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九篇

刘莉莉老师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对本文的教学,我的设计是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去想象、去感悟、去练习表达,使学生走近作者,走进课文,进入幻想的境界里。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在阅读中发展语言,在阅读中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要立足教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讨论探究,引发三情(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共振。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解题激凝

  看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什么?

  梳理问题:

  1、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

  2、是谁怎样把它毁灭的?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增强读书的目的性,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奠定基础。

  二、读文解疑

  1、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并把写作者对圆明园评价的句子划下来。

  2、检查读书效果:

  ⑴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相机指导理解、品读“举世闻名”、“瑰宝”、“精华”

  总结提问:圆明园是……

  (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归纳板书: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⑵激发学生用赞赏的语气读板书。

  为下一步深层探究找到了主题,初步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更为学生深层研读定下了情感的基调。

  三、研读探究

  1、提问:

  作者为什么给圆明园如此高的评价呢?你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吗?

  2、学习第二节:

  ⑴抽生读圆明园的布局,其他同学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⑵引导生用语言描述画面,用简笔画画画面,渗透对“众星拱月”的理解,分辨哪是星,哪是月。

  ⑶看图试背本段:

  小结:师引述:圆明园如此宏伟,真算得上是一座……

  生诵: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3、学习第四节:

  自由读第四节。小组讨论圆明园为什么可以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⑴从文物跨越的年代,文物的类型来理解作者的这一评价。

  ⑵结合“最珍贵”、“奇珍异宝”这些字眼理解想象作者的这一评价。

  小结:是啊,馆藏如此丰富,文物如此珍贵,圆明园确实是……

  生诵: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学习第五节:

  ⑴自由读第三节,说说能从文中知道什么。

  ⑵教师引读:

  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还有许多文物……园中不仅有……还有……

  ⑶课件展示“买卖街”、“山乡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

  ⑷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具体并描述出来或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⑸假如你就漫步园中,看到眼前的美景,你想发出什么样的感慨?

  ⑹请同学们用朗读把自己的感慨表达出来吧,品读──引读──想象读──配乐读。

  小结:师述:圆明园中汇集了中外风景名胜,像是幻想的境界,怪不得作者称圆明园是……

  生诵: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以上对二、三、四节的学习,让学生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为载体,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手段,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三情”随之和谐发展。

  过渡语:(低沉而缓慢地)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厄运降临到了圆明园的头上。

  5、学习第五节:

  ⑴边读边用笔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做批注,把不理解的问题找出来。

  ⑵老师读1~5句,重读“闯进”、“统统”、“实在”、“任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描述。

  ⑶面对这样的场面,你头脑中蹦出了哪些词语?

  “罪不可恕、残暴野蛮、贪婪无比、虚伪狡猾……”

  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再读这一段。

  ⑷梳理疑问:

  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在中国的土地上如此为非作歹?

  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积累语言,积淀情感,让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受、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感召。

  四、总结升华

  过渡语(悲痛的):圆明园,这一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一当时世界上最大博物馆和艺术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灰烬。引读第一自然段:它的毁灭给祖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作者说,圆明园的毁灭是──

  (生齐读第一段。)

  回扣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对“不可估量”有感性的、具体而全面的理解。

  1、出示课件:

  圆明园的残痕断壁。

  问:假如此时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小结:

  是啊,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时刻记住“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举起右手面对圆明园的废墟宣誓: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至此,老师、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三情”共振中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2、结合上一单元的训练重点“分清文章的主题次”,我们看这篇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3、课外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辩论赛:圆明园该不该修复。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22.圆明园的毁灭。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录像带(或幻灯片)、胶片、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22.圆明园的毁灭)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 苏州 幻想 唐朝 博物馆 艺术 统统 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3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就《圆明园的毁灭》课例来谈谈我是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进行语文教学的。

