珑剔透、蓬莱瑶台、山乡村野、瑰宝
师:会读了还不够,大家是否掌握了这些字的书写要领呢?请看本课的生字,请拿出练字纸,对照这些生字,将你认为最难写最容易写错的字写一写。
(生写字,师巡视)
师:写完了,分享一下我们的成果。老师随机抽取了一位同学的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看看从他的书写当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生:我发现他的“毁”字右边写错了,不能写成反文旁。
师:是的,这个字很容易出现错误,要引起特别注意(范写在黑板上)还有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的,谁愿意来展示?
(请生上台展示,生自作讲解)
生:我发现他的“宏”字写错了,多了一撇。(师范写)
师:好,谢谢这位同学!把掌声送给他!会读又会写,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要是还会理解就更棒了!请看,还是这些词语,老师稍作增加和调整,就有所不同了。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不同?
生:……
师:不如,我们先将这些词来读一读,可能读着读着就会有灵感了。女同学,用你们清脆甜美的声音来读读第一部分;男同学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读出力量!女生,开始——
(男女生分读词语)
师:现在,有发现了吗?
生:第一部分的词语都是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词语。
师:太棒了!这个同学很会发现,也很会概括,一针见血。这些正是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词。(板书:“辉煌”)那相对应的下一部分的词描写了什么呢?
生:圆明园被毁灭的情景、过程。
师:对呀,大家的观察很敏锐!(板书:“毁灭”)课文正是从这两个部分来介绍圆明园的。这是从意义上的发现,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
师:(手势提示)第一部分的词……,第二部分的词……
生:第一部分的词比较多,第二部分的词比较少。
师:就是嘛!对应我们的课文内容,描写“辉煌”的部分是哪些段落?描写“毁灭”的呢?
生:描写“辉煌”的是2、3、4节,描写“毁灭”的是第5节。
师:是的。正如对词语的观察一样,课文描写“辉煌”所使用的篇幅更多,描写“毁灭”的内容着墨比较少。那既然课文以“毁灭”为题,为何却要重点描写“辉煌” 呢?这个问题比较深刻,带着我们的思考还要更加深入地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文章,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日后,要多用这些好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求知和思考。
三、 朗读背诵
师:你看,光是词语就已经让我们体验了诸多滋味。但词语毕竟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详实的内容包含在课文的篇章当中。以这一段为例,文辞优美,内容丰富。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一段,争取做到“正确、流利”,能读出感情就更好。开始吧——
(生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投入。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的朗读是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生:圆明园中,……
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谁来给他评价一下。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不错,只有在“山乡村野”这个地方回读了。
师:是的,通过朗读,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呀?生:圆明园的美景
师:是呀,圆明园中的景物数不胜数、美不胜收。还想读么?
生:想!
师:咱们分角色来读一读,男同学读第一部分,女生来读第二部分。准备好了么?男生起——
(男女分角色朗读)
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你们的朗读让我陶醉。老师也想加入到大家的行列中来,行么?这次由你们来读第一部分部分,老师来读第二部分。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旋律,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带领在场所有的人到圆明园中去走一走、看一看……
(师生合作读)
师:看,通过努力我们不仅能将文段读正确、读流利,还能读出自己的感觉。如果能背下来就更棒了!背书是讲究方法的,以课文的第四段为例其中有一组关联词,你发现了么?
生:不但……还……
师:这组关联词是表示什么关系的呢?
生:……
师:表示意思更进一步,程度加深一层。这是递进关系
师:也就是说,上一段已经为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宏伟建筑,这一段就是介绍圆明园的——
生:文物收藏
师:那这个句子既承接了上文,又启示了下文,是什么句?
生:过渡句
师: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圆明园中都收藏了哪些珍贵文物呢?
生:上自……奇珍异宝
师:所以,评价她是——
生:当时……艺术馆
师:总—分—总的结构,一目了然。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记忆会不会简单很多呢?自己试着背一背
(生尝试背诵,师巡视)
师:把书倒扣过来,根据老师的提示,咱们试试背诵——
(师引读生背诵)
师:短短两分钟就把这一段背得八九不离十,已经很不容易。课后,按照方法去背诵第三自然段,我对大家充满信心!第三段读得有声有色、第四段背得有模有样,此时,我们要将整篇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下来一定不在话下。让我们再次将课文美美地读起来——
(全体齐读)
四、 解读主旨
师:再次读过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文章除了给我们介绍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情景之外,还写到了什么呢?谁来给我们读读第一段
生:圆明园的毁灭……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这一段写了什么?
生:圆明园被毁灭的损失
师:是的,这是一种怎样的损失?(板书“损失”)
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
生:无法计算,难以估计
师:也就是说,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计,无法计算的!课文用了几个“不可估量”来形容这种损失?
生:两个(板书两个“不可估量”)
师:请齐读这一段,注意加点字要重读!
生(齐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的损失。
师:是啊!圆明园的毁灭也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不可估量的伤痛!给历史带来不可估量的教训!维克多雨果在他文章的最后这样写道“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下节课,同学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继续梦回圆明园……下课!
课后感想
《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现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作者紧紧围绕中心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语言生动,给人深刻的启迪。在教学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制定的学习目标是: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语言。
一、复习巩固,提炼中心。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再要求归纳课文中心思想,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只让学生从内容中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即课文中心)。这一环节紧扣两个问题: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通过检查对中心句的感情朗读,进一步提炼出中心句的中心词——“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进行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奠定了基础。
二、认定目标,明确方法。
有了目标的诱导,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达尔文说过“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一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领悟表达,实现这一目标的学习方法就是:理思路、抓重点、品词语。学生明确了学习方法就拿到了获取知识的“”,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三、理思路,抓重点。
教学程序是:1、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2、找出作者表达的重点内容。我认为能否准确地抓住重点是领会作者思路的难点。我便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形成统一认识。重点部分抓准之后,再理出重点部分的叙述顺序。
四、品析词句、积累语言。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传神。首先放手让学生品味重点词句对表达中心的作用,然后汇报、交流,再背诵课文,摘抄好词佳句。并在品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朗读能力,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五、练习表达,迁移运用。
为巩固这节课学到的表达方法和从课文中积累的语言,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首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进一步强化感受,再让学生说出最想说的话题,最后让学生以此为中心写一个片断,尽量使用这节课和平时积累的词语。
江苏高考排名47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高考排名266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831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湘南学院在陕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保定学院和滁州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圆明园的毁灭和晏子使楚的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作文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通用7篇)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英文
圆明园的毁灭和晏子使楚的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作文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通用7篇)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广西高考排名1345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423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363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桂林旅游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2954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210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83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佳木斯职业学院要多少分黑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314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258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黑龙江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安徽高考排名1137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738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要多少分贵州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399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要多少分内蒙古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英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模板
圆明园的毁灭的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汇编五篇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概括主要内容
精选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三篇
怎么写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有感200字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集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