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精选六篇)

张东东老师

  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 篇1

  余秋雨在本书的自序中写到过这本书的缘由,是因他在曾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讲述中华的集体人格,并把讲题命名“君子的脚步”。之后并以君子之道为入口来讲述中华文化。余秋雨认为,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中国文化的钥匙也在其中。了解君子之道,是在追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人格世界的底蕴。君子之道对于中国,如同骑士精神对于欧洲,武士道对于日本。只要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就不会沦丧。本书引经据典,将文献加以自己的分析,结合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现实背景,讲述君子之道的精髓和奥妙之处。巧妙地将君子之道与中华文化结合起来,探寻中国文化历史之精髓。

  《君子之道》中,针对君子先进行简单的轮廓描写选出九项君子之道,例如诸子百家对君子之道的不同意见、君子之道的影响以及演变过程,等等。第二部分就是探讨君子之交,君子之名、君子之伪、君子之狱,即君子如何处理世间之谊,名誉、伪君子以及牢狱自由的关系。第三部分就是余秋雨从佛学中得到的修行感悟,从国外的故事中了解其他国家的人文情怀,最后汇集作者几十篇小散文,在文化人类学的立场探索中华民族的人格,追踪历史。于是引出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从而提出了“集体人格”这个词。他将中国哲学作为对照,提到了“西方互助冲突的”的人格,认为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最根本的差异就是人格的差异,因为人格的差异,导致的文化的差异。而与外国集体人格不同,中国的集体人格的表现方式是“君子”,是衍伸最广、重叠最多、渗透最密的。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升华到了一种人格精神。孔子一直想创建一个尊亲,尚礼的社会,将自己的目标定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础上,随着理论的完善,提出了君子之道,从此,这便成为文化的记忆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就像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一样,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没有君子,什么都是徒劳。我曾试图翻阅了孔子的一些文献,却未找到孔子给君子下的定义,通常将小人作为君子的参照物。,用否定来阐释肯定,形成一种对比。下面的例子也许就能证明。

  书中君子怀德中有一个例子。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慧”《论语.里仁》 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如升官发财等,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就择居而辨君子小人。君子怀刑,刑即典刑,经典法则。君子有所行动,就想到是否合乎此类典刑。小人怀惠,小人之行,冒险以求其幸,不思虑后果,只贪图眼前的小恩小惠。就行动而辨君子小人。孔子为什么把德和土并列成对立概念,先看看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很有意思的排位,在排位中,君子心中的按重量排序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德,二是人,三是土,四是才,五是用。但是余秋雨先生用了一个当下社会比较热门,能令现代普通人一下能明白的词即为“土豪”其解释为那些“土豪”喜欢把中国那些只重物、不重德的有钱人。君子怀德之后必须要提到君子之德风。《论语.颜渊》中的一段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翻译为君子的道德像风,民众的道德像草,风吹向草,草就随风倾伏。这一段话中指出了君子的品行要像风一样影响众人。凡是有利于社会风化的都应像风一样,吹向民众,所以君子之德也是君子应该做的。如果一个君子拥有高贵的德行,但默不作声,他的君子之德就没有影响到其他人,小人就感受不到社会的良好的风气,所以只有君子不停的传播仁义道德,才有真正的意义。君子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与人为善,有成人之美,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并且君子要做到坦荡荡,周而不比。要做到和而不同,而不是同而不和,要团结而不是勾结。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曾觉得君子这个称呼离我们很远,不仅是因为时间的跨度,也是因为君子是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但是读了这本之后,突然觉得君子离我们很近,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你真心的去称赞、关爱别人时,不去计较自己的利益,以大体为重,你便是真正的君子。如果针对一件事斤斤计较,去嫉恨,便是小人了。希望每一个人都是君子,积极的度过每一天。一直流传下来的不仅是君子之道,还有就是中庸之道。中不偏,庸不易。按照自己的人生走,不因为别人去不停地更换目标。保持一颗中正的、平和的心去生活,认真对待自己的事业家庭。所以说,中庸是儒家设定得到思维杠杆。也是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成为人类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泯灭的幸存者。余秋雨认为君子比小人要劳累很多,小人要结党营私,窥探对手,战战兢兢,但并不是说君子不劳累,君子的劳累是敞亮通达,不逃避质疑的目光。孔子曾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对于自己的得失、财富无忧无惧,但对大道是他们忧虑的全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这样的君子,他们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可敬可养。就像大诗人陶渊明一样将他的生活寄托在田之中的,更深一层说,他是将精神寄托在对远古的怀想之中,以古代那些志行高洁的隐士、贫士为楷模,用他们的精神来进行处我鼓励,这使他能够坚持“固穷守节”的生活,不改变“隐居求志”的初衷。陶渊明的生活,正是田园境界与怀古情调的结合,做到了君子忧道不忧贫。