  教学设计思想: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要多读、多想、多体会,获得真切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本篇课文虽语言简洁,但内容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头脑中缺少文中所描绘事物的表象,课文的优美词藻在他们眼中也就成了单调、抽象的符号,尤其是农村孩子对那些名园景观知之甚少,学生很难由文字描述展开想像。我设计的方案就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极具感染力的网络环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身感悟、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加工信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

  媒体设计思路:

  为了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我制作了《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课件,其中包含名园风光(名园四十景的部分画面)、课文赏析(对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并显示图片,比如:众星拱月、亭台楼阁、山乡村野、平湖秋月等)、拓展延伸(整理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明园文物今何在》、《明园浩劫》等文章)等几个版块,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扩展性学习提供了资源,搭建了平台。在图、文、声、像等多元信息的共同作用下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由这些感性认识深入到对文章中心的感悟。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毁灭过程。

  ②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通过毁灭前后圆明园的对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难点:①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体会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引入,提出探究问题。

  读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归纳总结两个问题:①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②它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初步读文,整理概括。

  1.读文思考两个问题。

  2.议答。文中怎样赞颂圆明园?

  (板书: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

  (三)借助课件深入感知。

  1.学生自由浏览名园风光、课文赏析两个栏目,感知圆明园的辉煌,进行自主学习。

  2.说圆明园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的评价?

  3.感情朗读24段,体会它的美。(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4.这么一座万园之园是怎么被毁灭的?(出示幻灯文字)(感情朗读、读出痛恨、仇恨之情。课后练习)

  5.我们应该牢记这一耻辱的历史:(出示课件句子:有把火曾把耻辱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说说此刻心中的`感想。

  6.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感受?

  讨论: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四)拓展延伸。

  1.选读课件:拓展延伸中的三篇文章。

  2.浏览网站:

  3.进入论坛,发表贴子(应不应该重建圆明园?)

  4.以圆明园为主题制作电子文稿,可以查阅网上资料。

  教学反思:

  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非常投入,获得了强烈的感受(这在交流当中有明显的表现),这是单纯靠读书所达不到的。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空间,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而且会体验到用多媒体形式表达和组织信息的特点,逐渐掌握通过多媒体形式学习知识的方法,最终形成一种信息素养。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投影出示)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

  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画圆明园的平面图,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

  ②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用投影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

  教案《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来自网!

  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潮秋月”“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④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⑤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概括。)

  ⑥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

  结合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

  ⑦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可自由发言,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⑧教师点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①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景,引导学生观察。

  (在出示图景之前,教师可用语言进行过渡,感染学生由爱到恨。)

  ②结合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在学生简单概括后,放录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恨)

  ③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④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纯粹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

  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在三自然段的景物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师: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

  ⑤教师: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

  (3)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理解“不可估量”)

  ②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学生联系板书说。)

  (4)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教育。

  ①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

  (补充资料):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

  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在皇帝看来,圆明园被毁是他最大的屈辱。为了这“屈辱”,皇帝以平民的生命为代价,发动“复仇”战争,反而却丧失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惨痛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

  英法联军以什么借口烧毁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板书:美)

  (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

  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汇报时,由学习负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

  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圆明园无穷的魅力。请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词汇来赞美圆明园。

  教师小结:孩子们说得真好。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每一个细节,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匠心独运,每一处收藏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听了孩子们的赞美,老师想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圆明园的美:美的心动!孩子们同意吗?读一读这句话。(美得心动。)一起读一读这三个段,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座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万园之园吧!(学生读234段)

  (三)师生共学,体会课文首尾两段。

  1、上节课孩子们留了两个段给老师讲,老师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讲好这两个段。今天我发现了,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们走入课文,用心去品读课文,去感悟,我们只要能把自己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鸣,就能真正读懂课文,这样,你们在课文学习中所能生成的东西远比老师能给你们的要多得多。

  学生自读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看到的侵略者的兽行读给大家听!(学生自读最后一段中的句子。)

  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在读句子的时候,把关键词读得太好了,老师来读也不过如此,我知道这是你们真正读懂了课文,并且很好地表达出了自己情感的结果。