  一直以来,中国都被称为礼仪之国。往大了讲“礼,国之干也”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国家普天同庆的节日,全国上下举国同庆。这就是国之干也。礼往小了来说,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接触,都在努力去做,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都有属于自己的礼节,这种礼节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每个公民都做到了“礼”,就不会再有丑陋国民性这样令人担忧的字眼。每个人有了礼,才会有风度、才会美,礼仪之邦这是中华民族的标签,不要因为任何原因丢失这最为重要的精神支柱。君子之礼,与美同在。君子与小人最大的区别也在于君子有知耻感,而小人因为利益蒙蔽了内心,麻痹了心灵。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如果阀门打开,君子的人荡然无存。如果存在,即使锈迹斑斑,人格还会生生不息。

  在君子之交中,我钟爱余秋雨先生对君子之交的论述。他在文章中提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阐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他们俩使“高山流水”成为了千古至谊的代称。他通过水的哲学,引出了庄子的至理名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出自于《庄子·山水》。在我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始终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恰当。所以又重新细细品味,才发现原来清水和甜酒便是解读之门。虽然在色、香、味中清水与甜酒不能相提并论,但水是人的必需品,而酒不能多喝,水可尽饮,无碍心智,而酒却喝多伤身。现在随着阅历的增加,更加成熟,更对君子之交淡如水深有体会。在我看来,真正的朋友未必每天都要见面,未必都要惊天动地,但是只要是需要朋友帮助的时候,朋友总会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自己,即便很久没有见面,没有过多的寒暄,没有莫名的尴尬但还是有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知道对方想要说什么、做什么。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度过,相识甚好。君子之道中,余秋雨不仅运用庄子的“淡哲学”还巧妙的将老子的“冷哲学”“低哲学”“钝哲学”联系到一起,我很敬佩余秋雨先生,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能用娴熟的文字、精妙的语言链接起来,总结出了这样的一段话,道出了为何君子之交是淡如水的:“第一,水 利万物而不争;第二,处低位而得道。”

  现在如果让我选择是浓烈的友谊,或是平淡的友谊,我想,我更需要的是平淡的友谊。我希望我和朋友的友谊,细水长流,一直陪伴在我左右。虽然友谊会使我们温暖,但友谊之道还是充满坎坷,有些友谊既不高,也不广,却有点甜,有点稠,借用庄子说的话,这种友谊叫“甘谊”也许是因为承诺的落空,工作的竞争,一旦无法一起分享喜悦,便会产生嫌隙,这便是悲剧的开始。所以人际关系好比清水中营养丰富,即成污染;血管之中,如粘度过高,即成病患。所以我们要学会看淡周边的一切,正如“世事漠漠,恰如水墨,被人加浓,反失常态。由浓及淡,即返自然,便得泰然。”

  读完《君子之道》后,我发现君子和小人一直是亘古不变的一个话题,不是人生下来就是君子,抑或是小人,没有绝对的小人,也没有绝对的君子,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君子这个定义的理解和标准,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正确看待生命中的得失,如何处理好友谊、名利、欲望;每个人的一生中,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都会遇到遗憾和不如意,有时我们无法改变,但一定要确保我们对待事物的正确性。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正确的价值观,君子喻与义,小人喻与利可以有欲望,但也要明白为获得自己的利益时,也要为社会做出贡献。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要以德报怨,爱人者之恒爱之,敬人者之恒敬之.。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我们的“礼仪之邦”的称呼,有责任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 篇2

  说是初读,其实我才刚看了10几页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并不是书写得不好,想当初我可是最喜欢这种类型的书了。引经据典,述说着中国人的君子情怀,君子之德。有了这本书为我引路,估计我又会想买一堆古文书籍在家里顶礼膜拜了。

  可是,这是我想要的吗?所以我看了一个开头,就怕自己真的跌入这“君子之道”的陷阱里了。如果不能真的做到君子,做个半吊子,或是有心无力,都让人困惑自责。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可是现如今,只有君子才会常戚戚了吧。古人教我们修身养性,没错,这样或许真的'会让你受到身边人的喜爱,可是如果是在工作中呢?不可能做到远小人,于是独善其身也是错的了。

  我想自己太狭隘了,可能古人也有教我们怎么对付小人,怎么跟小人相处,只是我还没有读到他们的著作罢了。谁不想当个君子,谁又愿意当什么小人,但是一旦涉及到工作,利益,什么君子小人,赢才是王道。

  所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即使古人之道,儒家之道,君子之道再怎么经典,如今也不过是束之高阁,谁会将君子作为生活的目标,除非你甘心当个loser。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弹冠相亲才是真正的热闹。如果你体会过了官官相护,汲汲营营,那样的团结和向上,难道还会想要做一个独善其身的君子?

  在工作中,我也想要做到独善其身,本本分分的做着自己的工作。奈何老板的猜忌和同事的处处设套,当面背地地捅刀,明明不想惹事,都是非缠身。可笑自己还要争取维护什么自己的利益,真真是可笑。

  作为一个员工,一个合格的员工,完成自己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会猜测老板的心思,明里背里的向老板靠拢。顺便打探同事的各种消息和想法,汇报老板以表自己的忠心,这样的人,才是好员工。

  所以,不会忍气吞声,两面三刀的我,就是职场的失败者。

  自大学毕业后,甚至是在大学在读期间,我都只看过西方哲学,因为我觉得西方的哲学思想和法律更加契合。因为西方的哲学思想是有逻辑的,他们将世界,情感,国家等等分解开来,让我可以清晰的,理性的看待身边的事,人,总总纷争。因为这样我便不会困扰了,为利益所驱使的老板和同事,都是可以理解了。只是自己不想委屈自己罢了。

  我看到了既得利益的损失,便联想到未来利益的没有保障,于是想着损失的最小化,宁愿在还没有获利之前就壮士断腕般的辞去工作。事实证明我的却是止住了可能造成的损失,免受了更大的气。不过,我也没有得到好处啊。自断长城的结局是我损失了自己已经有的客户,新的工作也面临着各种问题。

  我学了很多西方的哲学,让我免受他人的烦恼。我理性了,所以变得麻木了。可是我没有止损啊!时间的流逝,一分钱都没有赚到,这难道不是我一笔更大的损失吗?

  那么君子的中庸之道是不是可以解决我的问题呢?西方的解决不了,可能是因为国情不对。那么中国的呢?

  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看一两本书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要不我干脆现在就over了自己,又何来的烦恼呢?