  2、孩子们读得太好了,似乎让我们每个人眼前都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放映影片)看了影片,我看见很多孩子早已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都想说些什么,我们把自己的感情读入课文,这一次读书,你一定会和前一次读书不一样。(学生在读课文最后一段)圆明园随着侵略者狰狞的大火灰飞烟灭,再也不复存在了,这一个令人叹为观止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随着升腾起的烟雾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圆明园毁灭了,她曾经带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回忆,她的美让我们动心、动情,与美得心动相比,她的毁灭,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呢?(板书:毁得心痛)

  3、指导学生读好句子:美得心动,毁得心痛!(读两遍)

  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三次读书:想想圆明园宏伟的建筑,孩子们读。想想圆明园秀美的园林景观,孩子们再读;想想圆明园无数的奇珍异宝,孩子们再读。

  4、课文主要写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整整三个段极力描绘了圆明园的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圆明园太美了,所以美到了极点,她的毁灭就让我们痛到了极点,美到了极点,她的毁灭就让我们恨到了极点。当侵略者的火把圆明园变成一片火海的时候,他们可曾想到,每烧一天,我们五十年的心血,上千年的珍藏就化为了灰烬,当圆明园彻底被毁灭的时候,他们可曾想到这对世界文化史,对整个人类来说,是怎可估量的损失啊!读第一段。

  教师小结语:圆明园的美景已经消失,我们痛失了圆明园,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痛惜,留给我们的只是对侵略者无尽的痛恨。这把火可以烧毁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建造历史的旷世名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这把火可以劫掠走无数的珠宝玉器、妙笔丹青,却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无法焚灭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今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今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孩子们用心去读课文带给我的那份震撼,我想听课的老师也会被你们深深地感动。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真正领略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最深最真的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6

  教学思路:认识价值、‘量化’损失;以景促悲,以悲激愤。

  教学措施:

  1、把阅读、想象、感悟相结合,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圣境;

  2、用昔日圣境与残垣断壁作比,揭露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发爱国情结;

  教学预设:

  一、揭题

  (出示图片,读文字)

  1、(停顿片刻)用一个词表达你此时的心情。(悲痛、伤心、惋惜、无奈……)

  2、把你们的感受(悲与愤、仇与恨)带到第一自然段中读一读。

  二、深入(认识价值)

  1、(出示句子投影)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再重读‘不可估量’,加强强调语气;并想想从‘不可估量的损失’可以体会出什么?(重要性、价值高、损失无法计算……)

  (2)也可以这样说: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圆明园就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探究

  1、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读课文,结合课文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生自学2、3、4自然段;师指导、提示、帮扶)

  2、汇报;师作好板书;

  列举如下: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板书:…有…也有…)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板书:……还有……)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不仅有……还有…)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板书:上自……下至…)

  3、品析;

  (1)(以考察历史知识为由导入):从先秦至清代,多少年的时间?(大约5000年)

  (2)如果一年只出一件文物,经历时间之长,朝代之多,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可以怎么形容?(数以千计、应有尽有、不计其数……)

  (3)再想想这数目众多的文物中会有多少名人书画、奇珍异宝(出示礼器、书画图片)师简略介绍……

  (4)(再出示虎首图片)师在数字、价格方面作说明;由此你觉得圆明园的文物还可以怎样形容?(价值连城、珍贵……)

  (5)用关联词把文物的两个特点连成一句话。师引读:所以我们不难相信——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你作为一个中国孩子,你感到……(骄傲、自豪)(用骄傲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6)怎样让别人也相信它的的确确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们通过(齐读全段)朗读来表现。

  (1)(投影出示20处景物名称:天然图画、平湖秋月……)

  (2)生读名称一遍;师告知象这样根据‘各地名胜’和‘诗情画意’而命名的景点,圆明园内有140多处。

  (3)师:只读完20个景点名称,大家用了50多秒;如果140处景物,每一处都要细细玩赏,需要多久?(生估计……)