  路漫长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 篇3

  作为散文家,余秋雨写出的《文化苦旅》,在当代文坛具有经典意义。而现在这本新著《君子之道》(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8月第1版)中,余秋雨则以细腻的笔触,解读中国文化的钥匙--君子之道。读之,感到这是一道特别的风景,因为它揭开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机密。

  这本《君子之道》,是在追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人格世界的底蕴。余秋雨以“君子之道”为入口来讲述中华文化,剖析君子,阐述君子之道的主要轮廓。因为君子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只要君子之道存在,中国文化就不会沦丧。全书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从童年的小人书摊到李清照,从文革伪君子到造谣者,从诈捐门到与舆论的恩怨情仇,俯拾今昔,观照他我,认识君子,分辨君子、珍惜君子、做一个君子。因此,阅读此书,可以从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精髓,思考我们的文化发展。

  “君子”是中国人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集体人格作为文化标识。比如“圣徒人格”和“绅士人格”,以及“骑士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这些标识性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由此,如何复兴中华文化,余秋雨给出了解答,就是要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追求君子之道,中国人的灵魂便找到了故乡,也是建立现代社会和谐的文明秩序、重塑国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条件。

  君子和小人的划分,使君子这一人格理想更坚硬了。余秋雨说,孔子没有对君子下定义,却划出了一道道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让我们知道君子是什么,以及作为对立面的小人是什么。例如我们熟悉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划分君子和小人的界线,具有极高的实践意义。而且直到今天,我们还找不出另外的科学概念能替代这一命题。今天中国文化界如果有什么令人担忧的趋向,就是君子话语常常被小人话语所淹没。

  中国民间判别君子的通俗标准是“君子成人之美”。“成人之美”,也就是促成别人的好事。这里的“人”,并不仅仅是指家人、友人、认识的人,而是范围极大,广阔无边。例如救穷、赈灾、治病、抢险,只能说是“与人为善”,而不便说是“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促成良缘、介绍益友、消解误会、帮助合作等等。总之,“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锦上添花的正面建设,而且具有一定的形式享受。这样的判别标准,也可谓“君子之道”。

  余秋雨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如果说,文化的最初踪影,是人的痕迹,那么,文化的最后结晶,是人的归属。而这本《君子之道》,就是余秋雨十几年探索,阅遍文化,行尽千里的成果。这些研究,都是为了研究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做准备,因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对自己的集体人格极为敏感。

  读完全书,感觉寻找到了真实的余秋雨。真实的余秋雨只在于他的思想中,尤其是在于他对文化的探索与思考中。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于理想的暗示。”后代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国文化由儒家做了理想的回答:做个君子。做个君子,也就是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 篇4

  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那便是:“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与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而中华民族在集体人格方面的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便是君子。把君子作为人格理想,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而做个君子,通俗意义上讲,就是做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君子之道》结合儒家与诸子百家的理解,在人格模式上,作者阐述了君子之道。儒家用一种划界确定法,将君子与小人定义出来。小人作为君子的对立面,如影相随。它们既可以存在于不同人群之间,也存在于同一人群,用可以存在于同一人身上。每个人身上既有君子的一面,又有小人的一面。每时每刻,这两个“我”都在斗争。西方的弗洛伊德说,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自我、本我与超我。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哲学家阿德勒说过,“人生就是自卑与自我超越的博弈。”这种博弈的直接体现便是我们所倡导的修身养性。比如,“三人行,必有吾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以及“一日三省其身”等。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最终让君子接近中庸之道,在人格上尽善尽美。

  首先,在君子之道中君子怀德处于首位。因为君子怀德是君子之道的起点,是公民社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在价值取向上也是“利人利他利天下”。德是一个宏大的范畴,仁义礼智信可以作为其临近概念。君子怀德,君子弘道,君子以厚德载物,只有德才可以行天下。就教师而言,首先要有公德,其次要有师德。

  其次,君子中庸让君子之道与中庸之道合流,中庸成了最高的道德。中庸避免了极端,允执其中,从而远离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困局。因此,中庸不仅仅成为生活中的方法论,而且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就教师而言,教育的中庸之道就是回归教育原点,关注人的发展。人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人是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属性,符合教育规律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设置多样化的课程,鼓励个性化的选择,搭建育人平台,最终帮助学生,成就学生。这样的教师,我们才可以称为真君子。