  (4)140多处,我们是没办法一一欣赏,就只去参观其中四处吧;——发挥想象,描述你看到的画面。(出示典型景点图片)

  ……

  (1)(投影出示四处景观:山乡村野……)

  (2)(伴着舒缓音乐,生欣赏)我想你应该用眼睛去凝视、用耳朵去聆听、用小嘴去歌唱、用鼻子去闻香、用心灵去感受,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表达出来。

  ……

  (3)(引读)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饱览天下美景。所以: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回过头,再通过朗读感受一下;***,请你带着大家去游赏吧,把你游玩时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4)你们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了吗?这样一个如诗如画、令人心驰神往的境界怎能不让人陶醉呢?再次用你们优美的朗读把在场的所有老师一起带入幻想的境界。

  总结:把这两个评价的句子连成一句话。——这就是圆明园的价值。

  四、探究(‘量化’损失)

  1、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结果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就这样被化成灰烬。

  2、所以,我们发出这样的呼喊——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1、‘损失’是谁造成的?用文中三个字概括出“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掠、毁、烧)

  2、侵略者是怎么掠的?如何毁的?又是怎样烧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3、汇报;并简要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4、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播放视频剪辑)

  画外音:烈火熊熊、浓烟滚滚,这把火连烧三天!三天——72个小时——4320分钟——259200秒;烧掉一幅字画只需几秒,烧掉一处建筑只需几十秒;有多少名人书画、多少绫络绸缎、多少奇珍异宝就这样被无情的大火吞并。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可大火却笼罩整个北京城。

  1、至此,圆明园曾经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毁灭了(板书:毁灭),什么都没有了。(在原有板书上加‘没’、‘了’;一边加,一边让学生跟读)

  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

  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2、(还可以换一种说法)

  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也没有了。

  ……

  1、什么都——没有了!(擦除板书,只留课题)所有美好的事物就这样一去不返,你什么感受?(无奈、愤怒、仇恨、无助、伤心……)

  2、那你就无奈(愤怒、仇恨、无助、伤心)地表达吧。(自读最后一句,强调读出属于自己的感受)

  3、请全体同学把这句话告诉自己,告诉全天下的人!(集体读)

  结语:我们学习这课,不是为报仇,也并非为雪恨,而是让我们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场血与泪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凌。只有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板书:

  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

  ……有……也有……

  ……没有了……也没有了……

  ……还有……

  ……还没有了……

  ……不仅有……还有……

  ……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

  上自……下至……

  上自……下至……都没有了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7

  一、看录像(或幻灯片),引入本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22.圆明园的毁灭》。(放录像或幻灯片。)

  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

  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边讨论边板书: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6.教师: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的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大家一同欣赏。

  7.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五、老师提问

  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学们,圆明园的珍贵还不止这些,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什么呢?

  1.请一名同学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分析这句话的句式、作用。(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朗读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读后回答并板书: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文物历史久远、品种繁多。)

  4.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一段。

  六、读二、三、四自然段,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景

  第三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是为什么?(结合板书回答。)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大家再欣赏一次。

  3.教师: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宝园却被毁灭了。谁来说说是谁在什么时间毁灭它的?(学生答后板书:英法侵略者,1860年10月。)

  二、自己出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把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划出来。

  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讨论分析,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侵略者的罪大恶极;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投影出示卡片)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从带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18xx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加以体会。

  三、教师提问

  多么好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抢劫一空,并化为灰烬,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①我们应该怎么办?(痛恨侵略者,维护世界和平,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

  ②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段?(愤怒。)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朗读全文,思考

  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读后概括出来,并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能表达中心思想。(本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愤慨。)

  五、提问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它与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六、指名分三部分朗读课文,体会中心思想

  七、总结深化

  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啊?(答:有!)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增强民族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学重点字、词语,积累知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对侵略者的强盗行径的仇恨。圆明园的毁灭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2、有感情朗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简介圆明园的历史

  2、交流搜集的资料

  3、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

  1、理解生字(出示:瑰、剔、瑶、莱、烬)

  神话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瀛州”、“方丈”三座山,是神仙住的地方,人称三仙山。

  2、生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要再做记号的,师检查学生的书

  3、交流读书感受。(5、6个生)

  4、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三、学习“毁灭”(5段)

  1、出示课件:圆明园被毁灭的图片

  2、质疑:眼前惨景,使你想了解什么?谈感受。

  3、指名读。师生评议。你认为他读得怎样?为什么?

  四、自学“辉煌”(2——4段)

  1、小组学习:请你从2——4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话,认真阅读,提出问题与小组同学共同学习。比一比,谁是提问专家,谁是解题高手?

  2、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随机指导。

  ⑴结合课件(圆明园鸟瞰图)了解圆明园的结构布局

  ⑵结合课件(圆明园四十景)了解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⑶结合课件(圆明园文物)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过渡:让我们睁大双眼,再看清侵略军的滔天罪行吧!

  五、总结

  1、演示课件(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直到今天,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仍在空旷的田野上矗立。它不会说话,却年复一年地仰天长叹。它的毁灭向给我们什么启示?(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当我们站在它面前,你想说些什么?

  反思:

  上完这课想了很多。

  1、在这课的教学设计中,关于搜集、交流圆明园的资料这一教学环节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我认为学生已有一定的能力去做好这一件事,事实也是如此。可惜的是整理资料的方法我忽略了,指导不够。

  2、“三仙山”神话传说的介绍,是必要的讲解,知识的传授,以后继续注重这种介绍。

  3、学生读书第一感觉很重要,整体入手,就是从学生的感觉入手。我应该一开始就贯彻“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价值导向,而不要在“仇恨”过分强调。

  4、边读书边写点批注;抓关键词,中心句,这些阅读策略今后在预习中还要继续狠抓,落实到实处。

  这节课上下来,总感觉缺少一种“宏观调控”的那种能力,引领性的指导太少了。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难点:①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体会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教学准备:

  1、教师: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提供学生学习的资料库。

  2、学生:

  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自主研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探究问题,深入学习课文,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确立探究的主体问题

  1、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想知道,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2、师生归纳,出示探究问题:

  (1)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

  (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子?

  围绕上述问题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字音。

  二、围绕探究问题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想象圆明园的辉煌。

  1、整体把握,紧扣中心。

  (1)自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高度评价圆明园的两个中心句,画出来,读一读。

  (2)围绕中心句,大胆质疑,提出探究的问题。

  归纳探究的问题:

  ①为什么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②圆明园为什么是世界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2、自主选择第2、3或第4自然段,合作、探究学习。

  3、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1)第二、三自然段的汇报。

  ①学生汇报。

  ②教师小结,简要介绍圆明园景点建筑的朝代、时间、人力物力的付出等,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③欣赏图片,让学生朗读感悟,读出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2)第四自然段的回报

  ①学生汇报。

  ②教师抓住过渡句“圆明园不但有宏伟的建筑,还珍藏真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介绍一些历史文物(如马首、猪首铜像等),让学生体会圆明园是当时的历史博物馆和艺术馆。

  三、引入圆明园的毁灭部分,体会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1、多媒体放映“火烧圆明园”片段,感知英法联军的罪行。

  2、回归课文,找出最能体现英法联军罪恶的句子和重点词语,让学生想象英法联军抢、掠、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的情境,并指导感情朗读,读出痛惜、仇恨之情。

  3、回归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从两个“不可估量”,再次体会圆明园历史地位,体会圆明园毁灭的痛恨之情。

  四、明理,感情升华。

  1、多媒体出示圆明园残迹图,进行情境说话:假如,你现在就在废墟旁,你会说什么?

  2、明理,提出殷切期望,引导学生多次深情朗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因此学生的共鸣。

  3、结合祖国当今的辉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努力学习。

  五、总结全文,领悟作者写作的独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