  最后,君子不器时刻提醒君子不要跑偏。君子不器简言之,君子不是器具。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尽量不要变成器物的奴隶,自己也不要变成器物。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说道,“很多老师都是“年年岁岁人相同”,他们用完全一样地语句和口气复述着同一本陈旧的教材。虽毅力称道,但未免太“器”了。因为他们让多彩的生命变成了复制之器。”教书到最终成了教书匠,匠气十足。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那些鲜活的生命最终在教学生产线上变成了考试机器。而课堂模式化,更是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赵校长在《我们的教育追求》册子中说过,271教育不再提模式。因为模式一词,容易束缚人的思维,让一切形式化,固化和僵化,将课堂环节化是简单粗暴的。我们的课堂,不论是以前的讨论展示点评还是现在的三环节,一开始是为了引领老师有章可循。但课堂的目的绝不是环节,而是放手学生让他们自由自主。这一点,我感同身受。二,不要把他人变成器物。有的教师在素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对他而言,学生的大脑只是知识的容器。一切的重复与练习只是让学生的高分。育人等同于育分,认同了分数,却割裂了学生基本的人格属性,忽略学生的情感,是一种对教育的犯罪。这种唯我试图,唯分数图的价值观无异于杀鸡取卵,最终葬送的是学生的未来。最令人担忧的是,课堂更成了扼杀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场所。万玮在《向美国学教育》一书中写道,通过自己对西方教育的感性认知,会像大学时期的教育课是多么的可怕。教育学老师用最不符合教育学的原理完成了教育学的授课,那便是照本宣科。那种课本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情感诉求,把学生看做一个个冷冰冰的客体。照本宣科越多,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损耗就更厉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恢复其儿童的天性,就要从课堂变革。

  总之,君子之道向我们展现了作为社会人的我们追寻的最高人格规范。它不仅是独处的文化,也是群处的文化。它不仅是个人的修养,也是团队的历练。君子之道如同水利万物而不争,自然流畅,道法自然。君子用一个理想的人格形象来引领着我们的前行,不断给我们传递这正能量。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践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想的信念,怀揣君子弘道的理想一路走下去,那么我们的教育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 篇5

  《君子之道》是余秋雨先生的一本书,书中提到了君子怀德是君子之道的起点,作为君子,放在人生最前面的必须是道德。有了道德,才会是真正的人。也就是道德为本。

  通过这句话我联想到了曾经写过的一篇作文,通过陶行知说的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到底是学高为师重要,还是身正为范更重要。没有成为一名教师前我会觉得学高为师更重要,因为当时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如何来教学生。但现在成为一名教师后,如果让我再选我会认为身正为范更重要。因为学高为师是基础,身正为范才是根本的。因为很多时候身教胜于言传,一个老师要博学但更要正直,给学生做一个好榜样,就像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为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合法的社会公民。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厚德载物,不能是厚物载德,更不能完全没有德,也是说明了德有多么重要。

  《君子之道》这本书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除了德还有很多,像怎样才能算的上是一位君子,这个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认为只要为人处事上谦恭有礼,大方得体,个人修养上不断进取,终生学习,能够独善其身之后,有兼济天下的胸怀即可。 君子非一日而成,今天要比昨天更好。

  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 篇6

  “君子周而不比”,这话不太好理解,当代李泽厚根据朱熹的注解,作出解释:“君子普遍厚待人们,而不偏袒阿私;小人偏袒阿私,而不普遍厚待”。然后,余秋雨犹觉得这样翻译还是不够通俗,引用坊间更简单的翻译来说事: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说到这里时候,就稍微跑一下题,谈谈“传播的学问”。以我们的文化水准,要想了解浩如烟海的浩瀚经典,或者各门学问,能力和精力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这就需要有人做“学问的传播”工作。事实上,在平某看来,2500年前,祖宗们已经把学问作完了,或者,道理已经发现完了,后人们,只需结合当代语言语境,进行解读解释而已。比如一部《论语》,朱熹为啥要注释?就是论语传到宋代的当下化(古代人的古文水平也一直在下降,到了民国,为适应社会,自然而然白话文了,另一个解读经典,都离不开当下的语境。),今天这份工作,于丹在做。学问的传播,是多种方式多种角度的,也一定是结合当下的,《西游记》的传承,放在当下的传承就是把他影视化,通过当下影视的传播形式来传承,而不是固守着三百多年前的文本不变。

  返回头来说“君子”。余秋雨说,前面几项谈怀德,德风,还是成人之美,谈的都是大原则,明白了大原则,却不见得能具体处理。因此“周而不比”说的就是君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老余款款道来:人们进入群体,常常因生疏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自然会着急物色几个朋友,这很正常。但是,接下来就有鸿沟了:有些人会把这个过程当作过渡,朋友的队伍渐渐扩大,自己的思路也愈加周全,这就在人际关系上成了君子;但也会有不少人把自己的朋友圈当作小小的“利益共同体”,与圈子之外的多数人明明暗暗地比较、对峙。时间一长,必然延伸成一系列窥探、算计和防范。显然,这就成了小人行迹。

  按照老余同志说的,平某做笔记的时候就暗暗思量,检点自己的交友过往,感觉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被动,喜欢清静”。在平老师的审美对象还停留在少女层面的年纪,偶然的机会,和广电李老师认识了,之后,进入了李老师的“朋友圈”,从同事到同乡,从领导到知己,饭菜不知蹭过了多少次,我记得,李老师引为知己的一个哥们要去读研,我都被叫去屁颠屁颠陪吃。但本人又是喜欢清净的,不去主动参与,设计,十余年下来,虽然审美对象已经从少女偏移到了少妇,和李老师见面次数也越来越少,但感情越来越真越醇,从未有距离感疏远感。另一个张老师也是,他们陵川人的聚会,都要拉我这个高平籍的外人参加,某次在其办公室闲聊,张老师掐指算算,感叹十余年来仍旧走在一起的,才是真的朋友,实际上在工作上,张老师研究的是过去,平老师关注的是未来,两个时空碰撞在了当下。说起这样的朋友,还有很多很多,何老师,王老师……。是因为不涉及利益才会这样关系和谐吗?其实这么问,真的是格调低了,认同一个人是无价的,利益价值是有限的,而且情分到位,是根本就不会那么去想。

  做“周而不比”的君子难不难?我的回答是,不难!但要分对象,对待朋友,自然是将心比心,对待小人,自然是远离为妙。这也是我为何总是以“被动”处理事情的原因所在,对不了解的事情,对不了解的人,多听多看,少主动去参乎,观察一段时间之后,自然会有因缘认识或者交往。气味相投的人,其实总是会走到一起的,不要急躁着去追逐结识。我见写《荒村拾遗》的孙喜玲老师,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平客,我知道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认识的”,我当时点了点头,内心自然认同,但也并未多言,因为我已经深刻领悟了这其中的奥妙所在,不在有初始化的惊喜表现。但是小人也并不是面目可憎,他们其实很可怜,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蝇营狗苟,耽误了美好人生时光,将本可以无限明月的心胸填堵了太多污秽,远离是一种态度,我不认同你,不是要改造你,而是不想被你所影响。应该说,只要讲对立,那么每个君子也都有小人的一面,人性向善,大家还是多亲近太阳,获得光明和温暖好一些。

  余秋雨在最后借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总结出一个有趣的形象对比,他老人家说:君子,是一个个不同的人(指精神面貌,追求);相反,小人,一个个都十分相似(是说利益目标,结党合伙干坏事嘛)。因此,人们在世间,看到种种不同,反而可以安心;看到太多的相同,却应分外小心。